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ACE抑制剂,喹那普利在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了解喹那普利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用药指导。
简介:喹那普利是一种无巯基、长效口 服的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989年应用于临床,1991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 竭。国产盐酸喹那普利片于1999年由上 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联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商品名为 “益恒”。
喹那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经吸收后会水解为更具活性的二元酸ACE抑制剂喹那普利拉。与其他ACEI前体药物相比,喹那普利的ACE抑制作用类似于雷米普利拉,但较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更强。由于喹那普利及其二元酸均能有效抑制ACE活性,它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血浆浓度,同时增加强度激肽的活性。与卡托普利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相比,喹那普利在治疗肾血管型高血压方面具有更强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因副作用停药的比例较低,对肾毒性的影响也较轻。
喹那普利除了治疗高血压外,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0mg-40mg/天。喹那普利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小时,而喹那普利拉的半衰期为2小时。在健康自愿者身上,给予2.5-20mg的喹那普利剂量后,ACE活性在24小时内被抑制70-95%,其抑制作用可持续达48小时。Manazato等人报道了6003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3004例男性,2999例女性,年龄为59±11岁),他们服用盐酸喹那普利3~6个月后,舒张压从102mmHg下降至87mmHg。
制备:专利CN 104744562A发明了一种喹那普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将化合物(I)和化合物(Ⅱ)缩合,得到化合物(Ⅲ),(Ⅲ)经三氟乙酸酸陛水解,得化合物(Ⅳ),(Ⅳ)经拆分,得其光学异构体后,再和四氢-3-异喹唑啉羧酸苄酯缩合,得化合物(V),(V)氢化脱去苄基,即得喹那普利,喹那普利溶于含气体氯化氢的冰乙酸中,搅拌2h20min,然后用二甲苯稀释,过滤得复盐,将此有光泽的固体溶于60℃的乙腈,得到的产物在50℃于真空下干燥16h,得喹那普利。
作用特点:
1. 喹那普利的亲脂性
喹那普利含有具有强烈亲脂性的苯并吡啶双环结构,这使得该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够通过主动扩散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转运至各个组织和器官,从而发挥更强的药理作用。与亲水性药物相比,亲脂性药物更容易通过胆汁排泄,喹那普利属于肝肾双通道排泄,其中37%通过胆汁排出,61%经肾脏排出,因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
2. 喹那普利的作用强度
各种ACE抑制剂的作用强度不同,主要取决于其与ACE活性中心中锌离子(Zn2+)的相互作用。由于喹那普利分子中引入了额外的结合位点,增加了与ACE的亲和力,因此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ACE抑制剂。与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相比,喹那普利具有最低的ID50值,表明其ACE抑制作用最强,与体内ACE的结合亲和力最高。在不同组织中,喹那普利对ACE的抑制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开始2小时时血浆和组织中的ACE抑制程度达到最高水平,24小时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抑制活性:血浆为25%,主动脉为30%,肾脏为35%。在心房和心室中的抑制程度甚至超过40%以上。
参考文献:
[1]丁海英,赵芳,陈伟等.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喹那普利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5(01):78-80.
[2]祁振海. 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盐酸喹那普利的合成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
[3]李磊. 一种喹那普利的生产方法:CN201310726795.X[P].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