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青霉胺是一种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化学式为C5H11NO2S,分子量为149.21,呈白色至近白色的结晶性粉末。作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之一,L-(+)-青霉胺能够络合重金属离子并排出体外,被广泛用作重金属解毒药。此外,它还是特效药物的中间体,对合成多种具有抗病毒、抗癌等生物活性的药物起着重要作用。
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以D-青霉胺为原料进行制备。这种方法包括酰化、拆分、水解等步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细节,可以得到高纯度的L-(+)-青霉胺。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产物质量和纯度,同时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化学品泄漏和污染。
L-(+)-青霉胺在医药和化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重金属解毒药,它能够排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达到解毒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此外,作为特效药物的中间体,对合成抗病毒、抗癌等药物起着关键作用。
[1]肖文清.D-青霉胺的外消旋化和L-青霉胺的制备研究[D].南昌大学,2006.
[2]贾爱琼,赵经伟,邓俊丰,等.一种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CN202011494912.0[2024-06-30].
[3]吉特,赵红卫,张增艳,等.D-、L-和DL-青霉胺的太赫兹时域光谱[J].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9).
显示全部L-(+)-青霉胺是一种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化学式为C5H11NO2S,分子量为149.21,呈白色至近白色的结晶性粉末。作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之一,L-(+)-青霉胺能够络合重金属离子并排出体外,被广泛用作重金属解毒药。此外,它还是特效药物的中间体,对合成多种具有抗病毒、抗癌等生物活性的药物起着重要作用。
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以D-青霉胺为原料进行制备。这种方法包括酰化、拆分、水解等步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细节,可以得到高纯度的L-(+)-青霉胺。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产物质量和纯度,同时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化学品泄漏和污染。
L-(+)-青霉胺在医药和化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重金属解毒药,它能够排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达到解毒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此外,作为特效药物的中间体,对合成抗病毒、抗癌等药物起着关键作用。
[1]肖文清.D-青霉胺的外消旋化和L-青霉胺的制备研究[D].南昌大学,2006.
[2]贾爱琼,赵经伟,邓俊丰,等.一种L-青霉胺的制备方法.CN202011494912.0[2024-06-30].
[3]吉特,赵红卫,张增艳,等.D-、L-和DL-青霉胺的太赫兹时域光谱[J].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9).
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实验室往往是自制培养基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多数的实验室已经完全用商品化培养基代替了自制,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且保证了质量的稳定。但是我们作为使用者,依然需要对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解.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以相对应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形式存在。这些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微生物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区分成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其中,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和碳源都来自于有机物,利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进行生长.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进行生长.
霉菌酵母菌计数常用的培养基是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氯霉素可有有效地抑制绝大多数细菌菌落的生长.
以检测霉菌酵母菌的孟加拉红培养基为例:
1、琼脂(agar):一种多糖分子化合物,(C12H18O9)n,胶体,冷却至40℃开始逐渐凝固,在微生物培养基中被用作凝固剂,来改变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或半固体),其本身不被细菌分解利用,也无营养作用.
2、水分,微生物需水量随种类不同而不同,而它们的繁殖与培养基中的水分活性有关,水分活性越低,繁殖越差,一旦水分活性低于某种水平时,整个繁殖就停止.因此配置培养基时,水分与培养基配比要准确,倾注平板的量不宜过少.
3、为避免培养基PH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造成影响,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需要.
例如,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所需的适宜pH在3.8~6.0范围,但是,随着营养物质被逐渐分解,微生物不停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培养基的pH会开始变化,因此,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如上述的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呈弱酸性,当培养基中碱性物质积累导致OH-浓度增加时,OH-则与弱酸性盐结合形成弱碱性化合物,培养基pH就不会过度升高.
4、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与配比(如碳氮比),营养物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以葡萄糖为例,低浓度时,随着剂量的增加甚至可以干扰某些抑菌剂的抑菌作用,但是高浓度时,反而会起到抑菌效果.
5、抑菌成分的抑菌作用并非百分之百,因为必须考虑到高浓度的抑菌剂的效果会“不分敌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抑制非目标菌的剂量往往不会最优.
孟加拉红培养基中的氯霉素,并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少量种类的细菌会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且会通过孟加拉红的染色成为粉红色,外观上与酵母菌无异.所以当我们检测食品时发现了“酵母菌”,请不要忘记做镜检确认.
显示全部微生物培养基是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实验室往往是自制培养基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多数的实验室已经完全用商品化培养基代替了自制,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且保证了质量的稳定。但是我们作为使用者,依然需要对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解.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以相对应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形式存在。这些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微生物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区分成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其中,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和碳源都来自于有机物,利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进行生长.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进行生长.
霉菌酵母菌计数常用的培养基是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氯霉素可有有效地抑制绝大多数细菌菌落的生长.
以检测霉菌酵母菌的孟加拉红培养基为例:
1、琼脂(agar):一种多糖分子化合物,(C12H18O9)n,胶体,冷却至40℃开始逐渐凝固,在微生物培养基中被用作凝固剂,来改变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固体或半固体),其本身不被细菌分解利用,也无营养作用.
2、水分,微生物需水量随种类不同而不同,而它们的繁殖与培养基中的水分活性有关,水分活性越低,繁殖越差,一旦水分活性低于某种水平时,整个繁殖就停止.因此配置培养基时,水分与培养基配比要准确,倾注平板的量不宜过少.
3、为避免培养基PH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造成影响,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需要.
例如,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所需的适宜pH在3.8~6.0范围,但是,随着营养物质被逐渐分解,微生物不停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培养基的pH会开始变化,因此,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如上述的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呈弱酸性,当培养基中碱性物质积累导致OH-浓度增加时,OH-则与弱酸性盐结合形成弱碱性化合物,培养基pH就不会过度升高.
4、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与配比(如碳氮比),营养物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以葡萄糖为例,低浓度时,随着剂量的增加甚至可以干扰某些抑菌剂的抑菌作用,但是高浓度时,反而会起到抑菌效果.
5、抑菌成分的抑菌作用并非百分之百,因为必须考虑到高浓度的抑菌剂的效果会“不分敌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抑制非目标菌的剂量往往不会最优.
孟加拉红培养基中的氯霉素,并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少量种类的细菌会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且会通过孟加拉红的染色成为粉红色,外观上与酵母菌无异.所以当我们检测食品时发现了“酵母菌”,请不要忘记做镜检确认.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又称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因致病性E. coli造成的动物感染和动物产品污染在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E. coli的血清型能够引起人体或动物胃肠道感染,主要是由特定的菌毛抗原、致病性毒素等感染引起的,除胃肠道感染以外,还会引起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因此,E. coli的精准检测显得尤为关键,对于环境科学和生命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 CN114236121A 公开了一种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共组装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将该纳米颗粒用于可视化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1]。
一种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BSA溶解在水中,并在低温条件下搅拌混合,得到BSA水溶液;
(2)称取TP溶解在DMSO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TP的DMSO混合溶液;
(3)将步骤(2)配制的TP的DMSO混合溶液滴入步骤(1)中配制的BSA水溶液中搅拌;
(4)称取AMP溶解于步骤(3)配制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产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并分散到超纯水中,即合成AMP/TP NPs材料,即为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
所制备出的变色纳米材料可用于E.coli的分析检测。此种检测方法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易于推广使用。
[1] 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CN114236121A
显示全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又称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因致病性E. coli造成的动物感染和动物产品污染在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E. coli的血清型能够引起人体或动物胃肠道感染,主要是由特定的菌毛抗原、致病性毒素等感染引起的,除胃肠道感染以外,还会引起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因此,E. coli的精准检测显得尤为关键,对于环境科学和生命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 CN114236121A 公开了一种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共组装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将该纳米颗粒用于可视化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1]。
一种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BSA溶解在水中,并在低温条件下搅拌混合,得到BSA水溶液;
(2)称取TP溶解在DMSO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TP的DMSO混合溶液;
(3)将步骤(2)配制的TP的DMSO混合溶液滴入步骤(1)中配制的BSA水溶液中搅拌;
(4)称取AMP溶解于步骤(3)配制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产物用超纯水离心洗涤,并分散到超纯水中,即合成AMP/TP NPs材料,即为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
所制备出的变色纳米材料可用于E.coli的分析检测。此种检测方法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易于推广使用。
[1] 基于杆菌肽与百里酚酞的pH响应变色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CN114236121A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又称休眠素,化学式为C15H20O4,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是植物5大天然生长调节剂之一。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1965年证实,脱落素II和休眠素为同一种物质,统一命名为脱落酸。
脱落酸是平衡植物内源激素和调节生长代谢的关键因子,具有增强作物抗旱、耐盐以及减少果实褐变等作用,可用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除在农业上的应用外,脱落酸还可应用于人体,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细胞、干细胞和糖尿病等有广泛的调节作用。ABA实用制剂应用市场的打开,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各阶段的调控因子之一,具有抑制与促进生长、维持芽与种子休眠、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影响开花与性分化等生理功能,在逆境胁迫、植物生长、气孔调节、控制基因表达等方面有重大作用。
1.对逆境胁迫下植物生长的影响: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下,脱落酸在植物逆境胁迫,如干旱、高盐、低温和病虫害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2.抑制与促进生长:外施脱落酸浓度高时,抑制茎、下胚轴、根、胚芽鞘或叶片的生长。浓度低时能加速浮萍的繁殖,刺激单性结实种子发育。
3.促进气孔关闭:脱落酸能使气孔快速关闭,是一种理想的抗蒸腾剂。硫化氢(H2S)调节植物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关闭,L-半胱氨酸脱硫酶(LCD)被认为是负责半胱氨酸降解生成硫化氢的物质。
4.影响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赤霉素和脱落酸可能通过影响乙烯合成来调控乙烯信号通路,从而调节植物生长。例如,在番茄中发现,内源ABA含量峰的出现要早于乙烯释放量的跃变增长,且ABA合成关键基因LeNCED1的表达最高值也要比乙烯合成相关基因LeACS2、LeACS4、LeACO1的峰值提前出现,表明ABA可能是作用于乙烯上游诱导其合成的关键因子。
显示全部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又称休眠素,化学式为C15H20O4,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是植物5大天然生长调节剂之一。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1965年证实,脱落素II和休眠素为同一种物质,统一命名为脱落酸。
脱落酸是平衡植物内源激素和调节生长代谢的关键因子,具有增强作物抗旱、耐盐以及减少果实褐变等作用,可用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除在农业上的应用外,脱落酸还可应用于人体,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细胞、干细胞和糖尿病等有广泛的调节作用。ABA实用制剂应用市场的打开,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各阶段的调控因子之一,具有抑制与促进生长、维持芽与种子休眠、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影响开花与性分化等生理功能,在逆境胁迫、植物生长、气孔调节、控制基因表达等方面有重大作用。
1.对逆境胁迫下植物生长的影响: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下,脱落酸在植物逆境胁迫,如干旱、高盐、低温和病虫害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2.抑制与促进生长:外施脱落酸浓度高时,抑制茎、下胚轴、根、胚芽鞘或叶片的生长。浓度低时能加速浮萍的繁殖,刺激单性结实种子发育。
3.促进气孔关闭:脱落酸能使气孔快速关闭,是一种理想的抗蒸腾剂。硫化氢(H2S)调节植物在干旱胁迫时的气孔关闭,L-半胱氨酸脱硫酶(LCD)被认为是负责半胱氨酸降解生成硫化氢的物质。
4.影响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赤霉素和脱落酸可能通过影响乙烯合成来调控乙烯信号通路,从而调节植物生长。例如,在番茄中发现,内源ABA含量峰的出现要早于乙烯释放量的跃变增长,且ABA合成关键基因LeNCED1的表达最高值也要比乙烯合成相关基因LeACS2、LeACS4、LeACO1的峰值提前出现,表明ABA可能是作用于乙烯上游诱导其合成的关键因子。
青霉素V钾是一种口服抗生素,具有耐酸性强、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它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和敏感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此外,青霉素V钾也可用于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螺旋体感染的预防。
青霉素V钾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皮肤感染。对于牙龈肿痛未成脓者,可以使用青霉素V钾胶囊进行冲洗治疗。而对于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青霉素V钾胶囊的口服剂量也有相应的用法。
在治疗过程中,青霉素V钾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咳特灵胶囊和氨溴索等。这些联合用药可以加快疗效,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显示全部青霉素V钾是一种口服抗生素,具有耐酸性强、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它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和敏感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此外,青霉素V钾也可用于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螺旋体感染的预防。
青霉素V钾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皮肤感染。对于牙龈肿痛未成脓者,可以使用青霉素V钾胶囊进行冲洗治疗。而对于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青霉素V钾胶囊的口服剂量也有相应的用法。
在治疗过程中,青霉素V钾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咳特灵胶囊和氨溴索等。这些联合用药可以加快疗效,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是一种对多重耐药性格兰仕阴性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特效抗性的多肽类抗生素,含有二氨基丁酸,呈碱性。在临床上常制成盐使用,目前商品化以两种形式存在,硫酸粘杆菌素是其中一种形式。硫酸粘杆菌素可用于猪、禽、牛和羊等动物,由于其抗菌作用强,残留低,不易产生耐药性,许多国家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兽药。可治疗多种病菌引起的动物饲养疾病,并能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硫酸粘杆菌素的最佳配伍为杆菌肽锌、黄霉素,其次为金霉素、阿散酸。
一种硫酸粘杆菌素的生产方法,包括过滤、脱钙镁和吸附解析、浓缩、脱盐、中和、喷雾干燥等步骤。该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化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硫酸粘杆菌素口服难以吸收,毒性较低,不易造成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
显示全部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是一种对多重耐药性格兰仕阴性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特效抗性的多肽类抗生素,含有二氨基丁酸,呈碱性。在临床上常制成盐使用,目前商品化以两种形式存在,硫酸粘杆菌素是其中一种形式。硫酸粘杆菌素可用于猪、禽、牛和羊等动物,由于其抗菌作用强,残留低,不易产生耐药性,许多国家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兽药。可治疗多种病菌引起的动物饲养疾病,并能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硫酸粘杆菌素的最佳配伍为杆菌肽锌、黄霉素,其次为金霉素、阿散酸。
一种硫酸粘杆菌素的生产方法,包括过滤、脱钙镁和吸附解析、浓缩、脱盐、中和、喷雾干燥等步骤。该方法具有收率高、纯化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硫酸粘杆菌素口服难以吸收,毒性较低,不易造成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
地衣芽孢杆菌,又称为“土壤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属于厚壁菌门。这种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土壤、动物肠道和一些食品中,如奶酪和泡菜。地衣芽孢杆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形成内生孢子,从而在极端条件下存活。
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土壤的肥沃,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
除了在土壤中的作用,地衣芽孢杆菌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由于其丰富的酶系,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常被用于食品发酵和酶制剂的生产。
此外,地衣芽孢杆菌还用于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生产,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调味品发酵通常是高盐体系,蛋白酶需要耐盐性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优质菌株P?7进行诱变,提高其在高盐条件下反应的保留率。
总之,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应用广泛的微生物。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1]刘帆,毛箴昊,郑竹芬. 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应用[P]. 浙江省:CN117070407A,2023-11-17.
