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只小萝莉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7
设备工程师
悬赏50分求解氨化问题,大家进? https://bbs.hcbbs.com/thread-684613-1-1.html ,帖子在悬赏区,希望大家给帮帮忙,我不知道怎么把帖子转到这里,大家见谅。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原油码头、储罐、输送及应急操作法和 ...? 中石化集团下文要求各沿江沿海炼化企业以镇海炼化和茂名石化的操作法为蓝本,重新修订各自码头、油罐和输送的操作法,但是又不提供镇海炼化和茂名石化的操作法资料,让我们没有办法进行修改,现在希望有这两单位的兄弟姐妹帮忙发个相关资料来。 另外求相关长输管道的操作法或规定。 谢谢各位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轻污油回炼的问题? 请问各位盖德朋友们:轻污油回炼,为什么闪蒸塔的液位难以控制?液面提不上来。应该如何解决呢?查看更多 8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请问干燥器用什么单元模拟比较好? 问题是这样的:要求生物质经过干燥后,残余水分为原来的20%,请问该用什么单元来模拟呢?谢谢!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昼夜温差对调温的影响大么? 请问 昼夜温差对调温的影响大么?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急求毕业设计作为参考? 各位盖德们们好: 开学伊始,迫于辅导员和学习双重压力,希望一月之内做出一份氯碱工艺毕业设计,无论是什么样的氯碱工艺设计,但求参考。各位大侠帮帮忙 , , -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洛阳化工厂爆炸? 人祸超天灾。安全这东西,自己有敬畏才可能搞好。 安全警钟长鸣。。。在生产车间的化工兄弟们且行且珍惜。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聚氯乙烯鱼眼的形成? 鱼眼的实质是聚合过程中条件不当所形成的少量具有体形分子结构的特高分子量 PVC ,由于其吸收增塑剂的能力甚低,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只能为增塑剂膨润而不能使之塑化,但加工者所遇到的鱼眼问题,并非全部属于此类体形结构,大部分属于可塑化的假性鱼眼,此类假性鱼眼是属于分子量偏高的线型结构树脂,其物理构型由包装组织过于紧密所致。 鱼眼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 PVC 分子量分布过宽,会造成在同一加工工艺条件下,低分子量塑化快,而分子量高的分子塑化慢。如果加工条件一定,塑化慢的高分子在制品中将以假鱼眼的形势出现。 引发剂分配不当,会使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偏高,造成聚合体系局部反应过快,热量难以及时传出,导致局部过热形成鱼眼。引发剂选择不当,易导致 pvc 交联,形成永久 “ 鱼眼 ” ,引发剂匹配不当,因前后反应温度差异,易形成暂时鱼眼 如果搅拌转速过慢,颗粒分散不均匀容易开粒。但搅拌转速过快,搅拌剪切所形成的油滴细微发生膜破裂造成颗粒病粒。这两种情况均容易发生大颗粒,形成暂时鱼眼。聚合体系的 ph 值一般控制在 7.0-8.5 之间 脱盐水质量差形成鱼眼 含盐的水中离子会破坏 分散剂 的作用形成鱼眼 在 vcm 中含有杂质,例如 vcm 中氯代烃高沸物的存在,不仅影响 pvc 分子链接结构,还会对 pvc 有较强的溶脱作用,而降低其颗粒孔隙率,形成较紧密的呈球状的颗粒。这种颗粒在加工塑化时难以塑化,形成鱼眼。 一般情况下是 vcm 转化率大于 15% ,以后再使用 冷凝器 ,如果提前使用,因这时形成 pvc 颗粒不稳定,粘接性强,会对聚合体系的形成造成冲击,易产生大颗粒,形成鱼眼 在超低分子质量 pvc 树脂生产中,为降低反应温度,需加入 链转移剂 ,但是一些链转移剂会降低分散剂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鱼眼的形成 .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一个氨解问题? 我想把溴代<STRONG> 乙醛缩二甲醇 氨解成 氨基乙醛缩二甲醇 .原料不多,请大虾指点,尤其后处理,谢谢</STRONG>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煤层气、填埋气脱氧? 谁有煤层气、填埋气脱氧方面的资料?用的 贵金属催化剂 有哪些厂家在卖啊?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国内外环氧乙烷的市场分析? 国内外环氧乙烷的市场分析 国内外环氧乙烷的市场分析 世界市场分析 1 、产能高度集中 近年来,世界环氧乙烷( EO )的产能不断增加, 2007 年已达 1925.0 万吨 / 年,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合计 1176. 4 万吨 / 年。陶氏化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在加拿大、科威特、荷兰、英国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产能达到 294.2 万吨 / 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 15.28 %;其次是沙伯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产能为 184.0 万吨 / 年,在沙特阿拉伯建有生产装置;此外,壳牌公司产能为 135.0 万吨 / 年,在荷兰、新加坡、美国建有生产装置。 