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橘子果酱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0
设备工程师
RO浓水问题可以用levapor MBBR技术解决? 1. 污水厂废水概况及拟采用技术介绍 1.1项目污水特殊性 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来源于普通生活污水、少量工业废水组成的综合废水,达标排放的污水经过超滤、RO处理后回用,产生5000m3/d的RO浓水。浓水COD约150mg/L,TN约为70mg/l,氨氮基本没有,TP约为6mg/L,电导率约为10000us/cm,属于高盐度有机废水。其特点是盐度高, 微生物培养 困难;TN高,基本上为硝态氮;COD低,可生化性较差;是一种高盐、高氮、低B/C、低C/N的有机废水,严重缺乏碳源。其处理主要目标是除去TN和COD,使其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 1.2 LEVAPOR- MBBR工艺 LEVAPOR- MBBR工艺是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提出的 污水处理系统 新工艺,2009年后传入我国,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系统深度处理等3大领域。其原理是通过向生物反应池投加一定量的悬浮载体,使活性污泥系统生物量大大提高,而悬浮载体同时还具有活性污泥的高传质混合特征(不同于常规的接触氧化填料),大大提高系统容积负荷率、同时载体上吸附大量硝化菌群,形成特有的硝化生物膜,解决冬季低温氨氮超标问题和活性污泥反应中硝化和脱磷的矛盾; LEVAPOR载体独有的溶解氧梯度,使其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节省碳源,实现低碳氮比条件下生物脱氮。 其特点是聚氨酯载体内含有30%的 粉末活性炭 ,使其比表面积高达20000m2/m3以上,因此其生物挂膜快,生物膜量高达120g/m3以上,载体投配量仅为15%。特别可贵的, LEVAPOR载体独特结构和活性炭成分,使其具有溶氧梯度特征,通过MBBR改造使好氧生物反应池轻松获得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能在低碳氮比条件下实现部分生物脱氮,节省大量碳源和运行费用。 2.中试目标 本项目中试目标是:通过中试,明确LEVAPOR载体生物挂膜特征;通过中试,确定LEVAPOR载体在缺氧条件下,对反硝化脱氮和水解效率的影响;了解LEVAPOR-MBBR工艺的生物脱氮能力,特别是好氧池中载体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以找到在高盐、低碳源的原水条件下,能有效节省碳源的生物脱氮工艺,为本项目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 试验方法 中试设备的设计基本按原有工艺停留时间设计,反应池设计为2个,内置搅拌泵和微孔曝气系统,可以进行缺氧反硝化和好氧生物氧化,一个为投加15% LEVAPOR生物膜载体(体积比), 一个为对照池,仅做活性污泥试验。 试验用水采用污水处理厂提供的RO浓水水样,其水质指标为: 水样 COD BOD 氨氮 总氮 电导率 PH RO浓水原水 194 20 0 129 10334 7 反应器运行采用A/O方式,在高盐微生物培养和驯化基础上,投入原水先缺氧反硝化处理一段时间,而后,采用好氧处理一段时间,考察不同工艺缺氧反硝化、厌氧水解、好氧生物氧化效果。 4. 污泥整合和培养 基本按污水厂原水电导率指标人工配制污水,碳源用蔗糖,氮源用氯化铵,盐度用海盐配制,利用上述二组反应器,投加3000mg/L污水厂浓缩污泥,加入人工污水,闷曝24小时,按22小时一个运行周期,2小时沉淀,排上清液,逐步增加人工配水盐度,连续运行17天,驯化污泥,使载体二次挂膜。其中初次培养3天,0.5%盐度培养液培养7天,1%盐度培养液培养7天。采用生物促生技术和微生物定向扩增技术进行混合培养,微生物整合完成后,将整合后微生物进行离心脱水,分置于二个缺氧好氧反应器,其中1#反应器投加载体,2#反应器为对照组。 5. 中试调试和运行情况 项目试验调试分两个阶段,6月5日--6月22日为系统污泥驯化和载体挂膜阶段,6月23日—28日为运行试验阶段,直接用污水厂原水进行运行,分别在反应器缺氧和好氧条件下试验。 5.1污泥驯化载体挂膜状况 从6月5日开始污泥驯化和载体挂膜。6月5日-8日,用电导率300us/cm自来水配置人工污水,二组处理均能有效去除COD和氨氮,表明污泥系统能很好地适应人工配水;随后,将原水盐度提高至0.5%,进行污泥整合和驯化,试验开始时,由于污泥和污水尚不适应,至6月10日,由于污泥发生不同程度水解,COD和氨氮经过处理后均有一定上升;随着污泥驯化,系统逐步正常, 6月12日开始,系统开始对COD、氨氮有一定去除,随后,系统对COD、NH3-N、TN去除率稳步提高,至6月15日,1#反应器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6.8%和87.4%,2#反应器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5.8%和59.6%,这表明系统微生物已初步适应了0.5%的盐度污水环境。随后,将原水盐度提高至1%,进行污泥整合和驯化,试验开始时,和第一周驯化试验表现出相似的规律,COD和氨氮经过处理后均有一定上升;随着污泥驯化,系统逐步正常,至6月22日,1#反应器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8%和64.7%,2#反应器COD和氨氮除去率分别达到72%和24.8%,这表明系统微生物已初步适应了1%的盐度污水环境,对COD和氨氮表现出一定的去除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污泥驯化和挂膜期间,MBBR组对COD、NH3-N去除率始终高于对照组,而且更容易稳定,至6月22日,MBBR组对COD、NH3-N去除率分别为80.5%、64.7%,而对照组除去率分别为72.3%、24.8%,明显低于MBBR组。