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葱年少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3
设备工程师
MgO的比表面积一般多少? 用 硝酸 镁和浓 氨水 制备沉淀,然后在500度下焙烧4h得到 氧化镁 ,拿去测XRD也可以看出制备的MgO较纯,晶型单一,然后测其比表面积,预处理温度为300度,处理6h,测定结果其比表面积才15m2/g,怎么会这么低?而且等温吸附线的脱附支的最后一个点并没有与吸附支重合(就是没形成滞后环),这是怎么回事?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大家觉得施工单位有没有必要使用PDSOFT施工版呢? 楼主说的不准确,应该是PDSOFT SpoolDS管段预制设计系统、PDSOFT管段预制安装 管理系统 。设计单位用处不大,主要为施工安装单位服务的。辅龙公司网站介绍如下: PDSOFT管段预制安装管理系统   PDSOFT管段预制安装管理系统也可以称为PDSOFT PMMS ,该系统自动完成ISOGEN 预制管段数据传递给PMMS进行预制管段制造信息管理。在预制管段制造过程中,首先依据预制管段图,领取所需原材料,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管段下料、组对、焊接、成品检验、探伤、除锈、刷油、验收出厂等。 软 件 功 能 及 特 点 1. PDSOFT PMMS 主要能完成对预制管段项目的项目管理、管道管理、管段管理、焊接管理、质捡探伤管理、器材管理、库存管理、图纸管理、档案管理、报表统计和打印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等; 2. 提供一种精确的预制管段制造管理模式。在预制管段制造过程中,对每一个预制管段上的每一道焊口进行严格的追踪管理,包括焊口标识、所属管段标识、焊工班组、质检探伤等信息,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人员考核等多项管理提供了准确的管理数据; 3. 提供准确的材料控制过程。由于预制管段设计的数据信息可以传递过来,制造车间可以依据制造的要求准确地进行预制管段的材料控制,不仅能够掌握材料的使用数量,而且能够在将来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对原材料进行责任追溯,解决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 4. 提供实用性很强的报表统计功能,大量的报表数据取自预制管段设计数据,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录入工作量使数据录入量较少。只要按规定格式填写好生产日报就能准确地统计出各种工作量报表、质量报表,便于随时进行管理。 PDSOFT 管段预制设计系统   本软件适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核能、纺织等行业的管道预制安装的施工设计领域,能够进行等级驱动的管线设计,也能读入工厂设计软件生成的管线数据,可以灵活地将管线分割成预制管段,生成符合工程规范的预制管段图,能对焊点进行统计,还能进行综合材料统计,并且提供了到预制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具备了完整的预制管段设计功能。             软 件 功 能 及 特 点 1. 支持管路等级驱动及受管道安装施工规范控制的管线设计功能; 2 .管线的删除、移动、旋转、拷贝、拉伸、属性查询及编辑等功能; 3. 灵活的加工设计功能,能对焊点和管段进行设计; 4. 自动生成预制管段ISO图并进行全自动标注; 5. 生成焊工统计表和综合材料表; 6. 将设计结 果导 出到预制管理系统; 7. 有丰富的国内外材料标准库,如:GB/HG/SH/JB/SY/ANSI/MSS/ISO标准等,在此基础上能高效地建立管路等级库; 8. 可以通过IDF、PCF接口与PDS、PDMS、AUTOPLANT等软件接口后对上述软件生成的ISO图进行施工预制设计。查看更多 2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于格氏反应釜? 请问一下格氏 反应釜 最大能做到多大呢?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10米长的不同管径的管子的压力降一览表(管子单位为英寸)? 10米长的不同管径的管子的压力降一览表(管子单位为英寸)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谁有北化机电解槽照片? 回复 1# hdwuyubao 你要什么样的照片啊?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三胺反应器和熔盐盘管的压力? 工艺是高压还是低压? 低压法熔盐压力高于 反应器 压力 高压法熔盐压力低于反应器压力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各位大佬都用的什么版本的CAD? 各位大佬都用的什么版本的CAD,哪个比较好用一些请介绍一下。我还在用2004,是不是太落后了。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重质油罐的罐顶不需要保温吗? 讨论:重质油罐的罐顶不需要保温吗?谢谢!查看更多 2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大家能提供一些乙醇變乙烯大略想法嗎? https://bbs.mahoupao.net/thread-60113-1-1.html 看一下这个帖子, 乙醇 制 乙烯 的设计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于封头验收的问题? 封头为外购,材质书中钢板为正火供货,成型后热处理为退火 封头质量检验记录中的材料供应热处理状态和材料使用热处理状态该填什么呢 查看更多 1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求助噻吩环丙烷乙酸乙酯物性? 