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鶴歸鶴辭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2
设备维修
采用提高变换压力,为什么会使系统冷凝液酸度增大? 采用提高变换压力,为什么会使系统冷凝液酸度增大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蓄电池硫酸前景? 硫酸 行情一直处于低谷,不知道现在蓄 电池硫酸 或 试剂 硫酸发展前景怎么样,哪位前辈介绍下,说不定这也是硫酸的一条出路。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enhancement of urba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6-06批准 1996-10-01实施 前 言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指导全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作,使之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根据原能源部司局电供[1991]131号文和原能源部电力司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若干意见》,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负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上海、长沙、南京、沈阳、广州、武汉、福州、重庆、昆明、乌鲁木齐、辽阳、包头供电局(电业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方面的经验,由北京供电局具体起草了本技术导则。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北京供电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岐、陈光华、关诚、伍秋熹、牛益民。 1 范围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我国按行政建制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作。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原能源部、建设部 能源电[1993]228号文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3 总则 3.1 各地供电部门应按照原能源部、建设部部颁(能源电[1993]228号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本导则规定的技术原则的要求,并结合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具体制订本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实施细则。各地制订实施细则时要贯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针,并应逐步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3.2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由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柱上变压器、开闭所(开关站)、配电站或室(含 箱式变电站 )、接户线等组成。 3.3 公用架空线路现阶段仍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发展电缆网络。 3.4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配电网的改造应纳入城市改造和建设的统一规划。各地供电部门应与地方城建部门密切配合,并取得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3.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应与城市高压电力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业扩报装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大修、更改工程相结合。 3.6 在配电网改造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但应持慎重态度,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7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可采用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4 中压配电网 4.1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所布点、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显的供电范围,一般不应交错重叠。分区的划分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 4.2 中压配电网应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使载流元件过载。