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我很可爱诶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4
销售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261
他的回答 13822
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漆注意事项?
有机硅耐高温 防腐漆 注意事项 今日小编要给咱们介绍的是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漆注意事项,希望对咱们有所协助,也让想要知道的朋友们得到一些一致。下面请咱们一同跟从小编来简单的知道一下。 (1)被涂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漆外表有必要整理洁净, 无水 分、无酸碱、无油污; (2)施工时所用的东西有必要保证枯燥清洁; (3)有必要运用配套专用稀释剂,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漆制止与其他种类涂料拼合运用。喷涂粘度依据施工现场调节; (4)施工及枯燥时刻,相对湿度不大于75%,否则将会引起漆膜起泡; (5)施工现场通风条件杰出,并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以上内容即是小编给您介绍的,信任您也知道了许多,您还有任何问题能够随时联络咱们,咱们随时恭候。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谁有2004年的专利过期药啊??
< >小弟紧急需要相关的资料!!哪位大虾有麻烦您给我!!谢谢!!</P> < >我的邮箱是:liuju1216@126.com</P>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氨合成塔究现状或生产需求情况!!!!!?
求 氨合成塔 究现状或生产需求情况!!!!!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导热油管道上动火,应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如题 准备在导热油管道上按装阀门,除采取放油、吹扫、置换、分析等措施外,请教各位盖德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提前致谢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深冷空分的基本工艺流程?
深度冷冻技术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 空气 分离技术,也是各国在空气分离技术竞争上的焦点。 深冷空分的基本工艺流程是:空气从空气吸入塔进入工艺系统,经过过滤和 空气压缩机 加压后,进入空气预冷塔,用冷却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空气送入纯化系统(MS系统),空气经过纯化系统吸附净化后,除去空气中的水分、CO2和乙炔等部分碳氢化合物。经净化的空气在膨胀机中进行膨胀,温度急剧下降。在 分馏塔 系统中,经前面工段加压、净化、膨胀的空气将实现分离,最终得到氧气和氮气。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我国膜科学技术发展简况?
我国膜科学技术发展简况 我国膜科学的研究是从1958年研究离子交换膜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是开创阶段,1965年着手 反渗透 的探索,70年代进入开发阶段,这时期,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和微滤等各种膜和组器件都相继研究开发出来,80年代跨入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又是气体分离和其他新膜过程的开发阶段。 详见如下。 20世纪我国膜科学技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embrane science of our country in 20thcentury 过程名称主要内容 微滤: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CN-CA膜。80年代CA,CA-CTA,PS,PVDF,尼龙膜,褶筒滤芯PP膜,PET,PC核径迹膜。90年代无机膜,PTFE,PP拉伸膜 超滤:20世纪70年代CA膜。80~90年代PS中空纤维及卷式膜,荷电膜,合金膜,无机膜,耐温高截留膜。研究膜污染。 电渗析:1958年开始研究。1967年异相膜工业化。70年代研制了多种离子交换膜并使电渗析大型化。1976年开始全氟离子交换膜的研制。80年代均相膜达一定规模。 反渗透:1965年开始研究改性CA膜。1968年CA不对称膜研制成功。70~80年代卷式和中空纤维组器研制成功。80年代开始纳滤膜的研究。90年代试制了反渗透-纳滤复合膜,开发了低压CA-CTA膜。 渗析:20世纪70~90年代研制了板框式渗析器和PAN中空纤维渗析器 气体分离: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PS 中空纤维膜 。1985年PS中空纤维器试制成功。1987年SR-PS卷式器试制成功。80~90年代研制了多种新材料。用PS和PI膜研究开发了H2/N2,O2/N2,H2O/CH4,CO2/CH4,H2O/空气,CO/H2的分离过程以及Pd-陶瓷复合膜上H2的分离。 渗透汽化:80年代至今研究了交联PVA和壳聚糖等膜的乙醇脱水和酯化脱水。 液膜:1979年开始研究。已在酚,稀土金属,CN-的分离中初步应用。 膜反应: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研究。90年代初研制成功中空纤维细胞固定化反应器和高密度动物 细胞培养 器。80~90年代以无机膜研究了多个高温气相催化反应,如环已烷脱氢,乙苯脱氢,甲醇水解。 其他80年代末进行了膜蒸馏,膜萃取,膜电极和亲和膜分离的研究。 [ ]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离心泵泵头扣环脱落对泵什么有影响?
