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N/PRO_II模拟软件经验(一)? 1.pro2闪蒸罐问题 原题: f=1000 kg/hr、p= 0.8 mpa、t=100 ℃含乙醇70 %w、水30 %w的物流与f=500 kg/hr、p= 0.6 mpa、t=70 ℃含正己烷60%、乙醇40 %w 的物流在闪蒸器中绝热闪蒸到p= 0.11 mpa。轻液相在汽相中的液沫夹带率为5%,重液相在汽相中的液沫夹带率为1%。求离开闪蒸器的汽、液、液三相的温度、质量流量和组成。选择的flash闪蒸罐三相分离,热力学模型nrtl,为什么最下面的出口没有物流? 根据规定nrtl只能用在两相物流计算,你不能对vlle有选择。但是在实际经验的指导下,例如水相很少很少,你可以忽略水相的存在,也就是不计算水相。象你的例子中水相很多,如果要vlle计算你必须要选择一个脱水的物流,推荐使用srkd方法:this method (srkkd) is a modification of the soave-redlich-kwo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vapor-liquid-liquid phase equilibria for hydrocarbon systems with water. srkk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水-烃类系统。 2.proii出现如下错误,请教高人是什么原因? 原题: proii出现如下错误,请教高人是什么原因? 2 error(s), 0 warning(s), and 0 message(s) detected: *** error *** invalid specification in unit 1, 't1' - "primary" section refers to a non-existent stream ''. *** error *** invalid specification in unit 1, 't1' - "primary" section refers to a non-existent stream ''. 你的unit 1中的第一分段参考指向了一个不存在的物流,所以导致错误。检查一下你可能将某物流删除了,或者一个控制指标关联了不存在的物流。 你在另外的板块中询问间歇精馏的控制问题,请问你是否用这个软件模拟的间歇精馏呢?什么时候投用啊? 3.proii难收敛问题 原题: 总提示column calculations terminated. alpha ( the damping factor )was below .01 for 4 consecutive iterations after 2 new matrix calculations. alpha该小也不行!工艺条件都是已知的。请问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除了热力学模型以外。 你可能有两个错误,1是迭代的循环数小,改大些没有坏处。2是阻尼系数alpha的值好象改反向了,不能小于0.01。干板的情况有时不导致中断。 4.proii 使用问题: invalid stream 原题: 我发现有这样得提示: *** error *** invalid specification in unit 19, 'p402' - "primary" section refers to an invalid stream ''. 但是我检查了,没有什么无效得流股啊,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你选择了不应该参考的物流。或者选择正确的或者取消。 5.利用pro/ⅱ和excel求解精馏塔最优回流比 原题: 利用excel附带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编制最优回流比求解程序,程序调用pro/ⅱ分别进行不同塔板数下的工艺模拟和水力学计算,计算数据读入excel内进行设备和运行费用的计算对比,最终得到最优回流比。对算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结果可靠,对其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谁知道这个计算公式.. 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准确,供大家参考。 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找到一个精馏塔的最佳回流比?就是象找到在实际的塔操作中用准确的回流量来控制塔顶的产品质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大家谁会要这样做呢,你说是不是。但是我劝大家不要这样做,这样的命题只有在专业论文里面才有用。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实际的塔顶产品质量控制算法中,为了简化运算都要加入人工外来数据干预。就是说采用在线分析仪表实时的分析塔顶组分,然后数据实时被运算程序采集,作为运算程序的纠偏。如果没有这个,仅仅凭借软件自己来无限级别的回归运算,有跑偏不说,只有核爆炸模拟才那么做吧(我猜测)。我在美国学习装置模拟优化的时候,美国人不这么做。如果凭借完全的软件来沙盘推演的话,大概过程应该这样(以pro_ii为例):在建立到精确模型计算后,在模块中建立case study,建立在线分析(你可以建立无数个),然后数据反馈给aspen模型,至运行ok。然后启用动态模型(就像本坛紫色月亮 的invensys simsci dynsim ),在动态中找到最佳回流比。用aspen也是一样过程。你还愿意做吗? 那么现实中的装置优化怎么做呢?对于精馏塔来说,现在由于强大的cpu,在dcs级别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了。dcs控制回流量,调节塔顶温度、质量,用塔顶在线分析仪表的数据作为塔顶采出的质量控制设定,再以之为塔顶回流量的超串级回流控制设定值sp。使用纯excel的方法是在1989年之后的2、3年的事情,之前人们都使用lotus123来对装置进行模拟计算。属于是太爷辈的事情了。 6.怎样分析pro_ii的错误 附件的一个例子中,在求解的时候程序状态没有错误提示,但是在回归的时候却不能回归。我看了一下。程序提示错误“no feature exsist -5357”。主要是两个错误。