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生产工艺? 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 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见下图示。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磷酸一铵(map)、硝酸磷酸铵(apn),尿素磷酸铵(uap),在这些生产方法中,可以加入钾盐或其它固体物料生产颗粒状氮磷钾复合肥产品。按造粒方式的不同,熔体造粒法制复合肥工艺主要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等。 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是单一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的造粒,现已扩大到氮磷及氮磷钾复合肥料的造粒。荷兰斯塔米卡本公司曾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生产硝酸磷酸铵钾;挪威海德鲁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制尿素磷酸铵及尿素磷酸铵钾。该工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氯化钾必须磨得细,以防止造粒喷头的孔眼堵塞,并且需要将其预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防止混合时熔融物冷却。 ① 熔体造粒工艺优点 与常用的复混肥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a、可直接利用尿素浓溶液,省去了尿素溶液的喷淋造粒过程(尿液的计量采用质量流量计),以及固体尿素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 b、熔体造粒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了能耗。 c、可以生产高氮复合肥,最高氮含量产品为颗粒尿素的生产。 d、合格产品颗粒百分含量很高。 e、颗粒表面光滑、圆润,不结块,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f、 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粉尘浓度控制在100 mg/m3。 g、熔体造粒装置基建投资和操作费用通常比常规的固体配料蒸汽造粒装置要低,生产规模大的装置更是如此。 10万吨/年塔式造粒工程装置开车结果表明: a 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易操作。 b 产品性能好,颗粒表面光滑、圆润,水分低,只要包装好,产品不结块。 ② 造粒塔喷淋造粒的主要缺点: a 产品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造粒所需混合物必须是能形成可流动的熔体,因此借助尿素和硝铵的优势,只能生产40%浓度以上的高氮产品,由于磷酸一铵与尿素的反应机理的存在,将对料浆性态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磷的加入受到限制。一般要求npk的配比为n≥20%,p2o5≤10%,钾无特殊限制。 b 产品颗粒大小调节范围较窄,特别是生产颗粒较大的产品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高温熔体凝固点不高,遇冷即成粒;受颗粒物在塔内的停留时间限制,粒径大,不易冷却,到塔底后反而会被摔变形、不圆滑。因此粒径多在1—2mm。 c 温度,混合时间,配比,颗粒大小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 d 造粒塔必须有一定的高度,最低75米,普遍在90-95米,对小型生产装置来说,投资费用并不节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