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是一种属于芳香族酸的未离解酸,具有抗菌活性。苯甲酸钠是苯甲酸的盐,无味或略带安息香气味。苯甲酸钠在酸性物质中能转化为有活性的苯甲酸,其防腐机理与苯甲酸相同。苯甲酸钠比苯甲酸更易溶于水,在空气中较为稳定,对酵母菌和细菌的作用力更强,因此更常用于防腐剂中。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被广泛用作食品和药品的防腐剂,可以有效防止食物和药剂的变质发酸,延长其保质期。然而,由于其成本较低,不法厂商常常滥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于食品和药品中,导致人们在食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摄入过量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肝脏产生危害甚至可能致癌。因此,对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残留量进行检测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排斥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非水滴定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
苯甲酸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具有抗菌活性。在pH 2.5~4.0的酸性环境中,其活性最强;但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和抑菌作用。苯甲酸钠在酸性食品中能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苯甲酸,其防腐机理与苯甲酸相同。苯甲酸钠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酸化细胞内的储备碱,并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内的呼吸酶活性,有效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作为食品和药品的防腐剂,能够有效防止食物和药剂的变质发酸,延长其保质期。然而,对其添加量有严格的限制。多年来的应用试验和毒性试验表明,在药剂中以0.06 g/kg的添加量使用苯甲酸时,苯甲酸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明确规定了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21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除此之外,食品不允许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实验数据还显示,苯甲酸在人体内不会蓄积和产生抗原作用,即苯甲酸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大部分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甘氨酸苯甲酰),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1-苯甲酰葡萄糖醛酸。约80%的苯甲酸在6小时内从人体排出,剩余约20%在4小时后全部排出体外。这种解毒作用使得苯甲酸不会在体内蓄积;然而,长期食用苯甲酸可能对人体产生多种毒副作用。研究表明,猫对苯甲酸较为敏感,接触或过量摄入苯甲酸会导致神经过敏、兴奋、失去平衡和视力损失等症状。因此,在生产宠物食品和药剂时应予以注意。此外,眼药水中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等防腐剂会对眼部的角膜、结膜和泪膜组织造成损害,导致角膜、结膜上皮细胞脱落和变性,破坏泪膜,进而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角结膜溃疡和失明。
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的苯甲酸钠可能引起流涎、腹泻、腹痛和心跳加快等症状。苯甲酸钠能够破坏细胞膜的有序结构,改变膜的功能,导致细胞发生破坏性断裂,破坏细胞的平衡机制。此外,苯甲酸钠能与体内的氢氧自由基结合生成有害物质苯,从而引起癌变,并具有轻度的蓄积毒性。研究还表明,苯甲酸钠与维生素C反应会生成苯,因此在含有维生素C的食品和药剂中禁止使用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又名苯甲酸钠,是一种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它具有无臭、甘涩的特点,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染料工业和香料等领域。作为食品工业中重要的防腐剂,它在蚊香、中草药糖浆和汽车防冻液中起到防腐和缓蚀的作用。此外,在印染工业中,它也被用作缓蚀剂和媒染剂。
苯甲酸钠是一种酸性防腐剂,但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或抑菌作用。它的最佳pH值为2.5-4.0,5%溶液在pH5.0时的杀菌效果较差。苯甲酸钠具有高度亲脂性,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它还可以使细胞内贮碱离子化、酸化,抑制细胞呼吸酶系统的活性,并阻止乙酰辅酶A的缩合反应,从而实现食品保鲜的目的。
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海产品的保鲜。然而,由于其毒性,一些国家已经停止生产和限制其使用。苯甲酸盐类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和苯甲酸钾)与维生素C反应会产生致癌物质苯。
苯甲酸钠对人体有害,因为它在人体内与胃酸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饮用会导致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和乏力等。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时还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是一种白色颗粒或晶体粉末,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味,相对分子质量为144.12,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的pH值为8,可溶于乙醇。因其对霉菌、细菌的抑制作用良好,所以在食品及化妆品行业应用广泛。
