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归宿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9
给排水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56
他的回答 13936
一个非常简单的黑水闪蒸问题?
进出流股信息如图,我选用的是电解质模型,然后模拟组成、温度、压力全是按照图上的信息填的,为什么计算结果气相的量特别少,只有12039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实验室常用溶剂对身体的伤害?
< ><B>1. </B><B>石油醚<o:p></o:p></B></P> <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BR>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B><o:p></o:p></B></P> < align=left> 急性毒性:LD<SUB>50</SUB>40mg/kg(小鼠静脉);LC<SUB>50</SUB>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BR>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BR>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o:p></o:p></P> < ><B>2. </B><B>正已烷</B><B><o:p></o:p></B></P> < align=left>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SUP>3</SUP>,6h后血中正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SUP>3</SUP>,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SUP>3</SUP>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 5.3%,呼吸道存留5.6%±5.7%。 <o:p></o:p></P> < align=left> 2.分布 <o:p></o:p></P> < align=left>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o:p></o:p></P> < align=left> 3.转化 <o:p></o:p></P> < align=left>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 细胞色素 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 ( 甲基正丁基甲酮 )、2,5-已二酮等。 <o:p></o:p></P> < align=left>【毒性】 <o:p></o:p></P> <P align=left>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o:p></o:p></P> <P align=left> l.急性毒性 <o:p></o:p></P> <P align=left>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SUP>3</SUP>(2h),麻醉浓度为<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100" UnitName="g">100g</st1:chmetcnv>/m<SUP>3</SUP> (lh)。大鼠经口LD<SUB>50</SUB>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SUP>3</SUP>,3~5min无刺激;2880mg/m<SUP>3</SUP>,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SUP>3</SUP>,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SUP>3</SUP>,lOmin, 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50" UnitName="g">50g</st1:chmetcnv>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o:p></o:p></P> <P align=left> 2.慢性毒性 <o:p></o:p></P> <P align=left>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76" UnitName="g">2.76g</st1:chmetcnv>/m<SUP>3</SUP>,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SUP>3</SUP>,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 吸入360mg/m<SUP>3</SUP>,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SUP>3</SUP>,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SUP>3</SUP>,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 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o:p></o:p></P> <P align=left> 1.急性中毒 <o:p></o:p></P> <P align=left>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o:p></o:p></P> <P align=left> 2.慢性中毒 <o:p></o:p></P> <P align=left>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o:p></o:p></P> <P align=left>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 即麻木,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 套样分布。 <o:p></o:p></P> <P align=left>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肠肌压痛。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o:p></o:p></P> <P ><B>3. </B><B >乙酸乙酯</B><B><o:p></o:p></B></P> <P align=left>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BR>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BR>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o:p></o:p></P> <P align=left>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o:p></o:p></P> <P align=left> 毒性:属低毒类。<BR> 急性毒性:LD<SUB>50</SUB>5620mg/kg(大鼠经口);4940mg/kg(兔经口);LC<SUB>50</SUB>5760mg/m<SUP>3</SUP>,8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2000ppm×60分钟,严重毒性反应;人吸入800ppm,有病症;人吸入400ppm短时间,眼、鼻、喉有刺激。<BR>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吸入2000ppm,或<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7.2" UnitName="g">7.2g</st1:chmetcnv>/m<SUP>3</SUP>,65资助接触,无明显影响;兔吸入16000mg/m<SUP>3</SUP>×1小时/日×40日,贫血,白细胞增加,脏器水肿和脂肪变性。<BR>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24400ppm。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成纤维细胞<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9" UnitName="g">9g</st1:chmetcnv>/L。<o:p></o:p></P> <P align=left>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BR>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o:p></o:p></P> <P ><B>4. </B><B >丙酮</B><B><o:p></o:p></B></P> <P >丙酮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缓慢,量少,主要是驼过前两个途径。由于丙酮的水溶性强,它易溶解和吸收入血液中,很快分布于全身。丙酮属微毒类,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基蒸气对粘膜有中等程度的刺激作用。丙酮对皮肤无致敏作用,但有轻度刺激作用。<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吸信蒸气急性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最初出现管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严重时可出现呕吐、气急、痉挛以及昏迷。液体能刺激眼睛。吞服反能刺激消化系统,产生麻醉与错迷等症状。