型号:IYP48--50II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一台未制造完成的容器搁置多年后重新制造旧图纸能用吗?
请教各位,有台 换热器 ,因项目停工,在制造厂未完成制造,搁置两年后,此台设备将用于其他地址的同类装置,请问按旧容规,旧标准设计的图纸还能用吗?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江苏泰州口岸进口煤炭创历史新高?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据了解,今年1至10月份,泰州口岸进口 煤炭 235批,重量285.2万吨,货值25756.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3.3%、75.8%、62%,其中货重和货值更是首次突破250万吨和2.5亿大关。 据悉,泰州口岸进口煤炭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进境货物来源地范围进一步扩大,煤炭主要来自朝鲜、俄罗斯、澳大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装载形式更加多样,今年首次出现了多批 集装箱 装运;二是随着泰州沿江尤其靖江岸线开放和码头接卸能力的提升,靖江港区进口矿产品出现快速增长,尤以进境煤炭增长最为迅猛。入夏以来一般为进口煤炭淡季,今年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为全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针对泰州口岸进口煤炭高速增长的局面,泰州检验检疫局不断加大对进口煤炭的服务力度,建立“部门联动、无缝对接”业务协作机制,实行“5+2”、“白+黑”全天候工作制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换热器波纹管,如何选择?
换热器 波纹管 ,如何选择? 多少温差下需要采用波纹管?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两个吸收塔循环槽合并与不合并的区别?
在采用两次吸收工艺的工厂,两个 吸收塔 一般分别设酸 循环槽 。有的工厂将两个吸收塔 酸循环槽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循环槽,或采用两个循环槽底部相连通的结构。 因为没有接触过合并的装置,所以请盖德们帮助分析一下合并与不合并的区别
查看更多
8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液化气中碳2含量高?
最近 吸收塔 一中 换热器 切出来了,吸收塔顶温度高,加大补充吸收剂用量,顶温控制在41度以内, 液化气 冷后温度一直在40度左右,解吸塔底温度控制在111度以上,塔顶压力1.11MPa,气温一高稳定塔顶压力居高不下,液化气中碳2含量>2%,求教一下大家,怎样才能让液化气中碳2含量降下来?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热电阻(偶)产品购买使用时要关注哪些方面?
热电阻 (偶)有哪些技术要求,招标技术文件应该怎么写?谁有热电阻(偶)的招标技术资料能共享下,多谢!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如何翻译?
如题。请教各位大侠。 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古杜鹃(或称为映山红)群落,在阳历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满山映山红,很美丽,但花期较短。 杜鹃花: azalea,rhododendra。 我的翻译是: Welcome to Macheng and enjoy the azalea scenery in the April. 但我总觉得我翻译的还不算好。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熔硫工段不改变槽子大小,怎样增加熔硫量?
熔硫工段不改变槽子大小,怎样增加熔硫量?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非金属管道的防静电?