[2]彭勃,侯莎,童星等.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 广东省:CN116656565B,2023-11-28.
[3]王璋倩,王一丹,高超等. 副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 湖北省:CN114561322B,2023-12-29.
显示全部地衣芽孢杆菌,又称为“土壤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属于厚壁菌门。这种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土壤、动物肠道和一些食品中,如奶酪和泡菜。地衣芽孢杆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形成内生孢子,从而在极端条件下存活。
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土壤的肥沃,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此外,它还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
除了在土壤中的作用,地衣芽孢杆菌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由于其丰富的酶系,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常被用于食品发酵和酶制剂的生产。
此外,地衣芽孢杆菌还用于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生产,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调味品发酵通常是高盐体系,蛋白酶需要耐盐性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优质菌株P?7进行诱变,提高其在高盐条件下反应的保留率。
总之,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应用广泛的微生物。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1]刘帆,毛箴昊,郑竹芬. 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及应用[P]. 浙江省:CN117070407A,2023-11-17.
[2]彭勃,侯莎,童星等.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 广东省:CN116656565B,2023-11-28.
[3]王璋倩,王一丹,高超等. 副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P]. 湖北省:CN114561322B,2023-12-29.
制霉菌素片(Mold Inhibitor Tablets)是一种常见的制药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领域中,以抑制霉菌和真菌的生长。然而,为了制备制霉菌素片,需要一系列的上游产品作为原材料和中间体,这些产品在制药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制霉菌素片的上游产品,揭示其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
制霉菌素片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以下关键的上游产品:
1. 培养基:制霉菌素片的制备始于霉菌菌株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培养基来提供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通常包含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其他必要的添加剂。培养基的配制和质量对于霉菌的生长和产生制霉菌素具有重要影响。
2. 发酵设备:培养基中的霉菌菌株需要在合适的发酵设备中进行培养和生长。发酵设备提供了恒定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促进菌株的繁殖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对于制霉菌素片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3. 分离和纯化剂:在霉菌菌株发酵过程中,菌株产生的制霉菌素需要被分离和纯化。这涉及使用分离和纯化剂,如溶剂、柱层析介质和膜技术等。这些分离和纯化剂的选择和操作对于获得高纯度和高质量的制霉菌素片至关重要。
4. 辅料和包装材料:在制备制霉菌素片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辅料和包装材料。辅料包括填充剂、增稠剂、润滑剂等,它们用于调节制霉菌素片的物理性质和口感。包装材料则用于包装和保护制霉菌素片,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制霉菌素片的制备过程中涉及多个上游产品。培养基、发酵设备、分离和纯化剂,以及辅料和包装材料都是制霉菌素片制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上游产品的选择、质量和操作对于制霉菌素片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合理控制和优化这些上游产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质量和稳定的制霉菌素片。
显示全部制霉菌素片(Mold Inhibitor Tablets)是一种常见的制药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领域中,以抑制霉菌和真菌的生长。然而,为了制备制霉菌素片,需要一系列的上游产品作为原材料和中间体,这些产品在制药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制霉菌素片的上游产品,揭示其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
制霉菌素片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以下关键的上游产品:
1. 培养基:制霉菌素片的制备始于霉菌菌株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培养基来提供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通常包含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其他必要的添加剂。培养基的配制和质量对于霉菌的生长和产生制霉菌素具有重要影响。
2. 发酵设备:培养基中的霉菌菌株需要在合适的发酵设备中进行培养和生长。发酵设备提供了恒定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促进菌株的繁殖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对于制霉菌素片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3. 分离和纯化剂:在霉菌菌株发酵过程中,菌株产生的制霉菌素需要被分离和纯化。这涉及使用分离和纯化剂,如溶剂、柱层析介质和膜技术等。这些分离和纯化剂的选择和操作对于获得高纯度和高质量的制霉菌素片至关重要。
4. 辅料和包装材料:在制备制霉菌素片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辅料和包装材料。辅料包括填充剂、增稠剂、润滑剂等,它们用于调节制霉菌素片的物理性质和口感。包装材料则用于包装和保护制霉菌素片,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制霉菌素片的制备过程中涉及多个上游产品。培养基、发酵设备、分离和纯化剂,以及辅料和包装材料都是制霉菌素片制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上游产品的选择、质量和操作对于制霉菌素片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合理控制和优化这些上游产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质量和稳定的制霉菌素片。
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其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于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在现代分析技术的支持下,氨苄青霉素的检测方法日益多样化和精密化。
简述: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是在青霉素G侧链羧基α位引入氨基,改变其极性的半合成青霉素,结构见图。氨苄青霉素耐酸不耐酶,克服了天然青霉素不宜内服的缺点,因此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常作为消炎抗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检测方法: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低浓度的化合物和极少量的样品。2011 年 Khan A A P 等人介绍了测定氨苄青霉素( AMP) 两种简便、灵敏的动力学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药物与碱性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固定时间 25 min 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在610 nm处测量着色的锰酸盐离子的吸光度。转移 5~30 μg/mL的 AMP 到一系列 50 mL 容量的烧瓶。向每个瓶添加 1 mL0.5 mol/L的氢氧化钠和 2 mL 5×10-3mol/L 的高锰酸钾,搅拌均匀,用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线,静置 25 min。在环境温度( 25 ℃) 下每隔 5 min 测量一次 610 nm 处的吸光度。
第二种方法是在 0.1 mol/L 的碳酸氢钠的存在下,AMP 与 1-氯 -2,4-二硝基苯( CDNB) 发生反应。通过记录 60 min 固定时间的吸光度( 波长 在 490 nm 处) 来 实 现 分 光 光 度 测 量。转 移 50 ~260 μg/mL的 AMP 到一系列 10 mL 容量烧瓶。每个烧瓶加入2 mL 5×10-3mol/L 的 CDNB,加入 0.2 mol/L 的硼酸盐缓冲液并摇匀,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线,静置 60 min,在室温( 25 ℃) 下,测量 490 nm 处的吸光度。两种方法都考察了影响显色的所有变量,并优化了显色条件,以吸光度对质量浓度的曲线在5~30 和50~260 μg/mL 范围内呈直线,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和 99.9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散粉及胶囊制剂中AMP 的测定。
2. 比色法
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2017 年 Kamlesh Shrivas 等人研究开发了一种比色传感探针柠檬酸修饰的银纳米粒( AgNPs) 用于选择性检测尿液样本中氨苄青霉素。以柠檬酸三钠为包裹剂,用NaBH4 还原 AgNO3,用湿法化学方法合成柠檬酸盐包裹 AgNPs( 如下图所示) 。
3. 色谱法
在生物分析领域,诸如微生物抑制试验和免疫分析等多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单独检测青霉素,但通常情况下,色谱法被视为解决混合抗生素的首选技术。液相色谱(LC)是用于药物制剂和生物材料中药物检测最为常见的色谱技术。2004 年 S.Bogialli 等人提出了一种测定牛肌肉、肝脏、肾脏和牛奶中两种青霉素( 阿莫西林和氨苄青霉素) 简便、特异、快速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以基质固相分散技术为基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LC-MS/MS) 进行检测。利用该技术对每个分析物采用两个裂解反应的高选择性监测采集模式。水浸液酸化过滤后,将25μL 的生物组织终提取物和 50 μL 的牛乳终提取物注射到 LC 装置中进行测定。在生物组织和牛奶中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回收率在 100%~106%,RSDs 不大于 11%。检出限( LOD) 为 0.1×10-9( 牛奶中) ,0.5×10-9(组织中) ; 定量限( LOQ) 为 0.2×10-9(牛奶中),0.8×10-9(组织中)。
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SERS) 具有原位取样、无损检测、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多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和鉴别。2019 年李轩等人以氨苄青霉素为模板分子,3-( 异丁烯酰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 为硅烷化试剂,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GD-MA) 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 AIBN) 为引发剂,制备了AMP 分子印迹聚合物( Ag@ MIPs)。以 Ag@ MIPs 作为基底,使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 638 nm 对 AMP 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Ag@ MIPs基底对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 有效果,增强因子可达 3.79×10 5 。对 AMP 浓度和 SERS 特征峰强度作线性拟合,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2 为 0.959,对AMP检出限达到 1.0×10
-8mol/L。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g@ MIPs 对 AMP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该基底在检测氨苄青霉素时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强、重复性高等优点。
5. 荧光法
近年来,荧光法在生物分子检测领域备受关注,其简便、经济、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等优势使其成为最受青睐的分析方法之一。特别是在AMP检测方面,荧光法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方法逐渐趋于成熟。2020 年 Fu 等人采用 Fe3+猝灭 CDs( 蓝色荧光的碳点) 集成系统( CDs+Fe3+)作为荧光探针,选择、灵敏地检测水中的氨苄青霉素。该方法以对二甲苯和水合肼为前驱物,以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为溶剂,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蓝色发射碳点( CDs)。CDs 表面有大量的羟基(-OH) 、氨基(-NH2) 和羧基(-COH) ,为金属离子提供了坐标点。加入氨苄青霉素后,Fe3+与氨苄青霉素的配位性更强,可以减弱 Fe3+与 CDs 的相互作用,使 CDs 荧光恢复,以达到检测目的。对氨苄青霉素的检测极限为 0.70 μmol/L,CDs+Fe3+络合物已成功应用于河水、自来水、矿泉水、牛奶和猪肉中氨苄青霉素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刘里,董建伟,杨蒋美. 氨苄青霉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山东化工, 2022, 51 (15): 74-82. 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2.15.056.
[2]张岩蔚,李佳仪,张冬昊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 (06): 56-61.
[3]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54 (06): 82-86.