当任何一个中压馈电柜因故停运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用户供电;当发生线路事故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非故障线路段用户供电,配电线路不过负荷,不限电。 4.3 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长期规划(一般为20a)一次选定,多年不变。在不敷需要时,可另敷设新线路或插入新的高压变电所。 4.4 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一般应控制在其安全电流的2/3以下,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负荷电流应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留有适当的裕度。 4.5 中压配电网应选用短路容量能满足较长期发展需要、可靠性高、体积小、维护工作量少和操作简单的新型设备,如SF6开关、真空开关、环网单元、小型封闭式配电装置及各种新型熔断器。 4.6 城市道路网是城市配电网建设的依托,每条道路至少应留有一条架空线路路径。城市主、次干道均应留有电缆敷设位置,有些干道还应留有电缆隧道或排管位置。 4.7 架空线路。 4.7.1 城市中压架空配电网应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结构。中压线路的主干线和较大的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线路分段一般为三段。相邻变电所及同一变电所馈出的相邻线路之间应装设联络开关。 4.7.2 中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铝绞线,主干线截面应为150~240mm2,考虑城市电力网的发展,分支线截面不宜小于70mm2。 4.7.3 化工污秽及沿海地区宜采用绝缘线、铜绞线或 钢芯铝绞线 。当采用绝缘线时,绝缘子绝缘水平按15kV考虑。当采用铜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时,绝缘子绝缘水平按20kV考虑。 4.7.4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可采用绝缘线。 4.7.5 中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长度为12m电杆,必要时,可采用长度为15m及以上电杆。 4.8 电缆电路。 4.8.1 电缆线路是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区宜采用电缆线路: a)依据城市规划,繁华地区、大中型住宅小区和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b)街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 c)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或负荷较大的用户; d)电网结构需要时。 4.8.2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应发展公用电缆网,严格控制专用电缆线路。公用电缆线路连接供电点的数量及接用容量的确定应考虑运行及管理的要求。 4.8.3 公用电缆网的结构形式可采用单放射式、双放射式、单环网式和双环网式等。 4.8.4 依重要程度,以电缆向用户供电的形式如下: a)以一路电缆向用户供电(宜用双条电缆); b)一路电缆主供,另一路公用架空线路备用; c)由一个或两个电源点(变电所或开闭所)供电的两路电缆向重要用户供电; d)由两个或三个电源点供电的三路电缆向特别重要而容量又较大的用户供电。 4.8.5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条数、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采取以下敷设方式: a)直埋敷设,用于电缆条数较少情况; b)沟槽敷设,用于电缆条数较多且无机动车负载的通道; c)排管敷设,用于有机动车负载的通道; d)隧道敷设,用于变电所出线端及重要市区街道、电缆条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的地段,隧道应在变电所选址及建设时统一考虑,在主要道路路口应预设过路排管或隧道; e)架空及桥梁构架敷设; f)水下敷设。 4.8.6 电缆线路的分支,根据需要和可能应建设环网开闭箱(室)或分支箱(室)。 4.8.7 中压主干线电缆截面宜选用铜芯185mm2及以上或铝芯240mm2及以上,支线电缆截面的选用应满足载流量及热稳定的要求。 4.8.8 开闭所的电源电缆,每路宜采用双条铜芯240mm2或铝芯240mm2的电缆。 4.8.9 市区中压电缆线路之间应加强联络,逐步形成环网布置开环运行的电缆网络。 5 柱上变压器 5.1 柱上变压器应靠近负荷中心,容量一般以315kVA为限,不敷需要时,应增装变压器。变压器台架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成。 5.2 为提高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水平,其最大负荷电流不宜低于额定电流的60%。 5.3 新装的变压器应采用低损耗变压器,现运行的高损耗变压器应逐步换为低损耗变压器。 6 低压配电网 6.1 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宜采用以柱上变压器或配电室为中心的树枝放射式结构。