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梓七柠九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9
化工工艺设计师
来自话题:
请问导致放线菌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好氧池处理效果较好,泡沫也较少,镜检时发现好氧池放线菌增多,请问导致放线菌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更多
求教防爆电机和非防爆电机的区别及使用? 防爆电气分本安型和隔爆型,又分别有很多种类。要看使用环境定具体型号。一般场所用的电机都是隔爆型的多。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两相反应如何提高反应完全程度。? 可以增加相互溶解的第三溶剂查看更多
请教精馏塔进料塔板位置怎么确定? 楼主,不论什么情况你一定要hold住!hold住就是胜利!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计量泵知识大全? 太好了,正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循环水总管? 应该是调节循环水压力,在保证循环水正常供应的情况下,控制流量,有节能作用吧!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氢氮比与循环机电流问题? 电机在没有加变频调速器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与载荷的关系:载荷越小电流越大;载荷越大,电流越小。(有用功、无用功)高温烧电机一般就出现在载荷较小的情况下。 氢氮比控制的好不好电机的电流上是可以判断的,这只是一方面。 关键要在合成反应的好坏、压缩机出口压力高低上看。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急求电动调节阀门开不到位的原因? 是不是电气限位开关动作了呀,把电源给你切断了哈,由于阀门经常开关,限位锁紧螺母会松动的!查看更多
aspen流程图中物流线字体与箭头大小的改变? 在菜单栏里选择format,然后就可以选择字体类型和大小、加粗等;查看更多
衬环法兰压力和温度的使用范围? 在法兰标准中都有规定,可看下标准hg/t20592-2009,温度应该与材质有关,与法兰形式没关。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顺磁氧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追问一下,预处理是怎么回事? 就是气体预处理,除水除杂而已,没什么,和你的问题没啥关系。。。 只是一般氧化锆类型的都测炉子,炉子内基本没什么水和杂,当然也就没有 uop重整再生部分氧分析仪也是氧化锆类型,也有预处理单元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请大家谈谈硫磺的联锁 尤其是克劳斯部分的联锁? 酸气低流量取消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取消,风险是什么?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管道上安装的流量计在生产装置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有流量显 ...? 1、引压管觉得规范下把,软胶管可以么? 2、后面有个压力变送器,是做的补偿么? 3、是在现场显示么? 回答: 1、可以,仪表人员说牛皮筋管。 2、是的,压力补偿 3、是的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看图识隐患活动1118〗易燃液体储罐检修? [hide]1、易燃物料的检修,首先应切断工序间连接并进行彻底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图上看不出切断等过程。 2、现场无人监护。 3、作业人员没系安全带。 4、二次线与焊接点距离应最小,避免打火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谁知道古代的安全是谁来管? 古代好像没有这个词、但是有管国家安全的、像兵部、查看更多
新手请教下脱氯单元的换热问题? 我不是学化工专业的,刚刚涉足氯碱行业,有遇见几个问题想请教下,我厂的脱氯单元中的换热器是采用的板式换热器,从真空脱氯塔出来的氯气经过换热器降温, 去年电解槽投入的单元少,所以还能勉强凑合,今年所有的电解槽全开之后,特别是夏季,这个换热器的效果就很不明显了, 循环水的温度正常,进口阀全开,连旁通都全开了,但是还是温度高,真空泵的温度也高了 这里向请问下,到底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自己分析了下的可能原因: 1,超过换热器的负荷,因为去年开电解槽少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的,今天电解槽多了之后,加上升电流高,淡盐水流量大,所以造成换热器超过负荷 2,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可能是由于循环水质不好,造成换热器堵塞,换热效果下降 循环温度都是正常,循环水量也应该正常,如果循环水流量不够的话,换热器的出口循环水温度应该高,但是却正常, 小弟不是学化工的,写了这么多,如果有错的地方不要笑话我,望指点,谢谢 , , - 查看更多