显示全部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其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于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在现代分析技术的支持下,氨苄青霉素的检测方法日益多样化和精密化。
简述: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是在青霉素G侧链羧基α位引入氨基,改变其极性的半合成青霉素,结构见图。氨苄青霉素耐酸不耐酶,克服了天然青霉素不宜内服的缺点,因此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常作为消炎抗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检测方法: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低浓度的化合物和极少量的样品。2011 年 Khan A A P 等人介绍了测定氨苄青霉素( AMP) 两种简便、灵敏的动力学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药物与碱性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固定时间 25 min 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在610 nm处测量着色的锰酸盐离子的吸光度。转移 5~30 μg/mL的 AMP 到一系列 50 mL 容量的烧瓶。向每个瓶添加 1 mL0.5 mol/L的氢氧化钠和 2 mL 5×10-3mol/L 的高锰酸钾,搅拌均匀,用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线,静置 25 min。在环境温度( 25 ℃) 下每隔 5 min 测量一次 610 nm 处的吸光度。
第二种方法是在 0.1 mol/L 的碳酸氢钠的存在下,AMP 与 1-氯 -2,4-二硝基苯( CDNB) 发生反应。通过记录 60 min 固定时间的吸光度( 波长 在 490 nm 处) 来 实 现 分 光 光 度 测 量。转 移 50 ~260 μg/mL的 AMP 到一系列 10 mL 容量烧瓶。每个烧瓶加入2 mL 5×10-3mol/L 的 CDNB,加入 0.2 mol/L 的硼酸盐缓冲液并摇匀,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线,静置 60 min,在室温( 25 ℃) 下,测量 490 nm 处的吸光度。两种方法都考察了影响显色的所有变量,并优化了显色条件,以吸光度对质量浓度的曲线在5~30 和50~260 μg/mL 范围内呈直线,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和 99.9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散粉及胶囊制剂中AMP 的测定。
2. 比色法
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2017 年 Kamlesh Shrivas 等人研究开发了一种比色传感探针柠檬酸修饰的银纳米粒( AgNPs) 用于选择性检测尿液样本中氨苄青霉素。以柠檬酸三钠为包裹剂,用NaBH4 还原 AgNO3,用湿法化学方法合成柠檬酸盐包裹 AgNPs( 如下图所示) 。
3. 色谱法
在生物分析领域,诸如微生物抑制试验和免疫分析等多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单独检测青霉素,但通常情况下,色谱法被视为解决混合抗生素的首选技术。液相色谱(LC)是用于药物制剂和生物材料中药物检测最为常见的色谱技术。2004 年 S.Bogialli 等人提出了一种测定牛肌肉、肝脏、肾脏和牛奶中两种青霉素( 阿莫西林和氨苄青霉素) 简便、特异、快速的测定方法。该方法以基质固相分散技术为基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LC-MS/MS) 进行检测。利用该技术对每个分析物采用两个裂解反应的高选择性监测采集模式。水浸液酸化过滤后,将25μL 的生物组织终提取物和 50 μL 的牛乳终提取物注射到 LC 装置中进行测定。在生物组织和牛奶中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回收率在 100%~106%,RSDs 不大于 11%。检出限( LOD) 为 0.1×10-9( 牛奶中) ,0.5×10-9(组织中) ; 定量限( LOQ) 为 0.2×10-9(牛奶中),0.8×10-9(组织中)。
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SERS) 具有原位取样、无损检测、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多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和鉴别。2019 年李轩等人以氨苄青霉素为模板分子,3-( 异丁烯酰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S) 为硅烷化试剂,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GD-MA) 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 AIBN) 为引发剂,制备了AMP 分子印迹聚合物( Ag@ MIPs)。以 Ag@ MIPs 作为基底,使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 638 nm 对 AMP 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Ag@ MIPs基底对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 有效果,增强因子可达 3.79×10 5 。对 AMP 浓度和 SERS 特征峰强度作线性拟合,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2 为 0.959,对AMP检出限达到 1.0×10
-8mol/L。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g@ MIPs 对 AMP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该基底在检测氨苄青霉素时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强、重复性高等优点。
5. 荧光法
近年来,荧光法在生物分子检测领域备受关注,其简便、经济、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等优势使其成为最受青睐的分析方法之一。特别是在AMP检测方面,荧光法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方法逐渐趋于成熟。2020 年 Fu 等人采用 Fe3+猝灭 CDs( 蓝色荧光的碳点) 集成系统( CDs+Fe3+)作为荧光探针,选择、灵敏地检测水中的氨苄青霉素。该方法以对二甲苯和水合肼为前驱物,以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为溶剂,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蓝色发射碳点( CDs)。CDs 表面有大量的羟基(-OH) 、氨基(-NH2) 和羧基(-COH) ,为金属离子提供了坐标点。加入氨苄青霉素后,Fe3+与氨苄青霉素的配位性更强,可以减弱 Fe3+与 CDs 的相互作用,使 CDs 荧光恢复,以达到检测目的。对氨苄青霉素的检测极限为 0.70 μmol/L,CDs+Fe3+络合物已成功应用于河水、自来水、矿泉水、牛奶和猪肉中氨苄青霉素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刘里,董建伟,杨蒋美. 氨苄青霉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山东化工, 2022, 51 (15): 74-82. 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2.15.056.
[2]张岩蔚,李佳仪,张冬昊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 (06): 56-61.
[3]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54 (06): 82-86.
杆菌肽属于多肽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对于魏氏梭菌尤其敏感。由于杆菌肽本身的不稳定性质,因此在运用到生产时,常使之与锌离子或亚甲基水杨酸结合,形成杆菌肽锌或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目前该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动物促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或作为治疗因梭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肠道问题。
杆菌肽锌的配伍禁忌少,能与多种抗生素联用,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能与氨丙啉、洛克沙胂、依索巴、氯羟吡啶、癸氧喹酯、拉沙洛西、莫能霉素、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盐酸氯苯胍、盐霉素、球痢灵和阿散酸等联用13种抗球虫药联用。与青霉素G、链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等均有协同作用,而与喹乙醇、恩拉霉等存在颉颃作用。并且,杆菌肽锌作为强的杀菌剂,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及交叉耐药性。因此,在养殖生产中杆菌肽锌常与其他抗生素联用。此外,在消化液和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杆菌肽锌被降解为杆菌肽和锌离子,锌离子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杆菌肽因特殊的结构很难被肠道吸收,从而为更好发挥抑菌效应奠定基础,同时也减少杆菌肽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显示全部杆菌肽属于多肽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对于魏氏梭菌尤其敏感。由于杆菌肽本身的不稳定性质,因此在运用到生产时,常使之与锌离子或亚甲基水杨酸结合,形成杆菌肽锌或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目前该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动物促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或作为治疗因梭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肠道问题。
杆菌肽锌的配伍禁忌少,能与多种抗生素联用,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能与氨丙啉、洛克沙胂、依索巴、氯羟吡啶、癸氧喹酯、拉沙洛西、莫能霉素、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盐酸氯苯胍、盐霉素、球痢灵和阿散酸等联用13种抗球虫药联用。与青霉素G、链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等均有协同作用,而与喹乙醇、恩拉霉等存在颉颃作用。并且,杆菌肽锌作为强的杀菌剂,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及交叉耐药性。因此,在养殖生产中杆菌肽锌常与其他抗生素联用。此外,在消化液和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杆菌肽锌被降解为杆菌肽和锌离子,锌离子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杆菌肽因特殊的结构很难被肠道吸收,从而为更好发挥抑菌效应奠定基础,同时也减少杆菌肽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本文将讲述如何用微生物合成法合成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及实验支持。
背景: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2,5-dimethyl-4-hydroxy-3(2H)-furanone,HDMF),又名菠萝酮,稀溶液呈草莓味,浓溶液则是焦糖香味。HDMF及其甲氧基衍生物、乙氧基衍生物、β-吡喃 葡萄糖苷及其丙二酰化衍生物均已在水果中鉴定。在加热、非加热、发酵的食品中均可以检测出 HDMF。HDMF在水中的阈值是0.03 mg/L、空气中阈值是0.1 mg/L、在pH值为3.2的10%水醇溶液中阈值是5 μg/L,较低的阈值及宜人的风味特征,被用作调味剂。环状二羰基衍生物的平面烯醇氧基的结构特征,使得HDMF与其类似物具有焦糖风味。
微生物合成法:产生HDMF的微生物。
1980年,NUNOMURA N等从酱油中提取到HDMF,笔者认为呋喃酮形成于酱油制备过程的美拉德反应。随着持续的研究,人们发现除了水果,某些昆虫、酵母菌和细菌中也分离到HDMF。HDMF作为重要的风味物质,被广泛分离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食品中(如味噌、啤酒和奶酪)。国外一些科学家以此为出发点,推断微生物在HDM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并着重研究了几种产HDMF的微生物,其中以鲁氏结合酵母研究最为深入。
(1)鲁氏结合酵母
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是一种能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繁殖的酵母菌。在酱油酿造过程中,鲁氏接合酵母能够产生乙醇、高级醇和4-羟基-呋喃酮类等物质,对酱油风味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NUNOMURA N等首次鉴定出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HDMF;呋喃酮)是酱油中的风味成分。SUGAWARA E等的研究也表明这种风味物质存在于由大米制作的类似于酱油的发酵制品-味噌(Miso)中。通过研究发现,呋喃酮类物质形成于发酵期间,表明其形成是一个鲁氏结合酵母酶促生化反应。HECQUET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D-1,6-二磷酸-果糖和D-葡萄糖的营养液中,鲁氏结合酵母可以合成HDMF。添加10%(w/v) D-1,6-二磷酸-果糖和5%(w/v)D-葡萄糖,培养11天后得到的HDMF的最高浓度约为80mg/L。
T.DAHLEN等又分别对鲁氏结合酵母在含有D-1, 6-二磷酸-果糖和D-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产HDMF的发酵条件、发酵中间产物进行了研究探索,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HDMF产量约为35mg/L左右,但底物(1,6-二磷酸果糖)较昂贵。
(2)毕赤氏酵母
对鲁氏结合酵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利用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RIBEIRO B等报道酵母菌可以在含有脱氧糖L-(+)-鼠李糖的培养基中产生呋喃酮衍生物。
R.ROSCHER等对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capsulata)利用廉价的碳源L-(+)-鼠李糖产生HDMF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capsulata在加有L-(+)-鼠李糖和酪蛋白的培养基中可形成HDMF,培养4d产量最高(约为2mg/L);两者分 开灭菌后未被检出,表明HDMF产生于L-(+)-鼠李糖加热后中间产物。
(3)乳酸菌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是目前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较多的一类益生菌,也是目前有报道的产HDMF的细菌种类。
1985年,KOWALEWSKAD J等报道在含有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氨基酸脱脂牛奶培养基中检测到HDMF的存在。1995年,PREININGERM等的研究表明,乳酸菌L.helveticus和L.delbrueckii在乳清粉水悬液中培养7天可以产生598μg/L和427μg/L HDMF。HAYASHIDY等对一株广泛用于乳酪生产的菌种——乳酸乳杆菌乳酸亚种L.cremoris的HDMF产生进行了研究。在加入谷氨酸钠的培养基中添加核糖或半乳糖后,结果显示两种培养基均有HDMF产生,其中加入半乳糖的培养基产量较高,在培养3天后达到1.17mg/L。
参考文献:
[1]俞兆斌,朱丽霞.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J/O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2023-12-2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5573.
[2]王鹏霄,宋焕禄,陈存社.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研究进展 [J]. 中国酿造, 2009, (10): 4-6.
[3]莫启武,杨承鸿.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合成研究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1, (05): 7-8.
显示全部本文将讲述如何用微生物合成法合成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及实验支持。
背景: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2,5-dimethyl-4-hydroxy-3(2H)-furanone,HDMF),又名菠萝酮,稀溶液呈草莓味,浓溶液则是焦糖香味。HDMF及其甲氧基衍生物、乙氧基衍生物、β-吡喃 葡萄糖苷及其丙二酰化衍生物均已在水果中鉴定。在加热、非加热、发酵的食品中均可以检测出 HDMF。HDMF在水中的阈值是0.03 mg/L、空气中阈值是0.1 mg/L、在pH值为3.2的10%水醇溶液中阈值是5 μg/L,较低的阈值及宜人的风味特征,被用作调味剂。环状二羰基衍生物的平面烯醇氧基的结构特征,使得HDMF与其类似物具有焦糖风味。
微生物合成法:产生HDMF的微生物。
1980年,NUNOMURA N等从酱油中提取到HDMF,笔者认为呋喃酮形成于酱油制备过程的美拉德反应。随着持续的研究,人们发现除了水果,某些昆虫、酵母菌和细菌中也分离到HDMF。HDMF作为重要的风味物质,被广泛分离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的食品中(如味噌、啤酒和奶酪)。国外一些科学家以此为出发点,推断微生物在HDM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并着重研究了几种产HDMF的微生物,其中以鲁氏结合酵母研究最为深入。
(1)鲁氏结合酵母
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是一种能在高渗透压条件下繁殖的酵母菌。在酱油酿造过程中,鲁氏接合酵母能够产生乙醇、高级醇和4-羟基-呋喃酮类等物质,对酱油风味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NUNOMURA N等首次鉴定出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HDMF;呋喃酮)是酱油中的风味成分。SUGAWARA E等的研究也表明这种风味物质存在于由大米制作的类似于酱油的发酵制品-味噌(Miso)中。通过研究发现,呋喃酮类物质形成于发酵期间,表明其形成是一个鲁氏结合酵母酶促生化反应。HECQUET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D-1,6-二磷酸-果糖和D-葡萄糖的营养液中,鲁氏结合酵母可以合成HDMF。添加10%(w/v) D-1,6-二磷酸-果糖和5%(w/v)D-葡萄糖,培养11天后得到的HDMF的最高浓度约为80mg/L。
T.DAHLEN等又分别对鲁氏结合酵母在含有D-1, 6-二磷酸-果糖和D-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产HDMF的发酵条件、发酵中间产物进行了研究探索,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HDMF产量约为35mg/L左右,但底物(1,6-二磷酸果糖)较昂贵。
(2)毕赤氏酵母
对鲁氏结合酵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利用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RIBEIRO B等报道酵母菌可以在含有脱氧糖L-(+)-鼠李糖的培养基中产生呋喃酮衍生物。
R.ROSCHER等对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capsulata)利用廉价的碳源L-(+)-鼠李糖产生HDMF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capsulata在加有L-(+)-鼠李糖和酪蛋白的培养基中可形成HDMF,培养4d产量最高(约为2mg/L);两者分 开灭菌后未被检出,表明HDMF产生于L-(+)-鼠李糖加热后中间产物。
(3)乳酸菌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是目前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较多的一类益生菌,也是目前有报道的产HDMF的细菌种类。
1985年,KOWALEWSKAD J等报道在含有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氨基酸脱脂牛奶培养基中检测到HDMF的存在。1995年,PREININGERM等的研究表明,乳酸菌L.helveticus和L.delbrueckii在乳清粉水悬液中培养7天可以产生598μg/L和427μg/L HDMF。HAYASHIDY等对一株广泛用于乳酪生产的菌种——乳酸乳杆菌乳酸亚种L.cremoris的HDMF产生进行了研究。在加入谷氨酸钠的培养基中添加核糖或半乳糖后,结果显示两种培养基均有HDMF产生,其中加入半乳糖的培养基产量较高,在培养3天后达到1.17mg/L。
参考文献:
[1]俞兆斌,朱丽霞.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J/O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2023-12-2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5573.
