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争吵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5
化工工艺工程师
基础考试135,今年能过吗? 一定过的,呵呵,放心吧,lz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国内生产PVC那个公司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啊? 青海盐湖集团天然气裂解法引进先进技术,是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个装置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外取热、提升管反应器与再生器的连接方式? 什么意思不是很明白 一般都是管线焊接的,难道还有什么软连接吗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我公司B套80万吨硫磺制酸尾气总是有烟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 我们的酸是澄清了的 今年6月19号我们计划停机 检查了2吸的分酸槽是好的 也检查了冷热换和热热换 都没有漏气 酸浓酸温都没问题 重开机到现在一直都有烟雾 现在就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等大家看看有方法没?查看更多
煤气鼓风机停机后转速突然升高是什么原因? (1)1#鼓风机转速上升的原因是风机后煤气倒流引起。 (2)煤气倒流会把风机转速增加到4000转以上,是。 (3)这种情况对风机的危害: 1)如果固定叶轮背帽没有锁紧措施,可能会松动,甚至会将叶轮倒掉; 2)鼓风机效率降低; 3)炉膛燃料燃烧不充分,浪费燃料,甚至后期会出现炉子闪爆事故。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减温减压器? 如下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谢谢资料共享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合成氨事故总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1#造气炉结疤经过及原因分析 一.结疤经过: 11日早班5:00以后由于1#造气炉总蒸阀和上蒸阀严重内漏,造成炉上温度一直偏高至400-450℃,到中班接班时炉上温度高达470℃,考虑到炉上温度长时间偏高,1#不能再运行,8:30被迫停下1#造气炉,通知调度及维修工更换1#上蒸阀和蒸总阀底座和闸板,9:05更换好,1#炉正常开启,开启后1#炉上温度和炉下温度显示基本正常,14:30以后炉上温度逐渐上升,到中班交班时炉上温度高至500℃,炉下温度低至210℃。4点班接班后,炉上温度一直在400℃以上炉下温度下降至155℃,空程一直稳定在50cm不下,四点班接班下灰均为煤棒无渣,判断为1#炉局部结疤,减风加上吹,加快炉条机进行处理,21:00气柜进口氧表高至0.6%,分析工分析氧含量0.6%,停1#炉,打开点火孔检查,发现炉内严重结疤,10:00停炉打疤处理。 二、原因分析: 1、近期造气∮200阀门配件(闸板.底座.阀心)由于材质问题磨损严重,多次和造气主管和主修沟通未有结果。仅1#造气炉上蒸阀和总蒸阀7月3日、5日、11日更换三次(排集尘器、下灰时出现喷火和漏煤气),现在仍然内漏,造成蒸汽走近路(不入炉)煤气紧,炉况条件不好控制,炉况不稳定,炉内局部温度高,下灰质量差。 2、11日早班炉上温度高,气化层上移,造气炉内局部结疤,因考虑到阀门内漏未引起主操作和车间足够重视,中班9:05更换1#蒸总和上蒸后,1#炉温度显示基本正常,下灰有少量煤棒,14:30炉上温度开始上升跑高,开始调节上吹阀门和风阀,未改变现状,16:00下灰时,灰中已经没渣块,炉内已严重结疤。 三、结疤教训 1、煤棒烘干炉正常投运后,因经验不足,未引起大家足够重视,为一时的稳定和短时间的低耗冲昏了管理者的头脑,造成被迫处理炉一天。 2、管理人员和调度只重视消耗,没有重视造气条件,消耗指标无固定范围,只要求当班消耗必须跟着上班走,是造成造气条件波动的原因之一。 3、近段时间,烧煤棒正常后,主操作操作不集中,思想麻痹,被迫管理,操作能动性差,没有把造气炉况条件放在第一位,只注重当班消耗,怕下班跟班学习和罚款,和车间管理格格不入,这就是现在主操作的工作现状。 4、此次结疤事件对车间和职工的教训非常深刻,我们要以此为戒,总结经验,深刻反思,加强今后车间的各项管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防范措施 1.重新制定适合煤棒生产的工艺指标; 2.制定超指标处理方案;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大对主操作的考核力度; 4.要求维修定期检查阀门,对影响造气炉况的上蒸、下蒸、总蒸阀门及时更换;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请教:气化炉合成气超温问题。? 降了50点氧煤比工艺气成份没变化?那炉温有没有变化,渣样那?再问一下你们的托砖板温度和工艺气温度能高导多少度?托砖板温度高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视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年产52万吨尿素车间岗位操作人员设置? 少啊,赶快增加吧,同时也不利 保增长.促就业. 这里是10人,四班3倒.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大家帮帮我吧,脱色问题? β内酰胺环不可能耐受高温的。 一般地,活性炭在水中脱色效果最好,强极性溶剂也不差。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ASPEN模拟酸吸收过程中HCL不吸收问题? 楼主太厉害了 查看更多
关于管道应力计算的问题? 作为一个工程应力工程师,我想聊下我做应力的体会,最近好空啊,再空就要失业了, 首先我们是做工程设计的,不是做课题研究的,工程设计是规范和标准的设计,也是经验的设计,好的设计意味着满足了业主和规范的要求的情 ... 我有不同意见 1)一次应力如果超过许用应力,比如说110%,实际上管道根本不会坏,150%的时候才会坏,规范将其控制在100%以内,早就考虑安全余量了。比方说,某些低温低压管道可以忽略二次应力的话,其寿命也不会因为一次应力达到110%而减少。 2)你说的寿命问题,即温度交变使用7000次也不是二次应力的范畴, 而是峰值应力的问题。 3)二次应力分析, 实际上是安定性分析,即不能出现循环塑性变形,二次应力可以发生一次塑性变形,但不能循环发生,可以发生循环塑性变形的应力是上面提到的峰值应力,寿命问题与之相关。 所以,我觉得你的应力分类法概念有点混乱,建议回去看书。不过,这也怪不得你,我去北京开会,讲课的人都犯迷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合成氨事故总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脱碳在开停车过程中,脱碳泵抽空,脱碳塔液位空串气至闪蒸槽,闪蒸槽超压。 甲烷化合成塔前预热器漏,微量超标。 造气炉水夹套液位控制不稳,造成水夹套损坏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用鸡粪造绿色、生态有机肥技术? 回复 2# ch1967 现将多维复合酶介绍如下: 多维复合酶菌是微生态发酵制剂,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天然气制甲醇如何节约燃料气? 你说的是不是天然气分离器中的凝析油啊?如果是,那这是一些轻质油,可以用蒸汽加热盘管加热气化进入燃料气系统使用.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汽轮机问题? 检测轴转速、振动等情况查看更多
换热器模拟错误? 热力学方法不对,把所有的热力学方法改成一样就可以了查看更多
物性数据模拟结果?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合成油的出路在哪里? ft。任重道远查看更多
三聚氰胺低压法生产技术单套生产能力的瓶颈? 关于楼主的问题,非常赞同。不过,提几点想法,与朋友们商榷: 1、可否考虑适当提高系统操作压力,以减小设备直径? 2、要提高单套装置产能,除了上述设备大型化问题外,个人认为干法工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堵塞。该问题若能解决,干法工艺技术的生产成本优势就更加明显。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 化工工艺工程师
学校:西南民族大学 -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地区:安徽省
个人简介: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