PDMS最新进展? 期待中,不过新版本的软件可能bug比较多,还是很希望高人能提供下载地址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合成工艺与应用研究进展? 呵呵,我们就是生产三氯蔗糖的 查看更多
煤制油怎样找到经济平衡点? 你这个题目还真有点大,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明白的。 煤制油的效益要看从哪方面看,总体来看,效益和利润肯定是有的,大家都去做可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了。 效益尽管有,问题是多少的问题,是如何最大化的问题,这个影响因素就多了,国家政策方面咱就不谈了,也谈不出个什么,毕竟咱不是政策制定者和决策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吧,粗浅的谈一下。 当厂建好之后,设备这块的投资基本上是固定的了,人力资源成本和操作成本基本上有变化但影响不是很大,影响最大的就是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的影响。 吨油消耗煤的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了,不算动力煤大概在4吨煤产一吨油,就算技术水平提高,这个量也不会有大幅的下降。现在国内的煤价还是比较低的,但是随着煤化工项目大规模铺开,随着采矿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煤资源逐步减少,那么采煤的各种成本肯定会逐步增加,那煤价是否还能维持这么低,这是个很大的变数。 煤制油现在主要的产品还是集中在燃料油,为什么要生产油,因为中国煤多缺油少气,原油价格不断提高,还受很多包括**地缘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原油需求量是逐年大幅增加,把煤变成油来用自然有需求,但同样也说明,煤制油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原油价格涨了就不说了,如果跌了呢,sasol在中国投资的煤制油项目的可研报告说原油价格在86美元时,可以有13%的投资回报,投资收回后,原油价格在40美元左右就可以有较高的盈利,根据现在原油价格,可见建厂初期,效益还不是非常明显,这还是上百万吨的规模,如果只有十几万吨或几十万吨,那就盼着打仗吧。 再就是水资源的问题,不管是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都需要煤气化,间接液化需要合成气,直接液化需要氢气,这都得从煤气化来,那煤气化是耗水大户,基本上吨油耗水在10吨左右(这是百万吨级别的,其中有部分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随着技术和规模的提高,可以再降到8吨左右。中国煤资源多的地方恰恰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方(我以前在版内也发过相关数据比较),南方的云贵两省煤资源较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没见今年南方大旱,那是相当严重啊。水资源缺少自然会影响到效益问题,保不准将来提高水的使用费用。 其次就是技术问题,现在国内还不能掌握大规模煤制油的成熟核心技术(主要是后面合成部分),虽说有一些自主的技术进入示范阶段,但问题还不少,还需要时间去发展和完善,国外掌握相关成熟技术的就那么一两家,如果使用国内技术就要有心理准备交学费,但这个学费我认为交的值,毕竟是自己的,总归会成熟起来的。如果使用国外技术,那技术使用费就别人说了算,哪一天要给你涨价也没辙,这个是不确定的,赚的一点钱都给人家了。所以有魄力的企业我认为还是要尽量选择国内技术,即使选择了国外技术也要想办法投入资金自主研发,将来才不会受制于人。 还有就是环保压力,虽说二氧化碳不是煤制油受人诟病的原罪,总听人说煤制油二氧化碳怎么怎么样,找理由也不找个像样点的,从全周期比较来看,煤制油的二氧化碳问题不是最严重的,我都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但总归二氧化碳是个问题,二氧化碳到底是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元凶我们先不讨论,如果建厂时不考虑二氧化碳的处理问题,将来如果需要考虑,那么这个成本的增加也是不小的,sasol在中国准备投资的项目是考虑了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问题了,这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可以说还是空白,在将来也是不确定因素,好在煤制油的二氧化碳是集中排放,捕集起来方便。不用再想别的什么利用二氧化碳的问题了,全周期考虑,只要二氧化碳排放出来,ccs是最佳的处理方式,至少以现有的技术来说是这样,将来哪一天发明和廉价利用了太阳能光合作用再说利用二氧化碳的事。 