<o:p></o:p></P> <P ><B><o:p> </o:p></B></P> <P ><B>5. </B><B>氯仿</B><B><o:p></o:p></B></P> <P >主要作用于<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22861.htm" target="_blank" >中枢神经系统</A>,具有麻醉作用,对<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0921.htm" target="_blank" >心</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8013.htm" target="_blank" >肝</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4292.htm" target="_blank" >肾</A>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BR ><BR ><B><o:p></o:p></B></P> <P ><B>6. </B><B >苯</B><B><o:p></o:p></B></P> <P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BR><BR>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BR><BR>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BR><BR>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BR><BR>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o:p></o:p></P> <P ><o:p> </o:p></P> <P ><B>7. </B><B >乙醚</B><B><o:p></o:p></B></P> <P align=left>对人的麻醉浓度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95" UnitName="g">95g</st1:chmetcnv>/m3(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当浓度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3g/m3(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时可致呼吸停止,当浓度超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时通常可以致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人一口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D</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30" UnitName="m">30m</st1:chmetcnv>1 <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最高容许浓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ppm(1-200mg/m<SUP>3</SUP>) <o:p></o:p></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乙醚蒸气由呼吸道吸人后,经肺泡很快进入血液中,并随血液流经全身。然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以上又以原形从呼吸道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FONT>出。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l~2</FONT>%以原形从尿排出。体内积聚的在脑组织中的为最多,一部分在肝脏与微粒体酶接触后转化为乙醇、乙醛、乙酸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呼吸排出,其它的最终都经尿排出体外。<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乙醚是低毒物质,主要是引起全身麻醉作用,此外,对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刺激作用。<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长期接触低浓度乙醚蒸气的人员可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或淡漠、嗜睡、忧郁、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FONT>吸人较高浓度乙醚蒸气时可出现头晕、癔病样发作、精神错乱、嗜睡、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缓、体温下降、呼吸不规则等<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短时间大量接触后发生的中毒症状,一经脱离现场,稍待休息,经对症处理后就可恢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B><o:p> </o:p></B></P> <P ><B>8. </B><B >甲醇</B><B><o:p></o:p></B></P> <P align=left>甲醇中毒也是常发事故。甲醇进入人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急性甲醇中毒后主要受损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及视网膜。吸入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1~72小时,也有 96小时的;口服中毒多为8~36小时。中毒后,常会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严重急性甲醇中毒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双目失明,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BR> 一旦发生甲醇中毒,应将患者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并用 1%碳酸氢钠洗胃硫酸镁导泻。<o:p></o:p></P> <P ><B>9. </B><B >二氯甲烷</B><B><o:p></o:p></B></P> <P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BR>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BR><BR>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BR><BR>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BR>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5056.2" UnitName="g">5056.2g</st1:chmetcnv>/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67.4" UnitName="g">67.4g</st1:chmetcnv>/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0" UnitName="g">.0g</st1:chmetcnv>/m3,20分钟后眩晕。 <BR>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4.69" UnitName="g">4.69g</st1:chmetcnv>/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BR>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BR>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BR>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BR><BR>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BR>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BR ><BR ><B><o:p></o:p></B></P> <P ><B>10. </B><B >四氯化碳</B><B><o:p></o:p></B></P> <P >本品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高浓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则主要表现肝、肾受累。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在1~2g/m3浓度下接触3Omin方出现轻度中毒。目前认为四氯化碳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即是有可能影响后代的健康)。根据IARCl972及1979年资料,四氯化碳长期作用可以引起啮齿动物的肝癌,被列为"对人类有致癌可能"一类的化学物。<o:p></o:p></P> <P ><B>11. </B><B >乙醇</B><B><o:p></o:p></B></P> <P >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饮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LD</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5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g<BR> </FONT>最高容许浓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ppm(1900mg/m<SUP>3</SUP>)<BR> </FONT>乙醇属微毒类。被吸收的乙醇在体内经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步氧化为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乙醇蒸气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轻微的刺激作用。皮肤长期接触可出现干燥、皲裂现象。吸人高浓度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等。长期吸人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引起头昏乏力,情绪不稳定、肝功能损伤等。口服乙醇后轻者兴奋、欣快、多言、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昏睡,严重者深度昏迷、呼吸浅表,甚至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R ><BR ><B><o:p></o:p></B></P>
查看更多
8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自吸泵启动?
