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 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6)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 ①血压; ②肾功能; 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 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规格】 (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4)3000ml:150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参考资料:http:///cerebrovascular/basic/tsy/20050316042648.htm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甘露醇浓度(%) 渗透浓度(mosm/l) 5 275 20 1100 10 550 25 1375 15 825 (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 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 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此可能是由于肾髓质血流量增加,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6)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6)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 ①血压; ②肾功能; 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 ④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 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防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规格】 (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4)3000ml:150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甘露醇注射液(Injectio Mannitou)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渗降压脱水药。它常用于脑部疾病所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的抢救,它具有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
甘露醇进入机体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及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从而达到保护细胞组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性损害的作用。
甘露醇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3000ml,常见的包装规格是250ml,125ml是常用治疗剂量,基于患者的病情及患者住院成本考虑,医生一般选择250ml规格的甘露醇。
有文献显示在没有脑疝的情况下,采用小剂量甘露醇给药法,即成人剂量为125ml,疗效与大剂量相仿。甘露醇在脱水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还会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管血流量增加,过量或长时间的应用甘露醇可以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而且甘露醇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在肾小管腔内形成高压,妨碍肾小管对水和Na+的吸收,也影响集合管对水的吸收。半量甘露醇治疗在相同疗效下对肾功能损伤较小,所以临床上采用125ml甘露醇输注。
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疾病,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就不能过快输入。而脱水治疗时,甘露醇一般要求在20分钟内滴完。
甘露醇外渗不能热敷,因为热敷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加快,氧耗增加,加快坏死。一旦发现甘露醇外渗,可采用以下方法:
(1)烫伤膏外敷,烫伤膏能收缩血管,缓解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起到消肿、止痛、收敛、促进组织修复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损伤;
(2)马铃薯外敷,取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厚0.1cm或0.2cm的薄片,敷于患处,30~60min更换一次,马铃薯具有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
(3)甘露醇外渗伴局部淤血时,用0.25%奴夫卡因局部封闭,可降低局部血管的脆性,从而减轻或阻止液体的外渗及疼痛反应,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
(4)甘露醇外渗部位用碘伏进行消毒,待干,取水胶体透明贴贴于外渗部位(透明贴3~4天更换一次,如出现发白、起泡应立即更换),抬高患肢,待肿胀消退后揭除水胶体透明贴。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是起病急骤,可出现弥散全脑病变的症状,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等。在临床治疗中,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在目前所用的药物中,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最常使用的一线药物。
甘露醇是一种与淀粉结构相似的大分子,主要用作静脉渗透性利尿剂,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能把细胞间隙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由于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此外,甘露醇亦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作用广泛、毒性强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减轻迟发性脑损伤,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但甘露醇的应用时机、治疗疗程以及用法用量上存在较多争议,而且临床上甘露醇不规范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大家应掌握甘露醇用药要点,避免误用甘露醇。
由于甘露醇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每8g甘露醇可带出水分100 ml,脱水降颅压作用可靠,故多数临床医生选择其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已有颅内压升高,甚至出现脑疝者,甘露醇应列为首选。
因病理因素导致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包括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脑积水、颅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静脉窦血栓等造成脑水肿时,在实施降颅压基础治疗后仍存在颅内高压者,也可考虑使用甘露醇进一步降颅压。
没有颅内压增高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合并肾功能损害或潜在性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谢性水肿、低血压状态者以及孕妇、老年人,均禁用或慎用甘露醇。
1、 避免甘露醇肾病,后者主要表现为用药期间出现血尿、少尿、无尿、蛋白尿、尿素氮升高等。部分患者发病后不是死于脑血管疾病,而是死于肾功能衰竭,其中部分与甘露醇有关。故对原有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非必要时用量切勿过大,使用时间勿过长;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有关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减量或停用;一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首选血液透析,经透析多数患者可恢复。
2、脑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应慎重,以免因输入过快或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力衰竭。
脑血管疾病伴血容量不足时,宜在补充血容量后酌情使用甘露醇。
脑血管疾病伴低蛋白血症时,宜先用25%白蛋白或浓缩血浆调整血浆蛋白浓度后,再酌情使用甘露醇。
3、甘露醇应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故对同时伴高血压者,在用甘露醇前,可先用呋塞米将血容量调整后,再用甘露醇,以避免不良反应产生。
4、 甘露醇过敏反应少见,偶有致哮喘、皮疹、甚至致死;当给药速度过快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心律失常、畏寒、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偶可发生惊厥;避免药物外渗致局部肿痛,甚至组织坏死。