或者看你输送的介质、温度、压力等条件允不允许使用 石墨管道 , 石墨 是导电的非金属材料。石墨的比电阻是910~1040μΩ·cm(20℃),不透性石墨的比电阻是840μΩ·cm(20℃)。楼主可以算一下,能否满足需要。
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防静电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天然气价格是高啦还是低啦?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经过20年价格机制改革,特别是2011年引入“市场净回值”定价机制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为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最终形成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水平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打下了基础。然而,自2006年起,我国天然气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3年全国各省门站天然气销售平均价格年均上涨约7.5%。天然气价格改革就意味着涨价吗?天然气价格是该涨还是该跌?应如何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处理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快发展包括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生物质气等在内的气体清洁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减少排放等多重巨大压力,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中国能源革命新引擎。 但是,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存在市场净回值法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导致天然气价格水平偏高、消费增长速度减缓。尽快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政策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关键环节。为此,应统筹考虑,尽早部署,在“十三五”期间以调整市场净回值法定价水平为抓手,以推进天然气行业各环节改革为支撑,全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改革需协调平衡五个基本关系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的是以净回值法为基础的政府指导价政策,如果价格定得过低,供应者会缺乏生产或进口积极性而减少投资,导致天然气市场供给不足;如果价格定得过高,消费者会难以承受而选择替代能源,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不足。因此,我国全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协调好供给与需求、价格与成本、价格与消费者承受力、价格与行业交叉补贴、天然气与油、煤价的比价五个关系,做好供应与需求、边际成本与价格、可承受力与价格、交叉补贴与价格、替代效应与价格五个平衡,尽量避免天然气供应过剩、价格过高、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机制扭曲、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协调天然气供需关系,可平衡市场供求格局,避免供应过剩。综合比较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供给预测结果可以发现,在现有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下,到2017年起我国很可能出现天然气供过于求的现象,2017年天然气供应量将超过市场需求量1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供应量或将超过市场需求量200亿立方米左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成本关系,将平衡边际成本与价格水平,避免价格过高的问题出现。由国内天然气生产环节成本、输送至省(市)门站成本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成本构成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下简称全成本)和进口气价(成本)与净回值法确定的省(市)门站价格(以下简称门站价)比较结果显示,门站价比成本高约0.6元-1.25元/立方米。总体上看,这种门站价水平比成本高20%-40%左右,天然气价格具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消费者承受力关系就是平衡可承受能力与价格水平,将避免有效需求不足。 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了下游产业燃料或原料成本明显上升,用气企业对天然气的可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有效需求萎缩。2014年上半年,一些用气企业生产经营受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纷纷下调生产负荷。多数化肥、化工用气企业减负荷或关停,LNG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左右,中小工业用气量也比预期下降。 如果调整工业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亿和33亿立方米;从中长期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0亿和320亿立方米。 如果调整发电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28亿和56亿立方米;从中长期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90亿和380亿立方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交叉补贴关系是平衡交叉补贴与实际市场价格、避免价格机制扭曲的有效手段。交叉补贴造成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广泛存在于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中。通常情况是,同工业和商业用户相比,居民用水、电、气的供给成本更高,但价格却更低,违背了基本的经济逻辑。而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对低收入家庭实施补贴,确保其基本的水、电、气消费。资源价格扭曲,既严重制约了资源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又影响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低价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一些用户过度使用资源,不利于提高效率和节约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居民用气价格与工业用气、热力用气价格之间存在交叉补贴现象。从世界各主要消费国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天然气零售价格比较看,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工业用户气价均低于居民用户气价,比如:工业用户气价与居民用户气价相比,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约是1:2,美国、荷兰约是1:2.5,加拿大约是1:4。气价反映了不同用户真实的成本构成,用气量越多,气价应越低。