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林南路北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2
自控设计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61
他的回答 13675
炼油厂仪表DCS的PID参数怎样调整?
有些调节阀你调整了无所谓,但个别的调节阀调整后至少要看半天,很费精力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新学空分求指教?
我觉得你这个专业只去做个普通的操作工有点可惜了,当然最终还是你自己决定,我仅仅说说我的看法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叔丁醇(TBA)制异丁烯(IB)12万吨/年装置?
开过叔丁醇 操作不是很复杂 带水87%左右 由于共沸的原因纯度一般精馏到不了90以上 用tba制取异丁烯很好操作,带水很少,在允许的范围内,而且纯度比btbe都高,能达到99.9%以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一个工艺技术人员的2014年总结--耐住寂寞,苦尽甘来--15 ...?
我看楼主在盖德上的资料显示的专业是焊接、热处理, 总结是工艺技术人员,楼主跳槽了也改行啦? 这转变还是多大的嘛。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ID参数?
书上的常用口诀: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鲁奇碎煤加压气化技术?
用来生产合成氨,但他们的最终产品是磷酸二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活塞压缩机使用变频器的效果如何?
我现在使用的是普通感应电机(隔爆),315kw,如果运行在不小于20hz,是否电动机存在效率低、温升高、绝缘容易老化、噪声和振动、冷却差等问题。压缩机改造后还有那些问题,有用过的朋友吗?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找适合的化工材料?
我们是化工厂,要做一个新项目,要求材料达到这些数据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求推荐国内隔膜泵厂家?
恩 不过是计量泵 对你们来说太小啦 呵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PDsoft生成材料时的问题,求高手大虾,急啊?
有木有人给解释一下啊 :'(:'(:'(:'(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绝对原创@Aspen plus模拟精馏塔实例?
刚好在化工厂涉及到精馏塔,希望与楼主多多交流!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德士古气化装置原始开车 吹扫要注意什么?
关键是没有找到吹扫方案啊,现在项目急用,多给点提示,谢谢,呵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工艺技术
,
合成研发的逻辑性?
创新的思维 我们再回到成就<=创新思维+文献的公式上去,我提过创新思维无非是替代、比较、反复等几招,就让我们以替代举例。对于研发而言,我认为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内容:: 1、课题的替代 在研究课题当中,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剖析,然后估算研究这些现象与主目标研究的价值比较,就可以考虑到是否进行课题的替代了。很多的科学发现都是这样出来的,我觉得在一些条件优化的实验中,为进一步进行研究或者达到一些其他目的(如有文章的需要),课题替代尤其适用。我看很多的学生对于文章很发愁,实际上如果意识到这些的话,文章的问题我想是可以轻松解决的。无论什么文章,要求的无非是创新点,而创新点不应将自己的眼界仅仅局限在目标产物的合成上,而是要看在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创新性成果。然后将之扩大化就可以变成一个较好的文章了。我曾经在一个药化的被喻为发文章的垃圾课题上,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从选题到实验到发了几篇sci和ei的过程(如果想进一步的话,还可以逐渐发一些,只是后来觉得为发文章而做工作有些没意思而放弃了)。而在此前我主要从事横向项目,从没发过一篇文章,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这样的。 2、原料或路线的替代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现在的很多的课题都是这样产生的,例如某个反应使用还原剂,使用其他还原剂来替代,而对于多步反应,则考虑使用其他路线来进行替代,而在药物化学中,如果与代谢相结合,则包括产物的替代,如药物中的前药的合成。 3、条件的替代 这一类在普通的期刊中是最多的,从文章的角度来说一般很难上sci或ei,但是对于工厂研发是很常用的优化工艺条件的手段,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 4、催化剂的替代 使用其他的催化剂来替代现有的催化剂是一个很常用的手段,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用固体超强酸替代浓硫酸,我看文章可不少。 5、理论的替代 这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是也是一个很常用的手段,象在液相色谱中就借用了精馏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如理论塔板数等。实际上,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研究新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中所形成的理论普遍化,看是否可以适用到其它领域。在这点上和应用范围的替代有交叉点。 6、设备的替代 不同的设备三传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设备适用不同的要求,因此如很多的创新是改变一下设备的型式就可以了,比如将高压釜反应改为固定床反应等。 