苯甲酸钠与亚硝酸盐(主要用于香肠、熟食等)和特丁基对苯二酚(主要用于含油脂的零食、方便面等)一样,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只是它们的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在一些食物中自然产生,但更多是化学生产并作为防腐剂添加到食品中。作为防腐剂使用时,已经广泛使用在食品、日用品、药品和美容护肤品中。
苯甲酸钠一般应用在碳酸饮料、酱油、醋、各种酱类、瓶装咸菜类、果酱类、糖浆类、蜜饯和果蔬饮料等食品中,在部分罐装鱼类、肉类中也会出现。
作为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试剂,苯甲酸钠的抗菌有效性依赖于食品的pH值。随着介质酸度的增高,其杀菌、抑菌效力也增强,在碱性介质中则失去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最佳的pH值范围为2.5~4.0。
目前使用的大多为人造合成苯甲酸钠,在食品添加了这些防腐剂后,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少数人对苯甲酸钠过敏,并且摄入这种防腐剂会诱发哮喘发作,荨麻疹或其它过敏反应。另一个更常见问题是苯甲酸钠与抗坏血酸或柠檬酸的混合。这些成分在一起会形成苯,这是一种与白血病和其它血癌有关的致癌化学品。
苯甲酸钠与注意力缺陷之间的联系,有健康机构发现这种防腐剂有可能加深或诱发儿童极度活跃。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科学家评估了培养人类细胞中的苯甲酸钠基因毒性影响。结果发现,以不同浓度在细胞中添加这种化学品,会明显提高DNA损害。
苯甲酸钠对人体有害,因为苯甲酸钠与人体内的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饮用会引起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比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病人还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的还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苯甲酸钠是一种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的白色颗粒或晶体粉末,味微甜,有收敛味。它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水溶液的PH值为8,也溶于乙醇。苯甲酸及其盐类是广谱抗微生物试剂,但其抗菌有效性取决于食品的PH值。随着介质酸度的增高,其杀菌、抑菌效力增强,而在碱性介质中失去杀菌、抑菌作用。
苯甲酸钠主要用作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能够防止变质发酸并延长保质期。然而,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 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也可用于制药物、染料等领域。
2. 用于医药工业和植物遗传研究,同时也可作为染料中间体、杀菌剂和防腐剂。
3. 用作防腐剂和抗微生物剂。
4. 苯甲酸钠也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剂。在使用时,它会转化为有效形式的苯甲酸。具体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可参考苯甲酸。此外,它还可用作饲料的防腐剂。
5. 该物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同时也可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6. 用作血清胆红素试验的助溶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同时也可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苯甲酸钠是一种无色颗粒或晶体粉末,没有气味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道微甜,具有收敛味。它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试剂,但其抗菌效果取决于食品的酸碱度。随着介质酸度的增加,其杀菌和抑菌能力增强,而在碱性介质中失去了杀菌和抑菌作用。
苯甲酸钠最初是通过干馏安息香胶或用碱水水解制得的,也可以通过马尿酸水解制得。苯甲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次苄基三氯水解法和苯酐脱羧法三种,其中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最常用。该方法是将甲苯和空气通入含有环烷酸钴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为140-160℃,操作压力为0.2-0.3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苯甲酸。然后通过蒸馏去除未反应的甲苯得到粗苯甲酸,再经过减压蒸馏和重结晶得到成品。邻苯二甲酸酐脱羧法得到的最终产品不易精制,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只在医药等批量较小的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
甲苯氯化法生产的产品不适用于食品。苯甲酸有工业用、食品用、医药用等不同规格。食品级苯甲酸应符合GB1901-80标准,含量应在99.5%以上,熔点为121-123℃,并对易氧化物、易碳化物、含氯化合物、灼烧残渣、重金属、砷含量等质量指标作出规定。原料消耗定额为甲苯1140kg/t、环烷酸钴4kg/t。此外,甲苯生产苯甲醛时可以副产苯甲酸。
由于苯甲酸钠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此其生产工艺也不同。上述方法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而食品和医药的生产工艺更加严格,因为需要满足卫生等多种标准,这也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