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3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描眉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8
机修/电工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69
他的回答 13805
分子筛经过碱处理后XRD谱图特征峰向大的衍射角方向偏移??
本人小白,恳请大神指导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扣电容量衰减严重,求分析原因?
活性物质镍 锰酸锂 1.2mg左右,隔膜2325一片,负极锂片和两层泡沫镍(单层厚度1.5mm),测了几颗电池,容量衰减都很严重,而且倍率充电时间都是越来越短,请帮忙分析原因,多谢!2.png1.png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卡波TR-1放油相和放水相有什么区别?
RT哪些产品是放水相哪些产品是放油相?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7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磺酸的问题?
请问氨基磺酸和直链烷基奔磺酸有什么区别呢?在应用方面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油气中硫的分析方法?
请问,硫含量在1ppm-10ppm的话,用什么仪器分析比较好呢?SCD一般是测ppb级别的,GC+SCD,可以吗?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17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异丙醚和二氯乙烷混在一起如何分离?
由于员工的误操作致使异丙醚和二 氯乙烷 混在一起,现在有三吨桶半的混合溶剂,想分离出来套用。含量二氯乙烷大约80%,异丙醚20%,含少量 甲苯 1~2个点。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NO氧化反应?
最近做NO氧化反应,低浓度10ppm的室温反应,发现 催化剂 在有水气情况下对NO的去除可以一直维持95%以上不失活,但是反应中一直没有NO2释放,对反应后的催化剂也做了表征,发现上面没有吸附 氮氧化物 也没有 硝酸盐 。之后用碱液吸收尾气,发现仍然没有硝酸根,就连管路以及测试的U形管也测了,没有硝酸根。请教各位催化大师,NO在有水气情况下到底变成什么了?这个实验已经验证了三四个月了,接近崩溃的边缘。。。。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2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物理化学习题求解答?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固体的化学势相比,二者的关系为()麻烦给出解释一下下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实验室汞中毒,有什么身体反应,至少一支水银温度计损坏。有什么后果?
前两天一个愣头青做有机反应时不知道是爆炸了还只是喷了,至少一支 水银温度计 打了(可能是两支),实验室一片狼藉,最后那人直接把 水银 用拖把拖了,没有撒 硫磺 ,窗子开了两天,今天做完实验有乏力症状是那种生病后的乏力,没别的症状,是不是汞中毒了?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8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问BET图类型?
请问我的 氮气 吸附脱附曲线类型是什么,这是没有闭合吗,比表面积是多少啊用到论文里吗,能谢谢各位
查看更多
8个回答 . 1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航空煤油燃烧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到底是多少?在什么条什下达到?
航空煤油 燃烧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到底是多少在什么条什下达到?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17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求一种可溶解于乙醇中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人在做 金属粉 体和石墨烯分散液的复合实验,求一种可溶解于乙醇中的 阴离子 型 表面活性剂 。请各位大大指导指导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8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计时安培法跟交流阻抗做生物传感器?
最近想做生物 传感器 ,用电化学检测。想用两种检测方法,一是计时安培法,一是交流阻抗。我们用的仪器是CHI 600D。但是遇到以下问题:1. 计时安培法:因为溶液极化,电流不断降低,即使是用磁子搅拌,电流也会变化,所以不知道怎么确定稳定的电流。结果如附图1。有根据电流的变化测 蛋白质 的浓度的不?2.交流阻抗:交流阻抗测出来的图形有的有半圆,但是有的并没有。不知道怎么分析啊。附图2.3.不用计时安培,是不是直接比较电量更好?如果测电量变化,是不是不需要搅拌了?附图1附图2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6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邻二氮菲测铁时能否将盐酸羟胺换成抗坏血酸?
求助一下~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9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亚化咨询: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现状与展望?