相邻变压器低压干线之间可装设联络开关和熔断器,正常情况下各变压器独立运行,事故时经倒闸操作后继续向用户供电。 6.2 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宜一次建成,今后不敷需要时,可插入新装变压器。 6.3 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宜过大,为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市区一般为250m,繁华地区为150m。 6.4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线截面宜与相线截面相同。为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纯照明负荷的街区应避免采用单相供电。 6.5 低压配电网应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架空线路不得越过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开关。 6.6 为满足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减少外力破坏事故,低压架空线路应推广使用绝缘线。架设方式可采用集束式或分相式。当采用集束式时,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多回低压线路可同杆架设。 6.7 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铝芯绝缘线,主干线截面宜采用150mm2,次干线宜采用95、120mm2,分支线宜采用50、70mm2。 6.8 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长度为10m及以上电杆。 6.9 为多层楼房或单相负荷较大的用户供电的低压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三相负荷电流应基本平衡。 6.10 接户线应采用耐气候的聚乙烯绝缘线,从同一电杆上引下的接户线较多时,可采取将主接户线引入分线箱,再从分线箱向用户引出接户线的措施。分线箱可装设在用户建筑物的外墙上,亦可装设在专用电杆上。 6.11 为防止零线断线烧损用户家用电器,低压线路主干线的末端和各分支线的末端,零线应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零线也应重复接地。 7 开闭所、配电站 7.1 为解决高压变电所中压配电出线开关柜数量不足、出线走廊受限,减少相同路径的电缆条数,建设开闭所是必要的。开闭所应配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同时建设,作为市政建设的配套工程。 7.2 开闭所宜建于城市主要道路的路口附近、负荷中心区和两座高压变电所之间,以便加强电网联络,提高供电可靠性。 7.3 开闭所可以结合配电站建设,亦可单独建设。开闭所的接线力求简化,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6~10路出线。开闭所应按无人值班及逐步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要求设计或留有发展余地。 7.4 在新建的住宅区内,应建设地区公用配电室。配电室可选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配电室一般装两台变压器,变压器间按630kVA或1000kVA设计,建设初期按设计负荷选装变压器,低压为单母线分段,可装设低压母联断路器并装设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7.5 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面积累计10000~20000m2应建一座配电站,大型住宅小区应建设开闭所向若干个配电站供电。 7.6 高层建筑内的重要设施如水泵、电梯等应双电源供电。 7.7 住宅小区内的中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或绝缘线。 7.8 在繁华地区及受场地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而又不允许安装柱上变压器的处所,可考虑采用箱式变电站。 7.9 开闭所、配电站的选址应考虑到设备运输方便,并留有消防通道,设计时应满足防火、通风、防潮、防尘、防毒、防小动物和防噪音等各项要求。 8 对用户供电的有关规定 8.1 用户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8.2 双电源或多电源的用户,各电源之间应有可靠的机械或电气连锁,任何情况下不得向电网反送电。 8.3 用户未经供电部门同意,不得对外转供电力。原有的转供用户,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为由供电部门直供。 8.4 有无功补偿要求的用户的无功功率应就地按功率因数自动补偿,不得向电网倒送无功功率。 8.5 特种用户的畸变负荷、波动负荷、不对称负荷应符合原能源部、建设部部颁(能源电[1993]228号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 8.6 凡产生高次谐波致使系统电压发生畸变的用户设备(如晶闸管整流设备、电弧炉、交流弧焊机等),用户应按GB/T14549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8.7 中压供电一般不供单相负荷,低压用户30A以下的单相负荷,可单相供电,超过者应以两相三线或三相四线供电。 