实际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普遍比各省门站价低1元/立方米左右,这部分燃气成本却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其他用气部门的价格转嫁给了工业、热力等用户,而热力用户却在集中采暖季节(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由国家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不同消费部门之间的交叉补贴,严重扭曲了天然气市场价格。 协调天然气与 成品油 、煤炭价格的比价关系,平衡替代效应与价格水平,可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人类能源从“肮脏能源”到“清洁能源”、从“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从“黑色能源”到“绿色能源”发展,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煤炭价格相对便宜,煤炭成为近40年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2013年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30.1%,是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而言,这种情况我国更为突出,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与天然气相比煤炭、柴油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导致目前“煤改气”和气代油、煤的工程进展缓慢。因此,只有切实理顺天然气与柴油、煤炭等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才能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的发生。 现行天然气 价格机制问题诸多 市场净回值法等政策实施以来,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水平不合理,由此确定的各省气源价格明显偏高。尽管仅对国产陆上常规气和进口管道气施行门站价最高限价政策,但两者之和却占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70%以上,再从供应方看,中国石油在天然气上游供应、中游管网、下游销售环节均占全国的70%以上,这种市场格局必然造成现行政策确定的门站价最高限价基本上代表了各省的气源价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价格水平比天然气全成本高约30%左右,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却造成对下游产业生存空间的挤压,不利于大幅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第二,天然气调价政策不完善,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偏低。北京、河北、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实际调研数据显示,一户居民一年生活用燃气量平均为300立方米左右,目前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普遍比各省门站价低1元/立方米左右。然而,即使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上涨1元/立方米,每户城市居民的年支出也仅增加300元,仅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尽管如此,自2011年起出台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均不调整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使其长期处于低位,造成居民低价用气的心理预期。 第三,天然气价格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突显。《通知》等政策都提出了要理顺天然气价格,但却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中断气价、峰谷气价、储气价等具体管理办法,缺乏测算成本和定价、由谁监管的具体规定,价格改革的政策难以执行。工业、热力用户用量较大,单位成本相对较低,气价应相对较低;居民用户用量较少,单位成本最高,气价应该最高,但现行政策确定的工业、热力等用户气价明显高于居民用户气价,违背规模经济规律定价,导致天然气市场价格越理越乱。 放开竞争、稳推改革、形成机制 天然气价格改革总体思路围绕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着力解决价格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尽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体系,使价格真正反映总成本水平和供需格局。解决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与各省门站价格倒挂的问题,消除居民用气与工业、热力用气的交叉补贴现象,同时建立完善对生活困难人群和一些公益性行业的定向补贴和救助机制;推行非居民用户季节性差价等价格政策;对储气设施,要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储气价格。 尽快完善 天然气管 网和LNG接收、存储等设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开放的政策措施。从长期看,天然气气源价格应完全放开、由市场竞争决定,政府则应加强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输价格和配气价格的监管。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天然气市场监管体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此外,考虑到天然气领域的特殊性、改革影响的广泛性和市场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建议根据天然气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第一阶段,2015年至2017年,重点理顺价格体系。尽快完善净回值法(将折价系数K由0.85调整为0.70左右);科学合理确定长输管道、分支管道、省内管道、市内管道、配气管道的运输成本和价格;按照基本经济规律,理顺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完善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价以及储气价实施办法。修订计量标准和计价方式(由流量或质量计价改为热值计价),同时应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加强对计价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实施诚信分类监管和“黑名单”机制,对违法舞弊经营者重点抽验监管,及时曝光。清理地方政府乱收费问题(如目前存在的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地方政府按销售每立方米0.3元至1.0元不等收取,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第二阶段,2018年至2020年,初步实现市场化。取消对包括各省门站价在内的各种气源价格的管制;完善对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的管制;完善对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的管制,实现公开准入及有效监管。 第三阶段,2021年至2023年,基本完成市场化。