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美国康塔或麦克的物理化学吸附仪什么型号比较好,价格怎么样?我们这里有麦克和康塔的机器。麦克的是asap2020,康塔的是Autosorb-1MP。麦克的是微孔+化学吸附的,价格是$4w多,两年质保,康塔的只有物理没有化学,但是比麦克的贵一点,三年质保。单从原理上讲,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是在实现方式上。可以看一下US4566326这个专利,康塔的。麦克的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麦克的好处是,脱气站和分析站真空系统独立。可以在分析的时候脱气互不影响。价格便宜。那个塞子,有点意思。不过太贵了。好像是700多。康塔的好处是,随机样品管类型多样,可以满足多种分析需求。而且不论测什么样品管都可以加填充棒,有效减少死体积。传感器在每次测定的钱都自动调零和测定线性,可以保证数据准确。麦克的不好的地方是,软件还是Windows3.1时代的感觉,管子太粗,分析小比表面样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等温线交叉甚至是负吸附。测微孔的时候不能用填充棒,导致死体积大。压力传感器都装在manifold上,要测压力就一定要和manifold联通,微小压力变化时要求的平衡时间太长,而且增大了死体积。所谓的专利的等温夹套感觉忽悠的成分更大。实际使用上似乎还不如康塔的液位传感器稳定。虽然脱气站和分析站真空系统独立,但是脱气站用的是一个油泵,冷阱管清洗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子油味,而且油泵出口的氧化铝也要经常维护。脱气达到相同情况下,时间比康塔的时间长。冷阱管清洗的时候,要停泵。传感器需要定期标定。测定的时候一定要加上那个聚四氟乙烯的等温夹套,否则,哼哼哼~ P0测定不是实时的,一段时间测一次,有可能会导致P0数值不大准确(据他们讲问题不大。)康塔的不好是,脱气站和分析站公用一套真空系统,分析的时候虽然可以同时进行脱气,但是会造成分析时间延长。杜瓦瓶比麦克的小。我们配了程序升温脱气站,但是那个控温表设定方法很麻烦。分析站,P0管,manifold和泵上都配了压力传感器,虽然会减少死体积,测试可能会准一些,但是成本高了。光那个pirani真空规就不少钱。测试前传感器调零什么的会花费一些时间。虽然可以升级成动态+静态化学吸附的机器,但是实在是太难看。个人还是推荐康塔的,不仅是因为三年质保,而且现在他们出了新的型号,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你们和他们谈判的时候,可以多找他们要一些样品管什么的。另外就是售后了。两个公司的工程师都不算是老手。但是我上次几乎和麦克的工程师吵了一架。年底设备维护,我就按照说明书的方法对脱气站进行检漏。结果是30umHg/min,比说明书的漏气速率1umHg/min高了不少。我打电话给工程师,说漏气。结果工程师先是质问我凭什么说漏气,我说按说明书上来操作的。结果他说,他那里有一台新的机器,漏气速率是我的十倍,我这样漏气已经算是perfect condition了!我几乎要气疯了![ Last edited by duyuhai on 2010-6-11 at 09: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