亚化咨询:中国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生产现状与展望 2012/9/19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LIB)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锂离子电池的产量直接决定了电解液的市场需求。虽然业内目前普遍认为2015年以前电动汽车和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难以获得预期中的高速发展,但IT电池(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旺盛需求,以及小型储能设备的发展,将支撑我国锂离子电池的行业的不断增长。201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包括在中国的合资和外资企业)完成产量为29.66亿只,同比增长18.22%。2012年1-6月,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已达17.84亿只,同比增长34.64%。全球和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的稳步增长使国际巨头对电解液市场前景看好。2011年12月,陶氏化学与日本宇部各50%股份的合资企业Advanced Electrolyte Technologies LLC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5000吨/年锂离子电池(LIB)电解液 生产装置 ,预计2012年投产。该公司未来还计划在中国和欧洲建设生产设施。2012年1月,巴斯夫成立电池材料全球业务部门,整合公司内部相关业务资源。并于2012年2月收购德国默克(Merck)电解液业务,2012年4月收购美国诺莱特(Novolyte Technologies)。通过收购,巴斯夫成为在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同时拥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的国际化供应商。2012年2月,由日本三菱化学投资的常熟菱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获核准。项目总投资2.81亿元,建设地点为江苏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此同时,中国内资电解液领军企业也纷纷进行产能扩张。截至2012年9月,包括合资和外资企业,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已投产的产能达4.61万吨,拟在建的产能4.2万吨,如下表所示。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量约为4.3万吨,生产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其中中国产量约为2万吨。预计我国2012年离子电池电解液产量约为2.4万吨,比2011年增长20%,产能利用率为50%左右。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过于求的现状以及 六氟磷酸锂 国产化带来的成本降低,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价格逐年下跌,中端产品含税价格已经从2006年的近10万元/吨下跌至目前的7万元/吨左右。由于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以上,主要电解液生产商,如天津金牛、汕头金光、广州天赐、国泰华荣、苏州诺莱特等都在寻求自行或合作建设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展望未来,亚化咨询预计,3-5年内电动汽车的产量不会有突破性进展,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增长还将由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产品驱动。而我国已投产和拟在建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总产能达8.81万吨,产能过剩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生产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电解液的生产企业,需要与下游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展开紧密合作,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电解液产品,并加强售后服务,将是电解液行业的发展趋势。 亚化咨询同时预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拥有更灵活的产品形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超级本电池的主要选择方向。这一趋势也值得传统电解液生产商重点关注。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废弃四氯化钛怎么处理?
实验室已过期的四 氯化钛 ,应该怎么处理啊,求大神解答,最好有处理步骤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1人已关注
#四氯化钛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论叙——三元材料篇?
狭义的三元材料指的是化学计量比的镍钴猛三组份层状正极材料,这类材料最早是由华裔学者刘兆林于1999年在新加坡A-Star下属的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IMRE)工作的时候报道的,之后国际上很多课题组都对这一系列的材料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而广义意义上的三元材料包含范围比较宽,锂含量非化学计量比以及宽组份的多元层状材料都可以包含在这个范畴之内。 一般来说,国际上公认日本大阪城市大学的TsutamuOhzuku(小槻勉)和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的J. R. Dahn这两个课题组对三元材料研究得最深入全面,其研究成果对产业界的影响也比较广泛。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对三元材料也有深入的基础研究,但其研究成果相对而言对产业界影响并不大。 早期NM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合成工艺、电化学性能、晶体结构变化以及反应机理能方面,最近几年NMC的基础研究已经明显放缓,人们更多地关注材料的生产工艺革新、电化学性能优化、安全性、复合三元材料以及三元材料在高电压下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笔者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美国3M公司最早申请了三元材料的相关专利,而3M是按照镍猛钴(NMC)的循序来命名三元材料的,所以国际上普遍称呼三元材料为NMC。但是国内出于发音的习惯一般称为镍钴猛(NCM),这样就带来了三元材料型号的误解,因为三元材料的名称比如333、442、532、622、811等都是以NMC的顺序来命名的。而BASF则是因为购买了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的相关专利,为了显示自己与3M的“与众不同”并且拓展中国市场,而故意称三元材料为NCM。 