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温存余温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7
销售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268
他的回答 13566
对于不锈钢设备 对氯离子的要求最高浓度是多少?
对于 不锈钢设备 对 氯离子 的要求最高浓度是多少 温是100度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英制与公制压力对照?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721240214/QQ/WinTemp/RichOle/~GKQ876VLZI]I5XNXTQH~%7BG.jpg 这怎么解释啊 如150LB与0.6、1.0、1.6、2.0、2.5、4.0、5.0对应,怎么解释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逗比设计 盐酸储罐?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专门的板块,不知道怎么找不到了,就发这里吧,大家看看,作为反面教材 大家应该能看明白吧,?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废甲醇脱色去味?
现有药厂下来的废醇,能否通过类似 柴油脱色砂 的方法去掉积碳和异味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煤中的有机质性质??
煤中有机质都不溶于酸碱吗?比如说如果要测定煤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但是这种元素又和有机质结合在一起,要想测定该元素含量的话只能先将其从有机质中分离开来,有什么办法吗?但是如果元素很易升华,而且升华温度不高,大概到300多摄氏度就会升华掉,也就是说不能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分解有机质,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分解有机质吗?如果真不溶于酸碱的话。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换热器布管问题?
怎么选择三角形排列、转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其主要因素要考虑哪些?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进展?
我国污染治理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废气治理率、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等等都有显著提高。但中国的污染防治技术比工业化国家大约要落后20年。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必须加大对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环境保护投入。目前应着重发展急需的、实用的、适合国情的污染防治技术。 前言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环保科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早期我国的环境科学偏重单纯研究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现在扩展到全面研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保护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是污染防治,由工业“三废”治理技术,扩展到综合防治技术,由点源的治理技术,扩展到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并研究开发了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废物资源化技术等。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众多成果,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废气治理率、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数等等都有显著提高。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基本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的情况下,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重金属等12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比“八五”末期分别下降了10-15%。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小炼油、小火电等“十五小”企业,对高硫煤实行限产,有效地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 全国23万多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46个考核的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25个城市实现了大气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36个城市实现了地表水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有19个城市(区)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区)。 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淮河干流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海河、辽河流域污染程度有所降低,太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滇池富营养状态恶化趋势有所减缓,巢湖富营养状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酸雨范围和频率得到控制,保持稳定。渤海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环境治理初见成效。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带动了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1]。 1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九五”以来,我国在煤炭洁净加工开发技术、煤炭洁净高效燃烧技术、煤炭洁净转化技术、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进展。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防治工作已深入展开。“两控区”内175个地市和电力、煤炭等行业编制了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98台(装机容量208万千瓦),小煤矿井6405个(产量2685万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限制燃煤含硫量。目前,“两控区”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80万吨,93个城市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 1.1脱硫技术 控制SO2排放的工艺按其在燃烧过程中所处位置可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三种。我国燃煤二氧化硫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其后规模不断扩大。“**”期间,工业型煤开发、燃煤固硫新型循环床锅炉技术开发、火电厂排烟脱硫技术研究等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八五”期间,循环床燃烧脱硫技术完善化及工程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工业型煤固硫技术完善化及工业应用研究、湿式脱硫除尘技术研究、喷钙脱硫成套技术开发等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期间,又把燃煤烟气二氧化硫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列入科技攻关计划。 对于燃煤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中小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提高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在Ca(OH)2中加入易潮解盐和碱,或用燃烧飞灰和Ca(OH)2的水合物作吸着剂,或用活性焦或活性炭作吸附剂,在实验室研究中都取得一定成果。适合中小型锅炉的网膜塔除尘脱硫系统、双击式除尘脱硫工艺、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小型试验装置等都取得了初步成效[3,4]。 