9 路灯供电 9.1 为确保城市道路照明,根据配电网结构,路灯宜采用由变电所或开闭所馈出中压路灯专线供电的方式,亦可采用由路灯专用变压器或配电站路灯专线供电的低压供电方式。 9.2 路灯供电线路原则上可与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或同沟敷设。 [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求一些水相变换热的资料? 求一些水相变换热的资料求一些水相变换热的资料求一些水相变换热的资料求一些水相变换热的资料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联醇装置中精甲醇质量控制措施浅谈?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联醇装置中精甲醇质量控制措施浅谈 孙斌,贺丰(湖南金信化工公司,湖南冷水江市,417506) 2007-03-01 1 前言 甲醇是生产甲醛、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医药、农药等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和燃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甲醇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的精甲醇大量用于甲醛生产,甲醛生产多采用精甲醇在银催化剂下气化脱氢工艺,对原料纯度要求就很高。例如,甲醇中含较多的烷烃等杂质,会使银催化剂失效:含较多的高级醇杂质会使甲醛产品的酸值超标。同样,当甲醇用作其它化工生产时,也会因杂质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效地、经济地去除甲醇中的杂质,生产出优质的精甲醇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氨醇法甲醇产品的主要杂质按沸点的高低分为二大类:①轻馏分(低沸点)杂质,主要有二甲醚、甲乙醚、甲醛、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以及不凝性气体CO、H2、N2等,约占粗甲醇总量的1%②重馏分(高沸点)杂质,主要为水、高级烷烃、高级醇、烯烃、醛酮和有机酸等,约占甲醇总量的7-9%。 我公司近年来在原有2万t/a氨醇法甲醇装置的基础上,新扩建了一套节能型4万t/a氨醇联产装置,其甲醇质量控制卓有成效,精甲醇产品质量连年保持优等品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2 粗甲醇生产中杂质的控制 由甲醇的合成反应可知,在甲醇合成反应条件下,除生成甲醇和水外,还生成几十种微量有机杂质(参见见表1)。这些杂质的生成,与合成甲醇的工艺条件有关。如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催化剂、反应气的组分异常变化以及催化剂中的微量杂质等的作用,都可能使合成反应偏离主反应的方向,而增加甲醇中杂质含量。为控制精甲醇产品的杂质,首先应抑制或减少甲醇副反应的生成。 2.1 适当维持较低的甲醇合成操作压力 根据甲醇反应式: CO+2H2=CH3OH+Q 以及其系列副反应的反应式,如生成辛烷的反应: 8CO+17H2=C8H18+8H2O+Q 可知,合成甲醇的主副反应均为体积缩小的反应。提高合成操作压力,增加反应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都有利于主副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但其对各个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生成烃类的反应是一个体积悬殊的体积缩小反应,生成烃类的碳链越长,反应体积变化越大,故反应压力越高,生成烃类的碳链越长,越有利于副反应。因此,在保证主反应的合成条件下,适当维持较低的操作压力,有利于减少饱和烷烃、长链烃类杂质的生成。 2.2严格控制催化床反应温度,并稳定在较低的反应温度条件 甲醇合成属释放热量的反应。催化剂床层温度的分布和热点的变化,不仅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和甲醇产率,而且因为温度较高时副反应增加,饱和烷烃生成量也增加,将直接影响粗甲醇的质量。因此甲醇合成的操作温度一般应控制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的较低值。 2.3选择高质量的催化剂,维护使用好催化剂 催化剂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较大,不同型号的催化剂,因其组分、性能、使用条件的不同,而对甲醇主副反应的选择性,副反应生成的杂质差异很大,如我公司目前使用的铜基催化剂较原来的锌铬催化剂优越得多,不仅使用压力、温度低,CO转化率高,而且副反应少,生成的杂质量低,甲醇质量明显提高。此外,即使使用同一型号催化剂,因其制造质量的差异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对合成甲醇的反应和杂质生成量的影响也不一样,若催化剂的成份不纯,含杂质量多,会降低其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增加副反应和杂质生成量,如催化剂或设备管线中带入微量的铁,将加剧各种烃类的生成。还有,如果催化剂升温还原和生产控制不当,也会影响其活性和选择性,或过早的衰老夫活,增加副反应物的生成。所以甲醇生产中,应注意选用高质量的催化剂,并严格加强操作工艺管理,以提高粗甲醇质量。 