目前全球 EO 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征:①先进的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壳牌、陶氏化学以及科学设计( SD )公司等少数跨国公司手中;②装置规模趋于大型化,建设地点趋向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地区;③新、扩建装置仍以与 EG 装署配套为主。 2 、消费仍以乙二醇为主 2007 年,世界 EO 的总消费量约为 1898.1 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中东以及亚洲地区,上述地区消费量合计 1774.6 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 乙二醇( EG )、 表面活性剂 以及乙醇胺等,其中 EG 对 EO 的需求量为 1467.8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77.33 %;表面活性剂对 EO 的需求量为 177.3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9.34 %;乙醇胺的需求量为 98.1 万吨,约占 EO 总消费量的 5.17 %;乙二醇醚的需求量为 54.3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2.86 %;其他方面(包括聚乙二醇、聚醚多元醇,氯化胆碱等)的需求量合计 100.6 万吨,约占 EO 总消费量的 5.30 %。 预计 2008 ~ 2012 年,世界 EO 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 5.5 %的速度增长,到 2012 年将达到 2480.0 万吨。其中 EG 对 EO 的需求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5 . 8 %。其次是乙醇胺,将达 5.0 %。届时,中东地区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亚洲地区的世界第二大 EO 消费地区。 中国市场分析 1 、产能不断增长 我国 EO 装置多为 EO / EG 联产装置。近两年,我国有多套 EO / EG 联产装置建成投产, 2006 年 3 月,中海 - 壳牌石化有限公司 32.0 万吨 / 年 EG 装置投产; 2007 年 3 月,上海石化公司 38.0 万吨 / 年 EG 装投产; 2007 年 12 月,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20.0 万吨 / 年 EG 装置投产,从而使我国 EO 的当量产能大增; 2005 年 11 月,安徽宿州丰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建成国内惟一用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生产 EO 的装置,产能为 2.0 万吨 / 年;同年,浙江嘉兴三江化工有限公司建成 6.0 万吨 / 年 EO 装置。(上述两套装置均不生产 EG )。截至 2007 年底,我国有 10 多家 EO 企业,总产能达到 209.4 万吨 / 年,商品量产能达到 60.8 万吨 / 年。 2007 年我国 EO 和 EG 主要生产企业产能统计见表 2 。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我国 EO 产量也不断增加。 2007 年 EO 产量达到 174.5 万吨,同比增长 15.3 %。 近年来,随着聚酯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EO 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 EO 产量不能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多家企业计划建设规模化 EO / EG 生产装置。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拟将现有 EO 装置产能扩建到 31.8 万吨 / 年;四川乙烯拟建 33.8 万吨 / 年 EO 和 36.0 万吨 / 年 EG 装置,计划 2009 年投产;茂名石化公司新建 10.0 万吨 / 年 EG 装置,计划 2008 年投产;镇海炼化拟建 56.0 万吨 / 年 EO 和 65.0 万吨 / 年 EG 装置,计划 2009 年投产;天津乙烯拟新建 44.6 万吨 / 年 EO 和 42.0 万吨 / 年 EG 装置,计划 2009 年投产;武汉乙烯拟建 30.0 万吨 / 年 EO 和 30.0 万吨 / 年 EG 装置;北京东方化工厂在现有 EO 产能基础上增加 40 %的装置扩容改造。综上所述,预计 2012 年我国当量 EO 产能将达到约 380.0 万吨 / 年,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EO 的供需矛盾。 2 、市场缺口仍然存在 我国 EO 主要用于生产 EG ,商品 EO 主要用作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 聚氨酯原料 聚醚等,此外在医药、染料以及橡胶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2007 年我国 EO 表观消费量约为 175.0 万吨,其中 EG 对 EO 的需求量为 131.0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74.9% ;乙醇胺的需求量为 4.7 万吨,约占 2.7 %;乙二醇醚的需求量为 4.5 万吨,约占 2.6%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为 23.0 万吨,约占 13.1 %;其他方面的需求量为 11.8 万吨,约占 6.7 %。 