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法拉利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3
设备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34
他的回答 13718
活性炭脱色温度?
好东西,请楼主也发份给我们学习下: nobelchem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推荐一下电气初学者应该看得书?
首先你得看工厂供电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同一个电脑,同一个cad文件,用不同版本的cad打开,公司 ...?
没听说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物理脱氯效果分析?
我是新手,受教育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锅炉水和脱盐水有哪些不同啊?
除盐水、脱盐水:一样的,叫法不同, 脱盐水:原水--过滤--沉淀--混凝--澄清--软化--离子交换脱盐 锅炉补给水:一般就是凝结水,也有用除盐水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油浆的性质?
油浆初馏点较低,一般是因为分馏塔底人字挡板温度控制过低,或分馏塔分离精度过低造成的。 如果在设计条件下操作,可适当提高人字挡板温度至360-380;如果在极限条件下操作,则应当以长周期运行为主,不可盲目提高温度。 如果人字挡板温度正常,则可认为是分馏塔分离精度低造成的。这时,就有两种可能,一是设备选型制造安装方面的问题;二是工艺方 面的问题,主要指分馏塔工艺操作不正常。比如,柴油抽出困难等。这种情况下,会有大量柴油进入油浆里。 油浆初馏点当然就较低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这是什么流量表?
金属浮子流量计一台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尿素二部装置操作规程?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 2 1.1 装置概况 2 1.1.1 装置简介 2 1.1.2 工艺原理 2 1.1.3 工艺流程简述 7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pfd)及物料平衡表 18 1.2 工艺指标 50 1.2.1 原料指标 50 1.2.2 半成品、成品指标 50 1.2.3 公用工程(水、汽、风等指标) 50 1.2.4 环保指标 50 1.2.5 主要经济指标(每吨尿素消耗) 51 1.3 工艺指令 51 第二章 操作指南 63 2.1 概述 63 2.2 高压系统 63 2.2.1 co2中o2含量(at/ai1202) 63 2.2.2 co2中的h2含量(at/ai1201) 64 2.2.3 co2的工艺路线 64 2.2.4 合成塔溢流线中nh3与co2的比率(n/c) 65 2.2.5 合成塔r-101顶温度 65 2.2.6 高压压力 66 2.2.7高压洗涤器e203高调水温控制 67 2.2.8 e203液相溢流管线温度的控制 68 2.2.9 e203汽相温度控制 68 2.3 再循环系统 69 2.3.1 中压前系统压力控制pi93130 69 2.3.2 中压再循环温度tic3133 69 2.3.3 闪蒸分离器s-304压力 70 2.3.4 低压再循环压力pr9402 71 2.3.5 低压再循环温度trc9401 71 2.3.6 真空予浓缩器v-104压力 72 2.3.7 真空予浓缩分离器v104中的温度 73 2.3.8 真空蒸发分离器v114中的压力 73 2.3.9 离开真空分离器贮罐l-107尿素溶液的温度 74 2.3.10 二段蒸发分离器s402中的压力 74 2.3.11 二段分离器s402出口温度 75 2.3.12 一级解吸塔c801进料温度 75 2.3.13 一级解吸塔c801顶部的水含量 76 2.3.14 尿素水解吸塔r102给料温度 76 2.3.15 尿素水解器r102中的压力 77 2.3.16 水解塔c803的压力 77 2.3.17 二级解吸塔底部温度 78 第三章 开工规程 79 3.1 开工统筹图 79 3.1.1 原始开车统筹图 79 3.1.2 封塔开车统筹图 79 3.2 开工纲要(a级) 79 3.2.1 引公用工程 79 3.2.2 蒸汽系统的建立 80 3.2.3 开车 80 3.3 开车操作(b级) 81 3.3.1 一般准备及建立公用工程系统 81 3.3.2 建立蒸汽系统 82 3.3.2.1 系统充液 82 3.3.3 前系统开车 84 3.3.4 大颗粒系统开车 90 3.4 加、减负荷操作(c级) 94 第四章 停工规程 96 4.2 停工纲要 96 4.2.1 停工要求 96 4.2.2 停工准备工作 96 4.2.3 降负荷 96 4.2.4 退料 97 4.2.5 容器处理 97 4.2.6 停工收尾工作 97 4.3 停工步骤 97 4.3.1 停工要求及准备 98 4.3.2 停工准备工作 98 4.3.3 降负荷、退料 99 4.3 .4 正常长期停车 102 4.3.5 紧急停车 104 4.3.6 容器处理 106 4.3.7 停工收尾工作 107 4.3.8 装置停车安全注意事项 108 第五章 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109 5.1 机组开工纲要 (a级) 109 5.1.1 大修后开工准备 109 5.1.2 co2压缩机组开车 109 5.1.3 co2压缩机组停车 109 5.2 co2压缩机组开工操作(b级) 110 5.2.1 