[2]王鹏霄,宋焕禄,陈存社.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研究进展 [J]. 中国酿造, 2009, (10): 4-6.
[3]莫启武,杨承鸿.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合成研究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1, (05): 7-8.
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羟甲基化衍生物,为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感染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对抗巨细胞病毒活性最强,往往是首选。
①鸟嘌呤类抗病毒药,与阿昔洛韦(ACV)是同系物,其抗病毒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但作用更强,尤其对艾滋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②进入细胞内后迅速被磷酸化形成单磷酸化合物,然后经细胞激酶的作用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本药在已感染巨细胞病毒的细胞内,其磷酸化的过程较正常细胞中更快。 ③本药三磷酸盐可竞争性抑制DNA多聚酶,并掺入病毒及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抑制DNA合成。本药对病毒DNA多聚酶的抑制作用比对宿主细胞DNA多聚酶强。
更昔洛韦为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感染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 更昔洛韦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盲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艾滋病、器管移植、恶性肿瘤等,以及肺炎、胃肠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巨细胞病毒感染。
显示全部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羟甲基化衍生物,为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感染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对抗巨细胞病毒活性最强,往往是首选。
①鸟嘌呤类抗病毒药,与阿昔洛韦(ACV)是同系物,其抗病毒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但作用更强,尤其对艾滋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②进入细胞内后迅速被磷酸化形成单磷酸化合物,然后经细胞激酶的作用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本药在已感染巨细胞病毒的细胞内,其磷酸化的过程较正常细胞中更快。 ③本药三磷酸盐可竞争性抑制DNA多聚酶,并掺入病毒及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抑制DNA合成。本药对病毒DNA多聚酶的抑制作用比对宿主细胞DNA多聚酶强。
更昔洛韦为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感染均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 更昔洛韦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盲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艾滋病、器管移植、恶性肿瘤等,以及肺炎、胃肠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巨细胞病毒感染。
本文将讲述如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旨在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一种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因其具有剂量少、疗效高等优点,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败血症等;但随着疗程增加和服药次数增多,会出现过敏、呼吸不畅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目前氨苄青霉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和传感器法等。
1. 背景:
随着氨苄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得动物体内的耐药致病菌很容易感染人类,人们长期食用含氨苄青霉素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后,可造成药物蓄积,当达到一定浓度后便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过敏、“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2006年,高建新等人对江西省市售的进口、国产的婴幼儿奶粉以及液态奶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国产的和进口的婴幼儿奶粉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 34. 40% 和 0. 00%,液态奶的检出率为15. 27%。2015 年,Attaie R等发现牛奶中含有多种抗生素等。氨苄青霉素残留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之大。因此,检测氨苄青霉素残留是当前检测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ELISA技术通过将被检测目标物标记的抗体与某种蛋白标记的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实现,通常选择96孔板作为载体以保留免疫活性。随后与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结合,加入酶反应底物,酶催化底物反应引起颜色变化,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刘伟怡等用动物试验建立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性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快速检测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测得8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最低可检测浓度2.22 μg/mL,检测限0.14 μg/mL。对其进行特异性测试,结果比较稳定,几乎无交叉反应现象。对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74.0%~106.3%,变异系数小于0.21%。
(2)胶体金免疫层析(CGIA)法
CGIA有空间分辨的优势,可达到同时检测多种药物的目的,能实现快速检测(一般5~10 min),可通过视觉定性或仪器定量。袁晓春建立一种快速定性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多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样品在测量前不需要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检测,整个过程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在8 min以内。测得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农业部规定的MRL值,其中氨苄青霉素最低检测限4 μg/L。胶体金作为一种性质优良、合成简便的纳米材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同时结合免疫层析空间分辨、快速简便等优点。
(3)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
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通常将识别元件(抗体、适配体、酶等)修饰在电极表面,通过测定电流、电势或阻抗的变化达到对抗生素测定的目的。Sahihazar等构建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阻抗式生物传感器,可用检测阿莫西林、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残留。该方法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具有较高灵敏度、低成本的优点。朱俊亚等用碳二亚胺交联法制备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法用于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检测。测得氨苄青霉素检测限为1.0×10 -12 mol/L。对牛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得加标回收率95.24%~101.30%,RSD<4.38%(n=5)。
(4)光电生物传感检测
光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由光信号检测器、生物感应元件和电化学检测器组成。Gao等研究人员使用氨苄青霉素适体作为识别元件,固定在CdS/Eu-MOF修饰电极上,成功构建了一种对氨苄青霉素特定光电流响应的自供电光电适体传感器。对湖水和牛奶样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进行检测,其检测线9.3×10 -11 mol/L。Ge等用BiFeO 3 /utg-C 3 N 4 的优异光电性能,制备一种开-关光电适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氨苄青霉素残留,检出限3.3×10-13 mol/L,具有很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
TTC法是根据GB/T 4789.27—2008标准中规定的一种方法,利用抗生素对嗜热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构建的一种显色检测法。当待测样品中不存在或浓度过低抗生素时,嗜热链球菌会快速生长,将TTC还原为红色;相反,若存在抗生素导致嗜热链球菌生长受抑制,TTC则无法还原,保持原始颜色,通过观察TTC颜色变化来实现抗生素测定的目的。Tajick等用TTC法对牛奶样品中的氨苄青霉素进行检测,测得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检测限为0.004 μg/mL。黄怡君等用TTC法对牛奶中青霉素残留进行检测,测得最低检出量为3 μg/kg。
参考文献:
[1]李席席,李芳,康怀彬.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 2021, 42 (02): 259-264.
[2]毛永强,张喆双娇,孙一鑫等. 基于煤基碳量子点检测氨苄青霉素 [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 32 (03): 458-462.
[3]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54 (06): 82-86.
显示全部本文将讲述如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旨在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是一种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因其具有剂量少、疗效高等优点,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败血症等;但随着疗程增加和服药次数增多,会出现过敏、呼吸不畅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目前氨苄青霉素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和传感器法等。
1. 背景:
随着氨苄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得动物体内的耐药致病菌很容易感染人类,人们长期食用含氨苄青霉素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后,可造成药物蓄积,当达到一定浓度后便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过敏、“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2006年,高建新等人对江西省市售的进口、国产的婴幼儿奶粉以及液态奶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国产的和进口的婴幼儿奶粉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 34. 40% 和 0. 00%,液态奶的检出率为15. 27%。2015 年,Attaie R等发现牛奶中含有多种抗生素等。氨苄青霉素残留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之大。因此,检测氨苄青霉素残留是当前检测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ELISA技术通过将被检测目标物标记的抗体与某种蛋白标记的抗原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实现,通常选择96孔板作为载体以保留免疫活性。随后与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结合,加入酶反应底物,酶催化底物反应引起颜色变化,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刘伟怡等用动物试验建立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性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快速检测牛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测得8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最低可检测浓度2.22 μg/mL,检测限0.14 μg/mL。对其进行特异性测试,结果比较稳定,几乎无交叉反应现象。对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74.0%~106.3%,变异系数小于0.21%。
(2)胶体金免疫层析(CGIA)法
CGIA有空间分辨的优势,可达到同时检测多种药物的目的,能实现快速检测(一般5~10 min),可通过视觉定性或仪器定量。袁晓春建立一种快速定性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多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样品在测量前不需要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检测,整个过程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在8 min以内。测得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量,均低于我国农业部规定的MRL值,其中氨苄青霉素最低检测限4 μg/L。胶体金作为一种性质优良、合成简便的纳米材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同时结合免疫层析空间分辨、快速简便等优点。
(3)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
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通常将识别元件(抗体、适配体、酶等)修饰在电极表面,通过测定电流、电势或阻抗的变化达到对抗生素测定的目的。Sahihazar等构建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阻抗式生物传感器,可用检测阿莫西林、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残留。该方法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具有较高灵敏度、低成本的优点。朱俊亚等用碳二亚胺交联法制备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法用于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检测。测得氨苄青霉素检测限为1.0×10 -12 mol/L。对牛奶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得加标回收率95.24%~101.30%,RSD<4.38%(n=5)。
(4)光电生物传感检测
光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由光信号检测器、生物感应元件和电化学检测器组成。Gao等研究人员使用氨苄青霉素适体作为识别元件,固定在CdS/Eu-MOF修饰电极上,成功构建了一种对氨苄青霉素特定光电流响应的自供电光电适体传感器。对湖水和牛奶样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进行检测,其检测线9.3×10 -11 mol/L。Ge等用BiFeO 3 /utg-C 3 N 4 的优异光电性能,制备一种开-关光电适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氨苄青霉素残留,检出限3.3×10-13 mol/L,具有很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
TTC法是根据GB/T 4789.27—2008标准中规定的一种方法,利用抗生素对嗜热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构建的一种显色检测法。当待测样品中不存在或浓度过低抗生素时,嗜热链球菌会快速生长,将TTC还原为红色;相反,若存在抗生素导致嗜热链球菌生长受抑制,TTC则无法还原,保持原始颜色,通过观察TTC颜色变化来实现抗生素测定的目的。Tajick等用TTC法对牛奶样品中的氨苄青霉素进行检测,测得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检测限为0.004 μg/mL。黄怡君等用TTC法对牛奶中青霉素残留进行检测,测得最低检出量为3 μg/kg。
参考文献:
[1]李席席,李芳,康怀彬.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 2021, 42 (02): 259-264.
[2]毛永强,张喆双娇,孙一鑫等. 基于煤基碳量子点检测氨苄青霉素 [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 32 (03): 458-462.
[3]张岩蔚,张冬昊,李佳仪等. 氨苄青霉素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54 (06): 82-86.
本文将讲述如何处理氨苄青霉素的废水与废料,旨在为生产氨苄青霉素的后续处理提供参考思路。
简述: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肠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等。
1. 降解:
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迅速普及,含抗生素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氨苄青霉素作为一种难降解物质,在水体中的积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目前对氨苄青霉素的降解主要有化学法、H2O2与粒状活性炭联合降解法以及生物降解法等。其中好氧颗粒污泥法是一种能高效处理含有毒有害物质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陆玺等人以好氧颗粒污泥为载体,分别探索了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对不同浓度AMP的降解情况以及AMP的添加对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分泌量的影响。
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对浓度分别为5、10、15 mg/L的氨苄青霉素人工合成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对不同浓度氨苄青霉素下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含量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为:随着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EPS不断下降,并且在15 mg/L时下降幅度最大,这说明氨苄青霉素的加入对污泥微生物的代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实验选择10 mg/LAMP的浓度作为合适降解浓度,避免对微生物的过度抑制。当加入10 mg/L AMP进行降解时,好氧颗粒污泥对其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连续三个单循环(循环周期6 h)内,10 mg/L AMP去除率可达到97%。综上,好氧颗粒污泥对AMP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降解。
2. 回收:
在氨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很大。若不加以回收,必将在经济上造成损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对废二氯甲烷进行回收处理,达到重新利用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开源节流,物尽其用,又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2.1 简单蒸馏:
(1)进料:取样测出所进废料的水分、PH值,取废料1000毫升置于玻璃塔釜中,安放好玻璃塔釜。
(2)蒸馏:打开塔顶的冷却水,待稳定后,打开加热套开关,调节温度对塔釜进行加热,并记录好加热时间、料波沸腾时间、开始回流时间及塔顶塔底温度,蒸馏过程中可进行分水操作。
(3)收料:回流40分钟以上,分相罐中料液由浑浊变为澄清,且塔顶温度达到38.5℃时,可开始收料并记录收料开始时间及此时塔底温度。
(4)停止收料:待塔顶温度达到42℃,关闭收料阀停止收料,关闭加热套开关,稍后关闭冷凝水。当温度达到42℃以上,开始收后馏分。
2.2 精馏:
(1)进料:取样测出所进料的水分、PH值,取700ml置于玻璃塔釜中。安放好玻璃塔釜。
(2)蒸馏:打开冷凝水,待其稳定后,打开加热套开关,调节温度,对塔釜加热,并要记录好加热时间、料液沸腾时间、开始回流时间及塔顶塔底温度,蒸馏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水。
(3)收料:回流两小时以上,分相罐中水分不再增长,开始收前馏分并取样测水分,如水分含量<0.1%即可收料,如果未达到要求继续回流,
(4)停止收料:冷凝器中无冷凝液滴回落,即可停止收料。
参考文献:
[1]尹致丹. 量子点荧光免疫法测定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2]贺晨芳,丁彦霞,任光明等. 基于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增强测定氨苄青霉素 [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 53 (12): 1423-1426.
[3]王陆玺,邓爽,苏海佳. 好氧颗粒污泥对含氨苄青霉素废水的处理情况研究[C]// 中国化工学会. 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 北京化工大学;, 2015: 1.
