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珂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1
给排水工程师
煤焦油深加工中设备的腐蚀问题? 刚接触煤 焦油 深加工,想知道在煤焦油深加工中设备的主要腐蚀是什么?特别是 蒽油 加氢装置中,大部分都采用什么材质?请高人指导。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后续:5市民起诉水务公司已立案-马 ...? 本帖内容由盖德化工转载自网络   新华网兰州2月27日电(记者白丽萍、王博)2014年4月11日,兰州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当地居民的生活不同程度受到水污染事件影响。记者27日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5位兰州市民起诉自来水公司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一案近期在兰州城关区法院正式立案。   水污染事件发生后,5位当地市民就对自来水供给单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威立雅对自来水苯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今年2月兰州城关区法院已对此案正式立案。   兰州市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之后,相关专家论证、调查组认定为供水安全责任事件。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流沟建成于1959年,属输水暗渠,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实际已运行近60年。据调查,造成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的直接原因是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4号、3号自流沟由于超期服役,沟体 伸缩缝 防渗材料出现裂痕和缝隙,兰州石化公司历史积存的地下含油污水渗入自流沟,对输水水体造成苯污染。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银法制甲醛,产品甲酸含量高。? 如题,可能原因有哪些,麻烦高手解答下。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重整还原氢? 请问重整还原氢是用PSA过来高纯度氢,还是重整单元产的 氢气 ?如果增压机突停,提升气和还原氢受影响,该如何解决 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液氨蒸发器的操作讨论? 预冷系统中的氨 蒸发器 操作时:在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即保证冷冻水温度不变) 1.提高 液氨 的液位,提高气氨的蒸发压力; 2. 降低液氨的液位,降低气氨的蒸发压力; 两种操作哪个更有利于节能呢??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单心120mm2平方电缆可以承受多少电流? 各位:单心120mm2平方电缆可以承受多少电流。我这里有台200KW冰山机组。放了120MM2电缆3根。厂家人员过来要求更换到180mm2电缆。有这个必要吗?夏天我们这里温度30左右。温度有那么重要吗?我电缆是直接放在桥架里面,没有穿管子的,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求助一个有关阿伦尼乌斯公式的问题? 这里的第9题,下面的图是答案,我不明白的是这里发生的不知道是几级反应,为什么反应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呢?求大神解答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化工设备工作原理flash演示? 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1987~2003 年我国批准的进口药品品种总汇.pdf? <BR>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董子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6023 正文 1. 概述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本世纪开发成功的一种高新技术,和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由于它具有投资少、能耗低、使用方便和操作弹性大等特点,因此,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竞争的热点。 膜产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1997年,美国膜产品市场的总销售额已超过11亿美元,其中气体分离膜为1亿美元。虽然这仅占总额的9%,但它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予计年增长率为8%左右,到2005年,气体分离膜的销售额将达到两亿美元。