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想哭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6
机修
来自话题:
在线检测技术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1257229314 能发一份给我吗?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聚丙烯产品相关问题,急!? 降解速度加快。膜料发黄。查看更多
请问前辈们国内哪里有液相加氢装置? 诚信请教前辈们国内哪里有液相加氢装置?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罗茨风机为什么噪音这么大? 本身噪音就大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做一份压力容器制造质量问题各个工序的处罚措施? 说实话,我们公司这类问题是全质办根据现场问题的严重性来进行罚款的,计算方法我不知道。不过可以借鉴我女朋友他们单位的一些想法,比如说设计罚100,那么审核就是200,校核300,签发就得400.因为越是后续的人,越该发现错误。。仅仅是个人意见啊……查看更多
cad的快捷键该怎么用? z后面一般只用3个,w,a,e,其它的没用,看都不用看的。 先z,回车或者空格,再e,回车或者空格,好了。 [ ]查看更多
抓住个岗位上吸烟的怎么办? 按规定处理 如果是初犯可以从轻一点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双加压稀硝酸装置四合一压缩机组? panyuanji0 说的很好!!很正确!! 现在man turbo拥有两种不同技术,其中ghh技术的空压机采用轴流+离心 ... 谁说陕鼓的轴流上用于小机组,金象在新疆用陕鼓的轴流建全国产化1200吨/日硝酸,难道还算小装置?查看更多
关于氨酸法工艺? 氨酸法工艺生产的是复合肥,有放热化学反应,颗粒强度高,一般用的硫酸是60%-70%的浓硫酸。蒸汽团粒法生产的是复混肥,完全是造粒成球,没有参与化学反应,颗粒强度相对较低。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再见2016年? 回顾2016,展望2017.希望一天更比一天好。查看更多
烷基化装置的应用前景? 烷基化工艺流程简介 1,装置的生产过程 异丁烷和烯烃在氢氟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烷基化油是异构烷烃的混合物,其辛烷值高,敏感性小,而且具有理想的挥发性和清洁的燃烧性,是理想的高辛烷值组份。 烷基化生产工艺根据所使用的催化剂不同分氢氟酸烷基化和硫酸法烷基化。氢氟酸烷基化的主要优点是酸耗低,不排出废酸,它的最大问题是氢氟酸毒性大,对施工,生产操作要求高,安全防护特别重要。 反应再生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原料油转化。原料油通过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并反应,不断输出反应产物,催化剂则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不断循环,在再生器中通入空气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炭,恢复催化剂的活性,使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烧焦放出的热量又以催化剂为载体,不断带回反应器,供给反应所需的热量,过剩热量由专门的取热设备取出加以利用。 