由于 EO 不易长途运输,所以进口量很少。 EO 市场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 EG 、乙醇胺下游产品的大量进口。 2007 年我国 EG 生产企业达到 10 多家,总产能为 207.8 万吨 / 年,产量约为 175.0 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 655.0 万吨,当量消费量 491 万吨。预计 2012 年 EG 总产能将达到 420.0 万吨 / 年,但仍需大量进口。届时 EG 对 EO 的当量需求量将超过 560.0 万吨, EG 仍将是推动我国 EO 发展的主要动力。 2007 年我国乙醇胺总产能为 5.7 万吨 / 年,产量 5.0 万吨,净进口量 11.2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16.2 万吨,对 EO 的当量消费量 15.0 万吨。主要有抚顺北方化工公司、江苏宜兴银燕化工公司以及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等 10 多家生产企业。预计到 2012 年,我国对乙醇胺的表现消费量将达到 28.0 万吨,仍需大量进口。 加上在乙二醇醚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方面的需求, 2007 年下游产业对 EO 的当量消费约 580 万吨,预计到 2012 年将达到 680 万吨左右。届时国内 EO 供应仍会出现较大缺口。 目前国内 EO 生产与市场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 1 )主要下游产品 EG 缺口大。 EG 、乙二醇醚、乙醇胺、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下游产品进口量较大。 ( 2 )下游产品开发不足。 EG 对 EO 消费量占 EO 总消费量的 75 %,其他下游产品如乙醇胺等用途广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而高附加值产品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许多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 3 )产能分布不合理。国内 EO 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但市场主要在华东。由于 EO 不易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削弱了下游产品同进口产品的竞争力。 ( 4 )销售策略有待进一步改进。国内商品 EO 资源缺乏,商品 EO 市场售价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尽管商品 EO 效益一直高于 EG ,但 EO 生产商仍以生产 EG 为主,很少有商品 EO 投放市场,对下游产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 EO 下游精细化工业的发展。此外,国内 EO 下游装置普遍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外商利用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益经常对我国市场进行打压,致使我国 EO 下游市场发展极不稳定。 为保证我国 EO 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应加大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深挖 EO 后加工产品乙氧基化合物、乙醇胺、乙二醇醚、乙二醛等装置的潜力;加大乙二胺、哌嗪、乙烯碳酸酯、 羟乙基纤维素 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快以 EO 和 EG 为原料生产 1 , 3- 丙二醇和 2 , 6- 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快 EO 下游产品在石油、纺织、农药、医药、建材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中的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尤其是油田强化采油剂、农药乳化剂、特殊功能乳化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以促进我国 EO 产业健康发展。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求助:药明康德的内部分析学校资料? 小弟我想看看这份资料,不知道哪位达人能提供这份资料,谢谢大家支持下新人吧,呵呵!能给的话,发我邮箱里吧, jiyibin7_8525@tom.com !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长脂肪链醛的精制,长脂肪链1羟基磺酸钠? 本人有饱和 亚硫酸 氢钠精制后的长脂肪链醛的 磺酸钠 加成物。本人想恢复回醛,是否稀酸中温热,即可回复到醛(酮)。由于那个长脂肪链的醛磺酸钠盐在水相和有机相均很难溶,能否有人想出好建议,如何回复为醛。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如图,循环水上的压力表表短节和导淋短节需要防冻措施吗 ...? 冬天最低气温-20℃。