另外,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脉冲电晕法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2万Nm3/h中试线建设与试验,脱硫率大于80%[5];新型氨法脱硫技术(NADS)通过验收;“利用杭州湾海水脱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中试研究取得突破。 在自主开发研制的同时,一些大型电厂也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除硫设备,对多种工艺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如珞璜电厂的石灰石-石膏法技术、黄岛电厂的旋转喷雾干燥法、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的高速水平流简易湿法、南京下关电厂的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LIFAC)、四川成都热电厂的电子束法、深圳西部电厂的海水脱硫法等等 [6]。 1.2脱氮技术 NOx排放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改进燃烧技术减少NOx的产生和烟气中去除NOx二类。我国在烟气脱氮方面近年取得了新的进展,如“整体分级低NOX燃烧技术”于2000年1月通过鉴定。在设备方面,目前在新建300MW及以上锅炉已装有低氮燃烧器;但大量300MW以下锅炉氮氧化物(NOX)仍无法控制,而且燃烧控制调节水平低,造成氮氧化物生成量的增加[7]。目前我国仅有NOx的环境质量标准,尚无固定源燃烧NOx排放标准。有关固定源燃烧NOx排放技术研究仅局限于个别低NOx燃烧技术和燃烧固硫技术中附带削减NOx的效果研究等。 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能源消耗排放NOx不断增加的趋势有所缓解,1996年达到排放峰值。自1997年开始,NOx排放量逐渐回落,1997年和1998年全国NOx排放总量分别下降到11.66Mt和11.18Mt,分别比1996年峰值减少了0.34Mt和0.82Mt,1998年甚至比1995年降低了0.12Mt[8]。 1.3除尘技术 随着各种除尘器的使用和对土壤、道路扬尘的控制,较易被去除的大粒子的排放水平有很大的降低。但由于细粒子的去除比较困难,细粒子的排放水平并没有显著的下降,细粒子在大气气溶胶中的比例反而有所上升。细粒子对人体呼吸系统、大气能见度和城市景观等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把大气气溶胶的环境标准由总悬浮颗粒物(TSP,<100µm)改变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IP,<10µm),并对PM10的污染现状、来源、环境影响、健康影响和控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国已开始重视细粒子的污染和控制问题,1996年颁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飘尘(相当于PM10)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P),并列为正式标准,同时增加了大气气溶胶中苯并[a]芘的浓度标准。表明中国正在由单一的TSP控制转向TSP和细粒子共同控制。但对细粒子的产生、作用机理的研究及控制技术的开发都还不够[9]。 在传统除尘技术方面,中国已经研究并开发了多种实用有效的技术,我国有90%的火电站装了除尘器,平均除尘效率达90%,其中静电除尘(除尘效率达96%)仅占总数的12%。新建大型电站靠高烟囱(210米以上)扩散,扩散效果虽不差,可减轻附近城市的空气污染,但不能解决地区的污染问题。由于受资金不足的制约,我国大型燃煤锅炉仅配备3―4电场的电除尘器,加之国产除尘设备运行不稳定,控制性能差,实际排放浓度往往高于现有标准[5]。 1.4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和光化学污染研究[6] 机动车排放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细粒子对大气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我国已攻克了催化净化器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净化技术。最近,我国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自动补气尾气净化消声装置 [10],它不仅能几乎净化全部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而且还能降低NOx的排放量。 机动车排放的大量NOx和挥发性有机有毒物(VOCs)是生成03和形成光化学污染最主要的前体物,而NOx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能生成硝酸盐气溶胶。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在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发现光化学烟雾污染。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频繁观测到NOx污染相当严重的光化学烟雾现象。北京市1998年城市区域观测点的年平均N0x浓度达到0.15mg/立方米,超过二级标准2倍。虽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与NOx具有关联性的光化学污染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之后基本上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近来在机动车及其排放不断增长和汽油品质发生重要变化的污染形势下,尚未对其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及其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水污染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国治理城市工业企业水环境,一是集中精力狠抓重点流域和重点水域的水污染整治,其中以“三河”、“三湖”(淮河、辽河、海河、太湖、滇池、巢湖)的流域治理为突出代表;二是对重点地区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进行突击清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补建;三是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规划和实施[11]。 在此期间,国家组织了水环境容量研究,这为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沱江、黄浦江、湘江、长江、珠江、淮河等水系和滇池、巢湖、太湖等湖泊水库,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攻关,建立了不同水体的水质模型,提供了水环境容量分析计算方法,为实施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制定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试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提供了可行方案。 为提高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率,“九五”以来,工业高浓度有机 废水处理设备 得到较快发展。研究开发了生物反应器和适用于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分离回收的超滤膜系统装置;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催化剂,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其价格低于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完成了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2]。2001年底通过鉴定的小型化、车载型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装置也已获准进行工业化应用批量生产[12]。 近年我国对水环境的强有力的治理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2000年10月底,全国23.8万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33个城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按功能区达标,其中有18个城市的地面水环境质量均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其他城市也已接近达标。“三河三湖”流域5188家重点污染企业中的95%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流域内建成了5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有111座正在建设,己建和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占计划建设总数的67%[13]。