2,装置流程说明 (1)原料干燥与干燥剂再生 异丁烷与烯烃按一定比例由上游装置送到装置内的原料缓冲罐(d-15)中,用装置进料泵(p-1)升压到1.84mpa,送入原料干燥器(d-1)进行脱水,(d-1)内装有活性氧化铝,原料从(d-1)下部进入,通过4米高的氧化铝床层两段,利用氧化氯的吸附作用,把原料中的水降到1~20ppm。原料脱水好坏,直接影响到装置的正常运行。水含量过高,会降低酸度,加剧设备的腐蚀。四台干燥器两台进行脱水,脱水周期约24小时,另两台则进行再生,再生周期约16小时。 再生剂是进料烯烃,用干燥剂再生循环泵(p-9)升压到0.78mpa。经过干燥器再生介质加热器(e-19),被热烷基化油加热到177℃,以气态进入(d-1)顶部,自上而下通过氧化铝床层,把氧化铝吸附的水脱出,进入干燥器再生介质冷凝器(e-20),被水冷却到40℃后进入再生介质分水罐(d-12),进行沉降脱水后的再生介质又可重新使用,经过干燥的新鲜进料去反应部分。 (2)反应与沉降分离 干燥后的新鲜进料与循环异丁烷以1:14的体积比互相混合,从酸冷却器(e-1)的端部进入(e-1),通过高效混合喷嘴,高速喷出,然后与被水冷却过的氢氟酸混合,一起进入立式反应器。反应器是一根dg700毫米粗的管子(称为轻腿),这根管子一端与(e-1)相连,另一端与酸沉降罐(d-2)相连,酸烃物流(比重约0.875)在反应管中依靠比重差,自下向上流动。在催化剂作用下,异丁烷与烯烃迅速反应生成烷基化油,进入酸沉降罐(d-2),(d-2)内设三层筛板,酸和反应产物在罐内进行沉降分离,酸向下沉(比重约1.0)沿一根dg650毫米的管子(称为重腿),自上而下流动进入(e-1)的壳程,被管程内的水冷却到37℃,继续与新鲜进料混合,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 反应系统是烷基化装置的核心,反应系统操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烷基化油生成的数量和质量。反应部分主要操作参数有五个:①烷烯比 这个比值控制在10~13:1(体积)提高烷烯比值,可增加烷基化油的生成量,提高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减少aso的生成。但是大量异丁烷的循环,又会导致分馏塔负荷加大,使得能耗增加。②氢氟酸浓度 一般保持在85~90%(重),酸度低,加剧腐蚀,酸度高,活性差,起不到催化剂的作用,影响到烷基化油的生成。循环酸中的水含量一般控制在1~2%。③酸烃比 在反应中氢氟酸与总烃的比例过低会降低反应效率,本装置的酸烃比靠自然平衡,操作时无需控制。设计中采用的酸烃比为5:2:1(体积)。④反应温度 当其它参数不变,烷基化油的质量随温度而改变,反应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降低了产品质量;反应温度过低,则反应不完全,又影响到烷基化油的生成。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27℃~43℃。⑤反应压力 维持在反应物呈液相,对碳四烷基化反应压力一般维持在0.5~1.0mpa。 (3)酸和烃的再接触及反应产物的分馏 (d-2)上部的烃相由管线引出与主分馏塔顶回流罐(d-6酸包来的酸一起到主分馏塔进料泵(p-4),升压到2.8mpa,到酸喷射混合器(m-1)的主流管线,在(m-1)内与来自酸再接触器(d-5)酸包中的酸充分混合后进入(d-5),在(d-5)内再进行沉降分离。(d-5)与反应产物进行接触。(d-5)的作用是减少由(d-2)流出的烃相中的有机氟化物的含量,其原理是在hf作用下,有机氟化物分解成烃和氢氟酸,起到降低酸耗回收氢氟酸的作用,因而减轻了产品精制部分的负荷,延长脱氟剂的使用寿命。 (d-5)顶部出来的烃(溶有1.4%的氢氟酸),经分馏塔进料——循环异丁烷换热器(e-5)和主分馏塔进料——烷基化油换热器(e-6)的两次换热升温到74℃进入主分馏塔(v-2),进行多组份分馏。 (v-2)是一个多组份分馏塔,下部和中部塔径为φ2000毫米,塔高67.2米,内设82层v-grid型塔板,板间距600毫米。除第62~65层是四块单溢流塔板外,其它塔板皆为双溢流塔板。