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工艺员、设备员、安全员在装置中各自应该管那些工作? 以我们厂的情况,做一下描述。 1,工艺员,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如报表、技术攻关、总结、技术改造、数据汇编、文件整理、文件编制、规程编制及修改、例会等。 2、设备员,主要负责设备检查、故障处理及攻关、设备统计及维护监督、数据汇编、规程修改。 3,安全员,主要负责安全设备校验及维修、装置区域卫生、日常活动组织。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个人办废品塑料回收造粒系统投资大概要多少? 我想自己办一个废品塑料回收加工厂,我手头有二十多万,办一个小型塑料加工够不够啊?不考虑场地费用,主要是整套塑料造粒系统设备投资要多少啊?有懂这行的指点哈,谢了啊! 我的联系方式:13657205250 何 (非诚勿扰)。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是什么原因导致生物柴油成本过高? 楼上说了3个问题,个人觉得可以商榷: 1、 原料油 脂质量不稳定是实际情况,但是这与原料行业不规范造成,随着餐厨废弃物项目的推进,这个情况会大有改观。 2、好的 催化剂 成本太高,这个观点不敢赞同,因为不清楚你说的“好的催化剂”是哪些品种? 3、回收利用率低,这个观点也值得探讨,你所知道的“回收利用率”都是多少呢?查看更多 1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催化滑阀阀杆断裂在线处理? 大年初一,我公司催化装置(80万同轴MIP)在生产调整中出现再生单动滑阀关闭到25%左右开度时不能打开的现象。从操作参数和现场现象分析判断为滑阀阀板与阀杆脱落或者断裂。反应温度在最低加工量下仅仅能维持在470-475°,分馏操作波动极大,气分装置停车,油浆外甩量达到10%,装置收率几乎无法统计。故障出在过年期间,联系检维修单位都非常困难。装置运行气如游丝,损失巨大。 本人对催化装置和滑阀结构比较了解,提出不停车在线开孔顶开阀板处置的方案。经公司和设备制造厂家论证后认为有一定可行性。决定实施在线开孔处置。本人提出完整方案,设计顶杆推进机构,并组织实施,且一次成功,滑阀阀板顺利打开,反应温度和加工量达到操作要求。 该方案就是从滑阀背后打孔,设计合适顶杆推进,顶开阀板。只要施工和选材不出问题,安全风险很小。 该处置办法是否为催化装置首创,请各位指教!查看更多 5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油价下跌难撼煤化工业盈利预期? 自7月11日到7月18日的一周内,国际油价下跌了10.8%。7月26日,国际油价早盘继续大幅跳水,跌幅一度超过3美元,最低跌至121.12美元,为两个半月以来最低点。至此,国际油价在短短两周多时间内累计跌幅已超过16%。从中长期看,高油价往往伴随着高通胀,全球经济会因此慢慢进入下降通道,从而导致对电力、钢铁、建材的需求下降,进而影响煤炭需求的增速。   但即使考虑能量转化的损失,原油产成品和煤炭产成品的成本比在1.4:1,煤炭制品的利润空间仍远远大于石油制品。油价暴跌难以撼动煤化工等替代性燃料的盈利水平。未来煤炭企业的成长机会,除了自身产能的扩张外,将主要来自于向下游煤化工的发展。    银联信分析:   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全球煤化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稳定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在高油价环境下,将掀起全球第二轮煤炭对石油的替代。尽管从2004年以来,国际煤价的涨幅超越了油价,但相同热当量的煤炭价格仍远远低于原油。据测算,1吨标准煤(7000大卡)相当于0.7吨标准油当量,即大约5桶原油。按照170美元/吨(6300大卡)的澳大利亚FOB价,和12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计算,相同热当量的石油和煤炭价格比为3.18。目前 国内对原油制成化工成品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为90%,而按照目前煤化工行业的测算,煤制 甲醇 等煤化工的能量转化效率,保守估计在40%以上。因此,即使考虑能量转化的损失,原油产成品和煤炭产成品的成本比在1.4:1,煤炭制品的利率空间仍远远大于石油制品。     一、我国煤化工行业已经起步   2007年是中国煤化工产业稳步推进的一年,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 、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行业的投资 机遇仍然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煤化工技术的工业放大不断取得突破、大型煤制油和煤制烯烃装置的建设进展顺利、 二甲醚 等相关的产品标准相继出台。   2007年中国醇醚燃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年建成投产的甲醇和二甲醚装置分别达到了几百万吨,并且在建的装置总规模也达到了千万吨级,为醇醚燃料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建设部于10月出台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产品标准为二甲醚燃料的民用扫清了障碍,新奥集团以其强大的民用燃气分销渠道优势在二甲醚燃料行业取得了领先地位,而久泰能源、兰花科创和湖北天茂等行业巨头紧随其后。