[4]王连君,刘春玲. 氨苄青霉素二氯甲烷回收工艺研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 (04): 75.
显示全部本文将讲述如何处理氨苄青霉素的废水与废料,旨在为生产氨苄青霉素的后续处理提供参考思路。
简述: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肠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等。
1. 降解:
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迅速普及,含抗生素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氨苄青霉素作为一种难降解物质,在水体中的积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目前对氨苄青霉素的降解主要有化学法、H2O2与粒状活性炭联合降解法以及生物降解法等。其中好氧颗粒污泥法是一种能高效处理含有毒有害物质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陆玺等人以好氧颗粒污泥为载体,分别探索了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对不同浓度AMP的降解情况以及AMP的添加对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分泌量的影响。
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对浓度分别为5、10、15 mg/L的氨苄青霉素人工合成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对不同浓度氨苄青霉素下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含量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为:随着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EPS不断下降,并且在15 mg/L时下降幅度最大,这说明氨苄青霉素的加入对污泥微生物的代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实验选择10 mg/LAMP的浓度作为合适降解浓度,避免对微生物的过度抑制。当加入10 mg/L AMP进行降解时,好氧颗粒污泥对其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连续三个单循环(循环周期6 h)内,10 mg/L AMP去除率可达到97%。综上,好氧颗粒污泥对AMP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降解。
2. 回收:
在氨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很大。若不加以回收,必将在经济上造成损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对废二氯甲烷进行回收处理,达到重新利用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开源节流,物尽其用,又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2.1 简单蒸馏:
(1)进料:取样测出所进废料的水分、PH值,取废料1000毫升置于玻璃塔釜中,安放好玻璃塔釜。
(2)蒸馏:打开塔顶的冷却水,待稳定后,打开加热套开关,调节温度对塔釜进行加热,并记录好加热时间、料波沸腾时间、开始回流时间及塔顶塔底温度,蒸馏过程中可进行分水操作。
(3)收料:回流40分钟以上,分相罐中料液由浑浊变为澄清,且塔顶温度达到38.5℃时,可开始收料并记录收料开始时间及此时塔底温度。
(4)停止收料:待塔顶温度达到42℃,关闭收料阀停止收料,关闭加热套开关,稍后关闭冷凝水。当温度达到42℃以上,开始收后馏分。
2.2 精馏:
(1)进料:取样测出所进料的水分、PH值,取700ml置于玻璃塔釜中。安放好玻璃塔釜。
(2)蒸馏:打开冷凝水,待其稳定后,打开加热套开关,调节温度,对塔釜加热,并要记录好加热时间、料液沸腾时间、开始回流时间及塔顶塔底温度,蒸馏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水。
(3)收料:回流两小时以上,分相罐中水分不再增长,开始收前馏分并取样测水分,如水分含量<0.1%即可收料,如果未达到要求继续回流,
(4)停止收料:冷凝器中无冷凝液滴回落,即可停止收料。
参考文献:
[1]尹致丹. 量子点荧光免疫法测定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2]贺晨芳,丁彦霞,任光明等. 基于氨基化碳量子点荧光增强测定氨苄青霉素 [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 53 (12): 1423-1426.
[3]王陆玺,邓爽,苏海佳. 好氧颗粒污泥对含氨苄青霉素废水的处理情况研究[C]// 中国化工学会. 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 北京化工大学;, 2015: 1.
[4]王连君,刘春玲. 氨苄青霉素二氯甲烷回收工艺研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 (04): 75.
星孢菌素(也称为抗生素AM-2282)最初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taurosporeus中分离的天然生物碱,溶于DMSO和甲醇,它由氨基己糖和吲哚咔唑核心构成。星孢菌素常被用作蛋白激酶C的有效抑制剂,抑制PKCα (IC50=2nM)、PKCγ(IC50=5nM)和 PKCη (IC50=4nM)。因星孢菌素是广谱抑制剂,因此可以抑制很多其他蛋白激酶如PKA(IC50=7nM)、p60v-src酪氨酸蛋白激酶(IC50=6nM) 、PKG(IC50=8.5nM)、钙调蛋白激酶II(IC50=20nM)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IC50=1.3nM),其作用靶点是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蛋白激酶C并将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检查点。该药物有松弛平滑肌、细胞毒性和调节eNOS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如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和鸡胚胎神经元细胞等作用[1].
星孢菌素抑制肌动蛋白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即细胞收缩主要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形成横桥后介导。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是细胞收缩的关键分子。MLCK有C端肌球蛋白区、N端肌动蛋白区、中心处的激酶区和钙调蛋白(CAM)区。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会诱发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MLCK与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h)之间的平衡决定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1].
(1)向星孢菌素发酵液中加入3%珍珠岩(按发酵液体积计,Kg/L),搅拌30±5min,板框过滤,滤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站,滤饼用压缩空气吹干2±0.5h,收集菌渣;
(2)将菌渣用有机溶剂提取3次,每次加入4倍体积(L/Kg菌渣)的溶剂,过滤,合并滤液;
(3)滤液在一定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0,加入等体积的溶剂、等体积的水溶液,1/3体积的萃取助剂,搅拌30±10min,静置60±10min,分液,水相再用原体积溶剂萃取一次,合并有机层,加入5%(Kg/L)无水硫酸钠,搅拌干燥60±10min,过滤;
(4)滤液在35±5℃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0~1/16,加入2倍体积的解析溶剂,常温搅拌60±10min,过滤,得星孢菌素粗品;
(5)将星孢菌素粗品用溶剂A与溶剂B体积比为88:12~94:6的混合溶剂溶解,混合溶剂体积(L)为星孢菌素质量(Kg)的15倍,溶解后用0.22μm的滤膜过滤。滤液在一定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6,加入等体积的溶剂B,搅拌60±10min,过滤,得星孢菌素一次结晶品,按照此方法再结晶一次,得二次结晶品;
(6)星孢菌素二次结晶品在60±5℃真空干燥16±2h,粉碎,得星孢菌素成品[2].
[1]罗银月. 星孢菌素对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胞外基质及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D]. 甘肃:兰州大学,2018. DOI:10.7666/d.D01451189.
[2]湖北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星孢菌素提取方法:CN201911129828.6[P]. 2020-12-22. 显示全部
星孢菌素(也称为抗生素AM-2282)最初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taurosporeus中分离的天然生物碱,溶于DMSO和甲醇,它由氨基己糖和吲哚咔唑核心构成。星孢菌素常被用作蛋白激酶C的有效抑制剂,抑制PKCα (IC50=2nM)、PKCγ(IC50=5nM)和 PKCη (IC50=4nM)。因星孢菌素是广谱抑制剂,因此可以抑制很多其他蛋白激酶如PKA(IC50=7nM)、p60v-src酪氨酸蛋白激酶(IC50=6nM) 、PKG(IC50=8.5nM)、钙调蛋白激酶II(IC50=20nM)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IC50=1.3nM),其作用靶点是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蛋白激酶C并将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检查点。该药物有松弛平滑肌、细胞毒性和调节eNOS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如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和鸡胚胎神经元细胞等作用[1].
星孢菌素抑制肌动蛋白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即细胞收缩主要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形成横桥后介导。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是细胞收缩的关键分子。MLCK有C端肌球蛋白区、N端肌动蛋白区、中心处的激酶区和钙调蛋白(CAM)区。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会诱发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MLCK与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h)之间的平衡决定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1].
(1)向星孢菌素发酵液中加入3%珍珠岩(按发酵液体积计,Kg/L),搅拌30±5min,板框过滤,滤液排放至污水处理站,滤饼用压缩空气吹干2±0.5h,收集菌渣;
(2)将菌渣用有机溶剂提取3次,每次加入4倍体积(L/Kg菌渣)的溶剂,过滤,合并滤液;
(3)滤液在一定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0,加入等体积的溶剂、等体积的水溶液,1/3体积的萃取助剂,搅拌30±10min,静置60±10min,分液,水相再用原体积溶剂萃取一次,合并有机层,加入5%(Kg/L)无水硫酸钠,搅拌干燥60±10min,过滤;
(4)滤液在35±5℃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0~1/16,加入2倍体积的解析溶剂,常温搅拌60±10min,过滤,得星孢菌素粗品;
(5)将星孢菌素粗品用溶剂A与溶剂B体积比为88:12~94:6的混合溶剂溶解,混合溶剂体积(L)为星孢菌素质量(Kg)的15倍,溶解后用0.22μm的滤膜过滤。滤液在一定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6,加入等体积的溶剂B,搅拌60±10min,过滤,得星孢菌素一次结晶品,按照此方法再结晶一次,得二次结晶品;
(6)星孢菌素二次结晶品在60±5℃真空干燥16±2h,粉碎,得星孢菌素成品[2].
[1]罗银月. 星孢菌素对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胞外基质及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D]. 甘肃:兰州大学,2018. DOI:10.7666/d.D01451189.
[2]湖北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星孢菌素提取方法:CN201911129828.6[P]. 2020-12-22.
克林霉素被认为是一种抑菌性抗生素,但对一些菌株具有杀菌作用。它能抑制细菌生成毒素,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克林霉素几乎可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表达。
克林霉素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它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厌氧菌属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等。然而,克林霉素的抗菌谱有限,不能有效覆盖革兰阴性菌。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克林霉素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治疗皮肤感染或围手术期预防中,其效果可能不如其他抗生素。
显示全部克林霉素被认为是一种抑菌性抗生素,但对一些菌株具有杀菌作用。它能抑制细菌生成毒素,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克林霉素几乎可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表达。
克林霉素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它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厌氧菌属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等。然而,克林霉素的抗菌谱有限,不能有效覆盖革兰阴性菌。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克林霉素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治疗皮肤感染或围手术期预防中,其效果可能不如其他抗生素。
奥斯他伟酸,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1世纪初,随着全球流感疫情的频发,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在此背景下,奥斯他伟酸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迅速崭露头角。它通过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复制和扩散,从而有效遏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和感染[1]。
奥斯他伟酸的性状
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关键酶,它参与病毒从感染细胞向周围细胞扩散的过程。当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大量复制自身,并在细胞表面形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需要借助神经氨酸酶的作用,才能从感染细胞上脱离并感染新的细胞。奥斯他伟酸正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使病毒颗粒无法有效释放和传播,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1-2]。
自问世以来,奥斯他伟酸便因其显著的临床效果而广泛应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在流感高发季节,它成为了许多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常备药品。对于已感染流感的患者,奥斯他伟酸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未感染但处于高风险暴露环境中的人群,如医护人员、儿童、老年人等,适当使用奥斯他伟酸还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此外,奥斯他伟酸还具有一定的跨株抗病毒活性,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有效对抗季节性流感病毒,还能对某些新兴的流感毒株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特性使得奥斯他伟酸在应对流感疫情时更加灵活和可靠[2-4]。
尽管奥斯他伟酸在抗病毒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其使用仍需遵循科学原则。首先,奥斯他伟酸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购买和服用。其次,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此外,奥斯他伟酸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耐药性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3-4]。
[1] 李亚红,缑百妮,薛春莉.口服磷酸奥斯他韦对甲型H1N1患儿体温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 2010(16):2.
[2] 曹丽娟.口服磷酸奥斯他韦对甲型H1N1患儿体温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3):2.
[3] 訾鹏摘译.磷酸奥斯他韦口服混悬液标准剂量更正[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4):8-8.
[4] 宋立刚,袁晔,闵昌敏.奥司他韦(达菲)的安全使用[J].天津药学, 2006.
显示全部奥斯他伟酸,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1世纪初,随着全球流感疫情的频发,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在此背景下,奥斯他伟酸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迅速崭露头角。它通过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复制和扩散,从而有效遏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和感染[1]。
奥斯他伟酸的性状
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关键酶,它参与病毒从感染细胞向周围细胞扩散的过程。当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大量复制自身,并在细胞表面形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需要借助神经氨酸酶的作用,才能从感染细胞上脱离并感染新的细胞。奥斯他伟酸正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使病毒颗粒无法有效释放和传播,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1-2]。
自问世以来,奥斯他伟酸便因其显著的临床效果而广泛应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在流感高发季节,它成为了许多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常备药品。对于已感染流感的患者,奥斯他伟酸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未感染但处于高风险暴露环境中的人群,如医护人员、儿童、老年人等,适当使用奥斯他伟酸还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此外,奥斯他伟酸还具有一定的跨株抗病毒活性,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有效对抗季节性流感病毒,还能对某些新兴的流感毒株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特性使得奥斯他伟酸在应对流感疫情时更加灵活和可靠[2-4]。
尽管奥斯他伟酸在抗病毒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但其使用仍需遵循科学原则。首先,奥斯他伟酸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购买和服用。其次,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此外,奥斯他伟酸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耐药性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3-4]。
[1] 李亚红,缑百妮,薛春莉.口服磷酸奥斯他韦对甲型H1N1患儿体温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 2010(16):2.
[2] 曹丽娟.口服磷酸奥斯他韦对甲型H1N1患儿体温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3):2.
[3] 訾鹏摘译.磷酸奥斯他韦口服混悬液标准剂量更正[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4):8-8.
[4] 宋立刚,袁晔,闵昌敏.奥司他韦(达菲)的安全使用[J].天津药学, 2006.
