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丧偶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5
工艺专业主任
PROII 9.4版的电解质方法问题? 以前的9.0版可以选择electrolyte方法,相关的组分直接就添加上了,到9.4却不行?是安装的问题吗?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造气生产中的几种特殊炉况的解决方案? 造气生产中的几种特殊炉况的解决方案 (转载) 作者/来源:解淑红,李楷[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猗分公司] 日期:2009-07-01 点击率:11 1. 挂炉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1.1 设备故障、出现夹套“拱包”引起挂炉经常靠夹套“拱包”一侧降炭较慢,因为夹套“拱包”以后,阻碍了该处的降炭速度,同时由于“拱包”周围炭层分布不均,易出现气化剂偏流,导致“拱包”上部局部过热而发生挂炉。操作中要减轻这种炉子的负荷,吹风时间比其它炉子少 1 ~ 2s ,上行温度控制低一些,最好低于 300 ℃ 。 1.2 炉膛内的耐火层粗糙不平 由于目前造气炉都提高炭层操作,因此对炉膛四周的耐火材料的安装要求比较严,要求平整、光滑,灰缝小,因为炭层较高,气化层位置有可能略高于夹套或由于耐火材料安装不正,熔融状态的燃料容易黏在耐火材料上而形成挂炉。 1.3 操作不当造成气化层上移 当炉条机出现故障或炉条机转速较小,上行温度偏高,造成气化层上移,气化层的熔融燃料容易黏在炉膛四周的耐火材料上。遇到这种情况,可加大炉条机的转速,适当延长加炭时间,宁可让上行温度稍高一些,以使炭层降低一些;也可打开炉盖,将挂在四周的疤铲下去,再加炭尽快恢复生产,但不要用加炭的形式来降低上行温度,如果这样挂炉将更严重。 1.4 炭层不平气化层偏流 加炭时,一边高一边低,较低处阻力小,造成气化剂偏流,局部上行温度上升较快,造成挂炉。如果打开炉盖观察,就会发现炭层高的一边呈现黑色,炭层低的一边呈现红色,加炭时尽可能加平或拔平即可。 1.5 上吹蒸汽用量过大造成气化层上移也会出现挂炉 这时下灰的炉渣中残碳较多,无正常疤块且气量较差,上行温度上升较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适当地减少 2 ~ 3s 上吹时间,使炭层降低一些后再打开炉盖,将挂在炉膛内耐火材料上的疤块全部铲出,再加炭使用。 1.6 吹风负荷较高上行温度上升较快造成炉面温度较高 吹风负荷较重,上行温度升高得较快,用加炭压火易出现挂炉。这种现象可从灰渣情况 ( 灰渣疤块较大且硬,颜色发黑 ) 来判断。这种情况可以根据供气情况进行处理。若供气很充足,则可以减少 1 ~ 2s 吹风时间,再减少 1 ~ 2s 上吹时间,使炭层降低一些,铲掉疤块逐步使炉况恢复正常。 1.7 炭层控制太高 对于热稳定性差、机械强度差、灰熔点较低的煤,炭层不宜太高,特别是受热易粉化的煤易出现阻力不均,引起气化剂偏流。上行温度高时,细小的煤颗粒使熔融煤灰粘在耐火材料上,对于这种煤,将炭层控制低一些,最好是加快降炭速度,使气化层位置不高于夹套。 2. 结疤和炉温低的关系及处理办法: 炉底温度起不来,不一定结疤。因为炉底温度的高低直接反映气化层的位置,炉底温度的浮动变化反映气化层的厚度。而结疤是指在炉箅上形成一层疤块,当炉箅转动过程中箅齿无法破坏掉这些疤块,只有停炉打疤。因此,判断炉子结疤与否不能单一从下行温度判断,要从降炭速度的快慢、上行温度上升快慢,下灰情况及探炉检查。炉底探得下去,就不是结疤。注意:结疤的炉子下行温度低且稳定呈一条直线。但是,如下几种情况并不是结疤。 2.1 吹风负荷低气化层温度低 吹风负荷低、气化层温度低是属于炉子“消化不良”造成,炉底温度低且起不来。其特点是下灰无疤块,残炭较多,上行温度也偏低,气体质量较差,探炉时炉内松软,这说明气化层温度低,离灰熔点还较远,炉子负荷较轻。气化层温度低,其下吹产生的煤气温度也会低,因此造成下行温度低。 处理办法;可将吹风时间增加 2 ~ 3s ,一般要观察 4h ,同时可以看炉底温度逐步上升,下灰情况逐步变好,有正常疤块形成且返焦降低。先观察 1 ~ 4h ,若炉子负荷还偏低,再增加 1s 吹风时间,可以根据上行温度上升快慢,决定是否增加 1s 上吹时间;若上行温度上升较快,可减 1 ~ 2s 上吹加下吹时间,后面的调节幅度要小且注意观察下灰情况,直到下行温度控制在指标内,下灰疤块占 60 %且松散,炉况比较稳定。 2.2 上吹蒸汽量偏大 上吹蒸汽量偏大,上行温度上升过快,炉条机转速较大,加煤周期缩短 ( 或加煤时间长 ) ,这就是所说的“大吃大拉”,炉渣中细灰,返焦多,探炉时炉下较松散。由于上吹蒸汽量较大,上行温度较高。热损失较大,而气化层温度较低且薄,因此造成下行温度低且不易上升,炉条机转速越大,炉况越恶化,气质和气量越差。 