这表明投加LEVAPOR载体后,系统污泥更容易驯化,系统对COD、NH3-N去除能力明显提高。 5.2 缺氧运行时反硝化脱氮和水解效率 微生物整合完成后,将整合后微生物进行离心脱水,分置于二个缺氧好氧反应器,反应器内设置水泵搅拌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其中一个反应器(1#)投放15%(体积比)LEVAPOR载体,另一个(2#)不投放载体。考虑到COD较高时有利于高盐微生物的培养,按TN的6倍投加碳源(葡萄糖),二组反应器进行缺氧处理,比较二个反应器缺氧反硝化脱氮和水解酸化性能。 水样 1# 2# TN(mg/L) COD(mg/L) BOD(mg/L) B/C(%) TN(mg/L) COD(mg/L) BOD(mg/L) B/C(%) 运行前 129 970 796 82.1 129 970 796 82.1 6h 33.2 98.1 12h 13.6 642 523 81.5 72 811 645 79.5 试验表明,经过6h缺氧处理后,加载体和未加载体处理组TN由129mg/l分别降至33.2mg/L和98.1mg/L,继续缺氧至12h,TN分别降至13.6mg/L 和72mg/L,TN 12h去除率分别为89.5%和44.2%,投加LEVAPOR载体后反应器对TN去除能力提高了2倍,经过12h处理后反应器污水TN已达到一级A标准。为了验证二组反应器对原水可生化性提高的处理效果,分别测试二组反应器12h前后COD、BOD变化,原水投加一定量葡萄糖后,使其COD和BOD分别为970mg/L和796mg/L, 经过缺氧12h处理后,加载体和未加载体处理组的COD和BOD分别为642mg/L、523mg/L和811mg/L、645mg/L,B/C分别为81.5%和79.7%;考虑到脱氮过程消耗的BOD,以原水COD和BOD计算,在处理前COD和BOD分别为194mg/L和20mg/L,其B/C为10.3%;运行后加载体和未加载体处理组的BOD分别为57mg/L和12mg/L,按原水COD 194mg/L计算,其B/C分别为29.4%和6.2%,显示缺氧反硝化过程中,通过水解、酸化反应,明显提高了原水可生化性,投加载体对水解酸化过程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B/C是未投加载体组的4.7倍。 5.3 好氧运行时对污染物除去效率 本项目中试在缺氧处理12h基础上,曝气8h,测试二个反应器COD,继续曝气4h,测试二个反应器COD和TN。 水样 1# 2# TN(mg/L) COD(mg/L) TN(mg/L) COD(mg/L) 运行前 13.6 642 72 811 8h 63.4 182.1 4h 6.4 41.2 69.8 98.7 反应前,加LEVAPOR载体和未加载体处理组的COD分别为642mg/L和811mg/L,反应8h,加载体和未加载体处理组COD分别降至63.4mg/L和182.1mg/L,继续曝气至4h,COD分别降至41.2mg/L和98.7mg/L,去除率分别为93.6%和87.8%,前者出水指标已达到一级A标准,去除率明显高于未投加载体组,考察二组对TN去除效果,经过12h好氧运行,加LEVAPOR载体组TN降至6.4mg/L,去除率可达52.9%,好氧LEVAPOR-MBBR系统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而对照组基本上没有TN除去能力。 本项目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LEVAPOR-MBBR对缺氧和好氧反应器改造,结合高盐微生物整合、定向扩增和驯化等技术,能大大提高高盐浓水TN处理效率,实现TN达标排放。同时提高了原水可生化性,通过好氧处理,实现COD达标排放。 6. 总结 LEVAPOR MBBR工艺通过提高生物量、特别是硝化菌群,提高系统生化处理效率,特别是低温条件下硝化效率,大大提高氨氮除去率;通过载体特有的溶解氧梯度,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节省碳源,实现低碳氮比条件下生物脱氮,使系统获得一定脱氮能力;中试运行过程中,LEVAPOR载体在投配比15%的情况下, 使系统的生物氧化、硝化、生物脱氮能力大大提高。 广州清晏环投,levapor MBBR技术专业设计施工,13622284727已有多个独家案例可供参考。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哪位好友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 压力容器 安全技术》 主编:张兆杰 王发现 曹志红 黄河水利出版社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余热锅炉厂家的选择? 楼主想买供货期短,质量又放心的 余热锅炉 。 我也想买这种类型的。 供货时间太长,尤其有些外国产品,等的人望眼欲穿。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储罐区的装卸方式? 在油漆厂和农药厂的储罐区设计中,装卸口采用泵房外设置装卸鹤管好,还是采用泵房外设置软管连接好。 《建规》中只对装卸鹤管与周围建筑物有间距要求,对泵房外装卸软管没有间距要求,不知道这两种方式那种更好?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dry flexible disc怎么翻译? dry flexible disc怎么翻译合适啊,干燥弹性盘式联轴节?与膜片式联轴节相同吗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炼油厂装置能耗? 