增压机开工准备 110 5.2.2 co2压缩机组开工准备 110 5.2.3 增压机开车 113 5.2.4 co2压缩机开车 113 5.2.5 co2压缩机停车 115 5.2.6 增压机停车 116 5.3 要点和说明(c级) 116 5.3.1 保压运行 116 5.3.2 热态开车 116 5.3.3 开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17 5.3.4 开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17 第六章 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118 6.1.1 高压甲铵离心泵操作规程 118 6.1.2高压甲铵柱塞泵操作规程 124 6.1.3高压液氨离心泵操作规程 129 6.1.4高压液氨柱塞泵操作规程 135 6.1.5离心泵操作规程 141 6.1.6高压冲洗水泵操作规程 146 6.1.7隔膜泵操作规程 150 6.1.8斗提机操作规程 155 6.1.9尿素筛操作规程 159 6.1.10破碎机操作规程 163 6.1.11风机操作规程 167 6.1.12卸料小车操作规程 173 6.1.13一联锁操作规程 177 第七章 事故预案 184 7.1 事故处理原则 184 7.2 紧急停工方案 184 7.2.1 停工原则 184 7.2.2 原则性步骤 184 7.3 具体事故处理预案 184 7.3.1 断电事故 184 事故现象: 184 7.3.2 断蒸汽事故 185 7.3.3 断仪表空气 186 7.3.4 停循环水 187 第八章 尿素二车间生产受控管理规定 188 8.1 定期操作规定 188 8.1.1 班组交、接班定期规定 188 8.1.2 班组人员定期规定 188 8.1.3 技术人员定期规 189 8.1.4 车间领导定期规定 190 8.1.5 现场液位计定期管理规定 191 8.1.6 分析结果对照定期规定 191 8.1.7 技术员日清定期管理规定 191 8.1.8 机泵测振定期管理规定 191 8.1.9 周一合理化建议定期规定 192 8.1.10 周二滚动检修和计划检修定期规定 192 8.1.11 周三电仪日定期规定 192 8.1.12 周四联检日定期管理规定 193 8.1.13 周五生产调度会定期管理规定 194 8.1.14 三级巡检管理规定 194 8.1.15 机泵定期切换、盘车管理规定 195 8.1.16 车间会议管理制度 195 8.1.17 生产组织汇报制度 196 8.1.18 仪表安全检修工作票填写规定 196 8.1.19 值班岗检职责 197 8.1.20 领导抽查职责 197 8.1.21 重要仪表阀定期校对 197 8.2 长期管理规定 198 8.2.1 装置开停车确认长期管理规定 198 8.2.2 环保长期管理规定 198 8.2.3 质量长期管理规定 198 8.2.4 技改技措管理规定 198 8.2.5 操作票管理规定 199 8.2.6 动设备交出检修管理规定 199 8.2.7 培训考核制度 200 8.3 临时管理规定 200 8.3.1 尿素二车间防暑规定 200 8.3.2 冬季防冻保温管理规定 201 第九章 仪表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205 9.1 dcs系统概述 205 9.1.1 操作站的各种设备使用 205 9.1.2 流程画面 206 9.1.3 组显示画面及功能 207 9.1.3.1 组显示画面功能 209 9.1.4 面板图操作法 209 9.1.5 过程报警 210 9.1.6 操作注意事项 212 9.2 装置连锁一览表 212 9. 3 分程调节阀的操作 223 9.3.1 lv8207a/b、lv9801a/b为分程调节阀 223 9. 4 电动阀操作 223 9. 4. 1 全开全关电动阀的操作 223 9. 4 .2 电动风门阀的操作 223 第十章 安全操作规程 224 10.1 安全知识 224 10.1.1 安全设施 224 10.1.2 常见气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226 10.1.3 火灾报警程序 227 10.1.4 紧急救护 227 10.1.5 本装置安全基本知识 231 10.2 安全管理规定 231 10.2.1 进入密闭容器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231 10.2.3 抽堵盲板安全管理规定 238 10.2.4 车间事故管理规定 238 10.2.5 节日期间防火、防盗管理规定 239 10.3 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 240 10.3.1 设计选型不当 造成c101视镜爆裂 240 10.3.2 手未抓紧扶梯 造成脊柱骨裂 240 10.3.3 试车验收不严 阀泄漏导致系统停车 240 10.3.4 e104封头制造缺陷导致泄漏 241 10.3.5 仪表擅投联锁导致k101停车 241 10.3.6 组织不利 确认不细 k101油洗跑油 242 10.3.7 气密方案落实不到位导致合成塔衬里鼓包 242 10.4.1 氨 242 10.4.2 甲醛 243 10.4.3 双氧水 244 10.5 装置主要有害物的有关参数(包括放射源、粉尘等) 245 10.6 装置污染物排放部位和排放物 245 10.6.1 cd排放 245 10.6.2 cy排放点列表 247 第十一章 附录 249 11.1 设备明细表 249 11.1.1 概述 249 11.1.2 设备总况表 249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钢结构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方式?
