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黎薄丶°葑薄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1
给排水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56
他的回答 13936
石灰石浆液补充位置的影响?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 x 笔者接触到脱硫工程中, 石灰石 浆液补充位置有两种: 1。直接添加到 吸收塔 浆池上部; 2。添加到 循环泵 的进口或出口管道; 第一种特点: a。石灰石浆液泵扬程小; b。石灰石融入大浆池,对成份影响变化小,减少结垢风险; 第二种特点; a。喷淋层浆液石灰石含量高,ph值比浆池中浆液有所增加, 减少了液态传质阻力,利于吸收; 第一种公司,对第二种方式持否定态度;各位做过脱硫设计 和研究的朋友,请讨论一下!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锅炉用煤中分析指标的渣分析是指什么,有现成国标吗?
求国标,,,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为什么貌似大家都不看好光伏发电呢?
据我所知晶体硅电池(单晶多晶)主要的问题在于污染跟能耗,这两者完全可以通过工艺上的改进来克服或者说改善。 无机薄膜电池商业化的问题主要在于成本,但光电转换效率实在是优异。 以上两个经历一段时间的充分优化后,我觉得完全可以与传统的发电模式竞争呀。 至于有机薄膜光伏电池,目前光电转换效率在实验室规模上大概在10%的样子,商用的比实验室的转换效率低得多,如果工艺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貌似三菱已经解决的很不错了),商业上的潜力也是很大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限于个人水平肯定有谬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指出。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动设备讨论区有没有专门的qq群?
一直在设备讨论区学习了一些东西了,但是有些老师们在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回答群友们的问题,当我们特别着急的时候,迫切需要老师们的帮助,请问群里有专门的qq群吗,便于讨论,如果未有,版主是否考虑建立一个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理工B的原题,考过的来看看选择几啊?
The passage "Night of the living ants" tells us about A how an ant is moved out of the nest at night B what an ant does at night C how an ant finds its way in darkness D what happens when an ant dies 答案是几啊?
查看更多
8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教:40%乙醛水溶液的密度?
< >rt</P> < >谢谢,在线等</P>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新型甲醇分离器真的有那么好的效果吗?
最近了解到国内几家做新型 甲醇 分离器 的,均为超滤技术,据称是膜分离技术,请各位有使用经验的介绍一下,这种设备比普通分离器到底有多大的先进性,投资和效益是否合算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工信部发布实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
工信部发布实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 为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工信部节[2009]340号),并于2009年7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6号)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钢铁行业要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给予重点支持,并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为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动钢铁行业开展烟气脱硫,特编制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钢铁行业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污染状况 目前,钢铁行业二氧化硫主要由烧结球团烟气产生,烧结球团烟气产生的二氧化硫占钢铁企业排放总量70%以上,个别企业达到90%左右(不含燃煤自备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据统计,2008年全国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10万吨,其中烧结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0万吨。 (一)烧结烟气的特点 我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成分复杂,波动性较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烟气量大,一吨烧结矿产生烟气在4000-6000m3;二是二氧化硫浓度变化大,范围在400-5000mg/Nm3之间;三是温度变化大,一般为80℃到180℃;四是流量变化大,变化幅度高达40%以上;五是水分含量大且不稳定,一般为10-13%;六是含氧量高,一般为15~18%;七是含有多种污染成份,除含有二氧化硫、粉尘外,还含有 重金属 、二恶英类、 氮氧化物 等。这些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钢铁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治理的难度。 (二)烧结装备及脱硫装置情况 治理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污染主要通过在烧结机上安装脱硫装置来完成。据统计,我国现有烧结机500余台,烧结机总面积53820 m2 ,生产能力达58950万吨,平均单台烧结机面积122 m2。 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已建成烧结烟气脱硫装置35套,实现脱硫的烧结机共40台,烧结机总面积6312 m2,形成烧结烟气脱硫能力8.2万吨。已投入运行的烧结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的工艺主要有循环 流化床 法、氨-硫铵法、密相干塔法、石灰石-石膏法等。 我国现有钢铁企业中,中央企业烧结机58台,烧结机总面积11792 m2。截至2008年底,中央企业已建成烧结烟气脱硫装置2套,实现脱硫的烧结机共2台,烧结机总面积675 m2,形成烧结烟气脱硫能力0.79万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成熟的烧结脱硫技术。目前已投入运行的烧结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的脱硫工艺主要有循环流化床法、氨-硫铵法、密相干塔法、石灰石-石膏法等,这些工艺在我国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实际脱硫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和评估。 2.副产物利用途径少。彻底解决烧结烟气污染问题,不但要实现烟气高效脱硫,还要解决副产物的有效利用问题。