处理办法;可将上吹时间减少 2 ~ 3s ,炉条机转速适当降低,勤加炭,每次加煤时待炭层下降了才加,不要用加炭来压上行温度,否则易出现挂炉,观察 1 ~ 4h ,看一看下行温度是否上升,上行温度逐步上升的趋势快慢,灰渣中残碳率是否下降等。若情况变好,再观察两个班,同时适当作小的调整;若情况变好的趋势较小,可以适当减上吹时间,但调节幅度要小,一般 1 ~ 2s ,调节后要反复观察,直到将炉况调至正常。 2.3 炉子半边降炭 炉子半边降炭现象称“垮炉”,在造气生产中是经常遇见的,炉箅上方一边结疤,悬挂在炉箅上,一边还降炭,探炉时,炭层高的一边有疤块,插不下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气化剂偏流和吹风负荷较重。由于炉内气化层炭层的分布不是绝对均匀的,当负荷较重时,阻力较小处气化剂流量偏大,就容易引起局部结疤,特别是烧煤球时,极易形成板结,造成气化层偏流。 因为“垮炉”时气质、气量都较差,上行温度上升较快,下行温度较低,且不容易上升,只有当结疤的那边疤块逐渐破掉,气化层的横截面积增宽时,下行温度才会逐渐上升。处理方法如下: 1) 加炭时停一下炉条机,让垮炭处或风洞处形成松散的疤块,避免加进去的炭就垮进去。 2) 一般将吹风时间减少 1 ~ 2s ,适当提高单炉蒸汽的总压 ( 加大蒸汽流量 ) ,预防风洞形成更大的疤块,因为炉子出现垮炉时,垮炭处阻力最小,吹风时大部分 空气 从这里通过,吹风时间太长,很容易超过灰熔点而形成大疤与原来的疤块连结起来造成炉内结疤。增加上吹蒸汽用量,主要是将结疤的地方用高压蒸汽将其冲碎,但上吹时间不能过长,太长了将炉内仅有的一点热量也带上去,造成气量更差,同时温度越低疤块越硬,不利于破碎,提高总管蒸汽压力实际上是提高入炉蒸汽压力,靠在上吹将原来的疤块冲散,使炉箅能破到渣,达到逐步将炉况处理好的目的。 3) 因为烧煤球时形成的疤块较松散,所以用增加上吹蒸汽量的方法起效很快。但是对于烧块煤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一般易出现半边“垮炉”。而且处理起来没有烧煤球那么容易,因为块煤形成的疤块较硬,疤块处的透气能力特别差,大部分气化剂从垮炭处通过,很容易使新形成的疤块与原来的疤块连结起来。为了防止结疤,减少吹风负荷的幅度大一些,一般要在 5s 左右。 2.4 炉条机使用原因造气化层上移 出现这种情况的明显特征是:下行温度逐渐下降,上行温度却逐渐上升,下灰也较少,但灰渣较正常。说明炉条机转速过低或因打滑而炉箅未转动,造成灰渣层变厚,气化层上移,炭层下降较慢。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有无设备故障,先排出设备故障,若无设备故障,将炉条机转速加大,增加下灰次数,炉况便能逐渐恢复正常。 2.5 蒸汽带水 蒸汽带水时会造成下行温度急剧下降。蒸汽带水时,上吹时水使吸附在炉渣上;下吹时炉面热炭遇水温度急剧下降,易于粉化,下行煤气通过灰渣层时,温度变得很低。处理办法:经常排蒸汽 缓冲罐 里的积水,同时检查夹套液位,通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注意液位,蒸汽不允许带水。 2.6 测温点或仪表显示出现故障 可通过检测 热电偶 是否正常,不正常可以更换。可通过寻优信号来判断,看显示值是否与测量值一致,不正常时应加以调整。 2.7 炉子结疤 下行温度低且成一条直线,炭层不降且不断上升,下灰时没有灰渣,从圆门检查可以看到炉箅转动而没有灰渣落下,插炉时插不下去。从这些现象来判断炉内已经结疤,疤块已经全部悬在炉顶上,炉箅已经破不了疤块。 3. 炉面呈馒头形或中间凹形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目前,由于造气炉基本上都采用自动加焦机,生产过程中无法直接观察炉面情况,但是一旦打开炉盖时,会发现炉面有以下几种情况。 3.1 炉面出现平整形 这说明炉内降炭均匀,物料平衡状态较好,炉况正常。 3.2 炉面呈凹面形 说明炉子负荷较重,炉膛中心气化层已经超过灰熔点,呈现熔融状,因此中间呈现凹面形。 炉膛四周由于接近水夹套,温度较低一些,但气化层温度已达到灰熔点,四周已形成疤块。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此需降低吹风负荷。但吹风负荷不能降得太低,降得低气化层温度突然下降,形成的疤块特别硬,不易破渣,可以将吹风时间缩短 2s ,炉条机转速加快一些,上吹时间增加 2s ,使疤块逐渐变松散。一般这种情况,疤块未悬在炉箅上,炉箅还能破渣,只需将吹风气负荷减少一些不让疤块继续长大,加大炉条机转速,很快就能将炉况恢复正常。 3.3 炉面呈馒头形 主要是炉箅中心上面有疤块,降炭速度较慢,而且同气化层由于夹套温度较低,气化层低于灰熔点未形成大疤块连结起来,因此四周降炭较正常。中心气化层温度最高,已达到气化温度,这时气质、气量均较好,基本上达到炉况最好状态。但是若长时间稳定在此状态,疤块逐渐长大将造成炉况恶化而结疤 ( 半边 ) 。因此可增加 2 ~ 3s 上吹时间,将气化层的造热量及时带走,使炉箅上的疤块破碎,避免炉况的恶化,同时加炭时应尽量使炭层平整。 