二甲醚的车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由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申卧客车、上柴集团、上海华谊等九家单位组成的产学研联合团队的推动下,车用二甲醚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从技术上,2007年中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并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 催化剂 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    二、高油价成为推动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目前油价仍处高位,加上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相当可观。而政策所铸起的高壁垒,也无疑为已经能够规模化投产煤化工产品的上市公司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条持续高速增长的道路。   1、高油价和石油供应的不稳定性催生替代型能源发展   在供需关系、汇率、地缘**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在近几年持续走高。另外,国内储量有限,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来源主要是中东地区,运输渠道单一,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石油进口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近年来,我国尽量致力于发展新的进口渠道,比如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但是目前的这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改变,而且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某些隐患和问题可能将进一步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在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替代性能源,就成为了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煤化工替代性能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2、煤炭储量丰富是我国发展煤化工替代性能源的现实基础   替代性能源包括煤制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然而,受制于成本、技术和诸如应用领域等其它现实性因素来说,煤化工(主要是煤制甲醇二甲醚)替代性能源具备更好的发展空间。   首先,从应用领域来说,我国主要的耗能行业是交通领域,这里集中了大约40%左右的油品消耗量。而目前的其它替代性能源如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都不具备大规模替代交通领域油品消耗的潜力。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可行性的角度上来说,煤制油和甲醇二甲醚就具备很好的车用油替代性,尤其是甲醇二甲醚,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已经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   其次,从现实条件来说,丰富的煤炭储量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当中,我国的煤炭储量占到大约15%,而石油储量才占到2.7%左右,这就造成了我国一次性能源中以煤为主的事实。而丰富的煤炭储量无疑为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来源。   3、产业政策和现实技术条件的成熟推动煤化工行业发展   在“十一五”规划中,有这样一条:“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动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另外,发改委等在规划这一新兴行业发展的时候,也提出了规模化的要求,强调不能一哄而上,这就为已经进入的龙头型企业提供了宽松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煤制油和煤制甲醇二甲醚目前都已经具备了足够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条件。煤制油方面的运作范例如南非的sasol公司等,而国内的神华集团和兖煤集团等都在建设百万吨级以上的项目 。而甲醇二甲醚项目相对而言则技术要求更低,兖州煤业和泸天化等上市公司等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注$ # , $ $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氨基钠的分析方法?特急,在线等? 如题,希望高手门能给我全面的资料谢谢!!!!!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上海灼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许昌学院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区:河北省
个人简介:记住,你是个女孩,高傲是你的象征,自信是你的资本,微笑是你的标志。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