新开车装置试机阶段, 自吸泵 启动以后出口阀只能够开到20%,压力7公斤左右,但是再开一点出口蝶阀压力就瞬间降低,电机跳停,有什么原因能导致这个问题? 另外停泵以后如2图漏水有没有问题?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生产一吨氨理论上消耗多少天然气?(已知计算过程求参数 ...?
10.(B-F-005)生产一吨氨理论上消耗多少天然气? % ~2 c! q" D: V) I" X 解:由方程式可有如下平衡关系: 3 }" [' _( v2 Q: e 23/52CH4→NH3 # ^- M7 H! N. y 可得需CH41 000/17×103×23/52×22. 4=582. 6(Nm3) ]# ^' C4 j# \ S7 N+ } 天然气中CH4按100%计,则需天然气 a r5 S; ]& N0 j! d 答:需要天然气582. 6 Nm3/t。 请问大家23/52这个数值是怎么得来的。请解释具体点。重分悬赏哦。。。 ! D! j4 |, U) w6 ]7 H0 }! u+ o
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天然气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推广费托蜡分离精制技术(长期有效)?
费托合成蜡分离精制技术 1 费托合成蜡精制产品概述 费托合成蜡国外主要生产品牌有南非SASOL公司以及荷兰Shell公司。近几年来国内也开始加大费托合成技术研究,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油费托合成技术,成功开发了煤基油系列产品,彻底改变了费托合成蜡国外品牌独霸市场的格局。 煤基合成油系列产品之一粗蜡是精制费托蜡系列产品的原料,通过先进的抽提精馏技术, 费托合成粗蜡可进一步分切生产出系列费托合成蜡。费托合成蜡一般按照滴熔点命名,主要产品型号有60、70、95、100、105、110、115。 2 费托合成蜡结构与性能特点 费托蜡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在500-1000的直链、饱和的高碳烷烃组成,这就赋予了这种化学品精细的晶体结构、高熔点、窄熔点范围、低油含量、低针入度、低迁移率、低熔融粘度、坚硬、耐磨及稳定性高。 费托合成蜡与通用的聚乙烯蜡(PE蜡)相比,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a)分子量。费托蜡分子量远低于PE蜡,支链也较少,结晶度高,易于渗入高粘度大分子链之中,显著降低熔体粘度,在加工过程中迁移性小,后期润滑效果明显。(b)费托蜡为饱和直连烷烃,不含双键,抗氧化能力强,产品耐候性好。(c)费托蜡粘度远低于PE蜡。只有10左右。较少用量即可达到同样润滑效果。使用量仅为PE蜡的70-80%。参见表一 费托蜡与PVC相容性较好,作为内外润滑剂都可胜任。可作为良好的内润滑剂有效控制剪切条件、促进流动、控制摩擦和熔融性能,从而提高热稳定性。同时,费托蜡因其高结晶度和高线性度的结构,使PVC产品获得最佳的物理及加工性能。 根据需要,费托工艺可以合成不同链长度的烷烃改变最终产品分子量大小,形成系列化产品。 费托合成蜡与PE蜡性能 指标名称 费托合成蜡 PE 蜡 分子量 800-1000 2000-5000 外观 粉状、珠状、粒状 粉状、珠状、片状 颜色 白 白 熔程 窄 宽 熔体粘度(140 ℃ )cps 6-10 20-60 针入度0.1mm 25 ℃ 小 高 3.0 费托合成蜡生产应用技术比较 3.1 PVC 产品加工用润滑剂 PVC常用的热稳定剂、润滑剂、抗冲剂、加工助剂、颜料等不同用途的助剂依据产品性能要求进行配方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配方成本。润滑剂是影响PVC树脂硬制品加工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主要是改善PVC树脂加工的流动性和制品的脱模性,防止在机内或模内因粘附而产生制品缺陷。 