3.4 炉面出现倾斜面 炉面一边高一边低,较低处阻力较小,造成气化剂偏流,局部上行温度上升较快,造成挂炉。处理办法是加炭时将炭层加平或拔平即可。如果是因为溜炭造成炉面一边高一边低,则需要加大上吹蒸汽量,并让溜炭边停止下灰。将炉况逐渐调整好,恢复正常。 4. 烧煤球时的炉况特点及处理办法: 由于煤球本身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较差,决定了入炉蒸汽只能采用高压力、高流量。由于煤球固定碳含量小,因此发气量低。为提高产气量,可通过延长吹风时间将气化层温度提高到接近熔融状态 ( 灰熔点 ) ,利用高温下的蒸汽与碳的化学反应较快来提高产气量。但如果将气化层温度提高超过灰熔点,一方面影响制气时间,降低吹风效率,另一方面极易形成结疤致使炉况不正常。造气炉在烧煤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4.1 蒸汽不能带水。尽可能使用过热蒸汽,减少因蒸汽带出更多热量。保持稳定的入炉蒸汽压力,如果蒸汽压力低于许可的最低值,就应少开炉,以满足最低限量的要求,否则易造成结疤。 4.2 保持较高的上行温度。烧煤球时,上行温度要控制在 400 ℃ 以下;烧煤棒时,上行温度控制在 350 ℃ 以下。如上行温度偏高、而炭层下降正常时,可适当减少上吹时间 ( 或延长下吹时间 ) 。如属增加负荷造成时,则可适当提高蒸汽压力。上行温度偏高时,切忌用加煤来压温度,否则很易引起挂炉。炉况恶化时,宁可短时间内让上行温度高一些,延长制气时间,使炭层降下去,然后再加煤。 4.3 选用半自动加煤机,而不要使用全自动加煤机,这是一厂各煤气炉和二厂 1# ~ 4# 煤气炉不适合烧煤棒的原因。另外,不要在罐内长时间存炭,加炭时间选择在下吹后期,以免煤球粉化。 4.4 最好用短的循环时间。使型煤粉化的机会减少。 4.5 下灰次数适当增多,防止炉底积灰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吸收稳定塔操作问题? 吸收稳定塔在装置改造后吸收剂由原来的重石脑油变为混合石脑油,之后塔顶的干气一直不干,C3一直大于10%, 液化气 的组分比例有些失衡:C3-20+% C4-70+%是不是也和这个有关系,有什么好的办法?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轴套材质能否跟轴材质相同? RT,请高手指教,谢谢了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测试生活污水或化工类废水,可否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屏蔽氯 ...? 目前国标法测COD屏蔽 氯离子 都是用汞来屏蔽,效果也非常好。不知道用阴 离子交换树脂 (特定吸附氯离子)来做到屏蔽氯离子是否可行?会不会在污水(或废水)通过离子柱时将水中部分有机物也吸附掉?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Aspen模拟萃取塔? 请问一下,extract这个模块中pressure profile和Estimates中设定的温度压力是什么意思?如何设定? 另外可以用FadFrac进行萃取精馏的模拟么? 有没有萃取模拟的实例,求一个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粗苯收率与焦油收率的问题? 理论上,应该是 焦油 二次裂解生成粗苯等二次产物,是不是干馏时间增长了? 楼主是中温干馏,有没有低温干馏的例子讨论一下啊 [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干气密封增压泵问题? 1。干气密封里的 增压泵 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增压? 2。一般后置隔离气的压力是多少?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昆仑通态? 昆仑通态编程组态软件谁有!与西门子如何组态!?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煤制气大举发展之际的不同声音?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近来,国内出现了用发展煤制天然气(甲烷)来保证“压煤”所需天然气的势头,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我想通过对比国际的情况和分析煤制气的利弊,试图探讨我国煤洁净利用的正确途径。 煤制油气的产业背景 拥有丰富的煤矿藏而无石油资源的德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应对经济封锁(石油禁运)而研发出了煤制油技术。此后由于水耗高(1:10)和大量排放CO2,加上成本问题,一直未能在世界各国全面推广。只有在曾长期推行种族隔离而受到国际制裁的南非,由于面临与一、二战时期德国同样的处境,一直坚持采用。 