能不能把两个炼油厂的装置能耗进行对比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请问怎样从aspen里导出物性参数输入到HTRI? 请问怎样从aspen里导出物性参数输入到HTRI?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合理选择空塔线速度? 在确定塔的大小时,怎样合理选择线速度?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近期延迟焦化技术向环保化、高效化、清洁化和安全化发展 ...? 随着石化行业加工技术的优化创新,延迟焦化技术也在向环保化、高效化、清洁化和安全化方向随之迈进,近期这方面的技术有哪些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屏蔽泵型号求解? R45-516J-4BM,和R45-516J4BM,各代表什么意思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注册化工、动力证书? 现有注册化工证书,动力证书刚刚考过,有没有需要的单位,现在的行情如何,了解情况的讨论一下查看更多 17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汉译英 贫贱夫妻百事哀? 今天看了这句话 贫贱夫妻百事哀。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比较熟悉。大家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如果翻译成英文,如何翻译比较真实和经典呢?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氮肥企业的发展? 氮肥企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请大家讨论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有关美国Merichem公司纤维膜脱硫 溶剂再生流程问题? 请问(1)碱 液氧 化塔通燃料气是做什么用的?(2) 二硫化 物分离罐里的隔删英文名称叫anthracite coal ,它的作用是什么?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气动法兰式球阀的特点? 1、高平台结构,IS05211连接标准,能使安装电/ 气动执行器 更为专业化 2、阀体外表备有加强筋,即使在长期由腐蚀的介质中使用,也能避免阀体自身的断裂,能避免在工程安装中所造成的阀门部位断开 3、阀杆进行磨床加工,为了使实行装配电/ 气动阀 门时的力矩减轻,更加灵活性 4、 碳钢球阀 的阀体进行磷化处理,不褪色,不生锈,既耐用,又美观。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侧线换热器? 请问 分馏塔 中有一个侧线 换热器 ,这个模块何时用?查看更多 1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烷基化油怎么分析组成? 请问各位大神烷基化油怎么分析组成,文献当中提到用 气相色谱 ,但是没有提到 色谱柱 的固定相是什么。另外烷基化油组成不是很复杂吗,有少量C5,C6,C7,C9等物质,用气相色谱分析出峰是不是会很多?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进塔空气量越来越小是什么原因? 空压机 压力不变的情况,进塔 空气 量越来越小,是天气的原因,是湿度大,还是密度啊查看更多 1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职业健康安全问答(2.1)? 监护用火作业现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火灾报警时一定要讲清起火 ( ) ;讲清起火部位,什么物质着火,着火程度;讲清消防通道,清除路障,然后到十字路口接消防车。 A 单位和详细地址 B 个人处境 C 性别 D 生产负荷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铸造多晶硅中杂质对少子寿命的影响? 铸造[wiki] 多晶硅 [/wiki]中杂质对少子寿命的影响 邓 海 ,杨德仁 ,唐 骏2,席珍强 ,阙端麟 (1.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27;2.浙江精工太阳能有限公司,宁波315000) 摘 要-应用微波光电导衰减仪( 一PCD)测得了铸造多晶硅硅锭沿生长方向少子寿命的分布图。结果显示:距离 硅锭底部4~5cm以及顶部约2cm的范围内均存在一个少子寿命值过低的区域,而硅锭中间区域的少子寿命值较 高且分布均匀。通过将样品在200%下热处理10min,根据处理前后少子寿命值的变化,获得了间隙铁浓度沿硅锭 方向的一维线性分布曲线。从曲线中可以发现铁在硅锭两端浓度较高,这与硅锭冷却过程中铁从坩埚向硅锭底部 发生的固相扩散以及铁的分凝特性有关。另外通过傅立叶[wiki]变换[/wiki] 红外光谱 仪(FrlR)[wiki] 测试 [/wiki]发现间隙氧浓度在硅锭底 部较高,呈现从硅锭底部向顶部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硅锭中存在的高浓度的氧、铁等杂质为影响其少 子寿命值的关键因素。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江西大唐化学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湘南学院 -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地区:浙江省
个人简介: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