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定律? 气体在溶液中之溶解性质与气体的分压有关,此气体性质可由亨利定律(Henry’s law)来说明:在常温下,某气体溶解于某溶剂中的体积莫耳浓度和该溶液达成平衡的气体分压成正比。 亨利定律的公式可表示如下: ep = ekc 其中: e 近似于2.718281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p 指溶液上的气体分压(partial pressure); c 是溶液的体积莫耳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 k 则是亨利常数, k会因溶剂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k的常用单位是atm?L?mol-1或 Pa?m3?mol-1。 将这个公式取自然对数后,得到更普遍使用的公式: P = kc 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採用体积莫耳浓度之单位(mol?L-1);溶液上的气体分压之单位採用atm,则一些气体的在常温(298K)下溶解于水中的亨利常数如下: 表格中所呈现的水溶液之亨利常数数值愈大的气体,如氢气、氮气、氦气与氖气等,都是属于水溶性极低的物质。一般而言,上述亨利定律公式所呈现之气体压力(P)与气体溶解度(c)之间的线性关係,对于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均非常适用。因此在溶剂中溶解度愈大的气体,则愈不符合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也只适用于溶剂不会和所溶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二氧化碳,它与水混合后会很快的反应成碳酸(H 2 CO 3 ),因此在较高的压力之下,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之溶解性质就不符合亨利定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