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 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在50年代的中期,a. kornberg和他的同事们就想到dna的复制必然是一种酶的催化作用,于是决心分离出这种酶并研究其结构和作用机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分离的蛋白,然后加到体外合成系统中即同位素标记的dntp、mg2+及模板dna,经过大量的工作,于1956年终于发现了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 ⅰ,dna pol ⅰ)原来称为kornberg酶。以后又相续发现了dna pol ⅱ和dna pol ⅲ。开始人们以为dna pol i是细菌中dna复制主要的酶类,后来发现dna pol ⅰ的突变株照样可以复制,才清楚它并不是主角。现在已经知道在dna复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na pol ⅲ,至于pol ⅱ的功能现在还不十分清楚。dna聚合酶的共同特点是:(1)需要提供合成模板;(2)不能起始新的dna链,必须要有引物提供3'-oh;(3)合成的方向都是5'→3'(4)除聚合dna外还有其它功能。所有原核和真核的dna聚合酶都具有相同的合成活性,都可以在3'-oh上加核苷酸使链延伸,其速率为1000 nt/min。加什么核苷酸是根据和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的原则而定的。e.coli的dna pol ⅰ涉及dna损伤修复,在半保留复制中起辅助的作用。dna pol ⅱ在修复损伤中也是有重要的作用。dna pol ⅲ是一种多亚基的蛋白。在dna新链的从头合成(de novo)中起复制酶的作用。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具5-3外切酶活性),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具5-3外切酶活性),γ(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复制具5-3和3-5外切活性),δ(定位核,参与复制,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ε(定位于核,参与损伤修复,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 原核细胞有3种dna聚合酶,都与dna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是单链多肽,可催化单链或双链dna 的延长;dna聚合酶ii则与低分子脱氧核苷酸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ii在细胞中存在的数目不多,是促进dna链延长的主要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