急求噻吩环 丙烷 乙酸 乙酯 的常用理化性质,先谢谢各位大侠了。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请问谁有分析化学教案.doc文件吗?什么版本都行!谢谢了 ...? 请问谁有分析化学教案.doc文件吗?什么版本都行!谢谢了。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SNG甲烷化工艺? 合成氨 甲烷化 比较成熟,大家说说看煤制SNG甲烷化工艺国内是什么现状啊?有能做这个技术的吗?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想找一些较新外文资料:甲醇汽油工艺相关? RT: 想找一些较新外文资料: 是为 甲醇 汽油 工艺相关 不是市场展望哟!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记得下午有个要求计算泵的扬程的,给了管路阻力降,速度 ...? 记得下午有个要求计算泵的扬程的,给了管路阻力降,速度头到底算不算,当然加不加速度头 影响不大,好像就有那一个答案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Wang resin 如何接第一个精氨酸? 下虾,这几天忙着合成一肽,用Wang resin ,策略选择Fmoc固相合成策略,但是第一个精氨酸接了三遍后,产率只有17%,咋办那???查看更多 2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新型膜分离技术发展规划? 新型膜分离技术发展规划 化工系化工原理教研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摘要】新型膜分离技术发展规划 一、概述 膜分离技术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亦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它与传统的分离方法比较,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 1. 高效 :由于膜具有选择性,它能有选择性地透过某些物质,而阻挡另一些物质的透过。选择合适的膜,可以有效地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浓缩; 2. 节能 :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操作,被分离物质不发生相变, 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单元操作; 3. 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和控制 ; 4. 不污染环境 。 由于这些优点、使膜分离技术在短短的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已广泛有效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生化制药、医疗卫生、冶金、电子、能源、轻工、纺织、食品、环保、航天、海运、人民生活等领域,形成了独立的新兴技术产业。目前,世界膜市场以每年递增 14 ~ 30 %速度发展,它不仅自身形成了每年约百亿美元的产值,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它的应用与节能、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的再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当今世界上能源短缺、水荒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膜分离技术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巨资立专项进行开发研究,已取得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在“六五”、“**”、“八五”、“九五”以及 863 、 973 计划中均列为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关于发展膜分离技术的重要性,美国官方的文件说,“ 18 世纪电器改变了整个工业过程,而 20 世纪膜技术改变了整个面貌”。 1987 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上,曾将“ 21 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过程所扮演的战略角色”列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膜技术将是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世界著名的化工与膜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北美膜学会主席黎念之博士 ( 我校化工系兼职教授 ) 在 1994 年应邀访问我国时说“要想发展化工就必须发展膜技术”。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工的未来”。可见,发展膜分离技术对于学科建设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就膜分离技术及其研究应用状况、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及发展基础作简要介绍。   (一)膜分离技术简介 1. 分离膜的种类 :膜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性质和化学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膜的种类很多,其中 按材料分 有高分子膜、金属膜、无机膜。