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在世界历史上曾多次登场,扮演了改变历史潮流的重要角色。特别是19世纪从南美的高山植物“金鸡纳树”中提取出抗疟疾药“奎宁”后,欧洲国家的殖民化迅速发展。甚至有看法认为其威力“堪比枪支的出现”。
报道称,奎宁作为一种抗疟疾药,直到20世纪初,在其亚洲和美洲殖民地居住的欧洲人为了预防疟疾,都会定期服用奎宁。
历史上很多人死于疟疾。例如公元前4世纪,远征东方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在中东的巴比伦因疟疾而死。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非常活跃的诗人但丁也死于疟疾。据说日本的平清盛(日本历史上首个军事独裁者)也因疟疾而丧命。就是这样一种夺走许多人生命的疾病,从19世纪初开始,可以用奎宁来治疗了。
奎宁是从南美一种叫“金鸡纳”的植物中提取的药物。金鸡纳树是生长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的高山植物,自古以来就被印第安人用作退烧药。
在欧洲人入侵之前,新大陆上应该是没有疟疾流行的。16世纪,随着欧洲人对新大陆实施殖民,当地暴发了天花和流感,印第安人数量急剧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的减少,欧洲人从非洲贩运黑人奴隶到新大陆。这些黑奴中有很多疟疾感染者,这种疾病开始在新大陆流行起来。
新大陆上暴发疟疾后,南美的印第安人使用退烧药金鸡纳来治疗这种发热病。结果,金鸡纳治愈了疟疾。印第安人一直对征服者欧洲人隐瞒着金鸡纳的效果。但到17世纪中叶,在南美进行传教活动的耶稣会传教士知道了这种“神秘药物”的存在,并将这一信息传到了欧洲。
当时在欧洲,疟疾是流行病,因此金鸡纳卖得很好。但是,由于金鸡纳的种类不同,有效成分含量也不同,因此也出现了治疗失败的案例。19世纪初,法国的药剂师成功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奎宁,于是才有了稳定的治疗效果。从19世纪中期开始,金鸡纳树开始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栽种,供给也稳定下来。当时占领爪哇岛的荷兰通过贩卖金鸡纳获得巨额财富。
就这样,从金鸡纳树中提取的奎宁开始大量流通,欧洲国家开始将这种药物用作扩大殖民地的工具。在那之前,欧洲国家已经将大半个亚洲和非洲变成殖民地。欧洲人为了预防疟疾,开始定期服用这种药物,这加速了将殖民地向因疟疾肆虐无法进入的偏远地区扩张的进程。
有人认为奎宁所起到的作用“堪比枪支的出现”。如果没有发现金鸡纳,也许欧洲、亚洲和非洲都会经历不同的历史。
进入20世纪,“氯喹”和“甲氟喹”等合成药物被作为抗疟疾药使用。但是,近年疟原虫逐渐对这些合成药物产生耐药性,在热带地区,至今每年仍有2.7亿人患疟疾,60万人死于疟疾。
金鸡纳和奎宁的出现降低了疟疾的威胁,成为欧洲国家殖民地争夺战的规则改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