虽然煤制气比煤制油单位热值的水耗少了约一半,CO2排放量也有所减少,但成本仍缺乏与常规天然气的竞争力。只有在利用低、劣质的褐煤制甲烷的情况下,才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因此也未被各国广泛采用。 然而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煤制气与煤制油在内的“ 煤化工 ”热却始终未有减退。虽然在前些年,国家发改委曾因能量效率、环保等方面的考量而严令控制煤制油/气项目上马,但在近一二年来迅速恶化的空气污染形势下,一些地方和能源主管部门欲力推“煤改气”和“压煤”却遇到供气瓶颈的窘境,于是想到了对煤制气“开闸”的对策。 北京压煤计划 以前多年积压未批和新申报的大型煤制气项目,在2013年就被批准了十余个。国家能源局更是公布了在未来五六年里,使全国煤制气的年产能增达500亿立方米的宏大计划。 以北京市为例,尽管一直是国家天然气供应的“重点保护对象”(陕京1-3线 天然气管 道专供北京),天然气的使用也远远早于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但由于城市生活便利特别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极快,1996年来平均年增率高达34%,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北京市天然气的年消费量将分别达180亿立方米和306亿立方米。 而仅靠陕京线,北京市的年供气能力只能在80亿立方米以内。因此,这几年每当冬季用气高峰时,往往不得不采取限供甚至停供企业、商贸用气的措施,以确保民用。特别是在2013年春严重雾霾袭扰下,迫不得已出台了采取针对发电、锅炉和农村生活用煤为对象的“压煤”2500万吨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寻找和扩大气源势在必行。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严重缺水的内蒙古等地开发煤制气再运到北京,居然被列为首选项。2014年初,曾被人为延误了几年的大唐克什克腾煤制气一举进京成功,就是一个标志。紧接着,内蒙古鄂尔多斯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山西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也陆续上马。 必须指出,仅一个大唐克什克腾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气的项目,就要每年消耗2000万吨(亦有说法2500万吨)的煤炭,还要用掉在当地非常紧缺的水资源2400万吨,年排放CO21600万吨和大量废水。这绝不仅只是个污染搬家的问题,更是变相扩大煤的使用。 表面上看,北京市“压缩”掉了2500万吨的燃煤,而仅为了“压”掉发电用煤的一部分,就要在几百里之外的克旗增加年耗2000万~2500万吨的煤,岂非远远得不偿失!以该项目的耗煤率推算,如落实国家能源局全国煤制气的年产能500亿立方米的目标,就需要年新增煤消费量2.5亿~3亿吨,对于面临今后二三十年内必须大幅度压减煤用量以降低碳排放量紧迫形势的中国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 国际非常规油气开发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对煤制气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已转到CO2净排放趋零的生物质制气之上。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奥地利、荷兰和瑞典的学者先后研发成功用木质类原料经气化—合成途径制成生物天然气的技术,并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 例如在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哥德堡市能源公司在2008年即建成日产4400—8800立方米(年产250万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示范厂。2013年,日产8.8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厂(Ⅰ期)也投产、年产能达到8700万立方米的Ⅱ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2016年投产。 在同样是煤炭储量和用量都非常大的美国,科学家在“压煤”上的着眼点却很巧妙。所采取的对策,是充分利用全生命周期碳净排放趋于0的生物质冲消掉相当一部分煤。