3 精甲醇精馏工序的质量控制 3.1 精甲醇工艺流程的选择 精甲醇蒸馏工序的目的是脱除粗甲醇中的有机杂质和不易溶的气体、降低水分,制得符合GB338标准的工业甲醇。目前国内甲醇精馏工艺主要有三种,一是比较广泛的双塔精馏流程,两次蒸馏并带有轻馏分的萃取分离,可以达到工业甲醇的优等品;二是带有高锰酸钾反应的精馏流程,它预处理了粗甲醇的还原性物质,虽然可保证产品质量,但工艺复杂;三是三塔精馏流程,适合于含二甲醚等特高的粗甲醇的精馏。选择合理的精馏方法,不仅能保证精甲醇的质量,而且也会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公司氨醇联产工艺,保证了精甲醇中含二甲醚等轻馏分低,还原性物质少的特点,故采用的是双塔精馏流程(参见图1),其预精馏塔和主精馏塔的塔径分别为DNl200、DNl600;塔型为浮阀塔,具有塔板效率较高,单位截面生产能力较大的特点;预精馏塔脱除粗甲醇中沸点较低的轻馏分杂质;主精馏塔主要脱除粗甲醇中沸点较高的重馏分杂质。 3.2 预塔精馏的质量控制 3.2.1醚类物质的脱降 联醇生产得到粗甲醇含有醚类物质,比较多的是二甲醚,甲乙醚。醚类化学性质不活泼,二甲醚沸点为-23.7℃,甲乙醚沸点为10.8℃,它们在常温下是气态,在粗甲醇中属物理溶解。因而醚类物质的脱除,只要严格控制预塔顶部引出的气体温度,控制冷凝器冷凝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使醚类物质放空排入大气。类似这样的物质,如CO、H2、N2等同样得到脱除。严格控制放空温度非常重要,既要做到杂质脱除,也要减少甲醇浪费。 3.2.2胺类物质脱除 在联醇生产中,有的工厂由于原料气中有微量氨,因而在合成甲醇时会生成胺类物质,特别是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这类物质呈微碱性,有难闻的鱼腥味。一甲胺的沸点为—6.3℃,二甲胺沸点6.9℃,三甲胺沸点2.8℃,在常温下它们均为气态.在粗甲醇中这类物质以盐类[如(CH2-NH2)2·H2CO3]或像氨的水溶液[如(CH3-NH3)·OH刚形式存在。因此胺类物质的脱除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把化合态的胺类物质分解成游离态胺,即在粗甲醇入预塔前加碱使其在预塔进行分解:②变成游离胺后,因为胺类物质沸点低,常温下为气态,因而也就可以像脱除醚类物质一样脱除掉。 值得指出的是:粗甲醇在入预塔前加碱可使粗甲醇呈酸性时起中和作用而防止碳钢设备腐蚀,在粗甲醇因有胺类物质呈微碱性时加碱也是不可少的,但要注意量的控制,以预塔底溶液PH一定数值为宜。量少,不能起到充分脱除胺类物质的作用:量多,不仅浪费,并且增加能耗,严重时碱与粗甲醇中油类物质发生皂化反应而起泡,引起泛塔的恶果。 3.2.3烷烃类物质脱除 在甲醇合成过程中,生成一些烷烃类和高级醇类杂质。它们在常温下与甲醇混溶,但难溶或不溶水。在精甲醇产品中若含有10ppm以上这类杂质时会引起精甲醇水溶性测试时发生浑浊。这类物质,它们本身各自的沸点比较高,按照常理,在预塔中不能脱除,应在主塔中脱降。但是含碳原子为5~10个的一些烷烃物质,它们与甲醇组成共沸物。这些共沸物沸点低于或接近于甲醇的沸点64.6℃,参见表2。 从预塔的温度分布看,混溶在甲醇溶液中的这些烷烃,主要集中于预塔顶部而大量进入预塔顶部出塔气体中,最终大部分聚集在预塔回流液中,少量经放空进入大气。如果这类杂质不在预塔回流液中脱除,会造成预塔底部出液中这类杂质累积增高,到主塔后就无法脱除,产品就不合格。 据此,我们在初馏物槽前增加 油水分离器 ,从预塔顶出来的甲醇混合气水经冷凝器冷凝后首先进入油水分离器,同时向油水分离器内加入15%粗醇量的蒸汽冷凝水或稀醇水作萃取剂,用油水分离器底部阀门调节液位,从玻璃板视镜中观察油层厚度,待积聚一定量后取出油状物(这种油状物可掺入到重油中作燃料用,也可以作浮选剂用)。萃取分离共沸物中的杂质后的甲醇水溶液从分离器底部管道自动流进初馏物槽,由回流泵打入预塔塔作回流。 但在萃取过程中必须注意:①萃取位置应选择效果最佳位置;②萃取和分离过程要有恰当的停留时间;③萃取剂用量要合理等。④加水还可以起到提高整个预塔温度的作用,对脱除低沸物有利,但加水量太多,则会影响系统的生产能力和增加能耗。 3.2.4预塔回流液采出 众所周知,在精馏过程中回流是不可少的。但在预塔系统不管采取多少措施,在预塔回液中杂质总会逐步积累。所以采出少量回流液以保证回流液也是不可少的一个措施。根据我公司的经验采出量为粗甲醇入料量的1%~1.5%(体积)。部位应在预塔回流第二冷凝器冷凝液中采出,因为此处含杂质最高,采出量可以小,且效果最佳。采出液集中到收集槽外销或进行再处理得到品级较低的精甲醇。 3.3主塔精馏的杂质去除 3.3.1主塔回流液采出 主塔回流液与成品质量有一定差别(参见表3),这说明主塔回流液中也有杂质积累,为保证回流液质量以得到好的成品质量,也需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控制主塔回流冷凝器温度,使放空气温度维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把低沸点杂质起入大气:②主塔回流液采出,其采出量为预塔粗醇入料量的1%~1.5%(体积),对采出物处理与预塔采出的回流液相同。 3.3.2高沸点杂质脱降 前面已经说到,粗甲醇中含有水、高级烷烃、高级醇、烯烃、醛酮和有机酸等,这些物质沸点较高,有些物质相互或和水形成共沸物,但沸点也较高。高沸物主要在主塔中脱降。从主塔温度分布看,高沸物杂质主要集中于塔下部,随着塔底残液排出。但在生产过程中,塔底残液中甲醇含量要小于1.0%(重量),塔底沸腾温度在104~110℃之间。所以高沸物也要上移到塔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严格控制回流比,将回流比控制在2.5~3.0之间。另外,还要严格控制主塔板灵敏温度,选作灵敏塔板的塔板温度应该控制在7l~74℃之间。 3.3.3乙醇的脱降 GB338标准中,对精甲醉中乙醇含量没有要求。