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代接一代地繁衍生息,和医药紧密相联,不断地积累医药学知识。许多医药的典籍,就是广大医药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朴素认识的总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内容。
《黄帝内经》是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流传于世,其中共收录162篇古代医学论文。主要论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不独为医学之宗,亦为人们日常饮食起居的大法。它总结出五味滋育人体、十二器官各司其职、顺四时而适寒暑等理论,这些无不与每个人的养生密切相关,也对人们的行为与思维起着解惑、启迪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1世纪)归纳出版的药学专著。后来人们常谈到神农尝百草,通过亲自品尝,了解各种药物的性质。
《伤寒杂病论》为汉代“中国医圣”张仲景(2-3世纪初)所著。他系统地提出辨证施治的原理。
《千金方》是《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是药王孙思邈(约581-682)所著。据记载药王活了102岁,70岁时撰成《备急千金要方》30卷,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书以“千金”为名。后经30年努力,又撰成《千金翼方》30卷,以与《备急千金要方》成“羽翼之交飞”。该书对隋朝以前包括唐初的医药学发展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整理。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1518-1593)编著的巨著,完成于公元1578年。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录药物1892种,方剂计110960个,附有药物形态图1160幅。李时珍在药物学上对前人工作“剪繁去复,绳谬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通过文献考证和实际考察两大途径加以整理。在收载的1892种药物中,1518种是对前人工作剪繁去复后所得,另374种药物是他新增。该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总结性典籍,堪称药物化学的经典大全。
《本草纲目》发表至今有530多年。在此期间世界科学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物质本质的认识起了质的飞越。先哲们通过亲自实践,尝百草、治百病,对药物所积累的丰高经验,除继续用它指导治病救人外,还需在它们建立的基础上按新的认识和新的规律,不断深入对其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将它发扬光大,使之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