由于烧结烟气脱硫产生的副产物成分复杂,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 3.脱硫装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烧结脱硫装置投资约占烧结机投资的20%~50%,吨烧结矿脱硫运行成本5~14元。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是制约安装脱硫装置的重要因素。 4.有效监管不够。大多数钢铁企业没有安装烧结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对钢铁企业烧结排放二氧化硫的监管主要采用间断的监测方式,无法对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及总量准确监控。 二、烧结脱硫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安装烧结烟气脱硫装置,削减钢铁行业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并通过烧结脱硫工程后评估,引导和推进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工作。 (二)实施原则 1.科学评估,分步实施。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对不同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进行评估论证,为钢铁行业推广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提供参考,引导企业分步开展烧结脱硫装置能力建设。 2.突出重点,央企先行。加快实施处于两控区、环境重点区域(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及使用高硫原、燃料的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中央企业应起表率作用,在烧结烟气脱硫工程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结合实际,选择工艺。各钢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遵循经济有效、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选取经济适用的脱硫工艺和技术。 (三)主要目标 在2009年5月底已形成烧结烟气脱硫能力8.2万吨的基础上,2011年底前钢铁行业新增烧结烟气脱硫能力20万吨(其中中央企业10万吨)。2011年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二氧化硫不超过64.5万吨,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1.8kg,满足《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指标要求,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污染初步得到治理。 (四)主要任务 1.开展烧结脱硫工程后评估工作。对已建成烧结脱硫工程,组织行业专家,评价其技术先进性、装置可靠性、投资及运行经济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烧结脱硫技术和工艺目录,引导促进烧结脱硫技术的规范发展。 2.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烧结脱硫工作。新建烧结机要按“三同时”原则,配套建设烧结烟气脱硫装置。现役烧结机按本实施方案要求建设烟气脱硫装置,三年内新增烧结脱硫装置能力20万吨。 3.注重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将烧结脱硫副产物的利用纳入钢铁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中,积极探索脱硫副产物的利用途径。 三、分步实施计划 到2011年,新增烧结机脱硫面积15800m2,形成脱硫能力20万吨。其中中央企业新增烧结机脱硫面积7700m2,形成脱硫能力10万吨。 ─2009年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4100m2,形成脱硫能力4万吨。其中中央企业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1900m2,形成脱硫能力2万吨。 ─2010年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7700m2,形成脱硫能力11.5万吨。其中中央企业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3300m2,形成脱硫能力4.6万吨。 ─2011年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4000m2,形成脱硫能力4.5万吨。其中中央企业实施脱硫的烧结机面积2500m2,形成脱硫能力3.4万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 1.按照《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把钢铁烧结脱硫项目纳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予以支持。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在安排地方财政节能减排资金时,要优先支持钢铁烧结脱硫项目。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时,将优先支持烧结脱硫项目。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特点的烧结脱硫技术与装备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2.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融资建设烧结脱硫工程。采用多种融资方式,积极利用社会投资,建设烧结脱硫工程。如采用BOO、BOT等方式建设、运行脱硫装置,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二)加大监管力度 1.安装烧结烟气在线监控装置。钢铁企业应安装烧结烟气在线监测装置,监测设备应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系统直接联网,实时传送数据。 2.加大对烧结脱硫装置的监管力度。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大钢铁企业脱硫装置的验收工作,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发布当地钢铁企业环保达标公告。 3.加强环境统计制度建设。企业应建立烧结脱硫数据统计制度,建立脱硫设施运行台帐,定期向当地相关部门通报排污情况。 (三)加强组织实施 1.各级工业主管部门、中央钢铁企业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本企业烧结脱硫计划,并组织推动项目实施,于每年2月底之前将上一年度烧结脱硫进展情况上报我部。 2.各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烧结脱硫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和任务,按照烧结脱硫计划要求,认真实施本企业烧结脱硫项目。加强脱硫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客观、真实向有关部门上报脱硫工程实施情况。 3.各脱硫工艺设计单位、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和中介机构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意识,共同努力,按本方案要求加快实施烧结烟气脱硫工程。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工业新陈代谢与可持续发展?
