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欠宠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2
销售
来自话题:
什么是煤制油?(回复加分)? 所谓煤制油即煤液化,是将煤中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其目的就是获得和利用液态的碳氢化合物来替代石油及其制品,包括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两部分,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首先是德国科学家f.bergius于1913年发明的。其原理是煤炭在溶剂作用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与气态氢发生反应,使煤的氢含量增加,最后转变为液体的过程。1927年德国燃料公司pier等人开发了硫化钨和硫化铜催化剂,将液化过程分为糊相加氢和气相加氢两阶段进行,解决了工程化问题,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煤直接液化企业,并陆续建设了20套煤直接液化装置。 煤的间接液化 煤的间接液化是德国皇家煤炭研究所的f.ficher和h.tropsch两个化学家于1923年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称为f.ficher-h.tropsch(简称为f-t)合成或者费托合成。其原理是以煤为原料先经气化制合成气(co+h2),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f-t合成)液态烃类产品。 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重新重视煤炭直接液化的新技术开发工作,纷纷组织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及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相继开发了多种工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有以下几种。 (1)溶剂精制煤工艺(src):是由美国煤炭研究局(ocr)于1962年与spencev化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煤直接加氢液化工艺,最初是为了洁净利用美国高硫煤而开发的一种生产以重质燃料油为目的的煤液化转化技术,不使用催化剂,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利用煤自身的黄铁矿将煤转化为低灰低硫的常温下为固体的src-1。后来又改进工艺,采用增加残渍循环,减压蒸馏方法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常温下也是液体的重质燃料油,即src-ⅱ。 (2)供氢溶剂法(eds)。是美国埃克森研究和工程公司于1966年首先开发使用供氢溶剂的煤液化工艺。在液化反应组分中也不加催化剂,从而避免了煤中矿物质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延长了高性能活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其与src法的区别是对循环溶剂单独进行催化加氢,从而提高了溶剂的供氧能力,液化油率提高,主要产品是轻质油和中质油。 (3)氢煤法(h-coal):是由美国碳氢化合物公司(hri)在氢油法(h-oil)工艺基础上开发的与src法和eds法完全不同的氢煤法(h-coal)工艺,它采用高活性催化剂和沸腾床反应器,使得液化转化率和液体收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提高了液化粗油的品质,液化油中的杂原子含量也降低了。 (4))德国igor工艺:是由德国环保与原材料回收公司与德国矿冶技术检测有限公司(dmt)在德国老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煤加氢液化与加氢精制一体化联合工艺,原料煤经该工艺过程液化后,可直接得到加氢裂解及催化重整工艺处理的合格原料,从而改变了以往煤加氢液化制备合成油还需再单独进行加氢精制工艺处理的传统煤液化模式。后来igor工艺又将煤糊相加氢和液化粗油加氢精制串联,既简化工艺,又可获得杂原子含量很低的精制油,代表着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5)俄罗斯低压加氢液体工艺:是由前苏联国家科学院、国家可燃物研究所和图拉煤业公司共同开发的工艺,利用黄煤和煤焦油加氢液化的生产经验和丰富的褐煤煤资源,采用煤糊相加氢应用高活性铜系催化剂的工艺,从而降低了加氢反应压力,提高了油品收率。 (6)煤催化两段液化(ctsl)工艺:是由美国碳氢化合物公司hri于1982年开发的煤液化工艺,其特点是:煤液化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装有高活性的加氢和加氢裂解催化剂,两段反应器既分开又紧密相连,可以单独控制各自的反应条件,使煤的液化始终处于最佳操作状态,该工艺的煤液化油收率较高,达到80%左右,成本却比一段煤液化工艺降低17%,从而使煤液化工艺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油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7)煤的hti工艺:是在借鉴两段催化液化法和h-coal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了近年来开发的悬浮床反应器和用少量的hti拥有专利的铁基催化剂,其特点是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在高温分离器后面串联有在线加氢固定床反应器,对液化油进行加氢精制;固液分离则采用临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液化残渣中最大限度回收重质油,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液化油收率。 (8)日本nedol煤液化工艺:是由日本新能源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烟煤液化工艺,它吸收了美国eds工艺与德国新工艺的技术经验,将制备煤浆用的循环溶剂进行预加氢处理,以提高溶剂的供氢能力。液化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则采用真空闪蒸方法进行分离,简化了工艺过程,易于放大生产规模,煤液化反应过程中使用了价格低廉的黄铁矿等铁基催化剂,也降低了煤液化成本。