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寡寒.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9
设备维修
来自话题:
常压氢化反应装置是什么? 要看你的压力要求,常压反应怎么做都行,带压反应用高压釜。查看更多
成品油装车问题!? 有学习了不少知识啊,感激。查看更多
W7系统的计算机能安装Aspen吗? 可以装哈,我的win7 64位的 也装了v7.2的。 但是安装的时候 组件的选择没搞懂,只能选了 aspen plus 和properties,不知道其他组件怎么选择安装。查看更多
钙镁是否对出槽的氯气纯度有影响? 9楼所讲的钙镁主要的危害是以氢氧化镁、碳酸钙的形式沉积在膜上,会造成膜上针孔,这会直接导致电解槽氯气出口浓度下降 而氯气纯度主要与系统负压段的气密性有关。只要膜没有漏,就不会影响氯气纯度的。只是分析电槽出口氯气浓度受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 就如老板\管理者\被管理者(执行者)一样,业主可以随时炒掉监理施工单位.老板把管理权是否真正交给监理,是否完全信任,监理是否有真正的管理权,只有业主最清楚.施工单位完全是听有权力人的说话,谁给他买单他就听谁的.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精馏塔热进料? 回复 2# 甲醇精馏 不好意 我是新手! 没有详细的描述清楚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仪表工及仪表工程师薪资待遇及公司地位。? 到手3000多。六日休,长白班。想提升一直没有逾越的机会 查看更多
2011年第一天上午第6,7,34,44,68, 69,70 题目的讨 ...? 44题中b对吗?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哪个品牌的搪玻璃反应釜质量较好? 国内来说苏州法德尔比较好,但是价格太贵 淄博工搪性价比较高查看更多
伊泰煤制油经济数据!!!? 今天有点时间,浏览了一下以前的帖子,真还发现宝了,这样的技术讨论还是希望能多看到一些。 xiaojungnft的性子和我一样,看见了“不平”的事情都会义愤填膺,我当时没看到这个帖子,要是看到了,估计也会像他一样,虽然我们认识,也一起共过事,但我实事求是讲一句,他是做技术的,出发点也是技术讨论,没有个人攻击的意思,只是看不惯某些人说大话,这就是年轻气盛啊,我们差不多同龄人,我能理解他,还希望一些前辈不要见怪。 这个论坛里大部分人没有去参观过sasol,要是去参观过了,我想很多话就不会轻易说出口了,我是没参观过,但我好歹听说过,xiaojungnft在南非,他所在的那个地方有很多专家(包括他的导师)都曾经或现在是sasol的顾问,参加过sasol的很多项目,我想在关于sasol的一些事情上,他虽然谈不上知道很多细节,但比大部分人还是要知道多一些。他所表达的根本思想也是为了国人能够发展起自己的先进技术。 说了一些闲话,还是说正题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技术能做到多少吨煤产一吨油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是为了宣传,在技术方面单独谈多少吨煤产一吨油或者单独谈碳效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有人就偏偏喜欢在这上面揪煤间接液化的辫子,比如有专家说煤制油碳效率太低从而否认煤制油,呵呵,我就不评论了,大家可以看看xiaojungnft的一个帖子 https:///thread-445740-1-1.html )。 但是既然说到这个了,那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吧,以前总听别人说,某某技术能做到3吨煤产一吨油,甚至更少,我认识的一些做这行的人听到这个唯一的反应就是这在吹牛,为什么呢,凡事要讲个规律吧,这个碳效率也是有科学规律的,不是想说多少就说多少的。 我们暂且不以sasol的指标为标杆,也没必要唯他马首是瞻。我们来分析一下科学规律,煤间接液化的理论计算的理想状况碳效率(ce)是46%,这个数据是考虑了热力学平衡的理论碳效率,是包括从气化、变换到合成整个工艺过程的碳效率,其中不包括动力煤。具体计算公式是 1)2.17c+h2o+0.67o2=ch2+1.17co2 此外,煤直接液化的理论碳效率是57%,实际碳效率在34%-37%之间,计算公式是 2)1.74c+h2o+0.24o2=ch2+0.74co2 煤间接液化制油(中间甲醇路线)的理论碳效率是46%(公式同1),实际的碳效率低于30% 天然气液化制油的理论碳效率是100%,实际可达80%以上。计算公式是 3)ch4+0.5o2=ch2+h2o 那么sasol经过50年的发展,他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工艺达到这个46%的理论碳效率了么,没有,最好的在30%-35%之间,基本上是2.6-2.8吨碳产一吨油(这里不是煤,是纯碳)。 zilch325也讲了,合成段的理论碳效率(不考虑水煤气变换,这算在气化段)可达到100%,导致碳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化和变换。 