塔顶操作压力2.01mpa,操作温度63℃。含氢氟酸的气相丙烷从塔顶出来经主分馏塔-气提塔顶冷凝器(e-10)被冷却到40℃,以液相进入主分馏塔回流罐(d-6)。 回流罐是一个φ2200×8600毫米的卧罐,罐底有φ600×1200毫米的酸包,罐顶有一个φ300×3100毫米的内部装有石墨拉西环和冷却盘管的排出器吸收器(v-3)。(d-6)中的酸烃界面高度由界面控制器控制,并且设有液位包晶闸,防止酸液面超高而流入丙烷汽提塔造成事故。 循环异丁烷从第66层塔板上液相抽出,浓度83%(重),温度100℃,靠自压流出,大部分与主分馏塔进料换热,换后温度降到88℃,再经循环异丁烷冷却器(e-4),被水冷却到40℃,循环到反应系统又与干燥后的新鲜进料混合。另一小部分异丁烷不经过换热,从(v-2)出来直接进入汽提异丁烷加热器,被蒸汽加热成气相进入酸再生塔(v-1)做(v-1)塔底的汽提热源。 正丁烷从第12层塔板以气相抽出,温度128℃,纯度88%(重)去产品精制系统。 主分馏塔底是烷基化油产品,操作温度232℃,操作压力20.1mpa,由塔底压出与主分馏塔进料换热后温度降到88℃,再经烷基化油冷却器(e-7),被水冷却到40℃送出装置。 主分馏塔需外供热量25916mj/h,占全装置外供热的90%,主分馏塔所需热量的40%由中间加热器(e-9)承提,(e-9)是卧式热虹吸式加热器,被加热介质从(v-2)第28层集油箱流出,温度122℃,经加热后温度升到124℃,靠其比重差进行自然循环,又返回塔内。 主分馏塔所需另一部分热量的60%靠重沸炉提供。(v-2)底部的烷基化油被重沸炉进料泵抽出,升压到2.5mpa分四路并联进入重沸炉加热到245℃从辐射室出来汇合在一起又返回(v-2),丙烷汽提塔(v-4)塔内填充石墨拉西环,床层高9.2米,由(p-5)来的丙烷从塔顶进入,塔顶温度61℃,操作压力2.22mpa,塔顶馏出物是氢氟酸,丙烷和异丁烷,同(v-2)顶馏出物合流后进(e-10),塔底操作温度70℃,操作压力2.23mpa,塔釜用低压蒸汽间接加热,不含氢氟酸的液体丙烷的从塔底流出,一路去反应器维持(d-2)和(v-4)的正常操作,另一路去产品精制。 (4)丙烷和丁烷产品精制 来自(v-4)的液体丙烷,经丙烷脱氟进料加热器(e-14)被烷基化油加热到177℃,呈气相进入丙烷脱氟器(d-7),(d-7)内装活性氧化铝,床层高度1.1米,操作压力1.96mpa。两台串联,可以颠倒先后位置。丙烷经过氧化铝床层后有机氟化物被分解,生成烃和氢氟酸,氢氟酸又同氧化氯反应生成氟化铝和水。烃和水由(d-7)下部出来经丙烷冷凝器(e-15),被水冷却到40℃后,进入丙烷koh处理器(d-8),(d-8)内装固体片状氢氧化钾,液体丙烷自下向上通过koh床层,微量的无机氟同koh反应生成氟化钾和水。合格的丙烷进入丙烷产品罐,定时用丙烷产品泵(p-6)送出装置。 来自主分馏塔的正丁烷先进入脱氟前丁烷—脱氟后丁烷换热器(e-16),换热导180℃再经丁烷脱进料加热器(e-17),用高温的烷基化油加热到205℃进入丁烷脱氟器(d-9),(d-9)内装有3.9米高的活性氧化铝,操作压力为1.77mpa。两台脱氟器串联操作可以颠倒先后位置。脱氟后的正丁烷经换热后进入丁烷冷凝器,被水冷到40℃又进入丁烷koh处理器(d-10),正丁烷自下向上通过koh床层后,不含氟的正丁烷作为产品依靠压力送出装置。 (5)氢氟酸的再生 为了维持系统中氢氟酸有一定的纯度,装置里设置了酸再生系统。含有杂质的氢氟酸通过再生塔(v-1),可除去循环酸中的酸溶性油(aso)和多余的水分。通常利用(d-2)与重腿物料的压力之和比(v-1)压力高的特点,连续从(e-1)抽出循环酸,送入酸汽化器(e-2),用170℃的蒸汽进行加热,加热到149℃后以气相进入(v-1)。塔底用气相高温异丁烷进行汽提,塔顶用40℃液相异丁烷作回流,保持洁净的氢氟酸气体由塔顶流出到(d-2),塔下部的酸溶性油排入酸溶性油碱洗部分。 (6)废气、废液和废渣的处理 本装置主要污染物是氢氟酸,如果施工不当,管理不周,操作马虎,氢氟酸就会从系统漏出来污染大气。