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听众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3
给排水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60
他的回答 13901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请问各位高手怎么定义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可以是温度的n次关系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按HG20582计算 非径向开孔率是《0.5吗?
hg20582-2011 p142没有提到非径向开孔率问题……,请楼主叙说明白。 是没有提到开孔率,这也是我想知道的。但开孔率肯定有限制的吧,径向的都有限制,何况非径向。 6.1.2不是提到允许最大开孔直径按150有关章节吗,那不是0.5吗 。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材料科学
,
磁翻板液位计什么牌子好?
那么哪个厂家比较靠谱?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在进行选材设计时应该考虑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方面?
学习一下!不需要隐藏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变换除氧器?
变化的除氧就是用除氧剂!将煤气中的氧气与h2烧掉!上面各位分析的都是除盐水的除氧!牛唇不对马嘴!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天然气转化?
气头氨现在多停着,本人在构思微波助催化,降低反应温度,降低水碳比,降低燃料消耗,降低反应的条件看能耗能否降些,以求企业重新弄转活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高压洗涤器内部结晶,如何处理?
1楼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操作指标和程序,便于大家讨论和参考。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Help:国外的气体\空气干燥器著名厂商??谢了!!?
偶对干燥器这个东西不算吧太了解,帮你顶下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求助推荐几本关于焦炉煤气制甲醇的相关书籍?
《现代煤化工技术手册》贺永德 化学工业出版社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Aspen 计算反应,反应几乎不进行,怎么解决?
吸附项最后是怎么输入的? lz能否指点一下?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
,
从《摩天塔》学习安全管理?
重返危机现场之泰坦尼克号沉没记 提到泰坦尼克号,大多数人会想到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电影《泰坦尼克号》深受大家喜欢,至今还一直保持着票房的最高记录。但是在这背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灾难,为什么会死了这么多人?到底是人为疏失还是设计错误?灾难不会凭空发生,而是关键事件的连锁效应。重返危机现场的这期节目,通过先进的验证科学分析以及前所未有的实验,揭露了史上最著名的船只不为人知的弱点,剖析了致命时刻的线索。加之之前我就十分关注这场船难,所以写这篇博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设计产物。它拥有双层船底,由设有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将船底分为16个水密隔舱。水密门由电气或人力驱动,可将漏水沉船的风险减至最低,即使其中的四个水密舱破裂灌满了水,也无关紧要。但尽管泰坦尼克号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安全设备,在发生事故后短短10分钟,水就淹到了4.5英尺深。酿成这场灾难的是无法预料的连锁事件。 重返危机现场是通过重新审视事故发生的过程,查阅所有的事故记载和资料,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逐渐剥开事故真相的迷雾,由一个个微小的细节来推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其中综合运用了数据分析、试验验证、计算机模拟和经验判断等几种风险辨识的方法,我认为对于那些我们无法直接接触到灾难现场的事故调查来说,这种方法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在调查过程中,责任的焦点首先聚集在了电报员的身上。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收到来自卡洛尼亚号、波罗的海号、亚美利加号、加利福尼亚号和麦萨巴号的7次冰山警告,加利福尼亚号在22:50发来电报通知它们已被冰山困住,但是泰坦尼克号的电报员并没有把这封警报电报报告给船长。精通无线电规则的专家认为,这并不全是泰坦尼克号电报员的错,加利福尼亚号的电报员也要负上直接责任。原来在1912年,电报要送到另一艘船的船长,必须在前面加上msg,代表“船长公务电报”,但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号的电报前并没有加这些字母,泰坦尼克号置之不理是合理的,冰山的警告因此而没有被送到船长的手中。加利福尼亚号的电报员没有重新发送电报,反而关掉无线电睡觉去了。