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n Plus的DataFit功能? 1). aspen plus学习中,目前在学习datafit(数据拟合)模块的应用。但中文翻译的比较生硬,对照英文看,最后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已经意识这个数据拟合模块和aspen另外个数据回归模块的差别,但让我具体说,还是有些说不清楚,大家来讨论下具体区别是什么。我觉得数据回归模块很好理解,就是把实验或生产中所得的变量和因变量的离散数据组通过某种形式的表达式关联,并求出其中的具体参数;然后在datafit(数据拟合)模块中,教程叙述了一下两个功能: 1. 根据实验室动力学数据为 aspen plus 的用户动力学模型或内置动力学模型确定系数,这一点感觉和数据回归比较像。 2. 将 aspen plus 模拟结果与装置数据匹配,这在后面精馏塔分析的例子中有提到。大致用途,以一个二元精馏塔为例: this example reconciles measurements and fits column murphree stage efficiency to operating data for a binary distillation column with one feed and two product streams. a backup file for this problem is in the examples library as datafit2.bkp.(这是原话) 精馏塔为一个进料两个出料的严格精馏塔模块,整个流程设置妥当。进料物流为水-乙醇,进料情况以及塔的相关设置都已经完成。然后给出三组 实际操作某塔所得到的数据,即operating data ,每一组数据包括了 输入变量 (各进料组分流量、温度和进料压力)和 结果变量 (顶、底采出物料总流率和各自温度),然后各组包含一个引入的 输入变量d/f ,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拟合数据的数据集( 输入变量、结果变量是datafit里的概念 )。 aspen通过这个数据集将塔板效率和操作数据进行了拟合,最终得到了塔板效率。 在aspen文件夹里有备份例题,叫datafit2 。我不明白的是:第一,为什么这几个数据组能够拟合出塔板效率;第二,这个拟合是怎样一个过程,在例子录入datafit各变量数据的时候,以其中一个变量 - h2o的进料流率为例, 实际操作所得到的数据为55 (单位没标明就不写了),标准方差规定是5%,然后由于另一引入的输入变量d/f的存在,且设定的d/f的标准方差很宽,该设定告诉data-fit (数据拟合)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一组数据点根据 需要(什么需要?) 来改变塔顶馏出物与进料的比以便与测量数据最吻合的参数( 结果输出成表的时候,电脑实际拟合出的顶采出流率只有46,远远大于了输入时所规定的5%的标准方差,这也是我的一个疑问,这个标准方差起什么作用,是约束的数据调整过程的哪一方面?我觉得是我的理解有误,但我找不出来,请指教 )。 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例子不仅拟合了塔板的莫弗里板效率,而且还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了校正。我知道这个结果,但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怎样一个实现过程,于是当我自己进行数据拟合的时候,就不知道怎样才算正确。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在讨论中继续说出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