因为你要拆啊! 一般是设备安装、维修时候需要把该处结构拿掉。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现场此处不需要拆,没有设备.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真空过滤机抽不干的原因?
泵的真空度不够,分离罐有可能有漏点,滤布冲洗不佳被堵,黑水的量过大,真空过滤机底部的真空管线,分离罐换向阀坏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去离子水 蒸馏水 氯离子含量?
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的纯水,一般普通蒸馏取得的水纯度不高,经过多级蒸馏水,出水才可达到很纯,成本相对比较高.去离子水,一般采用的是反渗透+离子交换混床工艺制得的纯水,一般电导率可以达到0.056us/cm,很容易制取高纯度的水,成本比较低,也是目前普遍制取纯水的工艺.但是,在细菌问题方面,如果不加处理,不如蒸馏水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如何进一歩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版块"人气?
1.版主应该对贴子及时评分,对新会员分数可略多一些,以示鼓励; 2.对求助贴要尽可能给予回复,使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有没有 《催化裂化》这本杂志?
以前有,是克拉版的,大概是80年底,90年底以后就没有了~~~ 后来改成《催化裂化简讯》,在后来就没有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冷冻机组哪家的较好?
我们用的是烟冷的,螺杆压缩机为日本前川,不错。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寻找合适的垫片?
试试聚四氟垫外包生料带。 这个太硬了 能用 但是性能不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电工高人指教电路图问题?
群里老是在提问,在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电气技术咋进步啊!!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甲醇下游产品链及消耗?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可以用来生产甲醛、合成橡胶、甲胺、对苯二甲酸二甲脂、甲基丙烯酸甲脂、氯甲烷、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而且还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以及用来合成甲醇蛋白。随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甲醇单位成本的降低,用甲醇作为新的石化原料来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尽管目前全球甲醇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并且不排除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甲醇市场的波动,但是对于有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地区,除了研究开发新技术降低成本,还要不断开拓甲醇应用领域,大力生产和发展甲醇下游产品,从而促进整个甲醇工业的发展。 1、大力生产和发展甲醇下游产品甲醇下游产品种类很多,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国内市场紧缺,特别是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甲醇下游产品,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甲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 (1)甲醛。甲醛是甲醇最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它最大的用途是生产酚醛树脂、黏合剂及其它有机化学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甲醛产量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年需原料甲醇100万吨以上。为满足化工市场的需求,应大力开发以甲醇为原料的生产甲醛的新工艺,以满足优质工程塑料(酚醛树脂)和乌洛托品等合成的需要。 (2)甲酸甲酯。甲酸甲酯(mf)被誉为万能的中间体,由它衍生出的化学品达几十种。它是当前c1化学发展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大规模生产方法是甲醇羰基化法租甲醇脱氢法。甲醇羰基化法制甲酸甲酯成本仅为传统酯化法的1/3。甲酸甲酯可用于生产甲酸、甲酰胺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还可直接用作杀虫剂、杀菌剂、熏蒸剂、烟草处理剂和汽油添加剂,它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由甲醇、c02和h2合成工艺甲酸甲酯值得关注。 (3)甲胺。甲胺是一种重要的脂肪胺,以液氨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条件下,通过加压精馏分离不同结构的系列产品(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生产能力为112万吨,国内年生产能力为25万吨,全球年消费量为165万吨,年消费递增率为12%。随着我国dmf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甲胺特别是二甲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等都是化学工业、农药、医药及涂料的中间体,有相当大的市场前景。比利时联合化学公司开发的甲胺制造工艺办甲醇和氨为原料,通过其开发的高性能催化剂可以制取任意比例的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是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一种无公害的连续生产工艺,该工艺总收率在96.5%以上,最终产品纯度极高,催化剂寿命超过两年。 (4)碳酸二甲酯。以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的碳酸二甲酯(dmc),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保型绿色产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要求的日趋严格,硫酸二甲酯、光气、氯甲酸甲脂、氯甲烷等化学品将在世界范围内被淘汰,dmc化学结构中含有甲基、羧基和甲氧羰基,在化学合成反应中可以起到上述化学品的功能,仅代替上述产品的市场份额就相当可观。而且dmc通过了非毒性化学品的注册登记,为其在医药、光电子材料及其它应用领域打开了通道。