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硫酯酶L3抗体是一类可以特异性结合泛素硫酯酶L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检测泛素硫酯酶L3的免疫学实验。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3(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3,UCHL3)是真核细胞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s,UCHs)的重要成员,参与了DNA损伤修复等过程.近期研究表明,UCHL3不仅在体外条件下可以切割C端用香豆素修饰的泛素分子(C-terminal conjugate of ubiquitin with 7-amino-4-methylcoumarin,Ub-AMC),当UCHL3上第75位的丝氨酸(Ser75)发生磷酸化后,其在细胞内切割多聚泛素链的活性也明显增强。
泛素硫酯酶L3是一种硫醇蛋白酶,可识别并水解蛋白C端甘氨酸上的肽键。它还与游离的单泛素结合,并可以防止其在溶酶体中降解。同型二聚体可以具有不依赖ATP的泛素连接酶活性。
两种泛素C末端水解酶(UCH)酶UCHL1和UCHL3使泛素蛋白偶联物脱泛素化,并控制泛素的细胞平衡。UCHL1和UCHL3都是约220个氨基酸的小蛋白,具有4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同一性。
UCHL3在所有组织中普遍表达,而UCHL1仅在神经元组织,睾丸和卵巢中表达。当使用荧光泛素底物时,UCHL3的活性比UCHL1高200倍以上。UCHL1与单泛素结合,UCHL3与Nedd8(泛素样蛋白)结合。UCHL1和UCHL3在调节神经元发育和精子发生中起作用。UCHL1参与帕金森氏病(PD)和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发病机理。
围绕UCHL3识别K27泛素链,并参与DNA损伤修复调控,展开了UCHL3识别K27泛素链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果:1.利用ITC方法体外验证了UCHL3对K27 diub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2.通过解析UCHL3与K27二泛素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首次发现UCHL3具有S1和S2两个泛素识别位点。S1位点识别近端泛素分子C末端。S2位点与远端泛素分子上经典的I44产生疏水相互作用,并辅以His153及Glu158为中心形成氢键网络。对UCHL3进行关键氨基酸点突变后,与K27 diu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明显降低。
3.通过结构比对,发现与UCHL3结合后K27 diub的构象更加伸展,呈现相对开放的状态。
4.序列对比和系统发育树显示,磷酸化位点(Ser75)仅仅存在于UCHL3中,在其它UCH家族蛋白中中并不存在,暗示UCHL3的磷酸化调控在UCH家族中具有特异性。
5.发现磷酸化位点(Ser75)在不同种属UCHL3中广泛存在,暗示UCHL3的磷酸化调控机制在进化上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中磷酸化位点Ser突变为Glu,暗示UCHL3蛋白在拟南芥中可能是组成性活化的形式,无需其它激酶的磷酸化修饰便可切割泛素链。
6.模拟磷酸化的UCHL3提高了对Ub-AMC的切割活性,但依旧无法对二泛素进行生理水平上的活性切割。
[1]UCHL3 Regulates Topoisomerase-Induced Chromosomal Break Repair by Controlling TDP1 Proteostasis[J].Chunyan Liao,Ryan Beveridge,Jessica J.R.Hudson,Jacob D.Parker,Shih-Chieh Chiang,Swagat Ray,Mohamed E.Ashour,Ian Sudbery,Mark J.Dickman,Sherif F.El-Khamisy.Cell Reports.2018(11)
[2]Mechanisms of Deubiquitinase Specificity and Regulation[J].Tycho E.T.Mevissen,David Komander.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2017
[3]Systematic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ydrogen Peroxide Reactivity With Cysteines Across Human Proteomes[J].Ling Fu,Keke Liu,Mingan Sun,Caiping Tian,Rui Sun,Carlos Morales Betanzos,Keri A.Tallman,Ned A.Porter,Yong Yang,Dianjing Guo,Daniel C.Liebler,Jing Yang.Molecular&Cellular Proteomics.2017(10)
[4]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3 promotes interferon antiviral activity by stabilizing type I-interferon receptor[J].Peng Zhao,Tingting Guo,Liping Qian,Xiaofang Wang,Yukang Yuan,Qiao Cheng,Yibo Zuo,Jin Liu,Ying Miao,Qian Feng,Liting Zhang,Shuhua Wu,Hui Zheng.Antiviral Research.2017
[5]丁珊.K27链接二泛素及其识别蛋白UCHL3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抗体。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决定簇,每个抗原分子都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因此,由免疫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实际上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一种蛋白质激素的表面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可以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一个B淋巴细胞表面只能与一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当一个静止的B细胞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后,就会被激活并增殖和分化为一群合成和分泌抗相应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浆细胞,这一群细胞被称为一个克隆。经典动物免疫法得到的抗血清中含有多种由不同克隆产生的、抗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PCAb。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抗某一自身抗原(例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抗体,也可以具有多克隆性质,也可称为多克隆抗体。