甘露醇,也称为D-甘露糖醇或木蜜醇,是一种六元醇,常用于背景技术。它是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66°C,相对密度为1.52,1.489(20°C),沸点为290-295°C(467kPa)。甘露醇可以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水溶液呈碱性。它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可以进行酯化、醚化、氧化和脱水反应,是唯一一种不吸湿性的晶体。
在现有技术中,甘露醇通常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葡萄糖电解法效率低、能耗大、纯度低,多糖类的还原法产物有异构问题,成本高而纯度低,甘露糖还原法原料来源成问题等。另外,甘露醇的提取法主要以海带为原料,但所得甘露醇质量差、过滤困难,且生产成本高,需要进一步纯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纯度较高的甘露醇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 水提:取女贞叶提取过三萜酸的废渣作为原料,加入15-20倍量的去离子水,加热提取1.5-2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
2) 超滤:将提取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聚矾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收集透过液。
3) 浓缩结晶:将透过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放置于缸内冷却结晶,得到粗结晶。
4) 精制:将粗结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沸腾5分钟后,在搅拌条件下进行3次重结晶,使用乙醚洗涤,然后在80-90°C温度下烘干,即可得到高纯度的甘露醇。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原料采用女贞叶提取过三萜酸的废渣,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超滤膜系统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甘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敏感,结晶效果好;有机溶剂用量少,毒性低,生产较安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甘露醇,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纯度较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取女贞叶提取过三萜酸的残渣1kg,加入15L去离子水,加热至75°C,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提取液经过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聚矾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脱色,收集透过液。透过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静置冷却结晶,得到粗结晶52g。将粗结晶溶解于52ml去离子水中,煮沸5分钟后放冷结晶,对析出晶体进行2次重结晶,晶体经乙醚洗涤后,在80°C烘干即可得到纯度为98.5%的甘露醇。
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或糖醇,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食用菌类和地衣类等生物体内。由于甘露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甘露醇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海带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
甘露醇是甘露糖的醛基还原为醇基而形成的糖醇,存在于植物渗出液中,并且容易结晶。此外,甘露醇还存在于昆布属海藻和少数真菌中。
甘露醇呈无色至白色针状或斜方柱状晶体,也可以是结晶性粉末。它没有臭味,具有清凉的甜味。甘露醇的甜度约为蔗糖的57%至72%。每克甘露醇产生8.37焦耳的热量,约为葡萄糖的一半。甘露醇的吸湿性较小,水溶液稳定,对稀酸和稀碱也稳定。此外,甘露醇不会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可以溶于水(5.6克/100毫升,20℃)和甘油(5.5克/100毫升),稍微溶于乙醇(1.2克/100毫升),几乎不溶于大多数其他常用有机溶剂。
甘露醇是一种六碳糖醇,可以通过果糖经过催化氢化反应制得。
甘露醇在食品工业中常被用作胶姆糖制造时的撒粉剂,以避免与制造设备和包装机械黏结。此外,甘露醇还可以作为增塑体系的组分,使其保持柔和特性。甘露醇还可用作糖片的稀释剂或充填物,以及冰淇淋和糖果的巧克力味涂层。
甘露醇具有愉快的风味,在高温下不会退色,化学性质也不活泼。它的愉快风味和口感可以遮掩维生素、矿物质和药草的气味。因此,甘露醇是一种很好的低热量甜味剂、胶姆糖和糖果的防黏剂、营养增补剂和组织改良剂,同时也可以用作保湿剂。
输注甘露醇是神经外科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对于治疗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非常有效。甘露醇能够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增加血液循环,并最终通过肾脏排出,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临床上常用的甘露醇浓度为20%,输注量为125ml或250ml,滴注时间为15~30分钟。根据患者病情,每日可进行2~4次输注,输注后10~20分钟开始降低颅内压,2~3小时达到峰值,持续时间为6~8小时。然而,在输注甘露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其渗透压为1098mOsm/L,而人体正常渗透压为280~310mOsm/L。当注射液的渗透压超过600mOsm/L时,建议使用中心静脉通路。因此,在为患者输注甘露醇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建议使用中心静脉通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及家属拒绝使用中心静脉通路,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经外周静脉通路进行输注。
在使用经外周静脉输注时,应尽可能选择上肢粗而直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和静脉窦。为了减少穿刺次数,应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体固定留置针。为了减少血管收缩引起的刺激,输注甘露醇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37℃,接近人体温度。也可以在输注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由于甘露醇的作用时间较短,常需要多次输注,因此在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重视患者对输液部位的反应,及时发现异常并积极处理。
当穿刺部位出现静脉炎时,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可以使用新鲜土豆切成薄片外敷在静脉炎处,或者使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也可以两者交替使用。在进行外敷时,可以用保鲜膜覆盖,减少水分和药物的蒸发。另外,还可以在静脉炎部位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天使用3次,直至静脉炎消退。静脉炎的预后较长,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静脉闭锁,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在输注高渗透压药物时,应尽量选择中心静脉通路。如果必须使用外周静脉通路,应特别关注输注部位的血管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积极处理,以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甘露醇是过饱和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容易析出结晶。因此,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性质,如果有结晶应加温使其完全溶解,待恢复常温后再使用。此外,甘露醇不宜与其他溶质混合使用,以免发生盐析反应。
当甘露醇与利尿剂(如呋塞米)同时使用时,可以更好地降低颅内压。然而,由于尿液排出速率的增加,减少了电解质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接触时间,导致几乎所有电解质的重吸收减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监测电解质情况,重视患者的反应,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
甘露醇还有一个少见的不良反应,即在注射过程中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和减少脑血流量。因此,在输注甘露醇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头痛、眩晕、畏寒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当患者在输注甘露醇时感觉头疼加剧,否认治疗效果时,我们可以向患者解释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