[1]和国外相比,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1997年,国产气体膜分离装置的销售额约为两千万元。 二十世纪的化学工业主要是以石油为基础的石油化学工业。因此可以说, 石油化工 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世界化学工业水平的高低。作为高技术之一的气体膜分离技术,从它一出现,就在石化工业中得到了开发和应用。例如,氢气的分离和回收,空气分离制取富氧、富氮气体,天然气净化以及有机蒸汽回收等。目前,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潜在优势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气体膜分离技术成功地进入工业应用才20年的时间,但是,它已成为过去的20年中最有意义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 2. 气体膜分离原理 气体膜分离是以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为推动力,通过溶解椑┥脱附等步骤,产生组份间传递速率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1、气体在膜的高压侧表面溶解 根据Henry定律:C=S·P 式中:C─气体在膜内的浓度 (cm3?cm-3) S─溶解度系数 (cm3?cm-3?KPa-1) P─气体分压 (KPa)   2、膜内溶解的气体沿浓度梯度方向进行扩散 根据Fick定律:m=D·A·△C/d 式中: m─气体透过膜的渗透速率 (cm3?s-1) D─气体在膜内的扩散系数 (cm2?s-1) A─膜面积 (cm2)   △C─气体在膜内的浓度差 (cm3?cm-3) d─膜的厚度 (cm) 3、气体从膜的低压侧表面上脱附出去 把以上两个公式合并,则可得到气体通过膜的质量传递公式: m=D·A·H·△P/d=(P/d) ·A·△P=J·A·△P 式中: P= D·H 渗透率 (cm3?cm?cm-2?s-1? KPa-1) 表征膜性能的两个基本参数─渗透系数和分离系数   (1)渗透系数 J=D·S/d (cm3?cm-2?s-1? KPa-1) 它是表征气体透过膜的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量,J值越大,则表示某一组份气体越容易透过膜。从J=D·S/d来看,J值和膜的厚度d成反比,和D·S乘积成正比。气体分子的大小,气体和膜本身的特性以及操作的温度和压力,都对D和S产生影响。 对玻璃态的膜来说,一般规律是: 1. 一些小分子气体(H2,He)比大分子气体(CH4,C2H6) 易于透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分子气体的D值较大。 2. 一些极性气体分子(H2O,H2S,SO2,CO2)比非极性分子(O2,N2,CH4)易于透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极性气体分子在一些高分子膜内的溶解度较大(即S值较大)所致。 把上述各项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P值主要取决于D和H的乘积。 (2)分离系数 它标志着高分子膜的选择分离性能 =PA/PB P和 是衡量各种高分子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的主要参数,为了提高膜的分离效率,必需研究P和 。即希望膜对一种组份(A)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渗透率,而对另一种组份(B)只有较低的选择性和较小的渗透率。于是,这两种组份才可获得较高的分离效率。 然而膜对混合物中的任何一个分离组份都不可能理想地全部通过,必定有其它组份一并通过,只是多少不同而已。这就是膜分离过程的不完整性。因此,膜分离适合于提浓,而不适合提纯。   1. 应用   1、氢气的分离和回收 由于化工、石油、冶金及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氢气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氢气不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它可生产氨、甲醇、乙醇、乙酸等化工产品。而且,氢气还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人们把一次能源─化石燃料(煤、油、天然气等)转化成氢,然后氢经燃料电池转化成电能。由于它不污染环境,所以氢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应用前景的洁净能源。   A、从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气 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由于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氨的转化率只有1/3左右。为了提高回收率,就必须把未反应的气体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一些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会逐渐累积,从而降低了氢气和氮气分压,使转化率下降。为此,要不定时的排放一部分循环气来降低惰气含量。