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流程? 1# salbert 氨的合成是在高温、高压、且有催化剂存在下的一个不完全反应,合成率很低, 有较强反应热,理论上生产 1 吨氨能放出 3. 2 ×106kj的热量,这部份热量回收利用的高低是一套合成设计优劣重要指标之一,合成流程种类较多,但基本原则都必须遵循合成反应的特点,其设计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氨的合成——体现在内件的选型及与之相匹配的 催化剂选型上。氨净值是一个很重要指标。触媒装填量大小,调控方便与否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l 氨的分离——体现在分离设备的效率以及冷量是否充分回收利用上。 l 热量回收——体现在反应热的回收方式、品位以及回收效率上,具体来说体现在合成塔内绝热温升、合成气进塔温度、进废热回收器温度、进水冷排管温度上,前几项越高,后一项越低,这样回收热量的品位和效率就越高。 l 放空位置——体现在是否选择在惰气含量最高,氨气浓度较低,不会排放新鲜补充气的位置。另外放空气中的氨和氢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回收也很关键。 l 补充气位置——是否选择在能对补充的新鲜气进行二次净化。为保护触媒,应选择在氨浓度较高的位置(补充气位置与放空气位置是矛盾的,容易顾此失彼,采用我公司氨回收技术可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l 循环机位置——设置在塔前较设置在塔后,在节能、降低气体单耗有着明显的优势。 l 其它——工程设计上,设备及管线布置是否优化合理。一要尽量降低系统阻力;二要对震动大的管线有相应的减震措施,特别是多台循环机运行;三要检修方便。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热力管线的设计,由于存在氢腐蚀和二次应力,对管道材质的选择,应力的计算、管道布置及安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内出现的多起高压管爆炸事故教训深刻,毕竟对合成氨系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传统的中、小合成氨装置其合成余热,除个别厂用来加热软水外,大部份厂都 没有予以回收, 150 ℃ 左右的合成气直接到排管用水降温,热量损失惊人,目前这种流程已基本淘汰。取而代之是各种带热回收装置的流程,其中有用来预热变换、铜洗循环水形成二热网络的水流程;有用来副产蒸汽的流程(根据抽气位置废锅分前置式、中置式、后置式),有既产蒸汽又预热软水的流程(目前这种流程是主流),总之合成余热回收一定要根据系统状况合理选择方式,充分回收和利用好废锅后的低品位热能,预热后的软水要充分融入到系统中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