但是即使没有正确地发送这则重要的冰清警告,也不能说这场悲剧就是他造成的。 这艘船一天内共收到5封冰情警告,但是船长还是决定以接近最高速度的40公里时速航行。为什么收到警告以后,泰坦尼克号仍以正常的速度航行,这就要考虑到第二号嫌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他背负着商业的压力,由于横跨大西洋的市场竞争激烈,他不惜冒一切风险,务求准时抵达美国。但在调查中发现了重要的线索,船长面对浮冰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他们认为船只要呆在冰原里就有危险,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就尽快脱离冰原,这就好像说如果闯进地雷区,就应该拼命跑才是,这种想法在现在看来根本无法理解,这跟掩耳盗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只会带来更多的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责怪电报员或者是船长造成灾难,调查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道防线——瞭望员,为什么直到撞击前37秒,瞭望员才看到冰山?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低科技实验就能弄清他们的情况,那就是复制泰坦尼克号沉没当晚的情况,关键因素是船行速度和气温。由于眼睛完全暴露在外,当船以类似的速度前进时,冷冻的空气猛烈吹入眼中,严重影响了人的视力。在微光下,人眼只能看清黑与白,更难辨别出黑色天空下的蓝色冰山。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起航前临时的工作调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被调离,因为匆忙离开,他把存放望远镜的柜子的钥匙放在口袋里一同离开了,因此瞭望员没有拿到双筒望远镜。但是有了双筒望远镜就能转危为安吗?其实望远镜不如想象得那么有用,通过望远镜也只能看到一个黑圈圈,所以当晚有没有都无关紧要。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瞭望员没有任何疏失。 这场事故不能怪罪到一个人的身上,事实上没办法指向任何一个人说他就是船难的罪魁祸首,也只能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所以应该换个角度,来研究船只和冰山,必须调查出撞击的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始的调查断定船只被撕裂,造成一条90公尺的裂痕,让船上5个分隔舱破裂,比船只能负荷的极限多了一个,但这种说法多年来备受质疑。科学家潜入海底,用声纳穿过厚厚的污泥探测,发现这艘船似乎有一连串的小洞,却找不到任何大切口的证据。通过科学计算,如果有了90公尺的切口,进水的速度就会太快,泰坦尼克号不可能坚持了两个半小时才沉没。那么难道是这艘船的建材低于标准?检测证明这些钢材的品质在当时没有问题,即使在低温下也没有非常脆弱。泰坦尼克号船体每一片钢板之间都是防水接缝,固定这些接缝的是300万枚直径2.5公分的铆钉,其中有些是用机器安装,有些是靠人工安装。在造船期间,造船工人在大部分的船体都用一台巨大的铆钉机安装钢铆钉,但他们没办法把这台大机器弄到泰坦尼克号船体正面,所以这部分必须以人工安装,他们用锻铁铆钉代替钢铆钉,因为这样比较便于人工操作。但锻铁的强度不如钢,造船公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弥补这个弱点,他们在熔铁中加入矿渣,矿渣在铆钉里里外外形成玻璃般的微小粒子,可以让铆钉更坚固,但铁和矿渣的混合很重要,放了太多矿渣铆钉的确会比较脆弱。有专家在研究从泰坦尼克号船体打捞回来的钢板中取出的铆钉,发现泰坦尼克号的铆钉强度可能受损。所以调查人员按照原始设计制造一小块钢船体,把铆钉穿透两片2.5公分厚的钢板,形成一个搭接接头,把钢板拼在一起,泰坦尼克号要能乘风破浪少不了这种防水密封。然后把复制品放进压力测试机,打算模拟泰坦尼克号的船体撞上冰山时所承受的压力,看铆钉是不是造成灾难的关键。这个理论是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船体的铆钉被破坏,导致海水透过裂缝涌进船里。根据撞击的速度,船体和冰山的重量计算,每根铆钉在撞击时至少承受1万4千磅的压力,如果复制的铆钉在每平方1万4千磅的压力下断裂,那就说明铆钉被破坏可能是船难发生的原因。在4千磅压力下钢板开始弯曲,到了5千磅就看得出来钢板从铆钉那里开始弯曲,到了6千磅铆钉完好无缺,而在不到1万磅的压力下,铆钉被破坏了,这次试验很成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铆钉裂开的部分,矿渣清晰可见,是铁里面蕴含的暗色晶型,铁的强度就是从这里被破坏,细小的裂缝从这些较脆弱的地方蔓延出去,直到铆钉完全被破坏。重点是真正泰坦尼克号的铆钉出现了很类似的模式。两个样本只有一个主要差异,就是泰坦尼克号的铆钉更糟糕,由于粒子比较大,产生更大的洞,更大的裂痕,破坏的速度也更快。这就是最后的结论。 最后用电脑模拟这艘巨轮撞击冰山的那一刻,终于揭露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致命时刻关键事件的连锁效应。1912年4月14日,灾难发生前1小时10分钟,泰坦尼克号以21.5节的速度西行,这是个寒冷的无月之夜。在桅杆瞭望台上,盈眶的泪水,加上光线微弱,妨碍了瞭望员的视力。灾难发生前45分钟,电报员收到附近的加州人号发出的冰清警告,讯息的格式错误,导致电报没有送到船长手中。灾难发生前30秒,巨大的冰山隐约出现在黑暗中。在撞击发生的当下,固定船体的铆钉至少承受1万4千磅的压力,锻铁中混合了太多的矿渣,使强度减低,铆钉惨遭破坏。海水透过裂缝涌入,淹没了五个隔舱,比船只能负荷的极限多了一个。电报员无法联系上加州人号,因为船上的电报员已经睡了,即使加州人号就在大约16公里以外,还是没有赶来救援。