①废气 由酸区安全阀放出的含酸气体,在去火炬之前先进入含酸气体中和器(d-11)用5%(重)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气体中的酸被碱中和,经过洗涤的气体由烃放空总管到火炬。当洗涤的碱液浓度下降到0.2~0.5%(重)时,作为废减排入废碱混合槽。②废液 酸再生塔底的酸溶性油,一般含2~3%(重)的氢氟酸,经酸溶性油混合器与5%(重)碱液混合,然后进行沉降分离,将油中的酸除掉,直到碱液浓度下降到0.5~1%(重)时,作为废碱排入废碱混合槽。 进入废碱混合槽的废碱同氯化钙溶液混合,氯化钙与废碱中氟化钠反应生成氟化钙随液体自流入沉淀池,氟化钙是一种溶解度很小的惰性盐类,沉淀到池底。上层的污水含氟小于50毫克/升,自流进入全厂含油污水系统。氟化钙定期清除挖坑进行深埋。 废碱中和池用来收集来自酸沟的含酸污水,含酸污水包括酸泵排污、液面考克排污,地面冲洗水和初期雨水。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使溶液中性后根据液位高度用泵抽出打入全厂含油污水系统。 ③废渣 氟化钙一般一年清理一次,运到批定地点填坑,一层石灰,一层氟化钙泥浆交替掩埋,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废活性氧化铝一般1~2年更换一次,同氟化钙处理方法一样,每次清理最大量约12吨。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谁有硫磺回收低负荷开工的经验,请不吝赐教? 燃烧器一般能适应15%的负荷,另外你要关注反应炉温度,火焰稳定必须在930度以上,不考虑烧氨,其次是各级反应器温度,不能出现积硫现象。查看更多
金属材料发展历史? 钨铼热电偶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德士古气化炉喷嘴问题? 比较复杂! 一般3个月工厂都要换烧嘴 德士古气化炉喷嘴3通道的 磨损了就是中心通道走煤浆的那面积大了 我想应该从这方面去考虑!查看更多
工厂的看不起高校的,高校的看不起工厂的。大家怎么看? 这就是为什么单位都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原因了。毕业生还是要放下架子,多到现场根工人学习,尤其是有多年现场经验的老工人。毕竟我们刚刚毕业,只要塌心学习,升值潜力无限啊查看更多
NHD脱硫含水问题!? 水分带到酸性气管线会腐蚀管线的查看更多
AutoCAD 2007中文版教程? 版本更新的太快了,还是用顺手的好,以前用r14,出了2000了不稳定,就没怎么用,后来用2004,感觉还可以,出了2006了,感觉更好用点,后面的还是等稳定了再说,好像不是有了2008了吗?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如何提高尿素合成塔的转化率? 其实合成塔转化率的提高,楼上的各位都已经提到了很多,也比较全面了,我在这里简单的提出我的想法,其实在整个系统装置中,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人员业务素质问题,比如说有四个运行班,其中三个运行班的主操工的业务素质都比较高,有一个运行班的主操工的业务素质稍微低一点,那么在日常的调节中,很容易出现这个业务素质低一点的运行班调节缓慢、幅度大的现象,这就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影响。查看更多
讨论:注册化工工程师 值多少钱? 透露个数据,工艺65k一年,其他专业35k一年查看更多
天然气加热器? 啦啦啦阿里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机修
学校:菏泽学院 - 化学化工系
地区:黑龙江省
个人简介: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