环保还有一块就是三废的问题,好在煤制油的三废排放问题不大,以现有的技术都可以做得很好。 以上这些是我想到的影响煤制油效益的主要因素,可能还有其它一些,欢迎大家补充。如果是国有企业、国家资本,那这些说实话都能承受,反正是国家的钱,花起来不心疼,实在不行,国家可以像当年南非那样搞补贴,当煤价上涨或原油价格下降到一个固定点时就提供补贴。而如果民营资本进入煤制油行业就要想办法如何规避投资风险。具体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想办法提高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生产原料的问题,煤和水都是国家控制的,没法左右,那就利用各种渠道和办法去控制,和大型国企联合等等,控制一些煤的资源和水资源,掌握了这些资源才不会受原料价格波动的较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很多资本进入煤制油行业说实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冲着资源去的,国家的政策是你上马煤制油就给你批资源,这就造成很多问题,这个需要去规范。 原油价格的问题就更没法控制了,那怎么办呢,有两种途径,一是和国内大型石化企业(中石化、中石油等)联合,在下游燃料油产品的销售和定价上掌握主动权,最好能自己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所以国内几家企业都想方设法去得到这个资质,这就是通行证,有了这,产品就不愁了,否则,你生产出来油没法卖,即使能卖价格还受人家控制,东西再好都没用。另一个途径就是扩宽自己的产品种类,其实煤制油不仅仅是生产油,还有很多高附加值的副产品,比如高级石蜡、lpg、低碳烯烃、化学品等等,在这些附加品基础上又可以再生产很多可以卖个好价钱的东西,比如端位烯烃,比如高级脂肪醇,比如高级合成润滑油(sasol和shell就是这么做的,shell生产的很多高级车用润滑油就是费-托合成出来的)。根据不同的工艺,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也不同,如果能想办法提高这些产品的利用率,能通过技术手段随时控制这些产品的比例,那么是个规避风险的好方法,原油价格高,这些产品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原油价格低了卖这些附加品也能保持盈利,sasol在最初的很多年都是靠这些附加品来赢利的,shell公司也能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调整这些产品的比例。其实,煤制油特别是间接液化出来的油品品质非常好(除了汽油),比如柴油、航空煤油,但是这些油在现有的发动机上还没用武之地,这些油往往做调和油了,如果能联合国内一些发动机生产厂家开发适合这种高品质油品的发动机,将高品质航空煤油在国内航空领域包括军工方面推广,那么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将得到不小的提高。这一点,在国内得到重视的还很少,在国外,这些都是被考虑到了,美国空军就在考虑将合成的航空煤油用到军机发动机上,在合成油企业例如shell的力推下,一些国际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也在开发适合合成油的汽车发动机,shell和sasol生产的航空煤油已经用在当地的客机上了。 在技术方面,上面也讲了,在运行过程中肯定要投入资金不断提高技术、操作和管理水平,煤制油是个大型的系统项目,规范管理很重要,切不可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管理,这会因小失大,这肯定是要交一些学费和遇到一些挫折的,但这些都是值得的,我觉得是花小钱节约大钱,当年sasol也烧了不少反应器,shell也曾经因为空分爆炸差点把整个厂子毁了,但他们都挺过来了,他们能走到今天都是交了不少学费的,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此外,一定要想办法发展自己的技术,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才能规避风险。 暂时想到的就以上这些了,欢迎大家再补充,总之呢,煤制油行业效益肯定有,但风险也不小,关键看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这个贴子是只针对煤制油,至于其它煤的利用方法,例如igcc、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mto/mtp等等,咱不专业,就不谈了。查看更多
大家有使用过板壳式换热器么? 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比较,发给你,希望有点帮助。 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优越性比较 我也在搞这个板壳式换热器,不知道如何计算。。。。。大侠有资料吗?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 - 化工工艺设计师
学校:肇庆学院 - 轻工化工系
地区:山西省
个人简介: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