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小妹妹の大哥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4
仪表维修员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53
他的回答 13649
CAD 2004和2006版本的讨论?
还是觉得2004版的比较经典,现在用2007版的画的图好像是在2004版里面打不开 试过好多次了 但是还是打不开,不晓得各位有这个问题没?其实主要的快捷键啊之类的不同的版本都差不多,现在主要在三维上面后面的版本要做的比以前的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ASPEN共沸分离操作步骤?
这个帖子好,希望高手们能多发些这样的文章,新手希望能照葫芦画瓢,这样长进的快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lant-4D北京免费培训会预报名啦!(北京2015.3.27—28 ...?
太可惜没时间去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工艺技术
,
往复式压缩机的无极控制中的高选器和低选器是什么东西, ...?
这个问题你首先要向工艺弄清压缩机的控制方案才能搞清楚。这里只是提示一个思路。 压缩机的出气量无极调整有两个手段,一是改变回流量,二是改变压缩机活塞行程。 当调整回流量达到某个点(流量大或小到某个程度)时,就会触动选择器(髙选器、低选器)对活塞行程进行调节。 这个过程有点像控制车速时油门和档位的配合。选择器的作用就是判断是否要换挡及往哪个方向换。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UOP闭锁料斗?
在闭锁料斗安装完毕后装剂,装剂时外方专家会进入测量闭锁料斗尺寸,然后装满,投用核料液位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波纹管补偿的机封波纹管损坏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机封也是经常坏掉,就今天才刚换了一套机封,距离上一套机封不到半个月,都不知道是啥原因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药
,
大家做技术到现在,自己觉得什么品种最难做?
我是刚开始进医药有机合成这一行,原来学的轻化工助剂的。还没资格说哪个难不难呢,都挺难呵呵,想合成路线一点头绪也没有啊呵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DMS元件属性在管道等级中更新?
回复 3# luker.w 试过了,果然管用,多谢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ASPEN中的一年等于多少天?
刚测试了一下,我输入1年的流量是365kg/year的时候,换算出来是0.04163815kg/hr。所以可以反算出来,aspen内一年是365天,而不是300天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管道压降计算?
管道计算能不能算两相流,带固体的物流等复杂情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分离技术?
可以考虑连续过滤机,或者在离心机加风机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芳烃装置的集合了!?
最近上了那么多芳烃,竞争加剧。新疆和腾龙芳烃规模都很大,投产之后。国内市场冲击力不容小觑。px下游需求如何,了解市场信息的高手们也出来跟大家聊聊市场前景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请问LS是什么意思?
电缆的单位是什么意思? 电缆的重量单位? 电缆的长度单位? 电缆的生产制造单位? 电缆的容抗单位? 电缆的绝缘单位? 如果您是指电缆布线时可能受到小动物的损坏,ls 可能是老鼠的简拼。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教一个关于四氟垫片的问题?
应该是可以用聚四氟乙烯垫片的,我们的产品聚四氟乙烯滑动支座,四氟补偿器也是这个原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各位给看看,总结得对么?是不是有差错,谢谢了?
华陆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的 好多东西都给优化过了 以后优化的就少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安徽淮化集团170万吨/年MT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批复?
怎么和鲁奇产量那么接近啊,不是用的是鲁奇的工艺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干法脱硫资料?
380779720 麻烦楼主给我发一份,谢谢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工艺技术
,
再论“甲醇铜催化剂的高氢还原”?