去泛素化酶USP14(ubiquitin-specificproteases14)属于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enzymes,DUBs)中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ubiquitin-specificproteases,USPs),它可以切除底物的泛素链,并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USP14在信号通路转导、病毒感染的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药靶的可行性,目前有很多研究将USP14的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方向。
USP14多克隆抗体(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是合成肽(与KLH缀合),对应于人USP14的C末端。它的序列为MPLYSVTVKWGKEKFEGVELNTDEPPMVFKAQLFALTGVQPARQKVMVKGGTLKDDDWGNIKIKNGMTLLMMGSADALPEEPSAKTVFVEDMTEEQLASAMELPCGLTNLGNTCYMNATVQCIRSVPELKDALKRYAGALRASGEMASAQYITAALRDLFDSMDKTSSSIPPIILLQFLHMAFPQFAEKGEQGQYLQQDANECWIQMMRVLQQKLEAIEDDSVKETDSSSASAATPSKKKSLIDQFFGVEFETTMKCTESEEEEVTKGKENQLQLSCFINQEVKYLFTGLKLRLQEEITKQSPTLQRNALYIKSSKISRLPAYLTIQMVRFFYKEKESVNAKVLKDVKFPLMLDMYELCTPELQEKMVSFRSKFKDLEDKKVNQQPNTSDKKSSPQKEVKYEPFSFADDIGSNNCGYYDLQAVLTHQGRSSSSGHYVSWVKRKQDEWIKFDDDKVSIVTPEDILRLSGGGDWHIAYVLLYGPRRVEIMEEESEQ。USP14多克隆抗体(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主要用于泛素特异性肽酶14(USP14)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WB、ICC、IHC-P、IHC-F、ELISA、IP、IF、FCM等多种免疫学实验。它可以作为一抗、二抗、标签抗体、内参抗体、信号通路抗体、细胞凋亡抗体等使用。建议将其存放在-20度,并分装以避免反复冻融。
[1]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2]现代药学名词手册 [3]去泛素化酶USP14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抗体。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决定簇,而不同抗原分子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因此,抗血清实际上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一种蛋白质激素的表面存在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可以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一个B淋巴细胞表面只能与一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当一个静止的B细胞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后,就会被活化并增殖和分化为一群合成和分泌抗相应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浆细胞,这一群细胞称为一个克隆。经典动物免疫法得到的抗血清中含有多种由不同克隆产生的、抗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PCAb。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某一自身抗原例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等的抗体,也可具有多克隆性质,也可称为多克隆抗体。泛素C端水解酶L3(UCHL3)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它作用的底物通常是一些小分子多肽,可以通过裂解C末端的氨基酸和酯键,将泛素分子从底物上释放出来,活性位点上的狭窄裂隙和环状结构直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特异性识别底物的功能,阻止了它对一些大分子泛素化蛋白的结合和催化。UCHL3又称UCH-L3,其基因全名为ubiquitincarboxyl-terminalesteraseL3(ubiquitinthiolesterase),蛋白号为P15374。
泛素C端水解酶L3多克隆抗体简称UCHL3多克隆抗体,免疫原对应于人UCHL3的合成肽(与KLH缀合)。泛素C端水解酶L5多克隆抗体在人胰腺癌组织中检测到阳性IHC;在HeLa细胞中检测到阳性IP;在HeLa细胞,Jurkat细胞,大鼠脾组织中检测到阳性WB;通过Western印迹观察到的分子量:26kDa。泛素C端水解酶L3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UCHL3重组蛋白(登录号:BC018125)获得。纯化方法为抗原亲和纯化。泛素C端水解酶L3多克隆抗体用于蛋白质印迹(以1ug/ml使用)。尚未在其他应用中测试过,最佳稀释度应由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确定。泛素C端水解酶L3多克隆抗体仅在4°C下短期储存。为了长期储存并避免反复冻融,需等分并储存在-20°C。等分试样在-20°C下稳定至少12个月。
[1]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2]现代药学名词手册
