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橘虞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9
销售
石化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标准? 石化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标准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CAD绘制单线图? 哪位大侠手里有绘制单线图的管件图库 最好全点的 查看更多 1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石油天然气站场阀门施工是不是下边都得垫绝缘橡胶板?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上午试卷)真题及 ...? 2012 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考试案例题 查看更多 1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氨-甲醇-二氧化碳-水的分离? 最近做设计碰到一个难题,希望大家能帮忙解决:氨- 甲醇 -二氧化碳-水为气态 混合物 ,80~100摄氏度,氨95%,甲醇4%,二氧化碳和水均小于1%,要除去二氧化碳和水,得到工业合格的 液氨 和甲醇。 请大虾帮忙设计个流程,包括主要的设备,谢谢~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求轻苯加氢精制有关资料? 您要干嘛?设计?上项目?还是写论文?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求助指点,3相闪蒸无法做到三相分离吗? 附件中是我做的模拟流程, 废气 处理方面的,里面的3想 闪蒸器 这块,油水两项为什么无法分离?实在是想不明白?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aspen v8 间歇精馏模拟? 我用aspenv8.0塔模块中的 batchsep模拟间歇精馏,运行完后总是有两个错误,换成很简单的二元间歇分离也还是这样,难道我的版本有问题,求大神赐教!错误报告如下: Block: B1 Model: BATCHSEP Applying solver settings <CHANGE OUTPUT DEVICES TO NOWHERE true> Time at start of run 10:32:41 Updating operating steps for block B1 Deleting tasks Generated operating step nh <Set run_mode=init> <Solver Integrator> Start total reflux init script. Current time =10:32:41 Initializing column B1 at total reflux. <set run_mode=init> <solve> Initializing at time 0 Attempted initialization step at 0 failed Problem failed to converge <B1.PropsConverged=&Converged> Properties run completed with errors Restoring values of manipulated variables Initialization failed Time at end of run 10:32:41 <'B1.Split.RefluxRatio.value'=1{*}> ** ERROR Internal error ** ERROR BLOCK B1 FAILED TO CONVERGE AFTER 0 ITERATION(S).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completed ... 查看更多 3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财富没了,只能继续发了~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 大家好,我想买集热式 磁力加热搅拌器 你们大家在使用中那个厂家、型号的耐用点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电容补偿问题? 请问如果电网中的电容投入过多,补偿的过了,对电网都有些什么危害啊?对变压器油影响吗?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有没有人有MMT大生产技术转让? 貌似我们有个朋友有技术,我帮你看看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简单硅有机物命名? 硅和碳同属元素周期表的第ⅣA族,它们都是4价态元素。二者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能够形成许多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例如硅烷、卤代硅烷、硅醇、硅醚和硅酮等(见表1)。这类化合物分子含有碳-硅键,称为有机硅化合物。[1] 碳化合物 硅化合物 名称 构造式 名称 构造式 甲烷 CH4 甲硅烷 SiH4 乙烷 CH3-CH3 乙硅烷 H3Si-H3Si 三氯甲烷 CHCl3 三氯(甲)硅烷 SiHCl3 四氯化碳 CCl4 四氯化硅 SiCl4 甲醇 CH3OH 甲硅醇 SiH3OH 四甲基甲烷 (CH3)C 四甲基(甲硅)烷 (CH3)4Si 叔丁基醚 (CH3)C-O-C(CH3) 六甲基二(甲)硅醚 (CH3)3Si-O-Si(CH3)3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你们厂投用顺控了吗? 请教各位焦化同行,你们厂投用顺控了吗?效果如何?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帮忙翻译一下profile extrusion? profile extrusion翻译一下化工用语 Meltblown and spunbonded也翻译一下? 谢谢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精馏塔进行水力学数据模拟的例子? 谁有 精馏塔 进行水力学数据模拟的例子啊?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哪位老师有关于双溢流型塔盘设计和计算步骤的资料,多谢 ...? 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资源,谢谢了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有谁用四川一通的泵的干气密封?有一种密封型式只有进气 ...? 大家好!有谁用四川一通的泵的干气密封?有一种密封型式只有进气,没有排气,它的工作原理是?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现状与展望(上)? 摘要: 阐述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高油价下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分析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中国,现状,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高油价和现代煤化工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举世瞩目。本文在介绍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1 在高油价下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1.1 世界油气资源紧缺、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为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趋缓,但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推动下,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体呈稳步增长的态势。2002-2011年的10年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8%,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分别为1.2%和2.8%,煤炭消费年均增长4.8%,连续10年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可以说,煤炭需求的增长成为推动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众所周知,相对于石油、天然气资源,世界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2011年全球原油探明储量约为2343亿吨,储采比为54.2年;天然气探明储量约为208.4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63.6年;而煤炭的探明储量约为8609.4亿吨,储采比为112年。