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国家研究会联合组建的委员会,于2009年8月完成了大型决策咨询报告——《美国能源的未来》。报告认为,鉴于美国是世界少数几个煤的开采和使用的最大国家之一,煤的储量也极大,因此在未来,“第二代生物 乙醇 ”起到的将只能是“过渡性作用”,更多的将是生物质和煤通过热化学转化途径生产的烃类燃油。 具体来说,是指用生物质与煤的 混合物 作原料转化的“煤/生物质变油”(CBTL)。由于在这种转化途径中,生物质取代约45%的煤,而生物质能全(生命)周期碳净排放为零,因此,煤/生物质混合基燃油——液态烃类的最终碳净排放量,会比单用煤转化的燃油以及石油基汽/柴油大幅减少,从而有助于实现大幅度减排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国家目标。 欧美国家在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煤的清洁利用方面的这些宝贵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中国科学报》 程序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煤质对粗苯产量的影响? 各位盖德能否详细说说在山西来说哪种煤或者哪里的煤粗苯产量高(单纯从煤上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用宁武的煤时粗苯产量有提高,但不知道原因。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影响气体成份的因素是几个方面的? 影响气体成份的因素是几个方面的?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机械工程协会的机械工程师含金量如何? 大家觉得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机械工程师含金量如何,与传统的机械设计或制造工程师有什么通用性没有?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温度要多高,硅才开始在炉壁上沉积? 请教一下,温度要多高,硅才开始在炉壁上沉积? 我是指炉壁上的温度.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40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原油性质还算较好,常顶馏出量 ...? 这要看你塔顶注水量多少,塔底注汽量多少,原油脱后含水多少。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这几年,国家倡导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家怎么看?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company 与manufacturer的区别? company 应该包含manufacturer,但company 与官方或法政部门有关系吗? company 与manufacturer的区别是? [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于导热油换热降温设备的问题? 各位好: 本厂导热油温度 270—300 ℃, 其他车间所用导热油温度刚好合适。但我们车间生产精馏系统需要使用较低温度的导热油,温度 180—240 ℃ 。初步设想:利用 换热器 使高、低温度导热油换热,低温导热油温度控制在 180—240 ℃供生产设备使用 。是否有这样的换热器??低温导热油系统是不是需要为独立的,有 循环泵 、高位槽等设备设施,……。或者还有更好的其他的形式的降温或换热装置,??最好是能通过设定自动控制导热油的温度……但像用冷却水直接给 高温导热油 降温后再使用,损失热能多,高温热水的排放都是问题,不予考虑。敬请各位不吝赐教,能提供相关信息。谢谢!!! 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单炉操作时间? 烘炉完成了,准备开工装煤了,多长时间装一炉煤呢,也就是说单炉操作时间为几分钟呢?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阴极隔膜袋起什么作用? 请教:在 硫酸 镍溶液 电解沉积镍的过程中,阴极隔膜袋起什么作用?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无锡市圣马气体有限公司 - 工艺专业主任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 自动化
地区:广东省
个人简介:你永远是我的定格,而我只是你的过客。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