但精甲醇是化工原料,故有的用户提出乙醇含量要小于50ppm。事实上,在生产甲醛时,乙醇含量过高会引起甲醛溶液酸值高,严重时还会发生反酸现象。即 甲醛水溶液 随停放时间延长而酸值不断上涨。另外,乙醇的沸点为78.3℃,与水生成共沸物的沸点为78.15℃(重量组成为乙醇95.6%、水为4.4%),所以如果精甲醇中乙醇含量增高,水份也会增高。因此对乙醇的脱除十分必要。 从主塔温度分布看,塔中下部乙醇含量较高,它将随着残液排出一部分,但也会上串进入产品中去。我们采取在塔下部适当位置取出一部分溶液,采出量为预塔粗醇入料量的3-4,%,采出物汇同前面得到的采出物作同样处理。实践证明这个措施是有效的:当粗甲醇中乙醇含量为600ppm左右时,精甲醇中乙醇含量可小于l00ppm。当然,在处理乙醇的过程,其它杂质也相应得到一定处理。 3.4 其它质量控制措施 3.4.1严格原料及成品管理 正常生产时,粗甲醇的质量状况变化不会太大,但是开车和停车阶段的物料必须严格分开。尤其是回收废甲醇、停车放料及初馏物采出等,其中含有较多的油和其它杂质,必须特别注意。如果开车的循环液与这些料液混合,则使料液中的油分可超过正常含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造成精馏塔内油分及其它杂质蒸汽压的增高,影响精甲醇质量。 3.4.2根据粗甲醇生产工况调整精甲醇操作工艺 预防杂质在甲醇精馏系统中的累积,还应从操作管理着手,根据粗甲醇生产中催化剂质量、使用情况及粗甲醇质量,注意调整甲醇精馏工艺条件和预塔的初馏物采出。一般在催化剂使用初期,其活性较好,反应温度、压力不高,副反应少,杂质生成量少时,初馏物采出可少些;到中、后期,催化剂逐渐衰老,反应活性降低,反应温度、压力均升高,此时,副反应增加,杂质生成量增多,需增加初馏物的采出。 3.4.3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精甲醇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测,并利用检测结果加强甲醇生产过程控制。例如在生产调度中,运用酸碱中和原理,将精甲醇中间槽碱性产品和酸性产品合理搭配,从而使原来碱值过高的产品由二级中和为一级品。这样可以减少返槽率,大大提高精甲醇质量。 4结束语 精甲醇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技术控制和管理控制。技术控制主要包括保持物料和热量的平衡稳定。管理的控制主要包括工艺操作的稳定和到位。我公司生产的精甲醇历年保持优等品100%的业绩(参见表4),就是较好地加强了甲醇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控制的结果。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华能在呼伦贝尔的煤制甲醇项目如何了? 我看到一些报道说华能好像和道达尔在呼伦贝尔在做一些合作。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个事情。华能本身在那的项目做得怎么样了呢?他们合作到底什么产品啊? 谢谢。 .注$ # , $ $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膜吸收实验流程? 在做膜吸收实验的时候,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气、液的温度、流量、压力等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调节?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储罐喷涂特氟龙防腐的价格? 小弟现设计一台装运 浓硫酸 的运输罐,罐体材质16MnDR。为保证罐体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运输中的安全,想给罐体内做 特氟龙喷涂 防腐。但从网上找喷涂价格高低不等,不便于用来核算成本。 所以想请有了解这方面市场行情的大神不吝赐教,给说下储罐 喷涂特氟龙 的价格区间,非常感谢!!! 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合成氨过程中用到哪些锅炉? 合成氨 过程中用到那些锅炉,锅炉的简介。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技术求助:请教下混床和复床的区别。? 请教下混床和复床的区别, 刚入门不懂?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冬季水压试验的水温控制问题? 请各位讨论一下,在北方冬季无保暖车间,容器进行水压试验时,都是怎么控制水温的?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2013年专业案例上午14题,求高人指教? 14 、用一内径为 500mm 的钢管将 25 ℃的天然气(分子量 M=16 ,粘度μ =1.16 × 10-5 · s )输送至 10km 处(标高不变),输气量为 50000NM3/h ,管道入口处压力为 0.52MPa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为 0.1mm ,如果忽略动能项的影响,则出口出压力( MPa )应为下列哪个数值? 提示:λ可由查图得到ε /d=0.0002, 当 Re=2.18 × 106 时,λ =0.014 ;当 Re=5.99 × 105 时,λ =0.0155. ( A ) 0.41 ( B ) 0.51 ( C ) 0.23 ( D ) 0.16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寻找防爆型直径不超过180mm潜污泵? 