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ul小仙女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0
设备工程师
间歇精馏几个文献? 间歇精馏几个文献 5个 PDF格式 2个压缩包 解压后 3.21M 目录: 1、Optimal programming of ideal and extractive batch distillation:single vessel operations 2、Different oper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3、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the process and the operational policies 4、Different oper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5、Optimal programming of ideal and extractive batch distillationsingle vessel operations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公式问题? 今年打算参加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发现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科目有很多公式 不知道是不是需要记忆的, 据说考试发的手册公式不是很全面的吗?查看更多 3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色谱校正因子怎么改? 我想问一下色谱校正因子是如何设置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注册环评难考吗? 想报考注册环评,买了套资料,看着有点像文科考试啊? 法律,准则,技术方法,感觉要比勘察设计类证简单,有人考过吗?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分析1234? < ><FONT color=#f73809>实验室里的潜在危险分析</FONT><FONT color=#f73809>1234(转自上海有机所一学生的帖子)<BR>(1) 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 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 皮。 <BR> 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 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BR>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 <BR>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BR> <BR>一、 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BR>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BR>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 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 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 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BR>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 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 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p></p></FONT></P> < ><FONT color=#f73809>2<BR>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 卫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 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 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 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 <BR>剧烈。 <BR> B、 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 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BR> <BR>二、 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BR>1、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BR>2、 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BR>3、 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 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 在2升左右,发现 分液漏斗 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 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 路,然后引发火灾。 <BR>4、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 人 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 起爆炸。举三个例子如下: 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 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 <BR> 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的实验时,用 旋转蒸发仪 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 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 炸,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 (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 <BR> 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 反应容器 要处 理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 <p></p></FONT></P> < ><FONT color=#f73809>3<BR>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要当心。(2)配体的纯度对于做不对称催化的,以及利用配体来改进某些金属催化反应的化学工作者来说 ,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批次合成的配体,其纯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或者纯化 时所用的硅胶等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反应的结果不能重复。如果前后配体的 纯度有差异,或者溶剂等使用的不同,导致反应条件筛选前后不是在<BR>可比较的前提下进 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结果的埋没。 我们在发表论文时,详细写清楚试验的操作,试剂的纯化方法,就是为保证别人按照相 同的方法处理,可以重复试验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条件 下进行。 <BR>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确实也发现某些实验数据较难重复,这个问题不少从事不对称研究 的小组都曾碰到。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配体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所以反 应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与以前的结果不相吻合,特别是分离纯化时用的溶剂和硅胶质量 得不到保证,导致按照以前纯化条件得不到符合研究工作的要求纯度的配体;2、反应的 操作存在误差:这突出表现在称量这一环节。由于配体和金属盐的量均只有几毫克,静 电的干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尤为突出;3、反应的溶剂多为丙酮,CH3CN和卤代烷等难以 检测其含水量的溶剂,不同批次处理的溶剂,可能含水量不同,从而导致反应结果不能 重复。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我们摸索并建立一套配体纯度检验的方法和标准的反应 条件。特别是配体30a在几个反应中展示了优异的性质后,这一要求对于开展其他研究尤 为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供参考: <BR>A、标准反应条件的建立 <BR>1、配体合成所用的CH3CN、三乙胺和四氯化碳按照标准方法处理,再经小量反应证明合 格后(能合成出配体),保存在活化后的分子筛中供使用。 <BR> 2、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溶剂,如果不能通过指示剂显色来确保其无水,则严格按照标准 方法处理后,再经活化后的分子筛进一步处理后,蒸出使用;对于已经筛选出的最佳溶 剂,每次新处理后,均用标准反应检验,ee值与以前的实验符合后才能使用。 <BR> 3、称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静电的干扰。 <p></p></FONT></P> < ><FONT color=#f73809>4<BR>B、配体纯度方法的建立 <BR>1、对于合成的新配体,在用 磁氢谱和碳谱?定初步纯度后,先用于某一反?得到一个 关于反应速率和ee值的数据;然后,用不同的展开剂再次纯化配体后并取其最纯的部 分,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与前相同的反应。如果反应情况(包括速率和ee值)变化不 大,表明配体的纯度已经合格;如果反应结果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配体纯度有了提高, 这需要再次纯化配体,直至反应结果的不同在误差范围内,才表明配体纯度已经合格。举例如下:对于配体30a, 先用石油醚和丙酮(4:1, v/v)的展开剂经柱层析得到一淡黄 色的油状液体,虽然此液体经核磁鉴定,纯度已经很好,但是用囘f 啉配体最常用的模 型反应-DA反应(eq 1)一检验, 在以Cu(OTf)2 为Lewis 酸, CH2Cl2为溶剂,-30oC的 反应条件下,却发现反应几乎不进行。再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1, v/v)的展开剂进 一步纯化后,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试,反应在一小时内结束,ee值为36%。将配体再次纯 化后,重试反应,反应时间和反应的ee值不变。于是认为配体已经很纯,可以用于反应 的条件筛选。每次重新合成出来的配体,都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当反应时间和ee值均 与上述结果相符,表明配体纯度合格后,才能将配体用于条件反应。 <BR>(3)首先,你从现在起,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观察你的师兄们是如何操作的,每一个 细节都不要放过。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懂就问,直到你弄清楚了为什么 要这样操作。你也可以想清楚原因后,再去和其他师兄交换意见,看看别人的想法。当 然,刚进实验室,你肯定要当当下手,多跑跑腿,这样才能和师兄们套近乎,他们也才 愿意和你多交流。 <BR> 其次,进入实验室后,失败是经常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不要在没 有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再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记住,分析好原因后,再做试 验,做一次试验,就要排除一个可能的因素。不要因为怕导师说你反应开得少,就开一 大堆试验。这样的结果是让你陷于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总结提高。 <p></p></FONT></P> < ><FONT color=#f73809>5<BR>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不要查到一篇文献,就马上按照文献方法去试。反复调研文 献,看一看,要得到目标产物,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经过反复 比较,选择最方便的开始。这不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而且是在培养你的判断能 力,也是在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你想,一个实验你就可以积累一系列资料,一个学期 下来,你将有多大的收获?这种方法累,但是绝对有效。我相信,只要坚持,毕业的时 <BR>候,你会脱胎换骨。 <BR> 对于你所采用方法的文献,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细节,要问问什么这么做?如果不这 样做,后果是什么?能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参考其他合成相同产物的文献,看看别人 的实验步骤又是如何?他们做了什么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因为实验是相通的,这 些问题你一旦掌握了,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BR>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直到要博士毕业了,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吾未见其明 也。 <BR>(4) 关于DMF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 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 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 <BR> 我也承认,有时候试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 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 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性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 处理的国产分析纯CH3CN溶剂。文章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 科学家的注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CH3CN溶剂不能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 撰文指正。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 是:袁宇博士( ) 岭小组)在杂DA反应中,发现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 醛越纯,反应结果越差。从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 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 Eur. J)。<p></p></FONT></P><FONT color=#f73809>6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未知 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使用的 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我们又如何根据实验结 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试验结果? <BR> 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败是新 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等等,那么 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 <BR>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性。 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不对称催化对杂质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我在几年中,曾经花了很 多时间来重复,寻找原因。 <BR> 我很庆幸我刚进实验室时,接受了一位师姐的忠告,即一切溶剂、试剂严格按照标 准方法处理,哪怕他再繁琐。这个方法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书《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Edited by W. L. F. Armarego and D. D. Perrin, 4th Edition,这也是我们上海有机所每个课题组的导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因为这本书是 不断综合文献中的最新处理方法,和对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的最新发现而修订的 <BR> 有位韩国化学家到我们所交 流的时候,专门提到在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合成了一个和我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配体的时 候,却非常失望发现我们的文章都已经发表了。我为什么感谢那位师姐?因为我接受她 的忠告后,各种溶剂严格处理,所以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合成了该配体。而事实上,在我 文章发表后,还有国内同行不能重复合成该配体,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开始的时候 也不能重复合成,原因无他,他们的溶剂处理都有问题。<BR> 有同学提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参照某某文献的,事实上,很多文献的处理方法是 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会有专门的丛书来总结。我想进入实验室时间较长 的人,都会发现有些文献的结果是很难重复的,仔细研究他们的实验方法,你会发现有 些操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有所保留。