现在国内拥有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液化技术实事求是的讲只有煤化所,大家都知道煤化所的技术现在有三家在做示范装置,就算这三家16万吨的示范装置很先进,在合成段的碳效率可以达到100%(实际上我估计做不到),但是算上气化和变换工段,我认为仅靠煤化所这几年的中试经验,碳效率能超过35%是不现实的,就当他超过了吧,放大后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对于浆态床,放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碳效率能再提高很多就更不现实了,所以“伊泰煤制油示范项目约4.02吨煤产1吨油品,规模扩大后将逐步降至约3吨”这句话还真是不负责任,会误导大众的。 再说一个问题,对于煤间接液化,不是煤里的碳越多越好,换句话说,不是煤质越好就效果越好,我觉得煤质好、含碳高的煤应该拿去做燃烧,做间接液化一方面浪费了太可惜,一方面反而适得其反(而在中国,都是用好煤去做间接液化,好像煤里含碳越高越好,这是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呢,间接液化合成油除了碳肯定需要氢,这个氢煤里面很少,只能从水里来,这就造成了碳的浪费(水煤气变换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如果煤里本身含氢较多是有利于碳的利用的,而好煤(含碳量高)一般都是年代比较久远的煤,里面的氢已经很少了,但是一些年代比较近(年轻的)的煤,含碳量低,氢含量相对较高,这样的煤才更适合去做间接液化。那含碳量低,自然消耗的煤就多,所以,从这方面讲,并不是煤用的越少就越好。如果有人用得少,我只能认为是在拿好煤去浪费。总之,要根据所用的煤种来考虑吨油实际所消耗的煤的数量,不能一味追求最低,重要的是使煤种和工艺相互适应,最合理、最高效的利用煤里的碳资源。 我们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但也不能妄自尊大,还是要实事求是,我不是不相信中国人的实力,我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当年毕竟花了比美苏少得多的时间搞出了两弹一星,但现在国内的科研人员还不敢说比那时的中国科学家更强吧,所以,要想超过sasol50年的发展水平,我想中国人还有很多路要走,间接液化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领域有太多,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的确需要技术、人员、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是你现在开车成功了,出油了就能表明自己的技术有多先进,当然,有进步的确要支持、鼓励和表扬,但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克服浮躁的心态,埋头苦干。那么,30年、20年也许10年后,中国人的技术真的领先世界了,到那时,不用自己说,别人自会找上门的。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裂化和裂解究竟有什么区别,有催化裂解装置吗? 催化裂化fcc和催化裂解dcc, 1 反应深度不一样,裂解深度大。 2 油剂比不一样,dcc油剂比大,催化剂循环量大。 3 dcc的两器及分馏塔都要大些,在相同处理量的情况下。 4 催化剂不一样 5 dcc反应温度要比fcc高20°左右 5 由于反应深度不一样,所以产物不一样,dcc多产丙烯和乙烯等液化石油气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能否用羧酸盐直接制备酰氯? 做过萘磺酸钠直接到酰氯的,可以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降低一段转化进口温度是否可以? 呵呵,感觉lz系统进转化一段的气浓我觉得6.5%还是有可能的,只是如此气浓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温差,如果高温副线阀卡死开度较大的话,配入大量的冷激风来调整一段进口温度,气浓低也未尝不可,不过上述数据是有些问题,要么温差不准,要么气浓不准。个人见解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液硫池液下泵的选择? 我们用的是保温夹套液下离心泵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锅炉给水泵结构? 麻烦可以发给我一份吗 yhyy207615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技术讨论:污泥浓缩罐里装填填料作用是什么? 是板式填料还是管式填料?还是其他?查看更多
离线下装问题? 能否不进行离线下装,厂家说的意思是可以不用下装,只是一个版本号下装的次数过多会变慢一些。查看更多
化工工程师? 本科生毕业就能参加基础考试,本科生毕业两年能参加专业考试 梦话,不清楚就别误导大家啊。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HOBT和EDC·HCl 反应产物的除去? 水洗 产品水溶性好的话就上柱吧 反应比较好的话可以直接用乙酸乙酯冲查看更多
MDEA作为脱硫剂、脱碳剂,都分别加入哪些活化剂? mdea本身就是很好的第二代脱硫剂,现在市面上买卖的高效脱硫剂基本上都是95%以上的纯度的,另外5%之所以选用其他所谓的活性剂,主要是为降低成本用的。 再讲白点,一个5%的成分能对这个产品起多大的作用;即使有作用,也很有限,只是一种噱头而已。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 - 设备维修
学校:郑州大学 - 化学工程学院
地区:辽宁省
个人简介: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