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发出的新型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dmc的工艺路线,包括新型共沸精细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甲醇和氮肥行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帮助带动医药、农药和特种行业的技术经济进步,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5)乙二醇。我国乙二醇的消费构成中约95%用于生产聚酯,5%用于生产防冻剂等方面。近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为65.7万吨,目前已经达到508.8万吨,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据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产量将达到1730万吨,按聚酯单耗0.34吨/吨计算,约需乙二醇588万吨;2010年聚酯产量为1900万吨,约需要乙二醇646万吨。加上防冻液等5%的需求。预计2008年国内乙二醇总需求量约617万吨,2010年约需要677万吨。可以说,乙二醇是近两年来市场表现最活跃的石化中间原料之一。未来几年,我国乙二醇市场将成为国外产品竞争的大舞台,但我国乙二醇生产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能耗和物耗要比国外先进水平高,我们应采取措施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再水解生成乙二醇。开发甲醇食成乙二醇路线,可以实现以煤代油合成乙二醇,具有重要意义。甲醇制甲醛再转化为乙二醇的路线,鉴于合成气制甲醇技术和甲醇生产甲醛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因而该工艺很有开发前景。日本原于能研究所大坂放射化学研究室开发了一种在过氧化氢存在下,从甲醇光诱发选择性合成乙二醇的方法,乙二醇产率随紫外光照射时间增加而增加。过氧化氢被紫外线分解成羟基、羟基很快和甲醇反应形成羟甲基,羟甲基迅速聚合成乙二醇。 (6)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甲醇下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个品种,它是一种重要的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曾被誉为第三代石油化学品。尽管最近一项研究表明;mtbe极易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且能致癌旭在第四代石油化学品未出现之前;它还是较为理想的汽油添加剂。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汽油无铅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为mtbe提供于广泛的市场。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对mtbe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生产mtbe所需甲醇将达到25万吨/年左右。 2、大力开发甲醇能源技术 (1)甲醇掺烧汽油和柴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两次石油危机及严格的环保要求,大大促进了甲辞车用燃料的开发,甲醇汽油是工种液态清洁燃料,在国际上早已经作为清洁汽车燃料使用。从热值上讲,甲醇含氧更高,与汽油混合燃烧充分,所以动力很足。国际上和国内目前正面临着能源日益紧张、汽车日渐增多、油价持续上涨的难题。而它优越的燃料品质,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在甲醇燃料的开发及应用已具有了-定的基础:在汽油中掺人5%、15%,、25%和85%的甲醇及用纯甲醇(100%)作为汽车燃料的试验研究方面已经进行大量实质性工作,特别是低比例掺烧甲醇,汽车无需做任何改动,可直接掺入汽油中使用。 (2)甲醇燃料电池。为适应全球性的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国际高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直接以甲醇为燃料,以甲醇和氧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自发地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技术称之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dmf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操作简便,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燃料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甲醇不经过预处理可直接应用于阳极反应产生电流,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为洁净的电源;它的能量转换率高,实际效率可达70%以上,即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两倍以上,是节能高效的发电技术。因具备高能源密度、高功率,零污染等特性,致使燃料电池成为近年来最被看好的替代能源供应技术主流。此外,因消费者对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之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又因传统二次电池能提供的使用时数明显不足,故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已成为近年来最被看好的未来电子用品的主流电源。 (3)生产二甲醚燃料。二甲醚(dme)除了在日用化工、制药、农药、染料、涂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外,它还具有方便、清洁、十六烷值高、动力性能好、污染少、稍加压即为液体,易贮存等燃料性能。较好地解决了能源和污染的矛盾这一世界难题,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在我国大力发展二甲醚燃料已经具备较成熟的条件,通过锅炉改用二甲醚燃料或建设二甲醚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目前火力发电中供应越来越紧张的柴油和燃料油也可以考虑用二甲醚来代替。目前,甲醇、dme生产技术和规模使得dme作为燃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其发展前景广阔。 3、加快甲醇应用新技术的开发 (1)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mto/mtp)。