肟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含有氟元素,具有呼吸链抑制剂特性,可通过控制呼吸来消灭真菌。此外,肟菌酯还具有内吸性、渗透性、治疗、光谱和防雨冲刷特性,对作物真菌病害效果显著,如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同时,对抗药性真菌也有效。
肟菌酯主要分为粉剂、乳油剂和悬浮剂,含量类型多样,购买或稀释时需注意。市场上常见的有12.5%、7.5%的乳剂,25%、45%的悬浮剂,以及45%的可湿性粉剂。
肟菌酯是杀菌剂,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效果更佳,可与大多数杀菌剂复配,如戊唑醇、咪鲜胺、霜脲氰等。其作用机制主要依靠超强渗透性和内吸性,药效持续约半个月。肟菌酯低毒,对真菌类有效,但不宜与碱性农药混配。
肟菌酯主要对真菌性病害有效,如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常见真菌性病害如苹果黑星病、立枯病、霜霉病、锈病、叶斑病、白粉病、稻瘟病等,喷施后效果显著,喷施时需注意药物均匀稀释和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洒。
显示全部肟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含有氟元素,具有呼吸链抑制剂特性,可通过控制呼吸来消灭真菌。此外,肟菌酯还具有内吸性、渗透性、治疗、光谱和防雨冲刷特性,对作物真菌病害效果显著,如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同时,对抗药性真菌也有效。
肟菌酯主要分为粉剂、乳油剂和悬浮剂,含量类型多样,购买或稀释时需注意。市场上常见的有12.5%、7.5%的乳剂,25%、45%的悬浮剂,以及45%的可湿性粉剂。
肟菌酯是杀菌剂,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效果更佳,可与大多数杀菌剂复配,如戊唑醇、咪鲜胺、霜脲氰等。其作用机制主要依靠超强渗透性和内吸性,药效持续约半个月。肟菌酯低毒,对真菌类有效,但不宜与碱性农药混配。
肟菌酯主要对真菌性病害有效,如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常见真菌性病害如苹果黑星病、立枯病、霜霉病、锈病、叶斑病、白粉病、稻瘟病等,喷施后效果显著,喷施时需注意药物均匀稀释和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洒。
在医学领域,D-青霉胺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解毒、类风湿关节炎、肝豆状核变、胱氨酸尿及结石、高血压以及免疫抑制等方面。它是一种重要的原料药,也可作为中间体,进一步深加工成青霉胺衍生物。其化学名为β,β-二甲基半胱氨酸。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工艺技术路线难以获得高纯度D-青霉胺的缺陷。通过青霉素盐水解开环、脱羧、与有机溶剂中的苯肼亲核反应等三步反应,提供了一种工艺操作简单、污染少、适用于工业生产99.0%以上高纯度D-青霉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反应和步骤:
具体步骤包括水解反应、脱羧反应和苯肼亲核反应,最终得到含量大于99.0%、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0.5-0.8%的高纯度D-青霉胺。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高纯度D-青霉胺,总收率在60-70%,含量可达99.0%以上。这种工艺具有纯度高、收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青霉素降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可以作为原料,变废为宝,生产成本低。
显示全部在医学领域,D-青霉胺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解毒、类风湿关节炎、肝豆状核变、胱氨酸尿及结石、高血压以及免疫抑制等方面。它是一种重要的原料药,也可作为中间体,进一步深加工成青霉胺衍生物。其化学名为β,β-二甲基半胱氨酸。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工艺技术路线难以获得高纯度D-青霉胺的缺陷。通过青霉素盐水解开环、脱羧、与有机溶剂中的苯肼亲核反应等三步反应,提供了一种工艺操作简单、污染少、适用于工业生产99.0%以上高纯度D-青霉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反应和步骤:
具体步骤包括水解反应、脱羧反应和苯肼亲核反应,最终得到含量大于99.0%、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0.5-0.8%的高纯度D-青霉胺。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高纯度D-青霉胺,总收率在60-70%,含量可达99.0%以上。这种工艺具有纯度高、收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青霉素降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可以作为原料,变废为宝,生产成本低。
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治疗药物包括多烯类、棘白菌素类和三唑类抗真菌药。艾沙康唑硫酸盐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和毛霉菌病。
艾沙康唑硫酸盐是由安斯泰来制药与巴塞利亚制药联合开发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更高的人体利用率。
艾沙康唑硫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对于市场前景十分重要,通过特定的反应路线可以成功合成该药物。
一种艾沙康唑硫酸盐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已经公开,该制剂具有快速复溶、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制剂领域。
[1]郑天麒.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合成路线研究及工艺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DOI:10.27393/d.cnki.gxazu.2022.000409.
[2]李海玲,赵波,朱永强,等.艾沙康唑鎓硫酸盐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CN201610950606.0[P].CN106619541A.
显示全部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治疗药物包括多烯类、棘白菌素类和三唑类抗真菌药。艾沙康唑硫酸盐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和毛霉菌病。
艾沙康唑硫酸盐是由安斯泰来制药与巴塞利亚制药联合开发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更高的人体利用率。
艾沙康唑硫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对于市场前景十分重要,通过特定的反应路线可以成功合成该药物。
一种艾沙康唑硫酸盐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已经公开,该制剂具有快速复溶、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制剂领域。
[1]郑天麒.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合成路线研究及工艺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DOI:10.27393/d.cnki.gxazu.2022.000409.
[2]李海玲,赵波,朱永强,等.艾沙康唑鎓硫酸盐冻干粉针剂及制备方法:CN201610950606.0[P].CN106619541A.
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香料草本植物,迷迭香提取物含有鼠尾草酚、鼠尾草酸、迷迭香酚、迷迭香酸、表迷迭香酚、异迷迭香酚、迷迭香二酚等等活性成分及挥发油成分。
迷迭香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菌效果;
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黄曲霉、橘青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菌作用的大小不同,其顺序为:黑曲霉>橘青霉>黄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0.5%的迷迭香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0.296-0.5%的迷迭香乙醇提取物能抑制枯草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迷迭香中的有机酸对链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迷迭香作为中药材和天然香料植物应用在化妆品、食品和药品中,可用于食品防腐和抗氧化;
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可应用于肉制品、油脂制品和调味品;
迷迭香提取物应用于酱油保藏防霉,可取代常用的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同时也赋予酱油特殊的香味,应用效果显著;
在使用时,直接添加或先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添加,辅助50-70℃加热和搅拌处理.
迷迭香提取物作为抗菌防腐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要确保和产品混合均匀
②在pH小于8.5的产品中使用
③常温下,不宜与铁和铜等金属接触,高温下禁止接触.
主要在于其能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整合金属离子和有机酸的协同增效等.
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无毒;
抗氧化效果远远高于现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效果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的2-4倍,且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至240℃的高温;
彻底克服了维生素C、茶多酚等大多数天然抗氧化剂遇高温即分解这一致命弱点,相比同类产品具有更高效广谱的优势.
显示全部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香料草本植物,迷迭香提取物含有鼠尾草酚、鼠尾草酸、迷迭香酚、迷迭香酸、表迷迭香酚、异迷迭香酚、迷迭香二酚等等活性成分及挥发油成分。
迷迭香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菌效果;
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黄曲霉、橘青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菌作用的大小不同,其顺序为:黑曲霉>橘青霉>黄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0.5%的迷迭香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0.296-0.5%的迷迭香乙醇提取物能抑制枯草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迷迭香中的有机酸对链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迷迭香作为中药材和天然香料植物应用在化妆品、食品和药品中,可用于食品防腐和抗氧化;
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可应用于肉制品、油脂制品和调味品;
迷迭香提取物应用于酱油保藏防霉,可取代常用的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同时也赋予酱油特殊的香味,应用效果显著;
在使用时,直接添加或先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添加,辅助50-70℃加热和搅拌处理.
迷迭香提取物作为抗菌防腐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要确保和产品混合均匀
②在pH小于8.5的产品中使用
③常温下,不宜与铁和铜等金属接触,高温下禁止接触.
主要在于其能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整合金属离子和有机酸的协同增效等.
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无毒;
抗氧化效果远远高于现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效果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的2-4倍,且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至240℃的高温;
彻底克服了维生素C、茶多酚等大多数天然抗氧化剂遇高温即分解这一致命弱点,相比同类产品具有更高效广谱的优势.
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是硫酸粘菌素的前体药物,是硫酸粘菌素引入甲烷磺酸基后的产物,目的是降低硫酸粘菌素的毒性。因为硫酸粘菌素毒性太大,在美国作为非肠道给药是不允许的,一般口服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经化学修饰后的磺粘菌素毒性会大大降低,LD50降低了50倍以上,因此可以作为静脉给药,是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
关于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已属公知技术,即以硫酸多粘菌素E为原料,用水溶解后,先加甲醛溶液,然后再加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反应,即得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溶液。在粗品溶液中存在大量杂质,未反应完全的硫酸多粘菌素E原料,及由该原料引入的硫酸根和过量的反应物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因此,要想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产物,必须最大程度地去除这些杂质,这样才能得到高活性的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宋志倩[1]提供了一种结晶工艺制备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的方法,能够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收率,同时还能够满足质量要求,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分为以下四步,具体步骤如下:
(1)粘菌素、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溶液,干燥后,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同时除去过量的反应物甲醛.
(2)将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用溶剂A在30?45℃搅拌溶解,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与溶剂A的质量体积为1:3?10,搅拌溶解时间为0.5?5h,保温过滤得到不溶物钠盐,得到滤液,其中溶剂A为甲醇+水混合溶剂或者乙醇+水混合溶剂;该不溶物为原料引入的硫酸根和过量的反应物亚硫酸氢钠等钠盐,进一步纯化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使其质量标准中的硫酸化灰分达到合格要求.
(3)滤液缓慢降温至0?20℃,然后加入不良溶剂B,溶剂B体积为滤液体积的20?50%,搅拌结晶,转速20?60转/min,时间0.5?3h;其中溶剂B为丙酮、乙腈或乙醚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该步骤通过降低温度和加入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的不良溶剂,降低多粘菌素甲磺酸钠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晶体。经过该结晶步骤,可以除去原料中引入的细菌内毒素.
(4)过滤,滤饼干燥得到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
[1]宋志倩,王绘砖,常国栋,等. 一种结晶工艺制备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的方法[P]. 河北省:CN202110229262.5,2022-09-13. 显示全部
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是硫酸粘菌素的前体药物,是硫酸粘菌素引入甲烷磺酸基后的产物,目的是降低硫酸粘菌素的毒性。因为硫酸粘菌素毒性太大,在美国作为非肠道给药是不允许的,一般口服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经化学修饰后的磺粘菌素毒性会大大降低,LD50降低了50倍以上,因此可以作为静脉给药,是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
关于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已属公知技术,即以硫酸多粘菌素E为原料,用水溶解后,先加甲醛溶液,然后再加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反应,即得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溶液。在粗品溶液中存在大量杂质,未反应完全的硫酸多粘菌素E原料,及由该原料引入的硫酸根和过量的反应物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因此,要想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产物,必须最大程度地去除这些杂质,这样才能得到高活性的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宋志倩[1]提供了一种结晶工艺制备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的方法,能够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收率,同时还能够满足质量要求,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分为以下四步,具体步骤如下:
(1)粘菌素、甲醛和亚硫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溶液,干燥后,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同时除去过量的反应物甲醛.
(2)将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用溶剂A在30?45℃搅拌溶解,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与溶剂A的质量体积为1:3?10,搅拌溶解时间为0.5?5h,保温过滤得到不溶物钠盐,得到滤液,其中溶剂A为甲醇+水混合溶剂或者乙醇+水混合溶剂;该不溶物为原料引入的硫酸根和过量的反应物亚硫酸氢钠等钠盐,进一步纯化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粗品,使其质量标准中的硫酸化灰分达到合格要求.
(3)滤液缓慢降温至0?20℃,然后加入不良溶剂B,溶剂B体积为滤液体积的20?50%,搅拌结晶,转速20?60转/min,时间0.5?3h;其中溶剂B为丙酮、乙腈或乙醚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该步骤通过降低温度和加入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的不良溶剂,降低多粘菌素甲磺酸钠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多粘菌素甲磺酸钠晶体。经过该结晶步骤,可以除去原料中引入的细菌内毒素.
(4)过滤,滤饼干燥得到粘杆菌素甲基磺酸钠.
[1]宋志倩,王绘砖,常国栋,等. 一种结晶工艺制备多粘菌素甲磺酸钠的方法[P]. 河北省:CN202110229262.5,2022-09-13.