但在排放循环气的同时,因其中氢含量高达50 vol%,所以也损失了大量的氢气。 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合成氨年产量近三千万吨,居世界领先地位。而每天放空气量达两千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损失氢气890吨。若每吨氢气按一万元计算,一天就要损失890万元,浪费惊人。 若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来回收氢气,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理。今选用膜分离,从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它充分利用了合成的高压,实施有功降压,所以能耗低。投用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70年代末开始,国外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几乎都用上了膜分离氢回收装置。我国从80年代初,也先后引进了14套膜分离装置。自1988年起,大连化物所用自已研制生产的膜分离器,先后为国内外近百家化肥厂提供了膜分离氢回收装置。统计结果表明,它不但可增产氨3~4 wt%,而且使吨氨电耗下降了50度以上,其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991年,为了适应化肥厂发展多种经营,以付养肥的需要,大连化物所又开发成功二级膜分离新工艺,即把一级膜分离提浓后的氢气作为原料气,再进入二级膜分离器中再提浓。可以得到H2=99vol%的工业氢气。为生产高附加值的加氢产品(如双氧水、糠醇等)提供了氢源。国内已有近20个厂家采用了二级膜分离技术,使用效果很好。 B、从合成甲醇放空气中回收氢 在合成甲醇时,也要排出一些惰气组份(如N2、CH4、Ar等),由于它们积聚在循环气中,会降低反应物的分压和转化率。但是,这种排放也将损失大量的反应物(H2、CO、CO2)。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氢气膜分离来分离和回收氢气和二氧化碳。 从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气是H2/N2分离,而从甲醇放空气中回收氢气是H2/CO分离。不同点还有:前者压力高(28~32MPa),后者压力低(5~6MPa);前者氢回收率高(R=85~90%),后者从调节 比例着想,氢回收率低(R=50%)。此外,由于甲醇在水中溶解度比氨大,因此,水洗塔的尺寸和水耗、电耗都可减少。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1979年,美国首先把膜分离技术用于从甲醇放空气中回收氢气。一个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30万吨甲醇的厂家,放空气量为7500Nm3/h,投用后,效益显著。①使甲醇增产2.5 wt%;②使天然气费用节省了23%。 目前,我国甲醇年产量约为170万吨,生产厂家100多个,其中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厂家只有5家,年产3~6万吨的厂家15个,而合成氨厂联产甲醇又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大多数厂家技术落后,能耗高,按理说急需采用膜分离等高新技术来节能降耗。可是由于生产厂家少,生产规模小,所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至今在国内甲醇厂中还没有一套采用膜分离氢回收装置。 C、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 石油加工涉及氢的化工产品都需要氢气,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对燃油中的硫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所以,对油品进行加氢精制必不可少。此外,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石油资源,对重油进行加氢裂化来提高原油利用率,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用油、煤或天然气来制氢,不但投资高,工艺复杂,而且能耗大。众所周知,在炼油和石化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的含氢气体。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回收方法,所以,只好将它排放或烧掉。据国外统计,全世界烧掉的氢气,约占炼厂氢量的40%,由此可见,损失巨大。因此,近年来,国外除发展制氢装置外,也特别注意从各种含氢尾气中回收H2。自从出现了膜法、PSA和深冷法等行之有效的氢气分离和回收技术后,各国都非常重视从含氢尾气中回收氢气。自80年代以来,美、日等国均已成功地将气体膜分离技术用于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日本宇部公司曾对膜分离、PSA和深冷分离等三种分离方法,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进行了比较,其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2] 表1 炼厂气中回收氢方法的比较 一.