“三河三湖”水污染的防治为探索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经济技术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淮河流域正在为全面治理、实现水体变清的目标而努力。太湖、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已取得明显进展;辽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 反映我国水环境治理进展的重要指标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连年提高。199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达标率为55.4%,1998年为65.3%,2000年已达到82.2%[13]。 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速度也较快。近十年来全国废水排放总量没有多大变化,一直维持在350亿t左右,但生活污水所占的比例上升很快,到1998年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廉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氧化沟法、AB法以及SBR法等,只有少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选用物理或物化的方法处理废水。按废水处理能力划分,目前采用各种生化处理工艺处理的城市污水约占其处理总量的92%。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14]。 城市污水处理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水处理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还不到20%,只相当于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一般都在80%以上。 随着环境标准和水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正逐步从过去的简单去除碳类有机污染物转向采用生物脱氮和化学脱磷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脱磷处理。但脱氮脱磷处理的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例现在还很低。 我国处置城市污水处理中剩余的污泥,目前主要是填埋,且大多数是与城市垃圾一并处置,只有一小部分是焚烧处理。需要指出的是,仍有约一半以上的剩余污泥未经稳定、消化处理,这不仅使其在农林方面的利用受到限制,也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 3固体废弃物 “九五”以来,我国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垃圾的焚烧及焚烧发电技术发展迅速。目前,环保设备(产品)品种达到了3000多种。几乎涉及所有的工业废弃物、废旧物资及共伴生矿产资源。各种废弃物资源的利用途径得到拓宽,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如粉煤灰综合利用产品已达200多种。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在2000年实现销售产值208.3亿元。 3.1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控制 通过全国共同努力,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近年来得到了控制,中国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基本维持在每年6.5亿吨左右。虽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从1995年的66.3%下降到2000年的51.8%[14],但综合利用率在不断上升,1999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7%[15]。其中,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治理率和综合利用率都远低于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污染源,在未处理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中,乡镇企业占据主要部分,1997年占到91.2%。 工业固体废物的成分相对较为固定,以煤矸石、炉渣、粉煤灰和尾矿为主。近几年,煤矸石、炉渣和粉煤灰占总量的近50%,尾矿占30%,冶炼废渣占10%,化工废渣占4%,其他占6%。我国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技术、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高掺量)、制混凝土、制墙体材料、筑路和筑堤等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重庆星源集团的一个建材生产基地就是主要以炭渣等作原料制造新型彩色路面砖和彩色墙体砖,不仅不用粘土,不需烧制,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避免了环境污染,而且产品以其丰富的色彩,优越的荷重性、耐久性及安全性,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小广场和市政建设之中[4]。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尽管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从它在自然界积累的总量看,工业固体废弃物依然给周围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比例近几年变化不大,分别占固体废弃物总量和危险固体废弃物总量的2.44%和10%左右。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垃圾或危险废弃物填埋场,例如,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沈阳危险飞舞填埋场等,北京、深圳正在兴建其它废弃物填埋场和焚烧场。预计在今后5―10年内我国将有大批废物填埋场和焚烧场建成[4]。但是,我国在有害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面,还有许多尚待填补的技术空白。 3.2. 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及控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以每年8―9%的速度增加。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人均垃圾产生量相对较高,其城市垃圾增长速度有的已经高达近20%。 城市垃圾构成中的有机成分在上升,无机成分在下降。大城市垃圾构成中有机成分甚至高于36%,其他无机成分约占60%,废品仅占4%以下。 近年来,垃圾处理新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被普遍重视。目前,北京昌平区、广东深圳和黑龙江大庆等地,自己研制或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引进的垃圾处理厂或垃圾发电厂已陆续投入建设[4]。 北京昌平一个村兴建的 生活垃圾焚烧炉 ,不仅把本村和邻村的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而且把经过高温燃烧和粉碎的废渣制成新型墙体砖。深圳龙岗区的热解发电厂建成后,日处理垃圾达到300吨,全年回收的能源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年发电量达4320万度。大庆的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后,不仅吃光全市所有城市垃圾,还能日产350吨有机化肥。 “城市垃圾处理”将成为我国一大新兴产业。它每年不仅将为我们从垃圾中捞回数百亿元的损失,还能新创经济效益数百亿元,还可大幅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清洁度与安适度。 近年来,除个别城市外,全国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一些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较大。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普遍提高。但是,中国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功能要求,几百座城市仍处于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 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处理技术也较落后。要提高垃圾再生利用的比例,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垃圾分类收集,然后对分类收集后的可再生利用物资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因此,注重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才能有效控制污染、回收资源,减少直接填埋,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垃圾尚未进行分类收集,只有少数城市实行垃圾密闭运输。