7、分析的替代 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使得分析的替代不断成为可能,如现在的药典修订,tlc逐渐被hplc代替,就是这样。 8、应用范围的替代 在有创新点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就是应用范围的扩展。尤其是对于做方法学研究人员而言,绝对会做这个工作的。但对于一般的企业研发人员而言,可能这部分的工作就比较忽视了,实际上这个步骤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 我想,如果了解了这些方法,就基本上不会被选题所迷惑,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取得一些成果。 当然,正如公式中所表达的,在这种方式背后,最重要的部分是文献的支持,也就是如何进行逻辑性的文献查阅工作,来完成文献查找和阅读的全面和高效。毕竟,我们前面提到了,一件用途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其效果就完全不同。 因此,思维方式的着眼点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正如一句话说的,努力会有结果,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就是这样。 关注战略,选对方向 我们一般尽量不要去研究一些小概率事件,尤其是一些偶然事件,这样才可以造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实际上我对现在的所谓的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划分是有一些看法的,我想这个界限应该模糊才有利于整个科学的发展,所谓的基础科学,应真正来源于应用,并可以与应用结合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就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没有应用的支撑,基础学科只是一种娱乐而已。有时我们的媒体过分宣传所谓的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并举一些例子,如某个重大的理论发现,在当时没有看出有什么意义,但在几十年后才得以证明,说明某人当时的水平多超前,多伟大,但是我们一定要看明白的一点是:首先这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绝对不比中大彩的几率高多少,我们的国情是否允许我们这样去做,因此,除非以娱乐或者爱好来从事,但是绝对不可以过分强调的,真正的基础学科应该来源于应用并应用于应用学科,尤其是应用于应用学科这点,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研究的经费才可以持久,研究的热情才能够始终如一,整个过程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才可以保持长期性。在选题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选题如同作战一样,需要从薄弱处入手,所谓的击强则弱亦强,击弱则强亦弱,就是这样。 在学习和思考中,我觉得很实际也很必要的是讨论一下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哪些是战略问题,哪些是战术问题,如何思考才是基于战略的思考,因为目前思想和观念的混乱,绝大部分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而发生的。 我认为,所有的基于长期的,整体的观点而提出来的问题才是战略的问题,而以长期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才是战略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往往是不被人所看重的,因为它们很多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而且往往要做一些很艰苦的事情才可以达成目的,但它们一旦达成目的,其影响之深远,是战术思维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们目前最先需要解决的应该是战略的问题,而不是战术的问题,因为战略问题是贯穿一生,需要不断积累才可以运用自如并不断可从中获益的。以在大学所学的东西作为例子,我认为,大学所上的那些专业课程,不论教师多好,自己多用功,成绩有多高,即使再好,也仅仅是解决了一个战术问题,因为这些知识很难说是否会陪伴你一辈子,当你换一个工作,甚至换课题或研究方向的时候,它们所起的作用就会剧减甚至于不起什么作用。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学习的不是这些,这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些可以在任何学科中都可以通用的技能,这才是战略层面的。 可积累的体系建立 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1、面对问题具备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该提到战略的层面上来进行。目前很遗憾,国内在这方面因为长期的僵化教育的结果,薄弱得很。所以,当一个技术人员面对其他专业或者是管理问题时,更多的是表现出束手无策而不是以他本来擅长的方式先做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作出分析。所以他们往往以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为借口从而避免一些艰苦的劳动,将责任推脱给其他人(当然也有寻求合作者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虽没有见过真正的世界重量级大师,但是,我想,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头脑中有学科的界限的话,他是成不了大师的。我觉得学科,只是人类为了更好认识世界而人为地确定的一些分类而已,不应该成为约束人的科研活动的理由。 2、知识的应用问题应该提到战略层面上来。其实不仅仅是知识的应用问题,很多其他战略方面的应用问题也应该好好思考,比如说诚信等。其实任何一个观点之所以可以被人接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观点可以带来益处,如果知识不能应用,那么之前的学习就不是投资,而是一种负债了。