三元材料(NMC)实际上是综合了LiCoO2、LiNiO2和LiMnO2三种材料的优点,由于Ni 、Co和Mn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因此NMC的性能好于单一组分层状正极材料,而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正极材料之一。 三种元素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Co能有效稳定三元材料的层状结构并抑制阳离子混排,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改善循环性能。但是Co比例的增大导致晶胞参数a和c减小且c/a增大,导致容量降低。而Mn的存在能降低成本和改善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过高的Mn含量将会降低材料克容量,并且容易产生尖晶石相而破坏材料的层状结构。Ni的存在使晶胞参数c和a增大且使c/a减小,有助于提高容量。但是Ni含量过高将会与Li+产生混排效应而导致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恶化,而且高镍材料的pH值过高影响实际使用。 在三元材料中,根据各元素配比的不同,Ni可以是+2和+3价,Co一般认为是+3价,Mn则是+4价。三种元素在材料中起不同的作用,充电电压低于4.4V(相对于金属锂负极)时,一般认为主要是Ni2+参与电化学反应形成Ni4+;继续充电在较高电压下Co3+参与反应氧化到Co4+,而Mn则一般认为不参与电化学反应。 三元材料根据组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系列:低钴的对称型三元材料LiNixMnxCo1-2xO2和高镍的三元材料LiNi1-2yMnyCoyO2两大类型,三元材料的相图如上图所示。此外有一些其它组分,比如353、530、532等等。对称型三元材料的Ni/Mn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固定为1,以维持三元过渡 金属氧化物 的价态平衡,代表性的产品是333和442系列三元材料,这个组分系列在美国3M专利保护范围内。这类材料由于Ni含量较低Mn含量较高晶体结构比较完整,因此具有向高压发展的潜力,笔者在“消费电子类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产业化发展探讨”一文里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从高镍三元NMC的化学式可以看出,为了平衡化合价,高镍三元里面Ni同时具有+2和+3价,而且镍含量越高+3价Ni越多,因此高镍三元的晶体结构没有对称型三元材料稳定。在这两大系列之外的其它一些组分,一般都是为了规避3M或者ANL、Umicore、Nichia的专利而开发出来的。比如532组分原本是SONY 和松下为了规避3M的专利的权宜之计,结果现在NMC532反倒成了全球最畅销的三元材料。 三元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相对于LFP和LMO 电池而言有较大的提升。近几年,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在日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业内普遍认为NMC动力电池将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流选择。一般而言,基于安全性和循环性的考虑,三元动力电池主要采用333、442和532这几个Ni含量相对较低的系列,但是由于PHEV/EV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622在日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元材料的核心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3M公司手里,阿贡国家实验室(ANL)也申请了一些三元材料(有些包含于富锂锰基层状固溶体)方面的专利,但业界普遍认为其实际意义并不及3M。 国际上三元材料产量最大的是比利时Umicore,并且Umicore和3M形成了产研联盟。此外,韩国L&F,日本Nichia (日亚化学),Toda Kogyo( 户田工业) 也是国际上主要的三元材料生产厂家,而德国BASF则是新加入的三元新贵。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上四大电芯厂家(S O N Y、Panasonic、Samsung SDI 和LG)在三元材??料和钴酸锂正极材料方面,都有相当比例的inhouse产能,这也是这四家大厂相对于全球其它电芯厂家技术大幅领先的一个重要体现。 3.1 三元材料的主要问题与改性手段 目前NMC应用于动力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由于阳离子混排效应以及材料表面微结构在首次充电过程中的变化,造成NMC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不高,首效一般都小于90%;(2)三元材料电芯产气较严重安全性比较突出,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还有待提高;(3)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低,使得材料的倍率性能不是很理想;(4)三元材料是一次颗粒团聚而成的二次球形颗粒,由于二次颗粒在较高压实下会破碎,从而限制了三元材料电极的压实,这也就限制了电芯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目前工业界广泛采用的改性措施包括: 杂原子掺杂。为了提高材料所需要的相关方面的性能(如热稳定性、循环性能或倍率性能等),通常对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改性研究。但是,掺杂改性往往只能改进某一方面或部分的电化学性能,而且常常会伴随着材料其它某一方面性能(比如容量等)的下降。 NMC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可以分为: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以及复合掺杂。很多阳离子掺杂被研究过,但有实际效果的仅限于Mg、Al、Ti、Zr、Cr、Y、Zn这几种。一般而言,对NMC进行适当的阳离子掺杂,可以抑制Li/Ni 的阳离子混排,有助于减少首次不可逆容量。阳离子掺杂可以使层状结构更完整,从而有助于提高NMC的倍率性,还可以提高晶体结构的稳定性,这对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阴离子掺杂主要是掺杂与氧原子半径相近的F原子。适量地掺杂F可以促进材料的烧结,使正极材料的结构更加稳定。F掺杂还能够在循环过程中稳定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混合掺杂一般是F和一种或者数种阳离子同时对NMC进行掺杂,应用比较广泛的是Mg-F、Al-F、Ti-F、Mg-Al-F、Mg-Ti-F这么几种组合。混合掺杂对NMC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改善比较明显,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是目前国际主流正极厂家采用的主要改性方法。 NMC掺杂改性关键在于掺杂什么元素,如何掺杂,以及掺杂量的多少的问题,这就要求厂家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NMC的杂原子掺杂既可以在前驱体共沉淀阶段进行湿法掺杂,也可以在烧结阶段进行干法掺杂,只要工艺得当都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厂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适合自家的路线就是最好的技术。 表面包覆。NMC表面包覆物可以分为 氧化物 和非氧化物两种。