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十年醉一梦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0
销售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261
他的回答 13747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压力容器设计压力问题?
同意4楼楼主的看法。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煤焦油深加工企业易发生哪些事故?
堵管、管式炉结焦、换热器结垢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工艺技术
,
活塞式压缩机?
楼主一直没有提供相关的参数,不好判断。 进气压力不高,应该就是二级气缸存在问题,余隙、活门、活塞环的可能性都有。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催化装置解析塔底热源介质?
我们的一催解吸塔热源使用一中,稳定塔热源使用油浆。二催解吸塔热源使用1.0mpa蒸汽,稳定塔热源使用一中。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再给大家出一道问答题?
蒸汽带水引起的,但是液位满的话操作工太不负责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锡冶金资料求助?
好像冶金出版社出版过,我手里有一本,但不能上传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排汽安全阀工作原理?
原理就是:靠自重压下密封,密封面四周引入密封水将密封面淹没形成液封,防止漏气。阀体底部有手轮逆时针释放手轮也就是全开,这点要注意调节好就不要动了,如果朝关闭方向旋转手轮在紧急情况下阀杆将阀顶起可紧急泻压。正常时不需要动,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关于屏蔽泵,问题又来了?
高温分离型与标准逆向循环型屏蔽泵的动画。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最小规模是多少?
我们厂的是410万吨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sw6-2011V1.0软件+补丁?
安装包和补丁俺也有啊,期待破解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谁有见过或者有2-苯甲酰胺甲基-3-羰基丁酸这个物质呢?
曾经做4aa有这个路线,但是 也不是这个中间体啊,做4aa时得到的是手性羟基和这个手性氨甲基的酯。如果要这个产品的话,买来氧化再水解能得到。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DS在哪设置捕捉点?
切换到ms后设置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工艺技术
,
400度有TiCl4参加的反应需要选用什么样的反应釜??
400度开启式高压反应釜,只能是搅拌桨搅拌了,建议用北京缔森科技微型反应釜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
,
流行的脱硫工艺对比?
铵法脱硫目前的问题是电除尘效果不好,产品污染,颜色差! 还有设计运行水平差,腐蚀严重,属于管理问题!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二级建造师?
考试简章和要求整不明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工艺技术
,
关于泵的控制?
两个do好一些 两个do 启动用no 停止用nc 接点相互串联 可以不长期带电 即脉冲控制 至于单个do 启动是是 “1” 停止时节点断开 为 “0” 所有启动及运行时 控制继电器是一直带电 即的 即常电控制 会影响控制继电器寿命 并且 单do控制还有可能因启动继电器长期带电而可能的故障而造成事故停泵 逻辑上 一个启停是硬回路 一种是软回路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学习变换和低温甲醇洗有没有好的书籍啊?
co变换工艺的基本原理 一、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 变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这是一个可逆、放热、等体积的化学反应,从化学反应平衡角度来讲,提高压力对化学平衡没影响,但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和增加反应物中水蒸气量均有利于反应向生成co2和h2的方向进行。 但是,co和h2o共存的系统是含有c、h、o三个元素的系统,从热力学角度来讲,不但可以发生上述的变换反应,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如: co+3h2 ch4+ h2o co+h2 c+ h2o 2co c+ co2 由于所选用的催化剂对co变换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而在计算反应的平衡时不必考虑。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可以表示为各组分、浓度、体积或摩尔数的关系式。 nco2、nco、nh2o、nh2—分别为变换气中各组分的摩尔数; [co2]、[h2]、[co]、[h2o] —分别为变换气中各组分的体积或摩尔浓度; vco2、vco、vh2o、vh2—分别为变换气中各组分的体积; pco2、pco、ph2o、ph2—分别为co2、co、h2o、h2各组分的分压。 平衡常数kp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它是化学反应进行完全程度的衡量标志。从上式可以看出,kp值愈大,即nco2与nh2的乘积愈大,说明原料气中一氧化碳转化愈完全,达到平衡进变换气中残余一氧化碳量愈少。 由于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因此平衡常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很多,通常采用下列简化式: lgkp=1914/t—1.782 式中:t—温度,k 不同温度下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kp 86.51 39.22 20.34 11.70 7.31 4.878 3.434 2.527 1.923 1.519 1.228 1.015 若已知温度,就能求出kp值,从而就可以计算出不同温度、压力和气体成分下的平衡组成。 二、co变换反应方程式分析 (1) 1、是放热反应 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但太低的温度又不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和反应速度的提高,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温度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刘易斯-兰德乐反应热公式为: δh=9570+1.81t-4.45×10-3t2+13.6×10-6t3 δh—反应热,cal/mol; t—绝对温度,k。 