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夏梓潼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1
研发部主管
打赌,成绩周二出? 早晚会出的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大炉小产量生产方案? 下料口和排渣口处没有加耐火砖 对矿的要求也很高,尘不然带不过去?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汽轮机转速起不来怎么办? 应该是电液转换器的问题查看更多
CAD单行文字转成多行文字怎么转? 不那么复杂,很简单:express——text——convert text to mtext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想问一下,有泵的地方要设置配电室吗?配电室主要做什么 ...? 化工厂基本都是分开的 一,防爆要求,如果配电间在装置区,防爆要求高 二,集中管理,一般是各装置有统一的电 ... 如果在液氨罐区设置配电室,需要防爆吗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液体深度测量? 这个要看你想要测量的高度啦,才能选择更适合你的,因为可以测量界位的液位计种类很多,楼上说的都可以但是是相对比较高大的罐,你要标明罐体形状和高度,才能方便选择。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压力变送器该怎么选用? 把你的参数表发给变送器厂家,他们会给你选好,然后你回来对着样本一看就什么都知道了!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气化炉顺控讨论? 顺序控制就是联锁保护 顺控和连锁保护两码事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蒸汽发生器结垢? 硫酸钙不容易处理,可以找专业除垢的公司咨询。查看更多
炼厂或净化厂设备如何进行编号,有什么规定么? 比如塔可以t101回流罐v101冷凝器e101,成品罐v201等,可以根据公司情况而定。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低温导热油(零下40度~零上50度)可以用天然橡胶垫片(N ...? 可以。用丁睛橡胶。 丁晴橡胶的使用温度是-20-110摄氏度,不要误导! 但也不要使用天然橡胶,耐油性太差!!! 以下来自百度: 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碳、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过滤器选型? 回复 1# stonexj 2.1 工艺设计条件 2.1.1 物料名称: 2.1.2 物料性能: 压力: 悬浮物: ph: 2.1.3 设计处理能力:x m 3 /h(一级过滤) 2.1.4 产品性能参数: 过滤器出口悬浮物: ≤xmg/l 过滤器出口压力: xmpa 2.1.5 供电条件:电压380v±5% 相数3 频率50hz。 2.1.6 工段内照明:由工厂照明电路统一安排解决。 2.2 用户现场条件 2.2.1 拟建装置位置:地址 ,海拔高度 。 2.2.2 气象及地质条件 (1)气温 年平均温度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 (3)气压 年平均大气压 hpa 年最高气压 hpa 年最低气压 hpa (4)降雨量 年平均 mm 年最大 mm 日最大 mm (5)风 风向:夏季主导风向se-x% 冬季主导风向 se-x% 风速:夏季 m /s 冬季 m /s (6)di震烈度 七度 2.2.3 安装条件: 安装位置: 室外 设备运行方式: 连续 防爆等级: 非防爆区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请老师们推荐一种泵? “有微小颗粒”是多大粒度,目/英寸,浓度,介质主要组成。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技术讨论:厌氧工艺--IC和EGSB运行中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 厌氧污泥颗粒化机制 目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比较培养颗粒污泥的不同工艺条件和过程,提出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能形成机制;二是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和过程培养得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能,推测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能形成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学说。 1 无机物作用说 持这种机制学说的研究者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无机物(包括、ca(po4)2、caco3、fes、sio2等化合物和金属离子)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作用方式: 1.1中和作用 forste[26]r等人认为,由于钙和硅带正电,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细胞表面,中和了电荷,使细菌表面的电荷减少形成疏水性,从而使细菌凝聚在一起。 