再论 “ 甲醇铜催化剂的高氢还原 ” 随着甲醇市场的红火,由合成氨厂上马的甲醇装置越来越多,单装置的能力也越来越大,随甲醇合成塔的直径的增大,每次用催化剂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了。这样除了低压甲醇厂对催化剂还在用低氢还原外,中压、高压的联醇装置或单醇装置有氢氮气源条件下,行业里可能已很少再用低氢还原方法了,但由于对甲醇合成铜催化剂性能认识的不一致,因此各家制定的高氢还原的方案差异很大,造成了使用高氢还原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其后果是甲醇生产厂家对其催化剂的还原有了依赖性,好的经验不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吸取,新老用户每次更换催化剂后的升温还原都必须由催化剂制造厂的人到现场服务,制造厂的服务水平有差异,生产甲醇厂家的指挥和操作水平不一,因此尽管催化剂厂服务到现场,但甲醇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在升温还原前或还原过程中,发生无法人为控制而产生 “ 飞温 ” 现象,近几年不断的出现。而经历了 “ 飞温 ” 的催化剂在短时间内就失活而报废。 对于催化剂的 “ 飞温 ” 现象,本人以往写了好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也有专门的论述。本文笔者就实践中对甲醇合成铜催化剂的认识而再次讨论一下,就是高氢还原下如何安全的使用和掌握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提醒同行们注意共同努力把好这个关。 一、 在高氢气氛条件下的新的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其呈氧化铜状态下在常温时也不是稳定的,该催化剂在空气里用明火是可以点燃的 。 以前人们总以为从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新催化剂是氧化铜、氧化锌状态是安全稳定的。可实际在空气中遇明火该催化剂是能燃烧起来的。这是由于制造过程中压片时加了石墨粉作为润滑脱模剂,石墨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但遇明火时(局部达到400℃左右)即能使氧化态新催化剂燃烧起来,是由于石墨与氧化铜产生还原反应,cu再与空气里o 2 被氧化,二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使温度升高而燃烧起来,直到把石墨燃烧完。因此严禁在催化剂层面上动火。 在高氢气氛条件下的氧化铜状态的新催化剂在常温下也并不稳定的,会有氧化铜的还原反应发生,仅是反应速度较慢.随时间的延续、压力的升高,反应热量的堆积,反应速度加快,温度也升高使反应速度加剧而发生 “ 飞温 ”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氢氮气试压试漏时发生新催化剂 “ 飞温 ” 的根本原因,尤其是高压催化剂,压力的提高既加快了反应速度,试压试漏时间的延长更易发生反应热量的堆积,而烧坏催化剂。至于更换催化剂时,旧催化剂不倒尽(甚至极个别厂在塔底部装少量旧催化剂充当填料更是可怕)也极易出现烧坏现象,这里毋需详细解析了。 为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我们一般建议厂家在用氢氮气置换、试压、试漏时应开启一台循环机进行循环,使催化剂床层即使有微弱的还原反应其反应热也不易堆积。 二、铜基甲醇催化剂的在高氢还原下其主要还原反应温度是在70 — 100℃范围里进行的。 这是我们总结了几百炉催化剂,高氢还原条件下综合观察得到的,主要还原反应温度范围,也就是其放热反应最剧烈的区间。只要能严格控制此区间内的还原反应速度那么甲醇催化剂氧化铜的还原是安全的,可以控制的。虽然由于各厂的具体条件不同,催化剂置于高氢状态下压力、时间的不同其起绐还原的温度会有差异,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一度强调,要 “ 观察掌握起绐还原温度 ” ,在实际操作中这对一些不熟练工来说还是较难的,易出现误操作。后来发现一是起始还原温度一般都在70℃上下,(3 — 4℃),二是还原起始后其反应不是很剧烈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为了既安全、又简化,不再提 “ 观察掌握 ” 起始还原温度,而是按70 — 110℃下,(为了便于大家实际掌握和考虑到催化剂制造过程中的差异,在制定还原温度时将上限提到110℃)在此还原区间控制小时温升即可。 还原过程中催化剂层各层面上的还原反应是不一致的,有时会出现下层温度高于上层,是上层该点温度下的还原反应已缓慢,而下层反应剧烈所造成,即使出现这样情况也属正常,下层不会出现温度过度上升。这样就涉及一个问题,升温还原方案制定出来后要按温度控制温升速率,以哪点温度为依据呢?有些企业按最高点控制。让操作者很难掌握,如,原t 2 点最高,后来还原到一定深度后,出现了t 6 或t 8 最高了,那么是否需要改变温升偏离曲线。在我们为厂服务中,一般选在催化剂层上层一个点作为依据即可,操作平稳易控制。 三、在还原区间控制温升速度和所需时间,是由升温还原的空速大小来决定的。 通过我厂服务工作的经验,还原区间(70--110℃)所需时间是有其规律的,由各生产甲醇厂的升温还原配制的循环量大小来决定,制定升温还原方案时的主要依据。 为确保还原过程中出口气体中的水汽浓度能在2g/m 3 左右(最高不超过4g/ m 3 )。按循环量推算还原空速,我们总结归纳了历年来协助指导工厂进行升温还原的具体过程。综合了各种情况得出的 “ 不同空速下升温还原曲线图例 ” ,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符合催化剂实际情况,利用好此曲线,按此曲线进行温升的,高氢还原就是太平的,毋需担心 “ 飞温 ” 。