2011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3.1%,煤炭占30.3%,天然气占23.7%,核能、水电等约占12.9%[1]。由此可见,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煤化千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就中国而言,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征十分显著。截至2010年底,中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亿吨[2]。截至2011年底,中国原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约为24.4亿吨,储采比为12年;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约29061亿立方米,储采比为29年[3]。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国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特别是交通运输燃料快速增长和石化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使得油气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2002-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1%。2011年,一次能源消费达34.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约占68.8%,石油和天然气约占23.2%。在此期间,中国石油消费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而原油产量年均增长仅2.2%,201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6%。发展替代资源,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客观卜为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1.2 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现代煤化工产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在全球石油供应链遇到“瓶颈”,加上美元贬值、地缘**因素及投机因素的多重作用下,持续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价格已从2005年的平均55美元/桶上升到2011年的111.3美元/桶,2008年7月竟达到了14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点,2012年以来原油价格一直在80-110美元/桶的高位震荡。   在高油价以及不考虑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在煤炭资源及水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从神华集团鄂尔多斯108万吨/年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和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看,2011年在原油价格为110美元/桶、煤炭价格为350-450元/吨的情况下,两个项目合计实现收3.121亿元,净利润13.7亿元。未来随着项目运营日益成熟,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盈利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1.3 中国现代煤化工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基础   由于高油价和国民经济需求的推动,大量的企业、科研院所、工程设计单位投身到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研发之中,促进了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自主开发的进展。煤气化装置不断向大型化、清洁化发展,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基甲醇制烯烃等工业示范装置成功投产,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正在试运行,煤制天然气项目积极推进等,都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必将会使其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现代煤化工产业在高油价下相对常规石油资源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2 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2.1 传统煤化工总体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就开始有传统煤化工产业,但规模小,产品单一,产品主要包括焦炭、合成氨、电石和甲醇。近年来,随着中国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源丰富地区的崛起,传统煤化工部分产品产能增长较快,中国传统煤化工总体上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2011年,中国焦炭消费量约3.8亿吨,产能约5.6亿吨/年,产量约4.2亿吨,装置平均开工率约68%;电石总产能约2500万吨/年,产量约175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约70%;甲醇消费量约2796万吨,产能高达5148万吨/年,产量约2227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仅43%。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甲醇生产中,有约70%是以煤炭为原料。甲醇作为新型煤化工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预计2012年,中国甲醇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   2.2 现代煤化工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近年来,在高油价的推动下,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煤液化合成油、煤制天然气、煤基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1 煤直接液化首条百万吨级工业示范 生产装置 建成投产,实现长周期运行   神华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分两期投资建设总规模为500万吨/年的煤直接液化工程。2008年12月30日,一期工程的先期工程100万吨/年煤直接液化合成油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油品和化工品。截至目前,该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已突破4400小时。该项目的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大规模工业化煤直接制油项目的国家,验证了我国自主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2.2.2 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建成投产   目前我国已建成伊泰、神华、潞安三个规模为16-18万吨/年的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均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开发的CTL技术。其中,内蒙古伊泰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是我国首个成功运行的煤间接液化项目,于2009年3月试车成功,主要生产柴油、石脑油和LPG等产品。山西潞安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于2009年7月成功出油,目前该集团正在建设油—化—电联产示范园区。神华鄂尔多斯18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于2009年12月一次开车成功。   