我国个别省市(如上海、沈阳)虽从20世纪80年代年代起已有一些废物交换和集中回收利用的活动,但规模小、涉及地域小、技术含量低,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并未形成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和产业市场。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匮乏,只有极个别城市建立了基本合乎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和处置场,绝大部分城市垃圾仍以简单坑埋、填充洼地、地面堆积、挖坑填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烧等处理方式为主。 从总体上来看,虽然我国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但目前正在逐步借鉴发达国家对固体废物管理经验和治理技术,国家环保总局等管理部门从总体思路上已与国际上关于固体废物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相接轨,已逐步实施对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所谓“三化”的全过程管理,开始推行“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 我国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水平较低,有些项目未经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估,存在二次污染的潜在危害;技术设备落后,需更新改造;多数企业经济效益较低,要继续发展,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4]。 4与国际污染防治技术的比较 我国污染防治技术虽然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我国环境科技发展的长期滞后,目前我国污染防治技术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落后于本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中国的污染防治技术比工业化国家大约要落后20年,现在相当于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个别技术达到80年代初的水平,极个别的技术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在有关的环保设备制造方面,工业化国家已实现了成套化、标准化、自动化和电子化,而中国的环保设备制造,在加工质量、可靠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只相当于工业化国家六十年代的水平。平均除尘效率代表着一个国家除尘技术的整体水平,我国目前的平均除尘效率在95%左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水处理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上一般在80%以上,而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20%,相当于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水平。在有害废物处理处置方面,中国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甚远,在有害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面,还有许多技术空白有待填补。 5 结束语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给我国各方面造成的损失巨大。仅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虽对它占中国GDP的比例估计不一,有的说是4.04%至6.75%,有的说高达10%以上[16,17],总之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因此,必须把环境损失纳入国民生产总值中去,环境保护必须和经济发展紧紧结合,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必须加大对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环境保护投入。世界银行建议,中国对于污染控制的投资需要大大增加,至少要在GDP的1%以上,最好在2%以上[16]。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加大对环境保护投入的急迫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的环境保护投入在逐年迅速增加。“九五”期间,全国完成环境保护投资3600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5倍,占GDP的比重增加了0.2个百分点,达到0.93%。1999年环境保护投入达到占GDP的 1.01%,首次超过1%。标志着我国的环保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外,针对我国环境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一方面应着重发展急需的、实用的、适合国情的污染防治技术。对此,我国已制定了“十五”期间环保科技的具体发展目标。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脱硫和除尘技术并形成产业化,开发实用有效的脱氮技术和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在研究重点城市复合大气污染的特征、形成机制和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中国重点城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和减少区域性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对于水污染防治,开发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集成技术、工艺与 成套设备 ,形成产业化能力;开发针对各种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安全生产、供给技术,建立生产性示范;开发重点行业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和难处理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技术与工艺并建立示范;初步建立水工业科技咨询与服务体系。对于固体废弃物,开发集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及填埋气利用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开发环境安全的垃圾焚烧技术及低成本堆肥技术;发展可环境降解塑料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的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开发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建立城市生活垃圾集成处理示范城市和危险废物区域处理中心[6]。 另一方面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推动“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产学研跨学科、跨部门联合攻关和开发。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办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优秀污染防治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如何做硫酸储罐的内部检查?
按照 硫酸储罐 的设计规定:为保 证 储 罐的安全运行,应每两年至少检测一 次储罐的厚度,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测。请问各位如何做5年一次的内部检测呢?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富乙烯干气生产三丙工艺--丙醇丙醛丙酸?
原料是富 乙烯 干气,生产丙醛 丙醇 丙酸 !此项目效益怎么样!工艺我也不太熟悉!不过公司二期马上要上这套装置了!请各位盖德积极给予帮助!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隔膜式双法兰变送器量程问题?
询问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谁知道隔膜式的 差压变送器 量程下线是多少?? 我看大多选型样本上的量程下线都是6KPa左右。是不是差压到6KPa以下就没有信号了?还是不能保证精度了?求专业人士解答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高手帮忙解决?