参考醇分的排水量,我们发现如c207型号,整个还原区间,实际计量的小时出水量若按循环气量进行计算,其相当于水汽浓度也就是在2g/m 3 以下。也旁证了该曲线制定是符合实际的。 山西某化肥厂,二炉催化剂首次升温还原时,我们派人去指导,以后从第二炉开始,他们都是自己开车,到目前为止已独立升温还原四炉催化剂了,其中有二炉还是串联进行的。 四、在升温还原过程中,由于还原区间在低温,合成塔出口温度不高,无法正确取样,出口中的水汽浓度分析是形同虚设,是可以取消的。 五、高氢还原时,历来以醇分半小时出水量为依据,控制温升速度,易误导而发生 “ 飞温 ” ,我们的意见是:出水量只能作为参考。 在以前我们还没有掌握铜基催化剂高氢还原的特点时,历来就用醇分的半小时放水量为指导温升。在还原区间刚开始还原时,从合成塔出口带出的水汽,先是合成塔底部及管道里有冷凝,到废锅、塔前换热器里都有冷凝,到水冷器更有冷凝积存在下方管道里,在醇分放出的水量并不能反映,催化剂层适时的实际的还原出水情况,是非常迟后的,若以此作唯一依据指导升温,则还原时 “ 飞温 ” 就不易避免。 笔者最近了解到一实例很典型,江苏某厂¢1000甲醇塔高氢升温还原,从室温升温到71℃只用了二个半小时,循环机只开一台2.7 m 3 /min(相当于空速只有1200时 -1 ),醇分放不出水就开始增加电炉负荷提温到80℃,还没有放出水,但温度已急剧上涨中,此时切电,开二只循环机为时已晚,短时间内t 4 、t 5 分别升到410和504℃,其余各点普遍到了300℃以上,而后醇分大量放水。此炉催化剂用了不到三个月被迫更换。 本文提出出水量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升温依据,这是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得到的结论。但若发生出水量异常时,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找原因。 六、在高氢气氛中,120℃左右,催化剂中的残留的cuco 3 、znco 3 开始分解生成cuo及zno并放出co 2 ,此时的循环气中co 2 含量开始上升,并不影响催化剂的还原脱水。 在工厂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即升温还原进入110--140℃的温度区间时,在120℃左右,循环气中有co 2 存在,而且随温升的继续,co 2 含量呈上升趋势,此时并不影响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毋需特意放空置换,降低co 2 含量。 催化剂中残留的cuco 3 、z n co 3 是由于催化剂制作过程中,其中的一个步骤是 “ 焙烧 ” ,使碳酸盐分解,为控制催化剂出厂时达最佳状态,制造厂严格控制焙烧温度,确保催化剂成品一定的烧失重,这使碳酸盐在成品催化剂中存在一定份额。在升温还原过程中碳酸铜分解后的氧化铜,在此后区间里继续被还原。但由于其占的份额很低,所以整个过程不是很明显,仅能从循环气中co 2 升高而反映出来。 七、 110℃以后的过程就是游离水、结晶水的脱除过程并拌有少量氧化铜(剩余碳酸盐分解)的继续还原,到140℃以后,还原好的催化剂的铜晶开始有一定的活性,循环气中co 2 含量开始下降,于醇分放出的水的比重开始下降,水中能闻到醇味,其实是已有甲醇生成(co 2 + 3h 2 →ch 3 oh+h 2 o)。 八、催化剂层升到220℃,无论还原还是脱水,都已较彻底,我们认为毋需再提高温度。只需恒温一段时间 (2 — 4小时),使整个床层温差缩少,床层最低温度大于200℃就可结束升温还原。 以上所述,既是我们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在实践的体会,特再次提出供大家讨论参考。 附:升温还原曲线图例 各空速下各阶段所需时间 空速 ( 时 -1 ) 阶段(℃)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温升速率 室温 70 4 4 4 4 4 4 4 4 10-15 70-110 50 40 34 30 26 22 20 18 0-3 110-140 14 12 10 9 8 8 7 7 3-5 140-180 26 20 16 15 14 1 3 11 10 2-4 180-220 8 7 7 6 6 5 5 5 5-8 220 4 4 4 4 4 4 4 4 0 累计(小时) 106 87 75 68 62 56 51 48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电化学测试与加速腐蚀实验?
如果不一样可以嘛?加速腐蚀不可能只用nacl的,请明示 其他材料也用相同腐蚀的方法比较啊? ? 加速腐蚀跟电化学测试好像没有稳定的定量转换关系,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输油管道清扫?
如果是输原油的还是清管球好,可以机械作用把污垢清除,避免化学反应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下一页
简介
职业:江苏科本药业有限公司 - 仪表维修员
学校: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纺织染化系
地区:湖南省
个人简介: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安全环保
问题4w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材料科学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其他
问题130
个人简介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