高分子膜用途最广,其所使用的材料见后面附件Ⅰ。 按结构分 有七类: (1)均质膜或致密膜,为结构均匀的致密薄膜,见附件Ⅱ图1。 (2)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0.02~10[img=25,17][/img]。按成膜方法不同,有三种类型的微孔膜,即核孔膜、控制拉伸膜和海绵状结构膜(见附件Ⅱ图2、图3、图4)。 (3)非对称膜。(见附件Ⅱ图5),膜断面为不对称结构,是工业上应用最多的膜。 (4)复合膜,如图6。在多孔膜表面加涂另一种材料的致密复合层。 (5)离子交换膜 (6)荷电膜 (7)液膜、包括支撑液膜和乳状液膜 按形状分 有平板膜、管式膜和中空纤维膜 ( 见图 7) 2. 膜分离设备 ( 组件 ) 板框式,见图 8 ,结构类似 板框式压滤机 。 卷式,见图 9 ,结构类似出螺旋板换热器。 管式,见图 10 ,结构类似 列管式换热器 。 中空纤维式,图 11 ,结构类似列管式换热器,由几千根甚至几百万根中空纤维组成。 3. 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 ( 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 ) 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不同的膜过程使用不同的膜,推动力也不同。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过程有微滤 (MF) 、超滤 (UF) 、反渗透 (RO) 、渗析 (D) 、电渗析 (ED) 、气体分离 (GS) 、渗透汽化 (PV) 、乳化液膜 (ELM) 等八种。 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这四大过程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已有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有许多商品化的产品可供不同用途使用。 气体分离和渗透汽化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其中气体分离相对较为成熟一些。目前已有工业规模的气体分离体系是 , 空气中氧和氮的分离;合成氨厂中氨、氮、甲烷混合气中氢的分离;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分离。渗透汽化是这些膜过程中唯一有相变的过程,在组件和过程设计中均有特殊的地方。它主要用于有机物/水,水/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分离,是最有希望取代某些高能耗的精馏技术的膜过程。 80 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除了以上八种已工业应用的膜分离过程外,还有许多正在开发研究中的新膜过程,它们是膜萃取、膜蒸馏、双极性膜电渗析、膜分相、膜吸收、膜反应、膜控制释放、膜生物传感器等。这些膜过程目前尚处在小型试验和中试阶段。 (二)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人类对于膜现象的研究源于 1748 年,然而认识到膜的功能并用于为人类服务,却经历了 200 多年的漫长过程。人们对膜进行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1950 年 W.Juda 试制出选择透过性能的离子交换膜,奠定了电渗析的实用化基础。 1960 年 Loeb 和 Souriringan 首次研制成世界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对称反渗透膜,这在膜分离技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使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其发展的历史大致为: 30 年代微孔过滤, 40 年代透析; 50 年代电渗析; 60 年代反渗透; 70 年代超滤和液膜; 80 年代气体分离; 90 年代渗透汽化。此外以膜为基础的其它新型分离过程,以及膜分离与其它分离过程结合的集成过程 (Integrated Membrane Process) 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1、几种主要膜技术发展近况大致如下 : 微滤在 30 年代硝酸纤维素微滤膜商品化, 60 年代主要开发新品种。近年来以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微滤膜已商品化,具有耐高温、耐溶剂、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使用温度在- 100 ~ 260 ℃。目前销售量居第一位。 超滤从 70 年代进入工业化应用后发展迅速 , 已成为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日本开发出孔径为 5 ~ 50nm 的陶瓷超滤膜 , 截留分子量为 2 万 , 并开发成功直径为 1 ~ 2mm, 壁厚 200 ~ 400 [img=25,17][/img] 的陶瓷 中空纤维超滤膜 , 特别适合于生物制品的分离提纯。 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技术主要用于苦咸水脱盐 , 近年市场容量也近饱和。 80 年代新型含氟离子膜在氯碱工业成功应用后 , 引起氯碱工业的深刻变化。离子膜法比传统的隔膜法节约总能耗 30 %,节约投资 20 %。 90 年世界上已有 34 个国家近 140 套离子膜电解装置投产 , 到 2000 年全世界将 1/3 氯碱生产转向膜法。 60 年洛布 (Loeb) 与索里拉简 (Sourirajan) 发明了第一代高性能的非对称性醋酸纤维素膜 , 把反渗透 (RO) 首次用于海波及苦咸水淡化。 70 年代开发成功高效芳香聚酰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使 RO 膜性能进一步提高。 