膜分离法80℃: 氢回收率:87 %;产品氢浓度:97 (vol%);产品流量:73940Nm3/h; 功耗220KW; 蒸汽消耗:230kg/h; 冷却水耗 量:38T/h; 投资费用: 1.12百万美元; 投备占地8.0m2. 二.膜分离法120℃: 氢回收率: 91 %;产品氢浓度: 96 (vol%);产品流量: 76619Nm3/h; 功耗220KW; 蒸汽消耗: 400kg/h; 冷却水耗 量:38T/h; 投资费用: 0.19百万美元; 投备占地4.8m2. 三.吸附法: 氢回收率: 90 %;产品氢浓度: 98 (vol%);产品流量: 60010Nm3/h; 功耗370KW; 蒸汽消耗: ----kg/h; 冷却水耗 量: 64T/h; 投资费用: 2.03百万美元; 投备占地60.5m2. 四.深冷法: 氢回收率: 90 %;产品氢浓度: 96 (vol%);产品流量: 76619Nm3/h; 功耗390KW; 蒸汽消耗: 60kg/h; 冷却水耗 量: 79T/h; 投资费用: 2.06百万美元; 投备占地120.0m2.    由比较可以看到,膜分离的能耗最低,其投资费用可节省50%以上。 采用膜分离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其技术指标归纳在表2。[3]   表2 用膜分离从炼厂气中回收氢气的技术性能 一.催化重整尾气 分离对象H2/CH4;原料气中:70~80 H2浓度(vol%);渗透气中:90~97 H2浓度(vol%);氢气回收率:75~95% 二.催化裂化干气 分离对象H2/CH4;原料气中:15~20 H2浓度(vol%);渗透气中:80~90 H2浓度(vol%);氢气回收率:70~80% 三.加氢精制尾气 分离对象H2/CH4;原料气中:60~80 H2浓度(vol%);渗透气中:85~95 H2浓度(vol%);氢气回收率:80~95% 四.PSA解吸气 分离对象H2/CH4;原料气中:50~60 H2浓度(vol%);渗透气中:80~90 H2浓度(vol%);氢气回收率:65~85%    采用膜分离技术从催化重整尾气、加氢精制尾气、加氢裂化尾气和催化裂化干气中回收氢气的流程示意图示于图(3)图(6)。 上述膜分离技术在国外早已实现工业化。我国从1990年起也先后有了膜分离从炼厂气中回收氢的装置。详见表3。 表3 国内应用情况 一.锦州炼油厂 原料气为催化重整尾气:处理能力:9600Nm3/h;投用时间:90年建成;国产器 二.抚顺石油一厂 原料气为催化重整尾气:处理能力:200Nm3/h;投用时间:93年投用;进口器 三.济南炼油厂 原料气为催化重整尾气:处理能力:200Nm3/h;投用时间:95年投用;进口器 四.燕山石化公司 原料气为催化重整尾气:处理能力:700Nm3/h;投用时间:96年投用;进口器 五.燕山石化公司 原料气为加氢裂化尾气:处理能力:6000Nm3/h;投用时间:99年投用;进口器 六.齐鲁石化公司 原料气为加氢裂化尾气:处理能力:16500Nm3/h;投用时间:91年投用;全套引进 七.武汉石油化工厂 原料气为催化裂化干气:处理能力:800Nm3/h;投用时间:96年投用;全套引进 · 武汉厂采用了膜法+PSA混合流程     D、合成气H2/CO比例的调节 由合成气可合成许多化工产品,但所需的 比例是不同的,如表4所示。 表4 某些以合成气为原料气的化工产品所需的 比例   一.乙酸:反 应 式2H2+2CO→CH3COOH;nH2 / nCO 1.0 二.乙二醇:反 应 式3H2+2CO→HOC2H4OH;nH2 / nCO 1.5 三.乙醛:反 应 式3H2+2CO→CH3CHO+H2O;nH2 / nCO 1.5 四.乙醇:反 应 式4H2+2CO→C2H5OH+H2O;nH2 / nCO 2.0 五.乙烯:反 应 式4H2+2CO→C2H4+2H2O;nH2 / nCO 2.0 六.甲醇:反 应 式2H2+CO→CH3OH;nH2 / nCO 2.0   石化企业都普遍使用天然气蒸汽转化法为合成甲醇提供合成原料气,其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一部分合成气用于合成甲醇,另一部分合成气通过深冷分离,可制得纯度高的CO,用于制备乙酸。合成气中 =3/1,而合成甲醇时要求 =2/1。为此,就必须将深冷法分出来的低压CO加入到高压合成原料气中,来进行调比,压力损失较大。 采用膜分离技术后,可通过渗透一部分氢气的办法,按要求在高压下连续地进行调比,同时,由膜分离获得一些工业氢(H2≥95vol%),可用于增产甲醇。而由深冷制得的CO可全部用于生产乙酸,从而使乙酸生产能力提高30%。早在80年代,国外已实现工业化。 另据国外报导,和PSA法调比相比,采用膜分离调比,其成本可降低一半。[4] 96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化八院、四川垫江天然气化工厂合作,在垫江厂进行了膜法调节合成气中H2/CO比例来制取乙醇(30吨/年)的中试,取得成功,并已通过鉴定。具体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5 膜分离技术用于合成气调比的中试结果 一.合成气 流量:70Nm3/h;压力:8.1Mpa;组 成H2:63.6 vol%;组 成CO:18.7 vol%;组 成CO2:6.4 vol%;组 成N2:10.7 vol%;组 成CH4:0.6 vol%;nH2 / nCO:3.4 二.渗透气 流量:15Nm3/h;压力:3.1Mpa;组 成H2:88.3 vol%;组 成CO:3.6 vol%;组 成CO2:6.7 vol%;组 成N2:1.3vol%;组 成CH4:0.1 vol%;nH2 / nCO:--;去向:合成氨 三.