因积水坑较小,在危化品罐区地下所以需要小些的 潜污泵 或者有那种不用灌泵的自吸的可以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二甲醚球罐上安全阀放空? 我公司 二甲醚 球罐上 安全阀 排放介质是否必须接入火炬总管,而不能直接放空至安全阀处?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如何安全、环保、健康的使用油漆? 如何安全、环保、健康的使用油漆?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请问做盐水中的钙镁分析时终点怎么判断? 在做盐水的钙镁分析时,要用EDTA将溶液滴定成蓝色即为终点,但这个蓝色该怎么确定呢?溶液对着白炽灯看已经变蓝了,但对着太阳光看好像还是紫红,,这个颜色的判断到底有没有标准,要怎么看呢?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单级离心泵的叶轮说明? 在单吸 离心泵 叶轮中,液体仅从一侧进入到叶轮入口。双吸叶轮实际上是两个单吸 离心泵 叶轮背靠背地布置在一个壳体内。抽送的液体同时从两侧进入叶轮。而壳体的两个吸入流道与共同的吸入通道和同一个入日管接相连接。 由于双吸 离心泵 叶轮的轴向水力在理论上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双吸叶轮有较大的吸入面积,从而允许泵在较小的净绝对吸入压头下运行,所以,对于一般用途的单级轴向剖分壳体结构,使用双吸叶轮是有利的。对于小型机组,如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而不宜将流道分为两个很窄的部分时,则采用单吸叶轮更为实际。有时,因结构上的原因,也可优先采用单吸叶轮。有单吸悬臂式叶轮的端吸泵在制造成本和维护上的优点是双吸叶轮所不及的。因此,大多数径向剖分壳体泵都使用单吸叶轮。由于悬臂式叶轮不需要把轴延伸到叶轮入里,所以单吸叶轮被优先用于抽送含悬浮物(如污水)的泵中。由于双吸叶轮级间导流结构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高,所以,在 多级泵 中几乎全部采用单吸叶轮。 当输送的液体沿径向排向周边时,叶轮称为径向叶片叶轮或径流式叶片叶轮。这种形式的叶轮若为单吸,则其比转数通常在4200(2600)以下,若为双吸则其比转数一般在6000(3700)以下。 离心泵 叶轮还可以按其形状和形式分类为: 直叶式叶轮 轴向辐流式叶片叶轮或螺旋叶片叶轮 混流式叶轮 旋桨式或轴流式叶轮 在直叶径向叶轮中,叶片表面是由平行于旋转轴的直线形成的。这种叶片也称为单曲率叶片。轴向辐流式径向叶轮的叶片是双曲率的。具有径向和轴向流动分量的叶轮结构,称作混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一般限于单吸结构,比转数在4200(2600)以上。比转数较低的叶轮类型为轴向辐流式叶片叶轮。径向流动分量很小的混流式叶轮通常称为旋桨式叶轮。在真正的旋桨式或轴流式叶轮中,液流流动严格地与旋转轴平行。换言之,只有沿轴向的运动。 离心泵 诱导轮是装在普通叶轮前面的、只有少数叶片的低压头轴流式叶轮。诱导轮的水力学特性是,它所需要的NPSH比普通叶轮低得多。诱导轮和叶轮装在同一根轴上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诱导轮的主要作用不是去明显增加泵的全压头,而是提高普通叶轮的吸入口压力。对于一个给定的泵,可以用诱导轮来降低NPSH的要求;或者,对于己知的允许NPSH,诱导轮可以使泵在较高的转速下运行。 叶轮按其叶片形状的分类当然是任意的,这是因为用在不同型式泵中的叶轮形式有很多重迭之故。例如:在低比转数.单吸或双吸 离心泵 的一些叶轮中,装有扩展到吸入口的叶片,就会在叶轮入形成混流,以降低高速旋转下的加速损失。但是,这种叶轮允许出口部分应用直叶片的原理。在具有较高比转数相对低压头运行的泵中,其叶轮具有扩展至整个叶片表面的双曲叶片。因此,这种叶轮是全轴向辐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通常是单吸型的,基本上是双吸高比转数轴向辐流式叶片叶轮的一半。 此外,还有许多为特殊用途而设计的叶轮。例如,具有尖角叶片边缘和面积有限的普通叶轮结构就不适合抽送像污水那样含有碎布片、纤维物质和固体之类的液体,因为那样会造成堵塞。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天天向上——2010.01.06? 天天向上 —— 希望 参与的盖德每天都能从中学习和进步: 什么是因考耐尔合金?它的耐蚀性和主要用途是什么? 本议题欢迎盖德积极讨论,使知者温故而知新,不知者得到提高,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 为方便评分,提倡隐藏回复可见。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于开磷合成氨项目? 开磷的 合成氨 项目去年开工了,产量是30万吨,哪位盖德知道开磷的这个合成氨项目有没有做 尿素 啊?他做出的合成氨主要是供给哪儿了?现在生产情况如何?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管道泵的问题? 请问各位盖德朋友们, 管道泵 的出入口(管径大小)有什么要求吗?管径大小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萍乡市同凯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维修
学校:咸宁学院 -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地区:重庆市
个人简介:最甜美的是爱情,最苦涩的也是爱情。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