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叶,瑞士科学家无意中从酸腐蚀金属中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1766年,卡文迪许在论文中阐述了他对这种可燃气体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此种气体。时间来到178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氢”来命名这种可燃气体。至此,氢气登上历史舞台,现在,从五彩缤纷的氢气球到化学工业中合成品的原料再到航天工业中的重要燃料,都有氢气的身影。
1970年因石油危机,通用汽车首次提出氢经济概念,设想用煤或核能制氢替代石油。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氢能发展随着环保和经济性多次起落。全球气候的异常不断,大自然一次次给人类敲响警钟。世界各主要国家陆续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国家战略,氢能作为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形式,被视为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选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目前氢气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灰氢”,化石燃料(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但也占据了主要市场。
二是“蓝氢”,即生产“灰氢”的同时,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S)等先进技术捕获温室气体。
三是“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随着半导体工业、精细化工和光电纤维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对高纯氢的需求。例如,半导体生产工艺需要使用99.999%以上的高纯氢。但是工业上各种制氢方法所得到的氢气纯度不高,为满足工业上对各种高纯氢的需求,必须对氢气进行进一步的纯化。氢气的纯化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物理法和化学法),氢气提纯方法主要有低温吸附法,低温液化法,金属氢化物氢净化法;此外还有钯膜扩散法,中空纤维膜扩散法和变压吸附法等六种方法。
可以看出,绿氢是氢能利用的理想形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理想途径,但受到目前技术及制造成本的限制,绿氢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
尽管绿氢目前发展不易,但是由于氢能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支持氢能发展的态度早已确定。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安全、经济、低碳、多元化应用为核心的氢能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随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落实氢能的发展路线,氢燃料汽车做为氢气能源产业下游也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