1.2 惰性物作用 dubourguier[27]等发现fes被牢固吸附在m.soehngenii细菌的鞘上,由于 fes与水相比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和methanothrix sp.具有易于附着于各种惰性表面的疏水性,基于大量methanothrix sp.的存在是大多数颗粒污泥的共性,因此,fes可能有助于稳定颗粒中的菌团,从而对颗粒污泥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1.3 增强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grotenhuis[28]等人用egta络合颗粒污泥中钙离子,通过测定络合前后颗粒污泥的强度,得出结论,钙离子对颗粒污泥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此外,在uasb反应器中用 ca(oh)2代替naco3,也发现形成的颗粒污泥稳定性好一些。陈坚等人[29]的研究发现,在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中,si对颗粒的稳定性,强度等方面的作用程度要强于ca,而且si和ca可以多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4 加速颗粒化过程 mahoney[30]等人在研究钙离子对微生物凝聚作用时,发现加钙离子形成的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好,并且加钙离子可加快反应器的启动。但lettinga曾认为大量的caco3会覆盖在颗粒的外表面,除活性损失外,还增大颗粒的密度,使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过高不利于废水与污泥的接触。 1.5 絮凝作用 王宝贞[31]等人发现加入絮凝剂al2(so4)3和znso4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于是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可能与无机物的絮凝作用有关。 2 粘液说 持这种机制学说的研究者主要依据是:借助于透视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发现颗粒污泥中某些细菌,如产甲烷八叠球菌和某些杆菌会分泌出一层薄薄的粘液层,即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s, 简称ecp),从而推测其在颗粒污泥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胞外多聚物以荚膜或胞外粘液形式积累,已被普遍认为与菌体附着和絮凝过程有关。已有研究表明,ecp可在共生细胞间提供形成各种键,如多糖-蛋白质特殊连接键、氢键、极性键等的条件。在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过程中ecp具有的重要作用多有报导。因此,ecp在颗粒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一般认为ecp的作用在于其累积在单个细胞壁上,使细菌可附着于其它物质表面或者相互粘合而形成颗粒污泥,但也有研究者发现ecp的作用与其所带电荷有关。据文献报导[32、33] 以占污泥干重计,ecp的含量一般在1%~3.5%,有些学者认为,如果ecp是以脂类多糖的形式存在并有特殊的连接方式,这么少的量已经足以使微生物群体在颗粒中保持稳定[34]。 3 包埋说 吴唯民发现[35],在一定的污泥负荷条件下,颗粒污泥中的产甲烷八叠球菌,会迅速形成包囊体,包入丝状菌和无机惰性物质构成密实的颗粒污泥。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并未观察到包囊体的存在。 4 选择压作用说 该学说主要是从工艺学角度来考虑。所谓选择压,是指在uasb反应器中由上升的液体和气流形成的冲击作用。有两种不同提法如下: 4.1自身凝聚说 zoutberg[36]等人对牛瘤胃细菌进行纯培养,得到了颗粒污泥。他们认为只要在适当条件下,如高的水力负荷下,未自身凝聚的细菌会自然被冲出,而有些菌体可通过自身凝聚作用形成较大的聚集体存留在反应器中,由此形成颗粒污泥。他们还对培养得到的颗粒污泥进行了电镜观察,未发现有ecp的存在,从而推测是自身凝聚的结果。但他们并未指出此种自身凝聚是什么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未论及细菌,如产甲烷菌是否也有此种自身凝聚作用。其普遍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4.2 网络说 lettinga以及其他持网络学说的研究者认为,甲烷丝状菌(methanothirix)具有极强的附着能力,在通过适当的控制工艺条件使之成为优势菌之后,其在重力、水流以及逸出的气体造成的扰动力作用下可相互缠绕形成网络结构,如此将其它杆菌、球菌及一些无机化合物网络于其中,形成颗粒污泥。 该学说重点强调丝状菌的作用。事实上甲烷丝状菌的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可和证实[28、34]。foster[26]等人发现甲烷丝状菌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颗粒污泥中,并由此推测,这种丝状菌的大量存在可能是成熟颗粒污泥的基本特征。