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是目前重要的c1化工技术,是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工艺技术,是以煤替代石油生产乙烯、丙烯等产品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对低碳烯烃需求的日渐攀升,作为乙烯生产原料的石脑油、轻柴油等原料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因此,加快甲醇制烯烃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石油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石化基础原料生产,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使mto/mtp项目的经济性更具竞争力。年利用1万吨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于2004年8月初在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最大也是惟一的mto项目正式启动,开辟了我国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煤化工新路线。甲醇制低碳烯烃(mto/mtp)项目将成为众多煤化工项目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2)甲醇生长促进剂。国外研究实践表明,用甲醇生长促进剂喷施在不同的农作物上,可以大量增产。另外喷施甲醇生长促进剂后,农作物还会保持枝叶鲜嫩、茁壮茂盛,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枯萎,可大量减少灌溉用水,有利于干旱地区农作物的生长,近几年来,甲醇生长促进剂的肥效作用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甲醇的这一用途,可以大大缓解我国肥料的供求矛盾。 (3)甲醇蛋白。无论从甲醇下游产品开发,还是从饲料工业需求角度分析,甲醇蛋白都是十分重要且极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品。以甲醇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甲醇蛋白被称为第二代单细胞蛋白。与天然蛋白相比,营养价值高,它的粗蛋白含量比鱼粉和大豆高得多,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代替鱼粉、大豆、骨粉、肉类和脱脂奶粉。据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分析,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需求量分别为0.6亿吨和0.72亿吨,而资源供给量仅为0.22亿吨和0.24亿吨,供需缺口分别为0.38亿吨和0.48亿吨。解决好我国蛋白质原料饲料的这一巨额缺口,是摆在我国饲料企业面前的巨大商机。如果到2010年10%的蛋白质缺口由甲醇蛋白顶替,则需求量为380万吨。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超临界CO2模拟?
co2级性非常强,交互作用系数大;超临界co2模拟可以用aspen plus模拟,状态方程选用pr方程或者gerg-2008,pr方程误差2%~3%,gerg-2008误差<2%。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循环水 浓缩倍数 测定方法?
https:///thread-277897-1-1.html 铁无痕:浓缩倍数(cyclw of concentratin)循环冷却水中,由于蒸发而浓缩的物质含量与补充水中同一物质含量的比值,或指补充水量与排污水量的比值。 浓缩倍数是循环水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随着循环水水处理药剂的发展,循环水处理都向高浓缩倍数(≥3.5)方向发展。浓缩倍数高,既降低了新鲜补水量,又可节约药剂,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排污水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反之,浓缩倍数偏低,运行成本上升。但在高浓缩倍数的运行情况下,水中的结垢性和腐蚀性离子成倍增加,并且药剂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因此,在高浓缩倍数运行情况下如何判断系统水质是否具有恶化趋势,及时调整运行指标和水稳剂配方,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运行实践中发现,可利用浓缩倍数不同测定方法的差值来判断系统出现的运行故障。 1 浓缩倍数的测定方法 浓缩倍数是用循环冷却水中某组分的含盐浓度和补充水中某组分的含盐浓度的比值来表示,但一般被检测的某组分含盐浓度应不受外界条件(加热、沉积、投加药剂等)影响而变化,故可采用电导率,ca2+,k+方法来测定循环水中的浓缩倍数。 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盐类呈离子状态,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因此可用溶液中的电导率间接地表示溶解盐类的含量。电导率测定方法较简单,但由于系统中投入氧化性杀菌剂后会增加一些溶解性的cl-,br-等离子,同时系统的物料泄漏等原因会引起电导率的波动。所以,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而言,投入氧化性杀菌剂一般都是定期的,物料泄漏也不是经常性的。因此用电导率测定循环水浓缩倍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般来说,ca2+是结垢因素,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结垢现象,尤其在高浓缩倍数的情况下,因此用ca2+测定出来的浓缩倍数会偏低。 k+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大,在运行过程中不会析出,同时补充水的k+也基本稳定,因此用k+测定出来的浓缩倍数较准确。 [ ]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安全环保
,
工艺技术
,
讨论:合成氨项目的污水和清净下水处理工艺?
成氨厂废水主要含氨,如果联产甲醇的话,还会有醇,适合用活性污泥处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下一页
简介
职业: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化学化工系
地区:海南省
个人简介:
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化学学科
问题13w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动植物
问题609
材料科学
问题1w
其他
问题131
仪器设备
问题12w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个人简介
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