除配气管网外,其他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完成市场化;健全管网等基础设施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煤化工门槛将提高 地方跃进受阻?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一年时间, 煤化工 从审批开闸又进入政策收紧状态,力度甚至在不断加大。《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由于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近期国家能源局将发布煤化工差别化准入条件,根据地区条件确定不同的水耗、排放等量化指标,作为项目的审批门槛,与以往相比大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对晋陕蒙宁新等 煤炭 资源大省而言,煤化工是其产业转型和发展重要出路,多个项目被纳入地方规划。更为严格的煤化工准入门槛无疑将给这股跃进热潮戴上实实在在的紧箍咒,部分项目或将搁浅。 自2011年4月《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布以来,国内煤化工产业的准入和审批门槛大幅提高,项目审批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一切在2013年出现松动,多个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得“路条”,相关技术也开始逐渐走向商业化。 煤价的不断下行和天然气荒的愈演愈烈,激发了企业和地方的投资热情。包括山西、内蒙古在内的各煤炭大省纷纷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投资数万亿元于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领域。不少煤炭企业、油气企业甚至电力企业也开始布局,在一些地方,尽管企业还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但项目早已开始建设,这一现象在煤炭富集地尤为突出。 据统计,自2013年开始至今年初,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约达5000亿元,共计22个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准许开展前期工作。而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达104个,总投资额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 “确实出现了过热的局面,煤化工投资、技术密集,要求的条件很多,不是有煤有钱就能做,尽管近些年煤化工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突破,但是关键技术仍有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已有的技术可靠性和示范项目经济性有待验证,而且煤化工产业过快发展,有可能打破局部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平衡。” 根据公开资料,煤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煤用于煤制油或煤制烯烃,需用水约10至15吨。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至3000吨。而且,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较大,预计2015年达到4.7亿吨。 在这种情况下,为西部疾进的煤化工行业“降温”势在必行。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透露,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严格煤化工的能源转化效率、水耗、排放等产业准入要求,并根据地区条件实行差别化政策。以煤制油为例,此前每吨产品的水耗基本值为9至10吨,先进值为6至7吨,而即将出台的准入政策则将全国分为一般地区和缺水地区,其中一般地区每吨产品的水耗基本值为8至9吨,先进值为6至7吨,而缺水地区的水耗基本值和先进值则分别为6至7吨和5至6吨。 在排放尤其是废水排放方面,则划分为环境承载力较强和较弱两类地区,其中环境承载力较强地区要求实现近“零排放”,即全场废水无排出口,废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全部形成高盐水(含盐量大于20%)排入蒸发源,废水回用率要达到95%至98%。而环境承载力较弱地区则要实现“零排放”,即全场废水无排出口,废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全部形成工业盐回用或处置。 能源局要求,对于已建成的示范项目要进行节水改造,对于新上项目要参考已投产示范项目,在设计环节进行节水优化。鼓励企业加大节水力度,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清污分流、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节水系统优化。 这意味着部分项目将因门槛提高而搁浅。“目前国家批了的项目已经和‘十三五’规划里面的数目差不多了,最近煤制油等项目是不会再批了。”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透露说。胡迁林也坦言,未来煤化工项目可批数量不多,准入门槛提高以后,政府必须要根据资源环境容量来考虑项目审批,这意味着煤炭资源丰富但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地区,项目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事实上,项目搁浅的问题已经出现。据了解,因水资源紧张,最近在内蒙古和宁夏已有一些煤化工项目停工,大多数是中小型项目,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诸如此类的停工现象出现。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液氯进汽化器之前用冷却水进行预热的方案?
液氯 进 汽化器 之前,想利用循环冷却水的热量,加一个类似汽化器的设备(叫做预热器,结构跟液氯汽化器一样)进行换热,一方面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供其他工序作为冷却介质;另一方面可以给液氯进行预热,节省能耗。采用如此流程的话,有些疑惑不解,请高手赐教:正常情况下,预热器是满液位操作,根据环境温度不同,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预热过程可能产生 氯气 ,预热器顶部封头空间不大,也就是没有多少缓冲余地,一旦产生氯气,会否对设备产生较大影响;另外,预热器出口气液混合态进入液氯汽化器,对汽化效果不知有何影响!请有兴趣的朋友一同探讨!!!有生产厂家采用如此方案的,还望提供参考借鉴!谢谢!!! # + + 。hcbbs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大家空分的能耗大概是多少......?
汽轮机 驱动的内压缩空分装置能耗大概是多少, 有朋友厂家算过吗......................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简介
职业:连云港万泰医药材料有限公司 - 销售
学校: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地区:海南省
个人简介:
真正的友谊无论从正反看都应一样,不可能从前面看是蔷薇而从后面看是刺。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工艺技术
问题13w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动植物
问题609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化学学科
问题13w
精细化工
问题1k
微生物
问题2k
个人简介
真正的友谊无论从正反看都应一样,不可能从前面看是蔷薇而从后面看是刺。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