最常见的氧化物包括MgO、Al2O3、ZrO2和TiO2这几种,常见的非氧化物主要有AlPO4、AlF3、LiAlO2、LiTiO2等。无机物表面包覆主要是使材料与电解液机械分开从而减少材料与电解液副反应,抑制金属离子的溶解,优化材料的循环性能。同时,无机物包覆还可以减少材料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坍塌,对材料的循环??性能是有益的。NMC的表面包覆对降低高镍三元材料表面残碱含量是比较有效的,这个问题笔者后面还会谈到。 同样,表面包覆的难点首先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包覆物,再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包覆方法以及包覆量的多少的问题。包覆既可以用干法包覆,也可以在前驱体阶段进行湿法包覆的,这都需要厂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 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生产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NMC产品品质,比如降低表面残碱含量、改善晶体结构完整性、减少材料中细粉的含量等,这些因素都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比如适当调整Li/M比例,可以改善NMC的倍率性能,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这就需要厂家对三元材料的晶体结构有相当的理解。 3.2 三元材料的前驱体生产 NMC跟其它几种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相比,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其独特的前驱体共沉淀生产工艺。虽然在LCO、LMO和LFP的生产当中,采用液相法生产前驱体越来越普遍,而且在高端材料生产中更是如此,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固相法仍然是这几种材料的主流工艺。然而三元材料(也包括NCA和OLO),则必须采用液相法才能保证元素在原子水平的均匀混合,这是固相法无法做到的。正是有了这个独特的共沉淀工艺,使得NMC的改性相对其它几种正极材料而言更加容易,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目前国际主流的NMC前驱体生产采用的是氢氧化物共沉淀工艺,NaOH作为沉淀剂而氨水是络合剂,生产出高密度球形氢氧化物前驱体。该工艺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容易地控制前驱体的粒径、比表面积、形貌和振实密度,实际生产中反应釜操作也比较容易。但也存在着废水(含NH3和硫酸钠)处理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整体生产成本。碳酸盐共沉淀工艺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而言具有一定优势,即使不使用络合剂该工艺也可以生产出球形度很好的颗粒。碳酸盐工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工艺稳定性较差,产物粒径不容易控制。碳酸盐前驱体杂质(Na和S)含量相对氢氧化物前驱体较高而影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且碳酸盐前驱体振实密度比氢氧化物前驱体要低,这就限制了NMC能量密度的发挥。 笔者个人认为,从成本控制以及高比表面积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中的实际应用角度来考虑,碳酸盐工艺可以作为主流氢氧化物共沉淀工艺的主要补充,需要引起国内厂家的足够重视。 目前国内正极材料厂家普遍忽视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和研发,大部分厂家直接外购前驱体进行烧结。笔者这里要强调的是,前驱体对三元材料的生产至关重要,因为前驱体的品质(形貌、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杂质含量、振实密度等)直接决定了最后烧结产物的理化指标。可以这么说,三元材料60%的技术含量在前驱体工艺里面,而相对而言烧结工艺基本已经透明了。所以,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产品品质控制角度而言,三元厂家必须自产前驱体。事实上,国际上三元材料主流厂商,包括Umicore、Nichia、L&F、Toda Kogyo无一例外的都是自产前驱体,只有在自身产能不足的情况下才适当外购。所以,国内正极厂家必须对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引起高度重视。 a.jpg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9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纯小白求助GPC测试问题?
GPC纯小白求助:我最近做的有关 壳聚糖 的改性,要对我做的材料用GPC确定其分子量,我看文献用的一般有TSK G3000SW, TSK G3000-PW, TSK G5000-PW, Hypersil ASP2, 也有用 waters 515-410的Ultrahydrogel 250柱, Asahipak GS-220/320/520 HQ的GPC,我用的也是waters柱子,具体型号忘了,但是出峰太晚,就在溶剂峰之前一点点出峰,这是什么情况,另外我的材料会团聚,跑之前有用超声震也过滤了不知道有没影响.求大神解说。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硝酸镁浸渍氧化铝?
氧化铝载体 是用 拟薄水 铝石自己焙烧的,现在想用镁对其进行改性, 氧化镁 质量分数5%,10%。但是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五水硝酸镁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按照我需要负载氧化镁的量来配溶液,硝酸镁溶解度很低。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的,恳请指点一下,谢谢1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做药品的有关物质项下,图谱积分的时候最小峰面积该如何扣除?有没有相关的规定?
做药品的有关物质项下,图谱积分的时候最小峰面积该如何扣除?有没有相关的规定?比如某些药品就规定了忽略对照峰面积的0.05倍以下的峰,但是没有这样规定的该扣多少呢?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1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简介
职业: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 - 机修/电工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 历史文化学院
地区:青海省
个人简介:
我又这样的无聊了,毫无征兆的,但我十分开心,真心的无聊总是难得。·☆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生物医药
问题222
日用化工
问题2k
工艺技术
问题13w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仪器设备
问题12w
中药
问题243
安全环保
问题4w
化药
问题1w
个人简介
我又这样的无聊了,毫无征兆的,但我十分开心,真心的无聊总是难得。·☆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