洛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ALK TKI,采取大环分子结构设计,对克唑替尼和第二代ALK TKI治疗期间检出的多种ALK激酶域耐药突变具有广谱且高效的活性。洛拉替尼能够减少P-糖蛋白1介导的外排,因而具有强大的穿透血脑屏障效力。
劳拉替尼用于治疗NSCLC的劳拉替尼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c-ros原癌基因1(ROS1)双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药。其中,ALK是含162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受体酪氨酸激酶同属于胰岛素受体激酶家族成员之一,由跨膜和胞质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组成,在各种恶性肿瘤细胞中,ALK有异常表达。NSCLC中的ALK突变主要由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EML4)的融合引起的,EML4-ALK融合体能诱发一系列下游通路相关信号激活,起到致癌驱动因子的作用,导致NSCLC发生。
ROS-1是另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进化过程与ALK密切相关,两者在激酶结构域内有4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ALK是NSCLC治疗的重要靶点。劳拉替尼是ALK和ROS1新型可逆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竞争性抑制药,通过扰乱ALK和ROS1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ALK 和ROS1在NSCLC细胞的过度表达,达到抑制NSCLC增长的作用。
劳拉替尼适用于治疗ALK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与其他ALK TKI类似,洛拉替尼的总体耐受性良好,但具有独特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或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特征。洛拉替尼治疗期间,最常见的ADR或AE包括高脂血症、水肿、CNS反应、体重增加以及周围神经病变。与总人群相比,中国患者高脂血症、肝毒性以及高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而CNS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低。
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100毫克,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