6. 乙烯 氧化制取环氧 乙烷 ,反应式: C2H4+1/2O2=C2H4O。 反应使用过量的 空气 (按生成1mol C2H4O用10mol空气),惰性气体N2在完全分离C2H4O后放空,其余未反应的C2H4循环使用。若C2H4的总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分别为90%和25%,循环物料量和放空量之比()。 A. 200:1 B.230:1 C. 250:1 D. 270:1
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甲醇合成中CO2含量问题?
关于 甲醇 合成中CO2含量问题,我也来说两句: 1、按照甲醇合成专利商的试验和推荐,CO2含量控制在3-7%,关键还有(H2-CO2)/(CO+CO2)控制到2.05-2.15之间,这是目前甲醇合成的设计标准; + o( j6 u0 Z+ u1 v% [# i3 p 2、对于天然气制甲醇,选用二段蒸汽转化的话,CO2可能高达12%,脱碳成本太高,转化气一般都直接进合成系统;在CO2含量3%时,CO单程转化率为40-60%,而CO2单程转化率仅为15%左右,同时膜回收是仅有30%左右的CO2返回系统,因此,我建议还是重点考察H2/CO,可以控制到2.5-2.7之间,CO2可以适当控制高一点,粗甲醇中水分一般不会超过15%,对于MTO/MTP来说更好(只要 碱金属 离子不超标); 8 b. F" E: t/ u. x: w& v: g. _ ) @, `8 s, | - E. z( h5 ] F) y2 x 说的不一定对,请批评指正。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CAD制图如何能快速上手,并能熟练绘图!希望前辈们能给 ...?
我是做方案和设计的,已经使用将近一年的CAD了,绘图方面还算可以,也会使用一些快捷键来进行设计,但是总觉得还应该有很多更好、更快捷的方式来绘图。在此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好好讨论一下,特别是前辈们给我们这些新手更多更好的建议,使我们能熟练操作CAD!先谢谢啦!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教屋顶风机相关问题?
我们一个岗位是处理含氟废水的,F-浓度最高的时候以后会达到1000mg/L,经理论计算, 空气 中HF浓度会比较高,因此准备技改加风机,这个地方比较纠结,心里没底,HF分子量20,空气分子量算29,我们室内尺寸是42m*16m*8.5m,这个风机的安装要求是如何确定的?选用风机后会不会影响冬季防冻?另请推荐一个合适点的风机型号和报价吧,在此先谢谢了哈!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甲醇水混合物相态确定?
各位川友: 请问谁知道在0.55-0.60MPa、129-130℃下,醇含量(质量分数)64.5%, 混合液 如何确定它的相态,是气液混合,还是液相?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资料求助:书籍、知识求助?
现需求生化系统(厌氧、好氧),挂摸法操作、基础知识、分解反应知识、调整方法、问题处理的书籍!!!!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大家心目中膜领域的权威都有谁?
呵呵,最近看了几篇膜领域研究进展的文章,上面谈到几位国内的专家,认为是目前国内膜领域最权威的人士。不过这几篇文献都比较早了,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膜技术和膜过程,同样也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再将几年前的三两位专家作为膜领域的权威不免以偏概全了(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能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膜技术领域权威。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超驰控制配合低选器的问题?
请教下各位盖德超驰控制一般什么时候搭配低选器,有何作用和功能?一般见到的都是搭配高选器,比如罐液位调节器和罐出口排放流量调节器之间建立超驰控制,通过高选器使超驰高液位调节信号代替流量调节信号控制排放阀,实际上比较的是两个调节器的OP大小,但我现在在一个项目的流程图上看到超驰控制搭配低选器,实在搞不明白低选有何作用?谁的测量对象偏差小,阀听谁的?这合理吗?会有什么工况需要这样?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压缩机轴震动是什么引起的?
压缩机 轴震动是什么引起的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真空搅拌罐支座问题?
我打算设计一个立式真空搅拌脱气罐,封头都是平盖,有参考图纸,在支座选型时遇到一些问题。参考的图纸以及去工厂现场观察到的都是选用的单个圆筒形的支承式支座。但是我查不到相关的标准。最新的标准里支承式支座适用范围是圆筒公称直径大于800mm,但是我设计的明显不足800mm。我想知道不参考标准能进行设计吗?还是严格按照标准选择耳式支座。参考图纸里这个支座只有一个。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简介
职业:宁波大通永维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销售
学校: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自动化工程系
地区:江苏省
个人简介: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微生物
问题2k
其他
问题124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药
问题222
仪器设备
问题12w
中药
问题243
说・吧
问题0
动植物
问题609
个人简介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