艾沙康唑(isavuconazole)是一种新型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于2015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IA)和毛霉病(invasive mucormycosis, IM)。艾沙康唑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抗菌谱广、安全性好等优势。研究表明,艾沙康唑口服制剂作为预防用药,可替代泊沙康唑用于高危血液病患者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患者IFD的预防。
另外,艾沙康唑静脉用药治疗IA的疗效与伏立康唑相当且安全性更好,治疗IM的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近且耐受性更好,是治疗IA和IM的一线药物。此外,对于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 IC)的治疗,尤其是罕见IFD以及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IFD,艾沙康唑也有较好的疗效。
艾沙康唑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CYP)介导的14α-羊毛甾醇去甙化,使得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抑制,毒性中间产物羊毛固醇蓄积,导致了真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和细胞死亡。与其他唑类药物相比,艾沙康唑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其较广的抗真菌谱,包括对唑类[如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和泊沙康唑(posaconazole)]耐药的真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抗菌活性方面,艾沙康唑对临床上常见的酵母和霉菌都有强大的活性,对一些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或伊曲康唑耐药的菌株和新出现的病原体,如迟缓曲霉等,艾沙康唑也有一定的疗效。
推荐的负荷剂量:前48小时内,每8小时两粒胶囊(相当于200mg的艾沙康唑),共给药6次。
推荐的维持剂量:从末次负荷剂量给药后12至24小时开始每日一次,每次两粒胶囊(相当于200 mg艾沙康唑)。
本品可空腹或餐后服用。应整粒吞服,不要咀嚼、压碎、溶解或打开胶囊。治疗的持续时间应根据临床反应确定。对于6个月以上的长期治疗,应认真考虑获益-风险平衡。
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肾损害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轻度或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A级和B级)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目前尚未在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C级)患者中进行艾沙康唑的研究。除非认为潜在获益大于风险,否则不建议在这些患者中使用。尚未确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及疗效。没有关于孕妇使用本品的数据,但动物研究显示本品具有生殖毒性并可分泌到乳汁中,因此妊娠妇女不得使用本品,并且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
与其他三唑类药物相比,艾沙康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通常无需停药。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艾沙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伏立康唑(42% vs 60%),在药物相关肝功能异常、眼部疾病和皮肤软组织疾病的发生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下表按系统器官分类和频率列出了艾沙康唑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时的不良反应。在每个频率分组中,不良反应以严重程度递减的次序排列。
显示全部艾沙康唑(isavuconazole)是一种新型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于2015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IA)和毛霉病(invasive mucormycosis, IM)。艾沙康唑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抗菌谱广、安全性好等优势。研究表明,艾沙康唑口服制剂作为预防用药,可替代泊沙康唑用于高危血液病患者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患者IFD的预防。
另外,艾沙康唑静脉用药治疗IA的疗效与伏立康唑相当且安全性更好,治疗IM的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近且耐受性更好,是治疗IA和IM的一线药物。此外,对于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 IC)的治疗,尤其是罕见IFD以及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IFD,艾沙康唑也有较好的疗效。
艾沙康唑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CYP)介导的14α-羊毛甾醇去甙化,使得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抑制,毒性中间产物羊毛固醇蓄积,导致了真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和细胞死亡。与其他唑类药物相比,艾沙康唑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其较广的抗真菌谱,包括对唑类[如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和泊沙康唑(posaconazole)]耐药的真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抗菌活性方面,艾沙康唑对临床上常见的酵母和霉菌都有强大的活性,对一些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或伊曲康唑耐药的菌株和新出现的病原体,如迟缓曲霉等,艾沙康唑也有一定的疗效。
推荐的负荷剂量:前48小时内,每8小时两粒胶囊(相当于200mg的艾沙康唑),共给药6次。
推荐的维持剂量:从末次负荷剂量给药后12至24小时开始每日一次,每次两粒胶囊(相当于200 mg艾沙康唑)。
本品可空腹或餐后服用。应整粒吞服,不要咀嚼、压碎、溶解或打开胶囊。治疗的持续时间应根据临床反应确定。对于6个月以上的长期治疗,应认真考虑获益-风险平衡。
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肾损害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轻度或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A级和B级)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目前尚未在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C级)患者中进行艾沙康唑的研究。除非认为潜在获益大于风险,否则不建议在这些患者中使用。尚未确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及疗效。没有关于孕妇使用本品的数据,但动物研究显示本品具有生殖毒性并可分泌到乳汁中,因此妊娠妇女不得使用本品,并且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
与其他三唑类药物相比,艾沙康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通常无需停药。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艾沙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伏立康唑(42% vs 60%),在药物相关肝功能异常、眼部疾病和皮肤软组织疾病的发生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下表按系统器官分类和频率列出了艾沙康唑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时的不良反应。在每个频率分组中,不良反应以严重程度递减的次序排列。
异烟肼是一种酰肼衍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菌作用,主要用于肺内和肺外结核的治疗,以及结核感染人群的预防治疗。
异烟肼于1954年被引入临床实践,极大地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在早期研究中发现其副作用少,但由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1)异烟肼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治疗,包括结核性脑膜炎(TBM)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2)异烟肼可用于MTB感染的预防。
异烟肼单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可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是抗结核的首选药物之一。 显示全部
异烟肼是一种酰肼衍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杀菌作用,主要用于肺内和肺外结核的治疗,以及结核感染人群的预防治疗。
异烟肼于1954年被引入临床实践,极大地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在早期研究中发现其副作用少,但由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1)异烟肼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治疗,包括结核性脑膜炎(TBM)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2)异烟肼可用于MTB感染的预防。
异烟肼单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可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是抗结核的首选药物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氯碘羟喹在抗菌作用中的机制和效果,这将揭示其在抗菌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和作用机制。
简述: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氯碘羟喹(clioquinol,CQ)是一种曾用于抗疟疾 和抗阿米巴原虫的抗生素,后因发现其对Zn2+、 Cu2+等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被做为抗AD药物进行开发,动物水平和临床试验研究均发现CQ对AD 有良好的疗效。目前认为CQ治疗AD主要与其解聚Aβ和调节脑内金属离子平衡等有关,但其解聚Aβ的机制尚存矛盾和争议。
1. 体外抗菌活性
冉玉平等人使用改良琼脂扩散法及微量液基稀释法对3%氯碘羟喹乳膏抗菌谱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见抗菌外用制剂比较,发现其可抑制多数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且对部分菌种抗菌活性强于目前常用制剂。其对白念珠菌有杀菌作用。使用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氯碘羟喹作用后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糠秕马拉色菌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探究。氯碘羟喹作用后可见菌丝形成减少、出芽孢子比例降低、部分孢子表面破裂变形,同时可见细胞壁紧密度改变,提示氯碘羟喹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酵母-菌丝形态转换和干预酵母细胞出芽过程有关。山梨醇及麦角固醇结合实验提示氯碘羟喹的作用靶点不是细胞壁,也不直接破坏细胞膜。氯碘羟喹可抑制菌丝形成及生物膜的形成,最大抑制率超过70%。氯碘羟喹转录组测序提示氯碘羟喹作用机制与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离子稳态、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固醇代谢等有关。综上,氯碘羟喹可能通过干扰酵母-菌丝转换,抑制生物膜,干扰能量代谢和金属离子稳态而发挥抗菌作用。
2. 分析
(1)报道一
张西如等人建立氯碘羟喹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C8柱,以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缓冲液-甲醇(35∶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表现为氯碘羟喹的线性范围为3~6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13%(n=9)。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产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检测。
(2)报道二
张才煜等人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氯碘羟喹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测定。采用Ace5C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缓冲盐溶液(称取0.50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400mL水溶解,加入0.25mL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3.0)-甲醇(35∶65);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nm。得到国内生产企业A的样品有关物质含量为31.45%,国外生产企业B的样品有关物质含量为3.07%。
(3)报道三
姜建国等人采用HPLC法测定氯碘羟喹乳膏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C8柱,流动相为0.125%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缓冲液(加1%三乙胺,磷酸调pH3)-甲醇(35:65),检测波长254 nm。得到氯碘羟喹的线性范围为360μg.mL-1,检测限为5 ng,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1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作氯碘羟喹乳膏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冉玉平,游紫梦,代亚玲等. 氯碘羟喹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C]// 中国菌物学会(My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2019: 1. DOI:10.26914/c.cnkihy.2019.002169.
[2]李鑫,黄晏,胡增峣等. 氯碘羟喹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影响的体外研究 [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 41 (03): 348-353. DOI:10.13220/j.cnki.jipr.2014.03.016.
[3]姜建国,张毅,宋更申等. HPLC测定氯碘羟喹乳膏中的氯碘羟喹及其有关物质 [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 25 (06): 762-763. DOI:10.13375/j.cnki.wcjps.2010.06.033.
[4]张西如,高燕霞,姜建国等. HPLC测定氯碘羟喹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9, 26 (10): 844-846.
[5]张才煜,吴健敏,宁保明. 关于氯碘羟喹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J]. 中国药品标准, 2009, 10 (05): 350-352. DOI:10.19778/j.chp.2009.05.014.
显示全部本文旨在探讨氯碘羟喹在抗菌作用中的机制和效果,这将揭示其在抗菌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和作用机制。
简述: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氯碘羟喹(clioquinol,CQ)是一种曾用于抗疟疾 和抗阿米巴原虫的抗生素,后因发现其对Zn2+、 Cu2+等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被做为抗AD药物进行开发,动物水平和临床试验研究均发现CQ对AD 有良好的疗效。目前认为CQ治疗AD主要与其解聚Aβ和调节脑内金属离子平衡等有关,但其解聚Aβ的机制尚存矛盾和争议。
1. 体外抗菌活性
冉玉平等人使用改良琼脂扩散法及微量液基稀释法对3%氯碘羟喹乳膏抗菌谱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见抗菌外用制剂比较,发现其可抑制多数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且对部分菌种抗菌活性强于目前常用制剂。其对白念珠菌有杀菌作用。使用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氯碘羟喹作用后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糠秕马拉色菌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探究。氯碘羟喹作用后可见菌丝形成减少、出芽孢子比例降低、部分孢子表面破裂变形,同时可见细胞壁紧密度改变,提示氯碘羟喹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酵母-菌丝形态转换和干预酵母细胞出芽过程有关。山梨醇及麦角固醇结合实验提示氯碘羟喹的作用靶点不是细胞壁,也不直接破坏细胞膜。氯碘羟喹可抑制菌丝形成及生物膜的形成,最大抑制率超过70%。氯碘羟喹转录组测序提示氯碘羟喹作用机制与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离子稳态、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固醇代谢等有关。综上,氯碘羟喹可能通过干扰酵母-菌丝转换,抑制生物膜,干扰能量代谢和金属离子稳态而发挥抗菌作用。
2. 分析
(1)报道一
张西如等人建立氯碘羟喹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C8柱,以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缓冲液-甲醇(35∶6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表现为氯碘羟喹的线性范围为3~6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13%(n=9)。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产品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检测。
(2)报道二
张才煜等人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氯碘羟喹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测定。采用Ace5C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缓冲盐溶液(称取0.50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400mL水溶解,加入0.25mL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3.0)-甲醇(35∶65);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nm。得到国内生产企业A的样品有关物质含量为31.45%,国外生产企业B的样品有关物质含量为3.07%。
(3)报道三
姜建国等人采用HPLC法测定氯碘羟喹乳膏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C8柱,流动相为0.125%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缓冲液(加1%三乙胺,磷酸调pH3)-甲醇(35:65),检测波长254 nm。得到氯碘羟喹的线性范围为360μg.mL-1,检测限为5 ng,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1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作氯碘羟喹乳膏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冉玉平,游紫梦,代亚玲等. 氯碘羟喹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C]// 中国菌物学会(My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2019: 1. DOI:10.26914/c.cnkihy.2019.002169.
[2]李鑫,黄晏,胡增峣等. 氯碘羟喹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影响的体外研究 [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 41 (03): 348-353. DOI:10.13220/j.cnki.jipr.2014.03.016.
[3]姜建国,张毅,宋更申等. HPLC测定氯碘羟喹乳膏中的氯碘羟喹及其有关物质 [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 25 (06): 762-763. DOI:10.13375/j.cnki.wcjps.2010.06.033.
[4]张西如,高燕霞,姜建国等. HPLC测定氯碘羟喹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9, 26 (10): 844-846.
[5]张才煜,吴健敏,宁保明. 关于氯碘羟喹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J]. 中国药品标准, 2009, 10 (05): 350-352. DOI:10.19778/j.chp.2009.05.014.
本文主要探讨了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述:环孢菌素A作为一种含11个氨基酸的亲脂性环状多肽结构, 是一种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 具有抑制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环孢菌素A是高效的免疫抑制剂,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骨髓移植以及器官移植患者的治疗, 是目前为止, 国际上认可的唯一可以治疗干眼症的处方药。
尽管环孢霉素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涉及与细胞蛋白结合并导致钙调磷酸酶的抑制。这种药物似乎以特异且可逆的方式抑制正常淋巴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0或G1期的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首先受到抑制,其中T辅助细胞是主要的作用靶点。此外,环孢霉素还抑制淋巴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环孢菌素(CYA)最初是由瑞士科学家Ruegger等从挪威哈当厄尔高原土壤中分离的雪白弯颈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
最适发酵条件研究:
周方元等人为探讨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 种类、装瓶量、菌种接种量(以菌片计)对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影响。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1)菌种活化
从4℃冰箱中取出保存的菌种,恢复到室温,然后将菌株分别转接到90 mm PDA平皿上,25℃恒温培养2 d,挑取菌落边缘的菌丝接种到新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5 d后,用直径6 mm打孔器沿边缘取相同菌龄的菌块备用。
(2)产环孢菌素菌株初步筛选
对已活化的菌株进行与黑曲霉菌的对峙培养,每个试验重复3次,观察3天后。使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平均直径,比较不同菌株的抑菌圈大小,筛选出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进行发酵培养。
(3)发酵培养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四个因素对发酵效果(即抑菌效果)的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发酵时间、发酵培养基种类、装瓶量和菌片投放量。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具体因素和水平见表1。在实验中选择使用L9(34)正交试验表。发酵培养基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物在26℃、200 r/min的摇床振荡培养。
(4)抑菌活性检测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从雪白弯颈霉发酵液对黑曲霉有无抑制作用和抑制程度来确定其中环孢菌素的有无。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于4、6、8 d取出三角瓶中的发酵培养物,将其于12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去除沉淀,留下上清液备用。将灭菌的PDA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培养基冷却至40~50℃,将上清液与PDA培养基按 1∶10比例混合均匀,再倒入平板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对照组采用等量的无菌水替换发酵液与PDA混合,静置,冷却。将培养2d,未产孢的黑曲霉用6 mm的打孔器打出菌块,将菌块接种到发酵液与PDA混合的平板上,25℃培养 24 h后,观察并记录黑曲霉菌落平均直径。
结果为:在培养时间为4 d,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00 g、甘露醇40.00 g、蛋白胨6.00 g,装瓶量为100 mL,菌片投放为9片时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发酵条件为最优。试验结果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方元,苏丹,吕国忠,等. 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9): 8-9.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6.19.004.