由于PVC树脂具有极性分子结构,分子链之间作用力大,加工时在热、光、氧以及高剪切力作用下容易分解,所以,PVC树脂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润滑剂,加入内润滑剂减弱PVC分子间作用力,减少内摩擦热的生成,使之易于塑化。加入外润滑剂降低PVC与钢铁间摩擦力以及粘附性,调控塑化速率,改善PVC加工的流动性使其容易熔融和成型。一般来讲,内润滑剂促进塑化,外润滑剂延迟塑化。PVC-U塑化程度在65%左右,其各项力学性能最好。因此,合理兼顾PVC树脂流动性、防粘性和塑化速率,也就是要使内、外润滑作用平衡,达到能经济连续生产的目的。 3.1.1 费托合成蜡润滑平衡机理 外润滑剂的主要特点是界面润滑,在加工过程中外润滑剂很容易迁移到产品表面或者熔体与加工机械的界面处,分子取向排列,通过物理吸附形成形成润滑剂分子层。内润滑剂可以溶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减少内摩擦力,降低熔体粘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改善塑化性能。 费托合成蜡在PVC加工生产中主要是作为外润滑剂使用,由于费托合成蜡具有分子量小、低熔融粘度、高熔点、窄熔程,较少的用量即可达到同样的润滑效果,降低了润滑剂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在内外润滑平衡调节具有PE蜡不可替代的优势。 3.1.2 费托合成蜡改善PVC产品加工性能 PVC树脂加工具有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易分解等特点,生产的产品具有脆性且抗冲性差,因此,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各种辅助性材料以改善其产品性能。 在PVC树脂加工中的,润滑剂的选择至关重要,添加量少又能达到同样的润滑效果是对润滑剂的一项重要要求,费托合成蜡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这降低了配方设计的难度,有效提高抗冲剂以及加工助剂的使用效率。 费托合成蜡与PVC加工用稳定剂协同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延长热稳定时间,增加工艺温度的调节幅度,高熔点的费托合成蜡在CPVC树脂加工时尤为明显,由于CPVC树脂加工工艺参数调节范围窄增加了产品的加工难度,选用高熔点的费托合成蜡可有效改善CPVC产品加工的后期润滑,提升产品的外观以及力学性能。 费托合成蜡可有效改善产品加工过程中小分子杂质析出。提到小分子杂质析出,很多人认为是润滑剂用量过多导致的,其实,也不尽然。润滑剂过多,肯定会迁移到产品表面,特别是PVC管材的生产,杂质会粘附口模并聚集焦烧,使产品表面失去光泽。PVC加工表面杂质析出更多地是所用稳定剂中小分子物质的析出,特别是钙锌稳定剂,生产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杂质析出现象,有的甚至更严重,析出的杂质甚至粘附在定径套上。如果配方中加入适宜的费托合成蜡,保持内外润滑平衡,就可有效减少杂质的表面析出。 3.1.3 费托合成蜡在PVC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工艺表现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表面光洁度差 从润滑剂使用分析,润滑剂用量不足,润滑剂热稳定性差,前期损耗多,后期润滑不足。 使用高熔点费托合成蜡可有效解决后期润滑不足的问题。 产品表观有黑线 内外润滑不平衡,外润滑用量不足,或者润滑剂质量差。 使用费托蜡可有效解决外润滑不足的问题。 PVC 管材生产口模杂质 所用稳定剂润滑体系配置不合理。钙锌稳定剂表现明显。 合理搭配稳定剂润滑体系,适当减少多元醇之类的助剂,增加费托合成蜡用量。 PVC 管材生产定径套杂质 主要是钙锌稳定剂配方体系不合理,易迁移产品表面且遇急冷凝固粘附定径套表面。 减少使用低熔点润滑剂,增加高熔点润滑剂。 二氯甲烷检测不合格 产品外表面不合格,主要是口模温度低;产品内表面不合格,主要是润滑过量,塑化不良。