<DIV class=Section1 style="LAYOUT-GRID: 16pt 0pt; mso-layout-grid-char-alt: 0"> < ><FONT size=3><B>摘要</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针对环境问题的日渐复杂化和严重化,把新陈代谢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引入到工业系统,开展工业新陈代谢分析。本文首先介绍有关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和进展;然后进行工业过程的新陈代谢分析,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系统执行材料转换功能的对比,以及从材料流动和废物排放的角度分析我们目前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废物流的环境影响;最后介绍如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业新陈代谢分析活动及由此带来的利益 </FONT> < > < align=left><FONT size=3><B>关键词</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工业新陈代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自然生态系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工业系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材料循环。</FONT></P></DIV>[Point=222]<BR clear=all> < ><B><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FONT></B> <P> <P>1.引言</P> <P><FONT size=3>目前,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已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工业对环境的恶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大量工业废物的产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酸雨问题等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学术界及企业界对管理理念进行再思考与再认识。中国的经济正在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发展,并力争全方位地融入全球市场,然而中国目前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传统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彻底揭示出污染的真正来源,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生态效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真正有效的分析工具,以找到工业污染的根源,并进一步寻求解决办法。本文介绍了目前备受发达国家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环境保护新方法—工业新陈代谢分析。文章将首先介绍有关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和进展;然后进行工业过程的新陈代谢分析,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系统执行材料转换功能的对比,以及从材料流动和废物排放的角度分析我们目前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废物流的环境影响;最后介绍如何结合我国工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业新陈代谢分析活动及由此带来的利益。</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 <P>2.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和进展 <p> <P> <p> <p> <P><FONT size=3>2.1 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 <p></FONT> <p> <P><v:line><FONT size=3></FONT></v:line><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BR clear=all>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FONT size=3>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新陈代谢指的是一个生命体的内在发展过程,即生物体在吸收了富含能量的低熵材料(食物)后,用它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挥其各项机能,并在此基础上使自身得到增长和进行繁殖。这一词汇也可用于描绘人类的工业活动,更进一步说,人类创造的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也象生物系统一样,通过从外界吸取能量来完成材料的转换过程,并产生相应的工业废物。它也应当是一个自我组织的消耗系统,并处于稳定状态,远离热动力平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名词-工业新陈代谢。它指的是工业活动把原材料(如生物原料、燃料、矿物和金属等)转换成产品和废物的物理化学过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P><FONT size=3>工业新陈代谢概念的应用范围极广,可以从单个制造企业或公司,到多个企业聚集的工业园,整个城市,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直至全球范围<SU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UP>。就单个企业来讲,可以把它看成经济界的一个生物个体。不同的是生物界的生物体可以进行自我繁殖,而企业只能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无法创造新的企业。生物界的生物体是高度专门化的,并且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 氧气 。而企业是不需要专门化的,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转向生产另一种产品或提供另一种服务,如生产电视机的企业也可以在引进新的生产线后生产录像机。事实上,一个企业是构成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标准单位。整个经济系统就是由为数众多的企业,完善的规章制度,理性的消费者和有效的货币体系而构成的,并通过一个稳定运行的**体系来监管。这样,通过从分析单个企业的原材料输入,产品的形成和废物的产生到进一步分析该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并进而把这种分析活动扩大到整个工业园区,某一城市,某一地区,某一国家和全球规模,我们就可以发现目前经济系统下废物和污染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避免和减少污染,提高材料和能源的生态效率。</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2.2</FONT> </FONT><FONT size=3>工业新陈代谢的提出与进展 <p></FONT> <p> <P><FONT size=3>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最早来自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在东京举行的由联合国大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UNU</FONT>)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织的一个学术会议的筹备阶段。随后在罗伯特<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埃莱斯等人的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同时,作为迅速发展的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新陈代谢提供给我们一个整体化的审视工业过程与环境的兼容性的手段,为进行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服务,因此它也受到了工业生态学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在西方国家已开展了铝、铜、氯、锌、铬、硫、 硫酸 、氟、石棉、氯碱、硅、煤灰、橡胶和 包装材料 的工业新陈代谢研究,了解了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污染产生的原因,相应寻找了再回收、再循环和再利用的渠道和办法,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许多专家从政策制度角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识别了目前经济体制下阻碍提高材料效率和再循环、再利用的因素,并找到了解决办法。目前,工业新陈代谢的研究正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纵向上,在对原有行业分析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使得原有的解决办法不断优化。在横向上,对工业新陈代谢的研究正从上面所列举的行业向更多的行业扩展,如目前已有人开始了对计算机行业和生物制药行业的新陈代谢研究。而且不只是企业本身,高等院校和政府也积极参与这类研究,并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实践,从而推动工业新陈代谢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FONT></P> <P><FONT size=3>但在我国,工业新陈代谢还是一个新的概念,还没有相应文献发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开展分行业、分产品的新陈代谢研究,然后把相应的研究规模扩大到工业园区、城市、地区直至全国规模,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提高材料再循环和再利用率的解决办法,这必将会推动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FONT></P><BR clear=all>[/Poi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0 14:45:56编辑过]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GB 7702.7--7702.22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GB 7702.7--7702.22 煤质颗粒 活性炭 试验方法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贲亭酸甲酯废气处理?
贲亭酸甲酯 的 废气 如何处理?有没有一些做过的工程案例介绍?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教设备高手球罐的热处理问题?
已投入运行1年的球罐,在年检时发现里面有裂纹!请问,裂纹经打磨、修补后,该球罐是否需要进行热处理,或其他处理?是否有这方面的标准、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请一并介绍!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助,氯化钾提纯中如何结晶?