[2]环孢菌素,激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1-01.
[3]吴萍,吴晖,吴飞,等. 环孢菌素发酵工艺改进研究 [J]. 山东医药工业, 2000, (05): 13-14.
显示全部本文主要探讨了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述:环孢菌素A作为一种含11个氨基酸的亲脂性环状多肽结构, 是一种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 具有抑制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环孢菌素A是高效的免疫抑制剂,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骨髓移植以及器官移植患者的治疗, 是目前为止, 国际上认可的唯一可以治疗干眼症的处方药。
尽管环孢霉素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涉及与细胞蛋白结合并导致钙调磷酸酶的抑制。这种药物似乎以特异且可逆的方式抑制正常淋巴细胞在细胞周期的G0或G1期的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首先受到抑制,其中T辅助细胞是主要的作用靶点。此外,环孢霉素还抑制淋巴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环孢菌素(CYA)最初是由瑞士科学家Ruegger等从挪威哈当厄尔高原土壤中分离的雪白弯颈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
最适发酵条件研究:
周方元等人为探讨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 种类、装瓶量、菌种接种量(以菌片计)对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影响。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1)菌种活化
从4℃冰箱中取出保存的菌种,恢复到室温,然后将菌株分别转接到90 mm PDA平皿上,25℃恒温培养2 d,挑取菌落边缘的菌丝接种到新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5 d后,用直径6 mm打孔器沿边缘取相同菌龄的菌块备用。
(2)产环孢菌素菌株初步筛选
对已活化的菌株进行与黑曲霉菌的对峙培养,每个试验重复3次,观察3天后。使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平均直径,比较不同菌株的抑菌圈大小,筛选出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进行发酵培养。
(3)发酵培养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四个因素对发酵效果(即抑菌效果)的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发酵时间、发酵培养基种类、装瓶量和菌片投放量。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具体因素和水平见表1。在实验中选择使用L9(34)正交试验表。发酵培养基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物在26℃、200 r/min的摇床振荡培养。
(4)抑菌活性检测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从雪白弯颈霉发酵液对黑曲霉有无抑制作用和抑制程度来确定其中环孢菌素的有无。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于4、6、8 d取出三角瓶中的发酵培养物,将其于12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去除沉淀,留下上清液备用。将灭菌的PDA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培养基冷却至40~50℃,将上清液与PDA培养基按 1∶10比例混合均匀,再倒入平板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对照组采用等量的无菌水替换发酵液与PDA混合,静置,冷却。将培养2d,未产孢的黑曲霉用6 mm的打孔器打出菌块,将菌块接种到发酵液与PDA混合的平板上,25℃培养 24 h后,观察并记录黑曲霉菌落平均直径。
结果为:在培养时间为4 d,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00 g、甘露醇40.00 g、蛋白胨6.00 g,装瓶量为100 mL,菌片投放为9片时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发酵条件为最优。试验结果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方元,苏丹,吕国忠,等. 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9): 8-9.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6.19.004.
[2]环孢菌素,激素类药物纳米制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技术. 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1-01.
[3]吴萍,吴晖,吴飞,等. 环孢菌素发酵工艺改进研究 [J]. 山东医药工业, 2000, (05): 13-14.
制霉菌素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成分为制霉菌素A1。主要用于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口服治疗肠道或食管念珠菌病,局部用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
抑菌或杀菌作用: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小孢子菌等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治疗肠道真菌性感染:由于口服难吸收,静注和肌注的毒性又较大,局部用药也不被皮肤、黏膜吸收,因此对全身性真菌感染无效。
但制霉菌素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长期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所引起的肠道真菌性感染。
治疗消化道霉菌病:临床可用于治疗犬、猫消化道念珠菌病。
局部用药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局部用药可对皮肤真菌感染有效。家禽可用于霉菌性腺肌胃炎病的治疗,这么年的应用反馈使用效果比较明显。
1.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若用药应停止授乳。
2.本药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效,治疗念珠菌病,局部用药后24~72h达最大效应。
3.为防止复发,患者应用药至症状消失、细菌培养转阴后48h。
4.口服混悬液时,可将药液长时间含服或含漱,然后吞服。
5.阴道给药时若出现刺激症状,立即停药。
6.口服较大剂量常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迅速消失。
显示全部制霉菌素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成分为制霉菌素A1。主要用于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口服治疗肠道或食管念珠菌病,局部用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
抑菌或杀菌作用: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小孢子菌等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治疗肠道真菌性感染:由于口服难吸收,静注和肌注的毒性又较大,局部用药也不被皮肤、黏膜吸收,因此对全身性真菌感染无效。
但制霉菌素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长期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所引起的肠道真菌性感染。
治疗消化道霉菌病:临床可用于治疗犬、猫消化道念珠菌病。
局部用药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局部用药可对皮肤真菌感染有效。家禽可用于霉菌性腺肌胃炎病的治疗,这么年的应用反馈使用效果比较明显。
1.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若用药应停止授乳。
2.本药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效,治疗念珠菌病,局部用药后24~72h达最大效应。
3.为防止复发,患者应用药至症状消失、细菌培养转阴后48h。
4.口服混悬液时,可将药液长时间含服或含漱,然后吞服。
5.阴道给药时若出现刺激症状,立即停药。
6.口服较大剂量常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可迅速消失。
蛋白胨是微生物培养基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微生物蛋白胨。胰胨肉胨骨胨等都是动物性蛋白胨;而大豆蛋白胨等是植物性蛋白胨;酵母蛋白胨属于微生物蛋白胨。
酵母蛋白胨为微生物蛋白胨代表产品,采用工业发酵酵母为原材料制成,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好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蛋白胨市场主流产品;植物性蛋白胨又称植物源蛋白胨,包括大豆蛋白胨和小麦蛋白胨等,其通常以豆粕或谷朊粉为原材料制成,具有绿色环保、无致敏源等优势,为动物性蛋白胨替代产品。
蛋白胨国产 (狭义)是采用新鲜牛骨及牛肉混合提取,经过消化、过滤、浓缩、喷雾干燥而得到的一种浅黄色至类白色的干燥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蛋白胨具有营养程度高、可促进微生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特点,作为微生物发酵重要原材料,在医药、食品加工、保健品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其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特别是含硫氨基酸较多,而且含有更多的细菌生长需要的维生素和其它生长因子。是生物制药发酵及各种培养基制备的基础原材料。在当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氮源。一般的用量为0.5%~5%能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
显示全部蛋白胨是微生物培养基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微生物蛋白胨。胰胨肉胨骨胨等都是动物性蛋白胨;而大豆蛋白胨等是植物性蛋白胨;酵母蛋白胨属于微生物蛋白胨。
酵母蛋白胨为微生物蛋白胨代表产品,采用工业发酵酵母为原材料制成,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好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蛋白胨市场主流产品;植物性蛋白胨又称植物源蛋白胨,包括大豆蛋白胨和小麦蛋白胨等,其通常以豆粕或谷朊粉为原材料制成,具有绿色环保、无致敏源等优势,为动物性蛋白胨替代产品。
蛋白胨国产 (狭义)是采用新鲜牛骨及牛肉混合提取,经过消化、过滤、浓缩、喷雾干燥而得到的一种浅黄色至类白色的干燥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蛋白胨具有营养程度高、可促进微生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特点,作为微生物发酵重要原材料,在医药、食品加工、保健品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其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特别是含硫氨基酸较多,而且含有更多的细菌生长需要的维生素和其它生长因子。是生物制药发酵及各种培养基制备的基础原材料。在当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氮源。一般的用量为0.5%~5%能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
阿昔洛韦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属于嘌呤核苷类似物。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阿昔洛韦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的 DNA 合成,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它通过与病毒的 DNA 聚合酶结合,阻断了病毒 DNA 的延伸,达到抑制病毒生长的效果。
口唇疱疹:阿昔洛韦常用于治疗口唇疱疹,包括初次发作和复发性疱疹。
生殖器疱疹:对于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阿昔洛韦可以缩短疾病的病程和缓解症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治疗中,阿昔洛韦也有一定的作用.
阿昔洛韦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内和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HSV-1)、Ⅱ型(HSV-2)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均有抑制作用。阿昔洛韦对抑制 HSV-1 病毒的作用最强、其次为 HSV-2 和 VZV 病毒。由于本品对由 HSV 和 VZV 编码的胸苷激酶(TK)具有亲和力,使得其具有高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显示全部
阿昔洛韦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属于嘌呤核苷类似物。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阿昔洛韦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的 DNA 合成,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它通过与病毒的 DNA 聚合酶结合,阻断了病毒 DNA 的延伸,达到抑制病毒生长的效果。
口唇疱疹:阿昔洛韦常用于治疗口唇疱疹,包括初次发作和复发性疱疹。
生殖器疱疹:对于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阿昔洛韦可以缩短疾病的病程和缓解症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治疗中,阿昔洛韦也有一定的作用.
阿昔洛韦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内和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HSV-1)、Ⅱ型(HSV-2)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均有抑制作用。阿昔洛韦对抑制 HSV-1 病毒的作用最强、其次为 HSV-2 和 VZV 病毒。由于本品对由 HSV 和 VZV 编码的胸苷激酶(TK)具有亲和力,使得其具有高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溶菌酶,作为一种备受各行各业青睐的酶,自从尼科辽(Nicolle) 1907年发表枯草芽孢杆菌溶解因子的报告开始,到两年后拉希琴科(Laschtscbenko)指出,鸡蛋清有强抑菌作用是酶作用的结果,再到1922年由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之父弗莱明(Fleming)在人的眼泪和唾液中发现其存在,并在鸡蛋的蛋清中发现含有活性很强的溶菌酶以来,便以其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能力而闻名,并被命名为溶菌酶。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多种组织中,例如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乳汁等液体,甚至微生物也含有此酶,其中以蛋清的含量最为丰富。据溶菌酶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植物溶菌酶、动物溶菌酶和微生物溶菌酶。
植物中的溶菌酶目前已从木瓜、芜菁、大麦、无花果和卷心菜等植物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较大,约为24000~29000。植物溶菌酶对溶壁小球菌活性不超过鸡蛋清溶菌酶的1/3,但对胶体状甲壳质的分解活性则是鸡蛋清溶菌酶的10倍。
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类防御因子,是动物自身的重要免疫因子,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合体,使病毒失活。因此又称胞壁质酶。
在医疗方面,溶菌酶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溶菌酶广泛用于副鼻窦炎、咽喉炎、扁平疣等的治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尤其对输血后肝炎及急性肝炎的效果较为显著。此外,给药外源性溶菌酶会进一步增强体内细菌的杀灭,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和难以治疗的肺炎患者, 气管内给予溶菌酶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另外,人体溶菌酶还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指标。
显示全部溶菌酶,作为一种备受各行各业青睐的酶,自从尼科辽(Nicolle) 1907年发表枯草芽孢杆菌溶解因子的报告开始,到两年后拉希琴科(Laschtscbenko)指出,鸡蛋清有强抑菌作用是酶作用的结果,再到1922年由英国细菌学家、青霉素之父弗莱明(Fleming)在人的眼泪和唾液中发现其存在,并在鸡蛋的蛋清中发现含有活性很强的溶菌酶以来,便以其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能力而闻名,并被命名为溶菌酶。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多种组织中,例如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乳汁等液体,甚至微生物也含有此酶,其中以蛋清的含量最为丰富。据溶菌酶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植物溶菌酶、动物溶菌酶和微生物溶菌酶。
植物中的溶菌酶目前已从木瓜、芜菁、大麦、无花果和卷心菜等植物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较大,约为24000~29000。植物溶菌酶对溶壁小球菌活性不超过鸡蛋清溶菌酶的1/3,但对胶体状甲壳质的分解活性则是鸡蛋清溶菌酶的10倍。
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类防御因子,是动物自身的重要免疫因子,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合体,使病毒失活。因此又称胞壁质酶。
在医疗方面,溶菌酶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溶菌酶广泛用于副鼻窦炎、咽喉炎、扁平疣等的治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尤其对输血后肝炎及急性肝炎的效果较为显著。此外,给药外源性溶菌酶会进一步增强体内细菌的杀灭,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和难以治疗的肺炎患者, 气管内给予溶菌酶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另外,人体溶菌酶还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