[3]去泛素化酶与基因表达调控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抗体。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决定簇,而不同抗原分子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因此,由免疫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实际上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一种蛋白质激素的表面存在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可以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一个B淋巴细胞表面只能与一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当一个静止的B细胞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后,它会被激活并增殖和分化为一群合成和分泌抗相应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浆细胞,这一群细胞被称为一个克隆。用经典动物免疫法得到的抗血清中含有多种由不同克隆产生的、抗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PCAb。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某一自身抗原例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等的抗体,也可以具有多克隆性质,也可称为多克隆抗体。泛素C端水解酶L5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它作用的底物通常是一些小分子多肽,可以通过裂解C末端的氨基酸和酯键,将泛素分子从底物上释放出来。它的活性位点上的狭窄裂隙和环状结构直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特异性识别底物的功能,阻止了它对一些大分子泛素化蛋白的结合和催化。
泛素C端水解酶L5多克隆抗体简称UCHL5多克隆抗体,是一种免疫对应于人UCHL5的N末端的合成肽(与KLH缀合)的抗体。泛素C端水解酶L5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蛋白质印迹(以1ug/ml使用)。尚未在其他应用中测试过,最佳稀释度应由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确定。该抗体仅用于体外研究,不用于任何诊断或治疗目的,也不适合人类或动物食用。泛素C端水解酶L5多克隆抗体应在4°C下短期储存。为了长期储存并避免反复冻融,需等分并储存在-20°C。等分试样在-20°C下稳定至少12个月。
[1]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2]现代药学名词手册
[3]去泛素化酶与肿瘤
泛素D兔单克隆抗体是一种用于研究泛素样蛋白D调控的抗体。它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UBD染色,并分析其表达情况。此外,实时荧光定量法可以检测乳腺癌细胞中UBD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可以探索UBD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Spheroid成球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可以评估UBD分子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干性表型的调控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UBD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性以及干性细胞群的富集和自我更新等恶性生物学过程。此外,UBD过表达还促进了乳腺癌细胞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泛素D兔单克隆抗体是通过对兔进行系统免疫再取出脾脏细胞赛选出只分泌单一泛素D蛋白的B淋巴细胞,并与骨髓瘤细胞进行杂交制得的。泛素D是一种泛素样蛋白质修饰剂,可以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并随后以NUB1L依赖性方式导致它们被26S蛋白酶体降解。它可能是一个生存因素,具有促进蛋白酶体亚基β-9型(PSMB9/LMP2)的表达的能力。此外,它还通过促进泛素化的I-κB-α的TNF-α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调节TNF-α诱导的和LPS介导的先天免疫NF-κB中枢介质的活化。
泛素D兔单克隆抗体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p65核转位所必需。它可能参与树突细胞(DC)成熟的过程,即未成熟树突细胞分化成启动T细胞反应的完全感受态抗原呈递细胞的过程。此外,它还在长期体外培养和癌症中介导有丝分裂不分离和染色体不稳定性中起到缩短有丝分裂期并在细胞周期的前中期阶段损害MAD2L1的动粒定位的作用。当蛋白酶体饱和或受损时,它可能参与形成聚集体,并以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性方式介导细胞凋亡,尤其是在肾病,如多囊肾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性肾病(HIVAN)期间的肾上皮和肾小管细胞。
[1] Bates EE, Ravel O, Dieu MC, Ho S, Guret C, Bridon JM, Ait-Yahia S, Brière F, Caux C, Banchereau J, Lebecque S (Oct 1997).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member of the ubiquitin family expressed in dendritic cells and mature B cells".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7(10): 2471–7.
[2] Fan W, Cai W, Parimoo S, Schwarz DC, Lennon GG, Weissman SM (Aug 1996). "Identification of seven new human MHC class I region genes around the HLA-F locus". Immunogenetics. 44(2): 97–103.
[3] "Entrez Gene: UBD ubiquitin D".
[4] Hipp MS, Raasi S, Groettrup M, Schmidtke G (Apr 2004). "NEDD8 ultimate buster-1L interacts with the ubiquitin-like protein FAT10 and accelerates its degradation".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9(16): 16503–10.
[5] Liu YC, Pan J, Zhang C, Fan W, Collinge M, Bender JR, Weissman SM (Apr 1999). "A MHC-encoded ubiquitin-like protein (FAT10) binds noncovalently to the 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 protein MAD2".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6(8): 4313–8.
[6] 韩涛, 童雅兰, 刘军灵, 张双鹤, 郭放, 刘兆喆, 谢晓冬. 泛素样蛋白D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 2016, 29(04):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