一个是算法不能选择“ratefrac”,因为ratefrac属于rate based distillation (ratefrac ) routines rigorously calculates the actual mass transfer on the stage, avoiding the need for component efficiencies. the non-equilibrium stage model used in ratefrac routines uses fundament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to model a distillation stage. 算法可以改作inside-out或者其它的。就是不能用ratefrac。如果选择aspen大概可以。 第二是在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的里面塔底流量是3300多,而进料才约380,这明显不对。经过修改后马上就能运行了,结果出来了,很好看。 附件的一个例子中,在求解的时候程序状态没有错误提示,但是在回归的时候却不能回归。我看了一下。程序提示错误“no feature exsist -5357”。主要是两个错误。一个是算法不能选择“ratefrac”,因为ratefrac属于rate based distillation (ratefrac ) routines rigorously calculates the actual mass transfer on the stage, avoiding the need for component efficiencies. the non-equilibrium stage model used in ratefrac routines uses fundament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to model a distillation stage. 算法可以改作inside-out或者其它的。就是不能用ratefrac。如果选择aspen大概可以。 第二是在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的里面塔底流量是3300多,而进料才约380,这明显不对。经过修改后马上就能运行了,结果出来了,很好看。 这是我帮助百思论坛的一个朋友的案例,马上又拿到咱们盖德来,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同学下来看看。 这不是我的原创,请版主不要加分,或许大家还有更好的办法,共同进步吧。 扩展名.txt下载后去掉,再解压。 未修改的案例pro_ii.rar.txt (2007-08-12 20:09:08, size: 90.6 kb, downloads: 14) 7.为什么到越塔的顶部温度变化越大呢? 原题: 为什么到越塔的顶部温度变化越大呢?塔顶有冷凝器,第一附图是全冷,第二个是部分冷 你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软件的问题,是基础知识问题。举例说,塔顶组分有ch4和c2,如果全凝的话ch4和c2以上组分就要都冷凝,至少要低于ch4的[wiki]泡点[/wiki],而第二块塔板的温度一定会高于c2的泡点,否则c2就不会上升到塔顶冷凝器,想想看有多少温差? 如果是分凝,那么假设塔顶要求c2冷凝,ch4以下不冷凝,c2作为回流,那么塔顶的温度就和全凝差很多了,同理,第二块板的温度要高于c2的泡点,相差会多大? 所以想要很好的作模拟,一定要理论和实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8.在使用aspen模拟中避免低级错误的方法 刚才,在另外一个论坛的模拟区玩,看到一个求助贴,是用aspen做的一个简单模拟,让大家方便给看看哪里有错误。我看了看,对其中的错误修改了一下。的确问题很多。致命的问题有两处,一处是id5和id14处的压力相等,id5是通过换热器后经过id14进入zf1的,它能进入吗?此处犯了一个小学生的计算错误。在此处我给你加了一台泵,将id5的物料补压后进入zf1。这样的问题在之前我发在本版的一个例子中也出现过。 第二是电解液的选择使用了重复的设定和求解,导致solver01/02互为条件反复求解。我将在flowsheeting option中删除了这些指标。 另外,不要将没有使用的物料的选择也选择上。 有时候一些人设置了一些求解的约束条件,但是有时候这些条件互为条件或者矛盾。在模拟设计中很忌讳一个条件控制两个以上的有因果关联的参数。 ok,可以运行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下载来自己试试。欢迎大家批评。 simu1(修改后).rar.txt (2007-08-30 17:10:08, size: 12.1 kb, downloads: 2) simu1(未修改).rar.txt (2007-08-30 17:10:08, size: 5.59 kb, downloads: 2) 9.几个aspen的分步骤引导型的练习题 附件里的文件中是6月份在网上下载的几个作业题,我自己做了一下,曾经应一个网友求助给过他。这些例子是介绍精馏塔从简洁计算到严格计算,再关联vinyl chloride反应及吸收的过程,这些题目的设计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大概领略一下几个计算领域的情况。今天拿出来原封给大家,然后我就在我的电脑上删除了。文件的.txt改成.rar,解压。 不想加分,都是些练习什么的。也不知道本坛是否已经有了,如果有了就请版主麻烦删掉。 simul_2.txt (2007-08-10 12:08:48, size: 1.76 mb, downloads: 37) 10.大家看看我的shortcut的问题 原题: 目标:侧线采出,dimc 纯度99.8% 附件中的文件后缀由txt,改成rar。 我设定了条件,但是一直不收敛。 我给你修改了一下内部参数,可以收敛,在我的基础上你自己再修改吧。修改的参数有: 1.塔压3kg/cm2,原来好象大约是1左右。塔压差也应该有,设置0.01kpa。 2.循环次数没有必要10000次,100次足够了 3.fensk参数太小,原来是2.0,选100以上 4.你的原料中有一个是无用的,为什么不删除呢? https:///attachment.php?aid=1321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