同时也可使煤液化反应在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所产液化油的质量高于美国eds工艺,操作压力低于德国煤液化新工艺。 (9)煤共处理工艺:它包括煤/油共处理和煤/废塑料共处理两种,煤/油共处理工艺是将原料煤与石油重油、油沙沥青或者石油渣油等重质油料一起进行加氢液化制油的工艺过程,这实际上是石油炼制工业中重油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发展;煤/废塑料共处理工艺则是将原料煤与废旧塑料和废旧橡胶等有机高分子废料一起进行加氧液化制油的工艺过程,煤共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基于重质油或者废旧塑料和橡胶中富氢组成,可以作为液化过程中的活性氢供体,并以此来稳定煤热解产生的自由基“碎片”,该工艺可明显降低氢溶剂和氢气的消耗量,不仅可以使煤和渣油或废旧塑料同时得到加工,还可以提高液化原料的转化率,液化油产率和液化油产品的质量。因此,煤共处理工艺比煤单独加氢液化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10)神华煤液化工艺:目前正在试车中,2009年6月将开车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油浆装车起静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各位,3月29日山东青州山东青州工业园区油罐爆炸1人重伤,主要原因是油浆装车起静电导致油浆罐着火爆炸。油浆属重油类,不易起静电吧。油浆装车在何种情况下起静电?如何预防及消除?查看更多
CADWORX自动添加阀杆? 在等级库中添加查看更多
塔压与塔生产能力的关系? 同意四楼的意见,提高塔压后各馏出口的温度与组分与设计差的就远了,质量很难合格,三大平衡不易控制。按你的说法应该是轻组分多了导致超负荷,还是从减少轻组分或降低顶负荷来想办法。查看更多
讨论一下高压后台自动化运行配置? 不懂,搞化工工艺的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一个跟土建有关的工艺问题求助? 如果振动不大什么的,都好说。。。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查看更多
PROII模拟时减三,减四线,这种重组分原料,一般怎么输 ...? 如果用proii模拟的话,至少需要馏程和密度。 查看更多
阳春三月,注册考试你开始准备了吗? 准备注册公用设备!!!!!!!!!!!!!!!查看更多
PDS与PDMS应用体会? 感觉说得太对了,我们也是先学pds,后学pdms,不过好像pds很难做到盗版的也能用,嘿嘿 ,pdms用盗版的要求不高也完全ok。学起来不管怎么样,三维还是有相通的地方。查看更多
金属,最难的是什么? 生活中, 最难留住的是光阴;最难把握的是机遇; 最难做好的是细节;最难处理的是关系; 最难改变的是习惯;最难得到的是人心; 最难分配的是利益;最难控制的是情绪; 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最难找到的是知音; 最难抵挡的是诱惑;最难提高的是素质。。。。。。, 那么, 在金属冶炼中,最难的是什么, 在金属使用中,最难的又是什么?强烈欢迎大家参与。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制甲醇精馏所出水是否能用来电解氢气? 还有一点提问,为什么我有一点财富怎么下不了综述甲醇的应用现状及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 我正找催化剂这方面资料,学校里的知识库都下不了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列管换热器经常堵、泄漏怎么解决? 堵了估计是冷却水的问题,冷却水不够干净容易结垢或者水流速过低都有可能导致堵,当然如果换热器设计有问题,也会容易堵(一般很少出现,但是由于你说还有泄漏,估计这个质量有可能会有问题)。泄漏的话可能是设计问题了,或者是密封元件不合格,容易损坏。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施工图阶段设备选型问题? 都到了施工图阶段了还在问设备选型?那你前期工艺设计怎么提的条件?你这样子搞不好要推翻你前面的工作结果.施 ...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现在了解了,以前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施工图阶段要做什么。我们老师的意思是我拿别人做好初步设计的作品接着做,完善。不过还是谢谢你的耐心回答。 查看更多
关于ST571电机综合保护器测量问题? 综合保护器输出20ma对应的应该是你保护器设置的电流值查看更多
好活动开始了,队员、评委任你选,奖励丰厚呀? 再加上一个,也要积极关注呀 【防腐能手】评选活动——有实力,肯展示,就有机会!来吧! https:///thread-1236245-1-1.html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压缩机用动力机 2300KW 电机故障? 我们这的滑动轴承设备启动时,油站的油温必须达到二十五度,才能启动,油温低了,建立不起油膜(我们用的是46号汽轮机油),启动负荷过大,造成超流,,,,,,,你的启动和正常运转,都超流吗?查看更多
变压器选择? 多谢各位. 都是电机. 增加的负载都是同时连续运转. 都是二级负荷.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电子版? 我想这个也快想疯了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7米高的磁翻板液位计容易读数么? 等我给你拍个照片传上来,你就知道了 我这边7米的磁翻板,加的干簧管式的远传,等下出去给你拍个照片传上来 ... 你7000买了国产的雷达,7米的磁翻板液位计 ,含税含运费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不会超过这个价格。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压力容器选材原则? 压力容器的选材原则应该是: 1,满足介质对材料的选择性,同时满足强度要求符合gb150及容规的要求. 2,经济性. 3,材料易采购. 4,所选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不知答得对不对.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销售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地区:云南省
个人简介:你的个性签名,就是我的签名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