表 1 变换反应的反应热 温度 ℃ 25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550 k 298 473 523 573 623 673 773 823 反应热q cal/mol 9389 9570 9474 9375 9263 9153 8909 8190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反应热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也就是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放出的热越少,因此,很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利用反应热来维持反应系统平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一旦升温硫化结束,转入正常生产后,即可利用其反应热维持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 2、是可逆反应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变换反应在开始时,由于一氧化碳及水蒸气浓度大,正反应速度最大,随着反应的进行,一氧化碳及水蒸气浓度逐渐减少,正反应速度也逐渐减少,同时在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的一瞬间,逆反应也就开始了,起始逆反应速度很慢,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co和h2浓度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正反应速度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称之为化学平衡。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混合物浓度是不变的。如果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反应条件有了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也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这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反应向着有利于生成h2和co2的方向进行。 3、是在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的反应 反应温度应维持在所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以内,以利于有效地使用催化剂,确保生产中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 4、是体积不变的反应,从理论上讲,改变压力对反应的平衡没有影响,但提高压力,可加快反应速度,使设备体积减小,提高生产能力。因此工业上多采用加压变换。 5、反应的程度通过变换率来表示 定义为已变换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的一氧化碳量的百分比率,若反应前气体中有a摩尔一氧化碳,变换后气体中剩下b摩尔一氧化碳,则变换率为: 实际生产中,变换气中除含有一氧化碳外,尚有氢、二氧化碳、氮等组分,其变换率可根据反应前后的气体成分进行计算。由变换反应式(1)可知,每变换掉一体积的一氧化碳,就生成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和一体积的氢,因此,变换气的体积(干基)等于变换前气体的体积加上被变换掉的一氧化碳的体积。设变换前原料气的体积(干基)为1,并分别以vco,vco′表示变换前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数(干基)则变换气的体积为(1+ vco×e),变换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为: 经整理,可得 式中:e—变换率 vco—煤气中co体积百分数 vco′—变换气中co的体积百分数 三、co变换反应机理 1、反应机理 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的反应如果单纯在气相中进行,即使温度在1000℃,水蒸汽用量很大,反应速率仍然是极其缓慢的。这是因为在进行变换反应时,首先要使蒸汽中的氧与氢联接的键断开,然后氧原子重新排到co分子中去而变成co2,两个h原子相互结合为h2分子。水分子中o与h的结合能力很大,要使h-o-h的两个键断开,必须有相当大的能量,因而变换反应进行是比较困难的。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则按下述两步进行: [k]+h2o(汽)→[k]o+h2 [k]o+co→[k]+co2 式中:[k]—表示催化剂 [k]o—表示中间化合物 即水分子首先被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所吸附,并分解为氢与吸附态的氧原子。氢进入气相中,氧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原子吸附层。当co撞击到氧原子吸附层时,即被氧化成co2,随后离开催化剂表面进入气相。然后催化剂表面又吸附水分子,反应继续下去。反应按这种方式进行时,所需能量小,所以变换反应在有催化剂存在时,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 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进行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加快反应速度,但它不能改变反应的化学平衡。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扩散过程的影响 一般对于变换反应来说,内扩散的影响不容忽视,内表面利用率不仅与催化剂的尺寸、结构及反应活性有关,而且与操作温度及压力等因素有关。对于同一尺寸的催化剂,在相同压力下由于温度的升高,co扩散速度增大,但催化剂内表面反应的速度常数增加更快,结果使内表面利用率降低。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小颗粒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内表面利用率,这是因为催化剂尺寸越小,毛细孔的长度越短,内扩散阻力减少,故内表面利用率就越高。对同一尺寸的催化剂,在相同温度下,压力提高,反应速度就增大,co有效扩散系数又显著变小,故内表面利用率随压力增加而迅速下降。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人活一世所消耗的资源(能源)?
这个好说,全世界的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除以人口基数就事了,其他能源稍微给加点多算个百分几就可以。 现在全世界资源消耗量应该有人知道吧。 这是平均,具体因人而异。 ps:太阳能以及被固化的太阳能如粮食什么的占的比例很少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试压封头及盲板厚度问题?
请链接 http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860 ,可能对你有帮助。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航煤加氢汽提塔塔底温度一般为多少?
一般为220℃,不能太高。太高航煤干点不合格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下一页
简介
职业:上虞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 销售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地区:陕西省
个人简介:
人生就是条平行线,一个是真实生活,一个是内心世界。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精细化工
问题1k
安全环保
问题4w
中药
问题243
化学学科
问题13w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工艺技术
问题13w
说・吧
问题0
仪器设备
问题12w
个人简介
人生就是条平行线,一个是真实生活,一个是内心世界。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