2.2.3 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目前,我国四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分别是大唐内蒙古赤峰40亿立方米/年项目,总投资257亿元;大唐辽宁阜新40亿立方米/年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汇能内蒙古鄂尔多斯16亿立方米/年项目,总投资135.5亿元;庆华新疆伊犁55亿立方米/年项目,总投资278亿元。   尽管在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国家。但由于其核心技术甲烷化技术和催化剂还需从国外引进,因此,应加大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尽早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   2.2.4 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建成投产   1)煤基甲醇制烯烃(MTO)工业示范装置成功投产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2005年在陕西建设了规模为50吨/日(以原料甲醇计)的DMTO-Ⅰ工业化试验装置。神华集团采用DMTO技术,于2010年5月在内蒙古包头市建成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项目,是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基甲醇制烯烃大型工业化示范装置。   中国石化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MTO技术,于2011年10月在中原石化建成60万吨/年甲醇制20万吨/年烯烃装置,并投入正常运行。   此外,陕西煤化集团目前正采用DMTO-Ⅱ技术在陕西蒲城建设7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   2)国内煤基甲醇制丙烯(MTP)技术已完成中试,采用国外技术建设的MTP装置已进入试产阶段   目前,国内从事MTP技术研发的机构主要有中国石化和清华大学等。其中:中国石化已完成固定床MTP技术的中试研究,正在组织进行甲醇进料为150万吨/年的SMTP装置工艺包研发,并将在扬子石化建设甲醇进料为5000吨/年的工业试验装置;清华大学联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安徽淮化集团共同开发了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技术。2009年12月,在淮南建设了规模为3万吨/年甲醇进料的FMTP中试装置。   在MTP工业化应用方面,目前国内采用国外技术建设的MTP装置已进入试产阶段。其中:神华宁煤集团在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年产52万吨的MTP项目,总投资约195亿元,于2010年10月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丙烯产品,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大唐多伦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建设年产46万吨/年的MTP项目,2011年6月开车成功,目前处于试产阶段。   2.2.5 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   近年来,国内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推进了技术的成熟和大型化应用。中国石化在与壳牌合资的煤气化装置的建设和试生产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很多工艺技术放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还采取很多独创性改进措施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生产。目前,国内在消化吸收国外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开发出多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其中,四喷嘴气化技术、航天炉气化技术、非熔渣—熔渣分级气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千业化装置中。四喷嘴气化技术还出口到美国。   2.2.6 煤制乙二醇装置进入试运行阶段   2008年8月,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单位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建设了规模为20万吨/年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并于2009年12月打通流程试生产。后由于 工业催化剂 性能等问题,产品方案进行了调整,目前仍处于调试整改阶段。   中国石化采用所属上海石化研究院研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于2011年4月在扬子石化建成了1000吨/年的中试装置。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了煤制乙二醇催化剂研究,正与上海焦化工合作,建设1500吨/年煤制乙二醇中试装置。山东华鲁恒升、河南鹤壁宝马集团等企业正在规划建设10-20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   2.2.7 煤电汽一体化得到较快发展   煤电汽一体化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热电联产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化集成,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目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作为煤电汽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既有高发电效率,资源循环利用,又有较好的环保性能,正在多家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2009年,中国石化的首套IGCC装置在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工程中建成投产。兖矿集团也建成IGCC联产甲醇和醋酸的示范装置。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0MW的绿色煤电项目——华能天津IGCC电厂示范工程2012年将建成投产。东莞120MW级IGCC示范工程计划于2012年年底建成投产。 作者: 中国 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 王基铭 来源: 《当代石油石化》2012年第08期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煤化工项目在甘达产?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近日,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甘肃省首个 煤化工 项目——华亭煤业60万吨煤制 甲醇 项目4月份单月产量达6.07万吨,创投产以来最好纪录,意味着该套装置具备达产能力。该项目顺利达产,将为推进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起到关键支撑作用,也为我省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是我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推进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4.9亿元,于2007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年底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投产后有效填补了我省煤化工产业的空白,对于延伸 煤炭 产业链条、提高煤炭就地转化增值率、促进资源型经济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投产以来,运转平稳,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标准。截至目前,累计生产 精甲醇 133.37万吨,销售129万吨,安全运行1374天,实现了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江西恩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销售
学校:衡阳师范学院 - 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地区:安徽省
个人简介:爱情原如树叶一样,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