关键在于使用的润滑剂质量差,影响产品塑化质量。 使用费托合成蜡可有效解决二氯甲烷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较少的用量即可达到同样的润滑效果,使得生产配方易于合理配置。 液压性能不合格 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还是润滑剂的问题。 费托合成蜡较少的用量即可达到同样的润滑效果,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小。使得生产配方易于合理配置,生产工艺调节范围宽。 3.2 费托合成蜡有效改善钙锌复合稳定剂润滑体系 依据辅助稳定剂的不同,市场上销售的钙锌复合稳定剂可以分为:(a)钙锌-水滑石/改姓水滑石复合稳定剂。(b)钙锌-多元醇复合稳定剂。(c)钙锌- 稀土复合稳定剂 。(d)钙锌等金属皂类与水滑石、多元醇、β-二酮等不同类型辅助稳定剂多组分复配。不同体系稳定剂还需要添加抗氧剂、内外润滑剂等不同化学组分才能达成最终不同配方体系的钙锌稳定剂。 无论何种体系的钙锌复合稳定剂都离不开良好的润滑体系,因为,好的润滑体系具有低挥发性、良好的脱模以及流动性能,并能提高稳定剂的高温稳定性能、延长热稳定时间,降低杂质析出、改善产品耐候性。钙锌复合稳定剂润滑体系基于成本因素多数公司采用聚乙烯蜡复合体系,但该润滑体系存在加工过程小分子析出,后期润滑效果降低等缺陷。一些公司也曾尝试采用进口费托合成蜡润滑体系改善钙锌稳定剂性能,效果明显,但高昂的价格使得产品成本难以承受。 费托合成蜡与钙锌稳定剂其它辅助剂协同效应明显,协助稳定剂延长热稳定时间,降低熔体粘度,降低分子之间、分子与机械壁摩擦力。改善制品的初期着色性。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正面。 正是费托合成蜡具有的上述显著特点,使其在钙锌稳定剂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这是由于费托合成蜡结构和性能尤其符合稳定剂生产对润滑剂技术要求。国产费托合成蜡2015年面世,给国产稳定剂质量改善提供了技术保证。由于钙锌稳定剂绿色环保、环境友好,与国家发展环境保护战略高度切合,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费托合成蜡必将助推钙锌稳定剂发展进入快车道。 3.3 热熔胶 蜡是热熔胶性能最有效的调节剂。热熔胶中添加的蜡的熔点和结晶度控制着热熔胶的起始凝固温度和固化时间,同时,影响热熔胶的塑性和拉伸性能。具有低粘度性质的费托合成蜡可以降低聚合物和树脂粘度,有助于树脂的高效混合和热熔胶的泵送运输。 热熔胶常用的合成蜡有PE蜡和费托蜡。费托合成蜡为饱和直链烷烃分子结构,具有高熔点、高硬度,与PE蜡比较,费托合成蜡熔程窄,耐候性好,因此,广泛应用于要求耐候性好耐高温快凝固的热熔胶中。 3.4 费托蜡在色母加工中的应用 色母粒料的加工生产首先需要将颜料凝聚体在剪切力作用下分散为初级颗粒或晶体达到较为均一的初级状态,但是,颜料凝聚体被打散后在引力作用下还会发生再凝聚现象,费托合成蜡可有效地润湿并渗透在凝聚颗粒的孔洞中包覆在颜料表面,在剪切力作用下更好地分散颜料凝聚体有效防止再凝聚。 依据色母加工原理,费托蜡虽然润湿渗透包覆效果较好,但是,费托蜡低粘度性能降低了凝聚体剪切力,使得颜料分散效果较差。相反,由于聚乙烯蜡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以及支链结构存在,使其具有较高的粘度,较适合色母粒加工。 3.5 油墨与涂料 喷雾形成的微粉蜡以其良好的球形颗粒和较低的表面张力可以用于多种油墨、水性/油性涂料,为其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同时,提高涂层的抗刮和耐磨性能。 此外,费托蜡也可应用于化妆品、增光剂等。 3.6 常用国产费托合成蜡 注:W表示铁基催化剂;WG表示钴基催化剂。 如需费托蜡分离工艺技术等各方面交流,可留言或加好友!!!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罗斯蒙特压力温度变送器样本压缩包 有需要的吗?
