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氟苯肼是什么? 简介 2-氟苯肼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结晶固体,具有强烈的臭味。其分子式为C6H7FN2,分子量为126.13,CAS号为2368-80-1。作为苯肼的氟取代产物,2-氟苯肼在化学结构上具有显著的特色,即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同时连接有一个肼基(-NHNH2)。这种结构使得2-氟苯肼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活性和选择性[1]。 2-氟苯肼的性状 合成方法 2-氟苯肼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邻氟苯胺的还原反应制得。具体而言,邻氟苯胺在适当的还原剂(如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等)作用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生成2-氟苯肼。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化学反应路径,如重氮化反应后水解等,来合成2-氟苯肼。这些合成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原料的易得性、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以及产物的纯度等因素[1-2]。 用途 2-氟苯肼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它是多种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例如,它可以用于制备具有高效肌肉松弛活性、低血压和消炎活性的吡唑啉酮嘧啶类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2-氟苯肼还可以用于合成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医药领域外,2-氟苯肼在染料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作为染料合成的中间体,参与合成多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染料。这些染料不仅色彩鲜艳、稳定性好,而且环保性能优良,符合现代工业对绿色化学的要求。因此,2-氟苯肼在染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4]。 参考文献 [1]贾宏新,佟健.对氟苯肼的合成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25(3):4. [2] Arndt O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fluorophenylhydrazine:US19960589859[P].US5599992A[2024-08-25].DOI:US5599992 A. [3] Kim J , Kim H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Monosaccharides Derivatized with 2-Fluorophenyl Hydrazine Using 19 F NMR Spectroscopy[J].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48):95. [4] Otto A ,オットーアルント.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2-FLUOROPHENYLHYDRAZINE:JP特願平8-8651[P].JP特開平8-245538A[2024-08-25]. 查看更多
天冬氨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天冬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非对映选择性烷基化 天冬氨酸酯可以在α-和β-位发生烷基化反应,其中β-烷基化反应的应用最为广泛。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以天冬氨酸为手性源,可以合成多官能团的氧氮杂环类化合物。 酰胺键的形成 天冬氨酸可以生成酰胺类化合物,同时也可以合成环内酰胺。 β-氨基酸(或氨基酸酯)的合成 通过对天冬氨酸的氨基保护和烷基化等步骤,可以合成β-氨基酸或氨基酸酯。 此外,天冬氨酸还可以作为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或形成内酯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J. A.; Andersen, N. H.; Schlicher, J. W. J. Org. Chem., 1970, 35, 858. 2. Goodenough, K. M.; Moran, W. J.; Raubo, P.; Harrity, J. P. A. J. Org. Chem., 2005, 70, 207. 3. Luppi, G.; Tomasini, C. Synlett, 2003, 6, 797. 4. Ding, K.; Flippen-Anderson, J.; Deschamps, J. R.; Wang, S.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1027. 5. van Leeuwen, S. H.; Quaedflieg, P. J. L. M.; Broxterman, Q. B.; Milhajlovic, Y.; Liskamp, R. M. J.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653. 6. Patel, J.; Pelloux-Leon, N.; Minassian, F.; Vallee, Y. J. Org. Chem., 2005, 70, 9081. 7. Anokhina, E. V.; Jacobson, A.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 3044. 8. Rattat, D.; Eraets, K.; Cleynhens, B.; Knight, H.; Fonge, H.; Verbruggen, A.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2531. 9. Kobayashi, S.; Matsubara, R.; Nakamura, Y.; Kitagawa, H.; Sugiura, M. J. Am. Chem. Soc., 2003, 125, 2507. 10. Seki, M.; Shimizu, T.; Matsumoto, K. J. Org. Chem., 2000, 65, 1298. 11. Calvisi, G.; Dell'Uomo, N.; De Angelis, F.; Dejas, R.; Giannessi, F.; Tinti, M. O. Eur. J. Org. Chem., 2003, 45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