尾气 流量:55Nm3/h;压力:8.0Mpa;组 成H2:49.2 vol%;组 成CO:25.4 vol%;组 成CO2:6.4 vol%;组 成N2:17.3vol%;组 成CH4:1.7 vol%;nH2 / nCO:1.94;去向:制乙醇    现在,三方继续合作进行工业试验,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该项目可望列入“九五”攻关项目。 2、天然气脱湿 世界上天然气储量丰富,由于在价格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很快。从1996~1999这三年间,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增长率为8%。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远景储量约38万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230亿立方米。随着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它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天然气中一般含水量为0.2 vol%左右,为了达到管道输送标准,则要求把天然气中的水含量应脱除到<140 ml/m3。采用膜分离对天然气进行脱湿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 膜法天然气脱湿有几个特点: 1.它利用于然气本身的压力作为推动力,几乎没有压力损失, 因此,脱湿后的天然气仍保持原来的压力进行输送。 2.属于“干法”脱湿,不需要额外加入溶剂或分子筛,不需再生,没有二次污染。 3.工艺简单,组装方便,操作容易,占地面积小。 4.操作弹性大,可通过调节膜面积和工艺参数来适应处理量的波动。 早在80年代,国外如Grace等几家大公司就已经生产出供天然气脱湿的膜分离装置。据报导,用膜法替代原有的乙二醇脱湿装置后,操作费用可减少85%。 1998年,大连化物所用自己研制的膜分离器在陕西长庆气田进行了膜法天然气脱湿的工业试验。天然气日处理量为12万立方米,压力为4.6~5.0MPa,在气体组分中:CH4等烃类占94 vol%左右,CO2占5.9 vol%,H2S占0.04 vol%,H2O饱和。经过近千小时的连续运行试验,产品天然气露点(在4.6MPa压力下)为-13~-8℃,甲烷回收率≥98%,膜性能十分稳定。为此,于今年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验收。现在,正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开展膜法和其它净化方法集成技术的研究,进行过程的优化组合,建立起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工业示范工程。 3、空气分离 用膜来进行空气分离的技术,所用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经膜分离后,可以得到O2=28~45 vol%的富氧气流,或95~99 vol%的富氮气流。 1.催化裂化装置的富氧再生   随着对重油和渣油需求量的减少,以及对轻油需求量的增加,许多催化裂化装置已开始加工渣油。裂化重油必然导致生焦量的增加。因而就要求催化裂化装置应有更大的再生能力。由于受到再生器和 旋风分离器 热平衡的抑制,从而限制了再生能力的扩大。为此,把主风中氧气浓度由23 wt%提高到26 wt%的富氧再生工艺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最早的富氧再生工业试验,是美国在东芝加哥炼厂进行的,该装置加工能力477×104 L/d,纯氧的加入量为100T/d(最大曾达到150 T/d),向主风中掺兑部分纯氧以提高主风中氧气浓度,进入再生器的主风氧气浓度为25.5 wt%。试验结果表明:当主风中富氧浓度提高时,整个床层的温差有下降趋势,而且再生烟气中CO2/CO未看出变化。为此,他们开始进行推广。据报导,应用富氧再生可给炼厂带来的效益主要是: a.提高生产能力。富氧再生可克服与主风和再生器气体表观线速的有关限制,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据Air Product公司的一个炼厂报导,其生产能力约可提高20%。 b.转化率可提高5%。富氧再生使催化剂再生得更好,有利于 恢复其活性和选择性。因此,提高了轻油的回收率。 c.使催化裂化装置在不减少加工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渣油的掺炼比。据报导,一套477×104 L/d规模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富氧再生后,可掺炼15.3 wt%的常压渣,经济效益100~300万美元/年。[5] 1.富氮保护气 空气中含氮78 vol%,从空气中制取氮气,在世界上一直是主要的生产方法。近年来,随着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氮气已广泛地用于油井保护、三次采油、容器内气氛的置换、管路及设备的吹扫,以及易燃、易爆物品运输时的保护气氛等。 膜富氮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 从该流程可以看出: a.它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连续稳定地工作,无需维修。 b.分离过程中无相变,氮气压力损失最小,能耗低。 