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跟帖,留下你们的联系邮箱,我会把压缩包传给大家。此压缩包 包含罗斯蒙特的3051 及1199单双法兰 248 644 温度变送器 及手操器选型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查看更多
16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催化开工两器升温?
催化开工两器升温的时候,沉降器顶放空开大开小对各个温度的影响!
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车床的摆放?
我公司新建一个车间放置车床不知怎样布置(离墙安全距离、车床与车床安全距离)请高手指点一下。谢谢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ASPEN中精馏塔的塔板数和能量的优化?
我现在正在做一个多目标优化,即使塔板数最少的同时,塔顶塔底 冷凝器 和 再沸器 的能量也最少,最近了解到可以以进料板位置,回流比,塔顶温度为三个因素,做一组正交试验,来求得最优解,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在ASPEN中如何着手了,进料板位置不是和塔板数对应的吗,怎么通过调整进料板位置来优化塔板数?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请教VCM转化器及前台进口蝶阀黑色胶状物质,另外前台转 ...?
VCM前台转化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列管上口有黑色胶状物质,质地很坚硬,导致气体不能通过,前台转化器进口的蝶阀也存在同样物质,使蝶阀无法正常调节,有没有单位也出现这种情况?是否因为酸雾捕集器的 硅油 被高速 混合气 流带出,与返流的触媒粉末混合导致的? 前台转化器进口一直用蝶阀,因为存在上面问题,基本上几个月就要换一次,别家都用什么阀呢?用多久换一次? [ ]
查看更多
1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此物质如何合成?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Diiodobenzene</FONT></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如何合成?</FONT></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谢谢</FONT></P>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沼气及节能综合利用技术?
沼气及节能综合利用技术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ABB电磁流量计?
ABB 电磁流量计 忘记设置密码,无法进入设置菜单。请教如何才能解除。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德士古气化炉的问题?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合成气如果不经过上升管可以直接沿着激冷室壁面从气化炉合成气出口出来么? 上升管到合成气出口之间留有空隙还是密封的呀?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精炼剂成分及原理?
应该是不同的,炼铝的精炼剂主要是一些氯盐和氟盐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国产机组在乙烯装置中得到应用,在生产中也出现了不同的 ...?
先抛砖引玉。 总结盘锦,抚顺,武汉大 乙烯 的杭汽透平,尤其是盘锦大乙烯,由于控制油没有 过滤器 ,控制油精度不够,造成错油门滑阀卡涩,机组转数经常波动。 处理:控制油入口增加过滤器,消除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煤炭还原氧化镍?
有谁做过 煤炭 烧结还原 氧化镍 的么?我们现在的含镍物料品位在4%左右,用电炉还原为镍铁。现在准备直接拌还原煤烧,有做过得能够给点指导意见么?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每日一图,大家找隐患11-09(答题结束,公布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山西有没有MTO和MTP项目在筹建?
山西很多化工厂都有 甲醇 装置,但是很多都处理停产状态,比如长治某装置,有没有考虑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MTO和MTP项目了? .注$ # , $ $
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关于稳定汽油的一点问题?
请问各位同仁,我们厂的 粗汽油 的干点是200左右,为什么经过稳定后,稳定 汽油 的干点能到195以下???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注问题
已关注
回答
登录
后参与回答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简介
职业:泉州振戎石化仓储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化学化工系
地区:山东省
个人简介: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化学学科
问题13w
生物医药
问题222
日用化工
问题2k
仪器设备
问题12w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说・吧
问题0
微生物
问题2k
个人简介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