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佩琪,乔治,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0
人事职员/行政职员
装卸车能不能用同一条鹤管? 当然可以,最好选用下装式鹤管,防止卸车时发生气蚀查看更多
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换方程,使用活度系数方程,如nrtl之类的,还不行的话可能就是原始数据的问题,把数据调一调再试试。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泵、搅拌电机在DCS上监控哪些参数? 这个不知道了,要想安全稳定的运行当然要监控见效快的参数,可能是经验吧,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甲醇合成中蒸汽作用? 合成产生的中压蒸汽可以送管网使用 还有开工喷射器的的蒸汽为合成提供热量(在开停车时使用)查看更多
dwg文件个头有没有办法变小? 我的dwg是从pdf文件转过来的,每张图的个头有10mb左右,请问各位朋友高人指点一下,有没有好的办法把它变小,还不影响图纸显示质量?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建议在现场工作的储运专业朋友买一本我写的原油管道输送 ...? 请问黄老师,在管道输送时,是否必须要用热力安全阀?查看更多
PSA尾气中氢气含量多怎么调整啊? 延长psa吸附时间,8-2-4要调整t3时间,8-1-4要调整t2时间,7塔调节t3,6塔调节t2,我们的5000标方8-1-4psa系 ... 您说的pt 15是什么意思呢? 查看更多
ASPEN几个换热器组件? muse是淘汰产品,在7.3以后的版本,是edr的platefin模块。 htfs现在也集成在edr中。 htri是另外一换热器设计软件。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界面测量,现在哪种产品比较稳定? 我们测油水界面用的是射频导纳。查看更多
天然气管道降压太快出现冰堵,怎么处理? 伴热吧,最简单的办法,加甲醇不好改,还容易造成污染查看更多
氨罐区的氨罐内罐跟外罐夹层填充保温棉跟珠光砂各有什么 ...? 请问楼主,保冷和保温有什么区别,难道不一样吗?都是阻碍能量的传递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教将磺酸钠转变为磺酸? 谢谢。我试试。 查看更多
大空分的利弊? 从操作来讲大型空分冷损小,相应的能耗小。而小型空分则反之。在考虑一套大设备停了要全停产,而两套或3套中型产量与大设备相同的设备停一套可用平时积累储蓄的液态灌供给气体不会影响用户的生产。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aspen循环物流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求前辈帮帮忙,不甚感 ...? 调了一下收敛了 不知道结果可不可用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变压吸附PSA技术相关文章? 楼主资料不错,可惜我不是这块的专业,还是收藏啦查看更多
苯菲尔改良热钾减法碱液脏如何处理? 我们脱碳的碱液有点脏,而且杂质粒度很小,当前的机械过滤器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换用目数更小、更细的滤芯,又怕阻力过大,造成碱液循环量下降,导致吸收、再生恶化,还有可能造成泵气蚀。 能不能采用比较好的方法比如沉降来进行呢? 对于沉降设备,有用过的么?查看更多
PSA制氮机? 专业制氮机生产厂家,售后,维护一条龙 qq:1686965511查看更多
CO2排放是不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主要原因? 最新研究称地球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于预期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成倍增长,但留在大气中和被地球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例却长期保持稳定,这说明地球一直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其 “ 吸碳 ” 能力超出人们原先估计。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 1850 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 20 亿吨增长至约 350 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 此前不少科研人员认为,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地球环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会逐渐减弱,这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急速增长,加速全球变暖进程。但新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可能低估了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报告说,尽管这一研究结果与一些相关研究结果矛盾,但本次研究完全建立在实际观测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包括从南极冰芯中得到的一些历史数据,而不是依赖那些复杂的气候计算模型。该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grl )上。 负责这项研究的沃尔夫冈 · 诺尔说,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放松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虽然地球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增长,但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也在同时增多,地球依然面临气候变暖威胁。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就已经自主承诺要在 2020 年实现单位 gdp 减排 40% 到 45% ,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 15% 。看到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某些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大幅度后退,一些同志似乎认为我们中国自主承诺的减排指标吃了亏。其实不然,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不减排比减排更难发展。这里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按照中国经济要保八的发展速度,我们到 202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要达到 2005 年的 3 倍多。如果不减排按照现有的能源结构和能耗,我们的煤炭供应将要达到年产八十多亿吨。不言而喻,实现这种煤炭产能和运力的困难,恐怕要远远大于我们减排的难度。也就是说,中国不减排根本就无法维持自己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除了产能和运力的局限之外,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资源储量和环境容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我们目前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根本用不了几年,我们恐怕就会深切的体会到,化石能源的供应,已经难以为继我们的基本社会需求。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担心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的同时,恐怕我们将更要担心我们还能拿什么去排放? 因此,提倡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依靠可再生能源,是我们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水能润藏量世界第一,如果充分开发利用,每年至少可以提供相当于十亿吨原煤的无碳能量。而目前我们的实际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可开发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每年还有大约相当于八亿吨煤炭的水能正在流逝着。我国仅水能一项就还有每年减排 15 亿吨二氧化碳的余地。此外,我们还有大约 10 亿千瓦的风能资源,和每年大约相当于上百亿吨煤炭的太阳能资源。如果我们的水能开发充分,能为电网提供足够的调节能力,未来的风能和太阳能完全应该能够担负起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尽管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风能和太阳能的应用还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这个方向是肯定的。 1# xiaojungnft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求解:在串联的理想混合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均相一级不 ...? 多级串联返混程度减小,选b。查看更多
尿素含量的测定? 我给你分析方法截图,是在生产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安徽省宿州市贯华化工有限公司 - 人事职员/行政职员
学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自动化工程系
地区:吉林省
个人简介:无聊的时候听听别人口中好多版本的自己比做什么都有趣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