所以一定要强调,而且要随时练习应用。现在的大学教学方式将各个学科孤立起来了,有个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曾问我当实验放大的时候,反应时间是否会发生变化,我说,你再去看看物化的书籍,复习一下反应速度的公式,就知道了。这绝不是个例,目前的学科学习方式决定没有相当的经验,很难体会到这些。呵呵,这个观点也可以扩展到对诸如政治、法律等学科的学习,不强调应用的学习是没有生命力的。 3、将整个知识建成一个可积累的体系。这是战略思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你可以建立一个可积累的体系,那么无论多么高深的东西,最终都可以变成只是一个达到的时间的问题。对于化学而言,理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更多的是各种经验的叙述,那么,可积累的体系究竟应该怎么建立呢,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关系应该怎么样呢? 我想,整个的知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我们目前的方法和体系可以查阅得到的,另外一部分为以我们目前建立的体系查阅不到的。在不可查阅的知识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可以转化为可以查阅并可理解的知识,另一部分为需要不断积累以进行理解的知识。 这样进行分类以后,我们发现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部分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建立那些可以查阅的知识的索引,通过这些索引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另一部分是不断关注那些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就变成了战略性的知识部分,它们通常贯穿在每一个反应之中,具有应用范围的普遍性。这样,在化学的知识领域中,我们就可以做到广与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效率地进行研发工作。 可累积的体系的建立包括几个方面:1、检索方法的建立,2、将新知识逐步融入旧体系中的积累,3、对于战略性知识部分的不断磨练。如果可以建立这么个体系,那么,整个科研活动将变得越来越轻松。 教材的问题 我认为目前的教材,尤其是大学的教材,多数不合适宜,体现在它们所显示出来的主题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因为在其编排上,没有将可积累性体现出来,现在的教材多数是搬砖头的形式编写出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硅芯的P\N\混型是怎么分的?
其实硅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杂质决定的,例如:硅中主要是v族元素时(p,as),这些杂质代替了一部分硅原子的位置,他们的外围有五个价电子,其中四个与周围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多余的一个见电子变成可以导电的自由电子,所以v族元素可以向硅提供一个电子而自己带正电,通常把这样的杂质叫施主杂质,而把依靠施主杂质导电的半导体叫n型半导体;而如果其中主要是三族元素时,他们外围的三个电子与硅形成共价键,产生一个缺位,这个缺位接受一个电子而向晶体提供一个穴位,这个穴位电子带负电,通常把这种杂质叫受主杂质,而把依靠受主杂质导电的叫p型半导体。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锅炉升压为什么低压阶段要比高压阶段慢得多?
锅炉产的是饱和蒸汽,楼主可以查饱和蒸汽对应的温度,锅炉升压要控制温度的梯度的一致,根据饱和蒸汽对应的温度数据,在前期要升的慢,后期可以快一点。我们中压锅炉就是这么操作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山武定位器求助?
阀上是不是有气动加速器。如果有那么调一调就好了。不像是气源压力的问题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求助,离心泵与螺杆泵串联?
我个人认为: 也不是不能用,具体看螺杆泵和离心泵的功率和流量匹配情况。一个大一个小,就很难控制,容易憋泵,或者不上量。如果两个流量差不多。那就注意连接方式的问题,确保不应一个泵出口压力升高导致超压,另外临时管线接地应做好防护措施。 没有把握还是别那么干。要干就要万无一失。安全第一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v8.4 俄文说明翻译为英文,方便大家了解!?
楼主看了这个文件就知道了。 论坛马友一年前就发布了。 aspenone engineering v8.0 installation guide-安装手册 https:///thread-57489-1-1.html (出处: 盖德化工论坛)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脱硫废液的处理?
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不太一样。现在都用湿法脱硫的比较多。煤气脱硫脱出的硫膏可熔硫为硫磺,烟气脱硫脱出的石膏可用于水泥配料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
,
工艺技术
,
可再生脱二氧化硫的工艺、技术、运行情况交流?
回复 2# zhuzhouxinglong 系统的运行情况如何?如系统堵塞否?存在哪方面的问题?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下一页
简介
职业:杭州双安科技有限公司 - 自控设计工程师
学校:福建教育学院 - 化生系
地区:江苏省
个人简介:
手机对我来说是药品,可以有效缓解孤独,尴尬,无聊,没有安全感等症状。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化药
问题1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精细化工
问题1k
其他
问题136
材料科学
问题1w
说・吧
问题0
个人简介
手机对我来说是药品,可以有效缓解孤独,尴尬,无聊,没有安全感等症状。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