<BR> 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其中之一就在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文献的正确与否,而不是盲从。</FONT>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请求帮助,这个化合物的红外图谱吸收怎么归属,求帮助。? 3273,2410,1902,1700,1657,1414,1299,1259,978,830,727,500这些是主要的峰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谁有专利商UNIVATION的联系方式? 谁有专利商UNIVATION的联系方式?我在做 聚乙烯 项目时遇到了点难题,想联系一下专利商。 本来我是有他的联系方式的,不知道放到哪里了,所以请朋友们帮个忙。 谢谢!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预热喷头时的注意事项? 预热喷头时的注意事项?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请求高手看看翻译对不对? for the 2-methyl-5-ethylpyridine may be mixed with air , or it need not be mixed with anything. 将这句话翻译如下: 因为 , 2-甲 基5- 乙烷 基 吡啶 可能混有空气, 或者 ,它没有必要混入其他东西。 望各位盖德纠正啊,我感觉翻译不对。 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所以有人说:习惯成自然。当安全成为习惯,它就好像早晨能够早起,晚上能够早睡一样,早晨一到点就会自然而然的醒来,想睡也睡不了。而安全呢,就像这个一样,你会把它牢牢的记在心里,做在行动上,从而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重视安全。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什么是幸福?谈起幸福,当然忘不了安全,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在此我借用古人的四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人将之称为人生四大幸事。没错,这就是幸福,而幸福就存在遇这些真实的生活瞬间。然而,你是否想过,假如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那么,幸福又将依附在哪里呢?所以,平安,安全,才是幸福的前提和根本! 提起安全二字,我不禁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年仅47岁的土豪被诊断为绝症后在哈医大一院歇斯底里撒钱,当査出癌症晚期已扩散,无手术意义时,病人疯了,她想起让她注意身体的父母,想起了明年就要中考的儿子,把一包的钞票撒向医院。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再多的钞票也都是纸片子。。。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在生命面前,不管有钱没钱,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忽然想到一句话:这世上除却生死,别的都是小事。因为看清,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据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各类安全事故高达2800多起,平均每4分钟就有1人被夺去宝贵的生命。每天,各类事故使上千人成为残疾,让上百个家庭陷入骨肉分离的悲痛之中。 行动为他人更是为自己培养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我们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遵章守纪,杜绝违规,以尽量避免天灾人祸的降临呢?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那么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难道还不使我们警惕吗,难道还不让我们痛心吗?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把珍惜生命,杜绝违章铭刻在心吗?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朋友们,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他们为戒,重视安全,珍惜生命,那么我们就能拒事故于千里之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处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来说,在现阶段要实现“体面劳动”,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我们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因此,要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处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就要弄明白安全生产对于劳动者来说就意味着生命,弄明白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和义务,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努力学习和掌握各自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禁令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为他人,更是为自己,培养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VCM反应器建模中,催化剂更换时间排列用Fortran怎么优化 ...? VCM 反应器 建模中,多个反应器组合, 催化剂 更换时间排列,用什么Fortran算法,怎么优化求解? 10个反应器并联组合,里面有催化剂,催化剂随时间活性下降。活性下降,则转化率也逐渐下降。 要求保持总体转化率在70%以上,这样到一定时间就必须更换催化剂。 比如第一次可以更换5个反应器的催化剂,这样平均下来转化率可以在70%以上。 那么之后怎么做?有什么算法优化吗? 求大牛帮助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技术求助:曝气池有很多浮泥什么情况以及处理办法?? 生化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但无机物组分高也是一种可能,也可以猜想进水中铁离子含量是否突然增高?建 ... 铁 离子对 菌苗影响很大吗?我不太懂!!!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锅炉汽包炉水PH值? 锅炉汽包炉水PH值 我们这里控制9--11,现在我的某个汽包PH值在7左右, 这个低了有何危害, 在操作中如何控制啊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白土精制的温度? 160--180 压力2.2MPa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为何到了夏天气温高时不少电动机出现较多的泵自动跳闸的 ...? 我们单位,一到夏天气温高,电工和操作工们的事情就多起来了,主要是不少泵易产生自动跳闸的问题,搞的电工和操作工忙碌得很呢,甚至还出现电工将风扇抬到电动机旁吹风的行为,而有的防爆区域还需将 风扇电机 换成 防爆电机 ,烦人得很。请问,为何夏天气温高时易出现泵自动跳闸之问题呢?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U型管水封封不住? 我们 二氧化碳压缩机 和氨 压缩机 都为离心式压缩机,蒸汽驱动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机组配汽轮机为背压式的,而氨压缩机的为凝汽式的。 两台汽轮机所属的轴封抽气器都采用单级 换热器 ,即漏气经收集管排入换热器,被冷却水冷却后蒸汽冷凝,不凝气被射汽抽气器抽吸,汇合后扩压直接排放。 冷凝水经U型管密封就地排放。管道为1英寸管,U型管高度0.5m,设备排水口与U型管顶点高度差0.5m。 大前天上班时发现两U型管都不排水,还向内吸气。氨压缩机的U型管都是凉的。因为发现时将近下班了,没有处理。前天用小桶盛满水套在氨压缩机的排放口。水顿时被抽吸进去。接着补水,就间歇吸、排,然后稳定排水了。 昨天再查看时,排水已经很热了,二楼轴封漏气气室压力已经是明显的负压了。大家把小桶挪到二氧化碳机组排水口,反应比氨压缩机还剧烈。可是,氨压缩机U型管很快就凉了。 请大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大家来讨论一下,高盐废水产生的硫酸钠怎么处理?有哪些 ...? 氯碱企业一般都会有这种副产物,盐水里面有 硫酸钠 ,然后脱除产生的,你是要把硫酸钠处理到什么标准?查看更多 2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N2+O2=NO反应条件? N2+O2=NO反应条件是什么?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请教 惠生工程公司煤化工技术实力如何? 惠生工程公司给我发录用通知了 让我去做煤化工工艺研究 我想问一下 这个公司的煤化工技术实力如何?非常谢谢!查看更多 19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国外技术在中国办的有哪几家厂? 合资的 或最新国外技术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建筑化工系
地区:河北省
个人简介:天空呢,其实是无色的。它并没有欺骗你、你只是自己的眼睛欺骗了自己。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