我准备提纯 氯化钾 ,一天的量比较少,只有一吨左右,准备用90度热水溶解之后,除杂,然后结晶。除杂过程问题不大,现在问题是结晶后的饱和溶液能否 重复 利用?该用什么设备进行结晶?可以采用 间歇式 结晶。 如果不能重复利用,是不是要把全部饱和溶液蒸干?该用什么设备进行处理?? 谢谢!希望知道的朋友指点一下,非常感谢!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 面临迫切转型升级需求?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传统 煤化工 产能过剩 面临迫切转型升级需求 2013年,我国焦炭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约74%,过剩产能在1.5亿吨以上。2013年,我国尿素产量3333万吨,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不足75%。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尿素产能将突破9000万吨,过剩产能约3000万吨。焦化及尿素行业亏损面均在40%左右。在价格不断下滑、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传统煤化工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焦炉煤气 制LNG:技术趋于成熟,规模可超200亿方 我国焦炭产量在5亿吨左右,按照1吨焦炭副产400立方米焦炉煤气计算,全国焦炉煤气产量2000亿方。目前焦炉煤气的利用途径主要有制甲醇(2605,-34.00,-1.29%)、发电、城市煤气等,测算可用于制LNG的焦炉气约为600亿方,按照3:1的比例简单测算,焦炉气制LNG有200亿方产能的空间。焦炉气制LNG技术工艺趋于成熟,目前国内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约34个(投运项目4个左右),焦炉煤气使用量约107.3亿Nm3,天然气产能约38.6亿Nm3。经测算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焦炉气制LNG项目投资额较小,盈利能力突出。按照100万吨焦炭产能配套1亿方LNG项目测算,投资额3亿元左右,目前单位净利润0.5元以上;盈利能力是配套10万吨甲醇项目的2倍。 煤焦油加氢:技术成熟但有发展空间、盈利能力强 我国 高温煤焦油 产量2000万吨以上,下游消费主要以深加工、原料和燃料为主,煤焦油加氢制取油品近几年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煤焦油加氢总能力约765万吨,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为主(668万吨)。目前成熟的煤焦油加氢技术油品产率较低,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虽然目前技术仍有待完善,但该工艺对 原料油 的适应性广、资源利用率高、油品收率高等优点,是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馏分加氢工艺具有油品收率高的优点,是高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发展方向。煤焦油加氢制取油品项目也具有投资金额小、盈利能力较强的优势,根据某企业15万吨/年的煤焦油加氢项目进行测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4.5亿元,达产后年收入约为5.6元,年净利润额近1亿元。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法兰根部漏点的处理。?
带颈法兰或 平焊法兰 根部漏点的处理。 实际生产过程中,法兰根部的焊口容易出现小漏点,特别是小导淋一类的位置,点焊的话工艺处理很麻烦,如果与生产系统相连往往短时间达不到工艺处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带压堵漏的方式处理。 各位对这类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实际操作办法,请指教。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光催化剂检测?
本人制备了 玻璃纤维 表面负载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方法不同,热处理后有颗粒堆积的,也有成膜的。玻璃纤维直径10-20um,长度20cm1.不知可否做XRD,可否将玻璃纤维剪碎,做复合材料和纯玻璃纤维的XRD检测,进行对比?2.可否做TEM,是否需要喷金?3.本人已作检测有SEM,EDS,TG-DTA,不知还有那些检测可以做?本人觉得很多检测受到了样品形貌的限制,因为玻璃纤维是宏观样品,20CM的长度导致很多检测不能做,但是单独做纳米二氧化钛又没含义。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带安全栅功能的卡件?
1# xushuhang 西门子的pcs7有一种io是et200isp,可以做到zone1的防爆,zone0的做不到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教lng加液机的问题?
加液机经常出现急停,压力下限,或者流量上限,是怎么回事?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电力局、电业局、供电局和国 家电网之间的职能区别?
电力局、电业局、供电局和国 家电网之间的职能区别是什么?有什么隶属关系?经常大家说停电了找谁,要送电找谁,但总搞不清楚之间的区别。请行内人士指点一下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电位腐蚀”还是“电偶腐蚀”?
https://bbs.hcbbs.com/thread-605313-1-1.html 这是化工英语区的一个帖子,请问有没有“电位腐蚀”这种说法还是一种讹传?只有“电偶腐蚀”的说法?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简介
职业: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淄博职业学院 - 化学工程系
地区:贵州省
个人简介:
若有一个人保护,是不是就能不自我保护?我不懂。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药
问题1w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精细化工
问题1k
微生物
问题2k
日用化工
问题2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个人简介
若有一个人保护,是不是就能不自我保护?我不懂。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