c.体积小,灵活性高。 d.操作弹性大,可根据需要来调节富氮气浓度和流量。 美国和日本是生产膜富氮装置的主要国家。用于油轮的清洗和保护、钻井平台的惰气保护、三次采油以及设备的吹扫和置换。 近几年,国外一些气体公司生产的膜分离装置也开始进入国内的石化工业市场,用于海上石油钻探的保护工艺用氮,石油化工的安全用氮,以及三次采油等。 如: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的高压注氮三次采油设备,就是一例。 最近,大连化物所开发研制的中、小型膜富氮组件, N2=96~98 vol%, 富氮气产量15~50NM3/H,也开始在国内应用于石油化工的安全用氮和工艺用氮。 1.有机蒸气的净化与回收 有机蒸气是石化工业中最经常排放的污染物,排放气中的许多有机化合物毒性大,部份已被列入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有机蒸气易燃易爆,给生产企业增添了不安全性。但有机蒸气中也含有具有回收价值的烃类气体,如烯烃等。 目前,对有机蒸气处理方法有两类:破坏法和非破坏法。燃烧法属于破坏法,它把有机蒸气经燃烧转化成CO2和水。非破坏法有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三种。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前两种方法都存在冷凝液和废吸附剂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膜分离经常和冷凝法结合使用,来净化和回收有机蒸气。其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 采用膜分离和冷凝法相结合,来净化和回收有机蒸气是90年代以来开发的新技术。据1994年统计,美国已投用26套装置,用于回收卤代烃。[6] 去年,大连化物所和吉化公司合作进行了现场实验,采用螺旋卷式膜分离器回收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乙烯和丁烯单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在乙烯分厂年产10万吨全密度线性聚乙烯的生产流程中,来自聚乙烯清洗塔的废气由氢气、氮气、乙烯、乙烷、丁烯等组成,处理气量60~80NM3/H,压力6MPa,其中, =10~15 vol% 。乙烯和丁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过去是送火炬烧掉,浪费很大,现采用膜分离来回收,实验结果为:乙烯和丁烯都被浓缩了2~3倍,平均回收率约为60~70%,回收的经济效果十分显著。据吉化公司估算,仅丁烯每年的回收量就价值80~100万元,而这套装置投资仅为30万元。   四、结束语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涉及的范围包括石油加工、石油化工产品及化肥生产等,它是气体膜分离技术应用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和开发,将对整个膜技术产业的应用和开发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今后,要针对石化工业的特点,开发和研制渗透率大,选择性高的膜材料,并把膜分离和其它分离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石化工业中出现划时代的突破,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迎接膜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明天。   参考文章     1.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 “US membrane market to reach US $ 1.6 bn by 2001” Membrane Technology, Sep. (1998) No. 98, p2 2.Robert W. Spillman “Economics of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gress, Jan(1989), p41-62 3.Keith Scott “Gas Separations” Handbook of Industricl Membranes, (1995) p276-292 4.A. K. Fritzsche and R. S. Narayan “Gas Separations by Membrane Systems” Chemical Economy & Engineering Reviews Jan./Feb./March (1987), vol.19, No.205, p19-31 5.杨宝康 吴秀章 “国外催化裂化装置富氧再生工艺” 燕山油化,(1992)No.4, p246-249 6.Vicki Simmons, Jurgen Kaschemekat and Marc L. Jacobs “Membrane Systems offer A New Way to Recover Volatile Organic Air Pollutants” Chemical Engineering, Sep.(1994), p92-94 [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京唐港原煤价格再次下跌10元?