90 年代出现低压反渗透复合膜 , 为第三代 RO 膜,膜性能大幅度提高,为 RO 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 RO 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超纯水制造、锅炉水软化,食品、医药的浓缩,城市污水处理,化工废液中有用物质回收。 1979 年 Monsanto 公司用于 H2/N2 分离的 Prism 系统的建立 , 将气体分离推向工业化应用。 1985 年 Dow 化学公司向市场提供以富 N2 为目的空气分离器“ Generon ”气体分离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生产等领域 , 大大提高了过程的经济效益。 80 年代后期进入工业应用的膜分离技术是用渗透汽化进行醇类等恒沸物脱水,由于该过程的能耗仅为恒沸精馏的 1/3 ~ 1/2 ,且不使用苯等挟带剂,在取代恒沸精馏及其它脱水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德国 GFT 公司是率先开发成功唯一商品 GFT 膜的公司。 90 年代初向巴西、德、法、美、英等国出售了 100 多套生产装置,其中最大的为年产 4 万吨无水乙醇的工业装置,建于法国。除此之外,用 PV 法进行水中少量有机物脱除及某些有机/有机混合物分离 , 例如水中微量含氯有机物分离, MTBE/ 甲醇分离 , 近年也有中试规模的研报导。 在我国,膜技术的发展是从 1958 年离子交换膜研究开始的。 65 年开始对反渗透膜进行探索, 66 年上海化工厂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正式投产,为电渗析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67 年海水淡化会战对我国膜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0 年代相继对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和微滤膜及组件进行研究开发, 80 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80 年代中期我国气体分离膜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1985 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首次研制成功中空纤维 N2/H2 分离器 , 主要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指标 , 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 每套成本仅为进口装置的 1/3 。 我国渗透汽化 (PV) 过程研究开始于 1984 年 , 进入 90 年代以来 , 复合膜的制备取得了较大进展 , 1992 年 , 我系研制的改性 PVA/PAN 复合膜通过技术鉴定 , 98 年在燕化建立我国第一个千吨级苯脱水示范工程 , 为我国 PV 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推动我国膜技术快速发展,尽快缩短我国膜技术研究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家科委把低压复合膜,渗透汽化透水膜,无机陶瓷膜及天然气脱湿膜等列入“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 分别由杭州水处理中心、清华大学化工系、南京化工大学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承担,重点进行开发研究。同时国家计委投资于 98 年 10 月在大连开始兴建国家膜工程中心,该中心依托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通过世行贷款、国家投资和融资的方式共筹资金 1.07 亿元人民币。 2、膜分离学科发展的主要学科支持体系 以选择性分离膜为中心的膜科学研究自本世纪 50 年代形成一个学科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围绕几个方向深入研究, 这几个方面是:膜材料和膜结构;膜制备与膜形成机理;膜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膜过程和传递机理 ; 过程和设备设计与优化;膜应用研究等。膜分离技术之所以能够在短短 30 年内迅速发展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化学渗透压学说,气体膜透过理论、膜孔径理论、膜平衡概念、定电位学说、双电层理论等等。其次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离膜材料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分子科学的进展为膜分离提供了具有各种特性的合成高分子膜材料;电子显微镜等近代分析技术的进展为分离膜的结构分析和分离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第三是现代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节能、低品位原料的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新技术,而膜分离正好是能满足这些需要的新技术。 3、目前基础研究的前沿课题 (1). 以水处理为主的膜材料及膜研究 大通量、高表面积的反渗透膜研究 截留分子量低于 1000, 高于 100 万的超滤膜及透过机理 ; 抗污染膜制造 孔径从 0.1[img=16,17][/img]m 到 75[img=16,17][/img]m 微孔膜系列化研究 界面缩聚法制备纳滤膜活性层的方法 (2). 大通量高选择性气体分离膜研究 二氧化碳分离 有机废气 (VOCS) 处理 (3). 