但是也有研究者在培养颗粒污泥过程中并未发现有甲烷丝状菌的存在。比如在产酸颗粒污泥,在对甲烷八叠球菌的纯培养形成的颗粒污泥中都未发现丝状菌。 5 分段作用说 该学说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内核的形成,然后是在内核基础上颗粒的成长。 macleod[37]等人认为内核的形成主要是methanothrix 作用。根据电镜观察到颗粒污泥中各菌群呈有规律的分层分布,macleod等得出结论,methanothrix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内核,具有一定的框架作用,从而使为methanothrix提供乙酸基质的产乙酸菌以及氢消耗菌附着在其上,最后是发酵性细菌(产酸菌及其它氢消耗菌)在外围生长,由此形成颗粒污泥。morgan等也有类似的模型。 陈坚[38]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内核的形成是在适宜的动力学环境条件下,通过m.sarcina分泌胞外多聚物自身成簇和 m.thrix插入团簇中或附着在其表面这两个过程。 6 二次核说 该学说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颗粒污泥的具体生长周期。一旦在适宜的条件下出现部分颗粒污泥,随着颗粒的生长,粒径增大,内部的微生物会因营养不足而死亡,致使颗粒污泥的强度减弱,这样在水流剪切力作用下颗粒将破裂,破裂后的污泥碎片可作为新的二次核,从新形成颗粒污泥。二次核的产生保证了颗粒污泥的大量增加。 grotenhuis[39]等人分别用高浓度和低浓度基质培养颗粒污泥,发现前者形成的颗粒粒径较大,而后者形成的颗粒粒径较小,从而提出了下列模型(图8)。 图8 颗粒化可能途径 beeftink[40]采用砂粒的方法培养得到了颗粒污泥,但在做颗粒污泥的tem切片时,未发现有砂粒存在于颗粒中,因而认为,砂粒在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中起来核的作用,随着颗粒污泥的长大会脱离出来,作为形成新颗粒的二次核,如此循环,使得颗粒污泥迅速出现。据此提出了模型(图9)。 图9 颗粒化途径示意图 因此,二次核说可合理解释:(1)在接种污泥中加入少量的颗粒污泥可加速颗粒化进程;(2)颗粒污泥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内部菌体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查看更多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与普通的转子流量计有什么区别? 金属的我认为用在气体上较适合,普通转子流量计用在比较干净液体上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仪表联锁作业票? 谢谢你 也给我发一份吧 你辛苦我享受 443722386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助合成氨自控预算表? 3万吨的合成氨啊 你就说你们用的什么操作系统 是plc吧 然后再说你问的是合成氨岗位还是整个一条龙 一条龙用的什么工艺 或者说你需要购买哪些仪表 也可以 3万吨的 大概就是plc系统 整个一条龙的仪表费用大概也就1千万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催化裂化装置顶循环晃量厉害? 今天还是晃,反应操作温度还是488℃---490℃,反应进料有点轻,这两天分馏塔老是补原料油,因为液位低,今天分馏塔液位变化不是很厉害,但是还能感到油轻,昨天的操作中,顶循环抽出温度为120℃-130℃,今天的操作中提高了冷回流量,提高了顶循环返塔温度,冷回流40吨每小时,顶循环量,随着阀门开度的关小,晃量的下线在下降,上线还是很大,晃的厉害,返塔温度提到了65℃,顶循环抽出温度135℃,明天的操作中继续加大返塔温度,看看如何。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技术求助:LNG储罐基础沉降规范要求? sh/t 3528-2005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有明确的说明。 谢谢,不过这个我也有看到,但是我们是lng储罐,是四个基础柱;并不是一般的石油储罐,是圆形基础。 现在安装上去之后并没有座充水试验之类的,领导安排我负责沉降观测,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没有经验。 我观测到的数据是某些数据竟然上升了2-3毫米,还有些更离谱达到7毫米。 储罐基础没有打桩,1米6左右的砂石垫层,上来就是3.5左右的储罐基础。(开挖深度大约4-5米) 觉得心里很没底,当初地基做的时候砂石垫层在雨天泡了几天。我是怕是不是地基没做好。 查看更多
质量事故:柴油颜色变黑分析? 柴油的凝固点有多少,高了多少,记不清楚了,不过泄漏量应该是不算太大,顶循油采样,颜色不是很重,不过柴油颜色就和酱油颜色差不多了。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江西天佳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研发部主管
学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地区:海南省
个人简介:把友谊限于两人范围之内的人,似乎把明智的友谊的安全感与爱的妒嫉和蠢举相混淆。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