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2月10日至2月16日,京唐港区优混原煤价格在560-570元/吨;大混原煤价格在435-445元/吨,京唐港区原煤价格较上周价格相比,原煤价格再次下跌10元/吨。   本周,铁路方面运量保持稳定,下游需求量减弱,原煤市场成交量大幅降低,库存量再次增加。   本周,原煤库存量与上周库存量相比,2月16日京唐港区原煤库存量为22万吨,环比增加3万吨,增幅为15.78%。来港船舶方面,本周,京唐港区锚地没有待装原煤船舶。   2月16日,京唐港区 煤炭 库存量为590万吨,库存量较上周相比,环比增加40万吨,增幅为7.27%。京唐港原煤库存量占全港区煤炭库存量的3.72%,从下游需求量看,受春节假期影响,下游需求企业放假,需求量减少,京唐港区原煤价格有待继续下跌。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安全阀在高背压与无背压情况小是否会发生起跳压力不同? 安全阀 在高背压与无背压情况小是否会发生起跳压力不同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于格氏试剂的一个问题? 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是我突然想起来的:在制作 格氏试剂 的时候,先制成的格氏试剂为什么不合还没有制成格氏试剂的卤代烷发生格氏反应呢?查看更多 1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求填料脱乙烷塔的装置装配图cad? 小弟急需一份填料型脱 乙烷 塔装置装配图。谢谢各位帮忙!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分馏塔底超温? 装置运行一年半,最近一直存在 分馏塔 底温度不稳的情况,3个油浆 蒸发器 ,频繁倒换检修,并两个 发生器 并用,但是效果只能维持短暂时间,严重制约加工量,以前采取两台油浆泵循环,降低温度并冲洗,并未发现泵滤网处有胶质,现在大循环量冲洗后对人字挡板温度影响大,影响产品质量。 现求控制塔底温度的好方法?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水泵控制柜能否与水泵一起放置在泵房里? 水泵 控制柜 是控制水泵运行的功能柜,它可以实现水泵的远距离和集中化控制柜,大大简便了水泵的操作难度,提高了 工作效率 。 我们知道, 水泵 的工作环境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它需要搭配水池等其它设备一起工作,直接操作水泵也是比较麻烦的。配置水泵控制柜来控制水泵的运行,就可以脱离水泵复杂的工作环境,可以轻松实现水泵的控制。 有时候,由于环境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分离水泵和水泵控制柜,那么水泵控制柜能否与水泵一起放置在 泵房 里呢? 冠鸣电气 来告诉你。 水泵控制柜集合了众多的电气元件及电源电路的柜子,因此属于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运行环境对温度、湿度是有要求的,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电气元件的精度将会受到影响。一般的泵房里,湿度是比较大的,而且有灰尘污染等问题,因此水泵控制柜不太适宜直接部署在泵房里工作。 如果受条件的限制,水泵控制柜必须放置在泵房,也需要做适当的隔离,防止水喷洒到水泵控制柜。必要时在控制柜的四周设置防潮设施,尽量使水泵控制柜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工作环境中。 文章来源: www.yair.xin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泵设置回流管线大小? 离心泵 200的管径,230的流量,要在泵出口管线上设置回流管线,管线大小是否与出口管一样? 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依据《氯碱工艺学》,电解槽氢气和氯气温度一样但是带出 ...? 拉乌尔定律针对的是理想溶液,或者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体系适用。 而盐水和 烧碱 溶液属于平衡属于强烈极性电解质溶液,是不是不适用? 要用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和气相理想气体模型来做这个平衡呢? 希望与大家讨论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脱盐水RO脱盐率问题? 我们厂RO脱盐率最近一个月由97%-98%现在变成只有95%左右,有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现象,应该如何处理?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道尔澄清桶可否在盐水陶瓷膜工艺中? 最近,看介绍一次盐水用 陶瓷膜 的介绍,反应后的粗盐水直接泵入陶瓷膜,为什么不经过道尔澄清桶过滤再进陶瓷膜呢?这样不是可以更好地保证陶瓷膜的使用效果吗?请盖德们指教。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青岛科技大学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地区:福建省
个人简介:想告别这无聊的日子,又讨厌无用的自己。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