渗透汽化膜 从水中分离有机物的高选择性膜研究 有机物 / 有机物分离膜研究 (4). 无机膜 超薄化 , 超微孔化复合膜研究 ; 多组分复合膜研究 电导移动膜研究 无机与有机材料接枝膜 (5). 膜催化反应器的传质、传热模型 (6). 膜过程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水资源再生、燃料电池隔膜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7). 膜中的分子模拟 二、科学水平 1. 1996-1998年世界膜和膜过程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统计源 CA EI 检索词 mem pv bp md ma me mem pv bp 1996 年 23419 256 36 16 5 16 1132 46 10 1997 年 24536 226 47 18 4 11 1330 70 16 1998 年 23713 212 37 22 7 28 1214 62 10 Notes: mem membrane pv pervaporation bp bipolar membrane md membrane distillation me membrane extraction ma membrane absorption 2. 国外各代表性区域内有名的膜研究者情况 国家地区 人员 单位 有否联系 华裔 日本 Nakao, Shin-Ichi Department of Chemical System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Tokyo, Tokyo 113, Japa 来访   欧洲 Drioli, Enrico Dipartimento di Ingegneria chimica e dei Materiali, Universita della Calabria, Rende 87030, Italy 开会联系   欧洲 Strathmann, H (Fac. chem. Tech., Univ. Twente, Enschede 7500 AE, Neth. 与北京膜学会有联系   澳洲 Fane, A.G. (UNESCO Cent. Membrane Sci. Technol., Univ. New South Wales, Sydney 2052, Australia 来访   加拿大 Huang, Y.M.Robert University of Waterloo 来访 是 美国 M.Baker Membran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Inc., Menlo Park, CA 94025-1516 无   美国 Li, Norman N. 恩理公司 兼职教授 是 美国 Ho,W.S.Winston   合作 是 3. 国内最高水平或最活跃的膜研究单位及负责人 研究单位 过程 人员 清华大学 PV,BP, MD, ME 等新膜过程 陈翠仙 余立新 * 大连化物所 气体分离 袁 权 ( 院士 ) 邓麦村 * 中科院化学所 PV 等膜过程 陈观文 中科院生态中心 微滤、超滤和膜应用 刘忠洲 李红兵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膜材料 郑国栋 吴庸烈 浙江大学 PV 膜过程 , PP 中空纤维膜 刘茉娥 陈欢林 * 南京化工大 无机膜 时 钧 ( 院士 ) 徐南平 * 杭州水处理中心 RO, NF, ED 等水处理过程 高从阶 ( 院士 ) 刘玉荣 * 为青年研究工作者 4. 本教研组目前在膜领域的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与担任的学术职务 序号 成果名称 类型 时间 1 小型精密制膜机 国家教委组织鉴定 1992.11 2 改性 PVA/PAN 平板复合膜的研制 国家教委组织鉴定 1992.11 3 一种制备渗透汽化复合膜的方法 发明专利 (98123190.X) 1998.12 4 用于渗透汽化过程的板框式膜组件 发明专利 (98100833.X) 实用新型 (ZL98201418.X) 1998.2 5 盐酸土霉素生产新工艺 发明专 (ZL93114290.3) 1993.11 6 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制备有机酸的设备与工艺 发明专 (ZL92105427.0) 1992.10 7 提高马来酸交联 PVA/PAN 膜 渗透汽化性能的新方法 发明专利 99 年申请 8 具有加热板的渗透汽化板框式膜组件 发明专利 99 年申请 9 CS-5NP 聚离子复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99 年申请 10 一种新的渗透汽化聚离子膜材料的合成 发明专利 99 年申请 11 双极性膜的制备新方法 发明专利 99 年申请 12 中空纤组超滤膜生产技术 技术转让 95 年 担任学术职务 : 陈翠仙 北京市膜学会副会长 余立新 北京市膜学会副总监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的编委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霍尼韦尔阀门和电动执行机构资料? 请问,谁有霍尼韦尔 调节阀 及电动执行机构的选型样本资料。贡献一份给我,十分感谢, 99121_44@163.com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硬质沥青? 各位盖德,你们的 焦油 加工厂中有没有生产 硬质沥青 的,说说你们的工艺及指标怎样呀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油罐加热器(敬请yanjianhu关注)? 敬请yanjianhu关注,也许对你的问题有参考价值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 化学与环境学院
地区:四川省
个人简介:瞬息东陌 丶找不到狂妄释放点.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