擦撞冰山两个半小时后,史上最伟大的船只沉没了,1500多名乘客丧生。人们从这场悲剧学到了重要的教训,美国政府成立北大西洋冰情巡逻队,负责侦查冰山,大西洋两岸各自修法,确保每艘邮轮都携带足够的救生艇。即使如此,这场灾难没有被遗忘。 除了上述的调查结果外,我个人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系统的优先次序中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最小风险设计,我认为泰坦尼克号的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虽然泰坦尼克号的船底由15道水密隔墙将船底分为16个水密隔舱,但为了让头等舱有更大的空间,显得更加奢华,这15道水密隔墙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水密隔墙,只建到了较高的d层甲板,中间的八道水密隔墙则只建到了低一层的e层甲板。如果前2个水密舱大量漏水且无法堵漏,那么海水就会逐步越过第3、4道水密隔墙把中间的几个水密舱灌满水,导致沉船。在设计时应该使中间的隔墙比两边略高,这样才可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给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所以说泰坦尼克号在设计上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一点就是泰坦尼克号上没有设计探照灯,如果有探照灯的话,瞭望员也可以提前发现冰山,不要仅局限于对望远镜的依赖,加上灯光的配合,会有更让人满意的效果。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120T发酵罐现场图?
沒圖沒真相 又被耍了一下 建議 刪帖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KS C300系统大讨论?
软件还像r210一样要打很多补丁吗?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这样的标注能否通过设置来实现?
完全可以,我试了一下,只要简单输入几个相关参数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觉得每次输入参数麻烦,可以写个最简单的lsp,我之前也介绍过这种方法,你肯定没仔细看过。这里在说明一下: (defun c:de ()(command "dimlinear" pause pause "v" "a" 270 pause ""))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双氧水的贮存问题?
我年前刚做了几台 首先双氧水温控很重要 罐体不能被太阳直晒 你可以做碳钢罐 内部涂保护层 对通气孔等部件要求比较特殊 建议你先了解双氧水的特性再做 基本上双氧水罐相对来说比较特殊 危险性较高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各位来探讨一下除油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就行吧 谢谢回复。我也是优先考虑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但是不太好溶解,耐酸性也不是特别的强,所以想问下一般用什么阴离子表活。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德国原装进口PSA,真正的高大上——zf ...?
哪个公司施工的? 我们这边也有psa国产(天一)的,感觉粗糙好多 整个阀撬linde一次来的,别的就是吸附罐和尾气罐的按照,连接管线都是一起来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液硫线的耐压问题?
有,好像叫波齿垫。是这个音,写法我就不知道了,哈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求单级双吸泵主轴断裂分析?
这个我有发言权,我也刚刚换了一根。主要原因是水进到轴承箱后轴承缺少润滑,轴承失效,轴被扭断。 能否把你断轴图片发来看看不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工艺技术
,
甲醇精馏操作中,怎么控制好乙醇的含量?
实际上,要想甲醇中乙醇含量小,最主要的就是先在设计时让该塔的结构能够满足排除乙醇的需要。就是在精馏时能在乙醇的峰值区有侧线采出口,这样就能将乙醇才得很干净。如果在乙醇的峰值区没有侧线采出口,那么就不可能将甲醇中的乙醇采得很干净。这也就是有的设计能达到美国aa标准,即甲醇中的乙醇含量小于10ppm;而有的设计就不能达到该标准的原因。而操作上也有一定的手法,就如上面各位的意见。但我个人认为,要达到乙醇含量低,必须把好设计关。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下一页
简介
职业:山东齐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滨州技术学院 - 化学化工系
地区:吉林省
个人简介: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变为忌妒。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化学学科
问题13w
生物医药
问题222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说・吧
问题0
动植物
问题609
精细化工
问题1k
微生物
问题2k
中药
问题243
个人简介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变为忌妒。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