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趁微风不噪趁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1
给排水工程师
硝酸316和304的腐蚀情况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304多。316不适合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全国焦炉气制甲醇项目发展的制约和发展趋势? 现在制约在于焦炭亏损,焦化企业全面限产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隔膜式计量泵构造? 宇★ 发的啥玩意查看更多
各位朋友,帮忙出个主意? 可以找原单位领导了解下情况,有些单位对这样二次进厂的员工还是接收的,刚换了工作再次换工作时一定要谨慎,因为刚换个地方没有一点时间不会有太高的提升,祝你好运。查看更多
大家说我该作何选择? 按照国际惯例,沙发自己坐! 按照国际惯例,沙发自己坐!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为什么乙炔和铜含量70%以下的合金不会反应? 估计是因为铜含量70%以下时不易与乙炔发生化学反应吧查看更多
换热器管板可以这样设计麽? 可以看一下151有没有这样的结构查看更多
苯酚丙酮混合物物性计算? 可以取实验数据那是最好的了 你可以再去aspen区发个帖子 不过也有一定难度 好的...我去那边再问问..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橡胶生产废气的治理? lz什么单位?需要处理的是什么橡胶生产工况?请发消息来查看更多
如果常减压装置减压转油线泄漏怎么处理(可能内部已经着 ...? 若是轻微泄漏 就先用蒸汽 掩护 防止着火 然后打卡子 注胶堵住 泄漏严重 外部蒸汽掩护 炉管注汽 停闪底泵停工~~~~~~~~~~~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柴油碱洗乳化? 环烷烃比直链烷烃更易乳化?为什么呢?查看更多
ASPEN EDR设计裕量? 1、performance里面 2、如果温差大,最好u型管,虽然也是shell&tube一种 3、根据gb151来看,合适就可以,我还做过没有折流板的查看更多
cad轴测图画法 搞工艺必会? 好东西啊查看更多
上塔液氮纯度? 没见过这种流程,上塔怎么会产液氮,为啥要分析!!!???查看更多
你们家的供暖类型是什么样子的?2014.9.20 鉴于最近天气 ...? 98年结婚买的房子,没有煤气或天然气,更没有城市集中供暖,2004年又在一所较好的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有煤气,有暖气。现在的新建房子全部都有天然气,无线网络及集中供暖。查看更多
注化和一建有什么关系,大家怎么有一块考的? 咨询过了,有必要再考一建吗?有明白的给个答复吧 咨询是针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点就是可研阶段,注化是设计方面的,一建是项目的施工方面,以后向总包方向靠的话最好有个一建,一辈子都只做设计方面的那就无所谓了,有精力就考,都是工程项目方面的证书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关于碱浓度控制的一些见解? 关于碱浓度全新控制方式的探索与展望 一、 背景 我们现有的控制方式, dcs 操作人员工作强度高,思想压力大。新手掌握周期长。 二、 现状 我们现在的碱浓度控制主要是依据比重的变化、上一个碱浓度的分析值以及所谓的经验。但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比如:外界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比重计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对碱浓度控制的判断。而分析数值的较大误差(有一定的误差是正常的)则直接影响了碱浓度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精盐水浓度的较大波动等对碱浓度的控制也有很大影响,一些经验较丰富的员工可以依据一些数据的变化分析出精盐水浓度是上升还是下降,但是上升了多少,下降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即使是所谓的老员工也有“样”不合格的出现。 我们现在的碱浓度控制方式,在取样之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很难预测出这个样应该是多少,即便是预测不合格或合格或是标准样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甚至我们的碱浓度有时真可以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三、 全新控制方式的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对一些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电流负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本班的碱浓度与本班的班产有一个必然的联系,因此得到一个关于碱浓度控制的启示。即:依据班产来控制碱浓度。 我的理论是:离子膜的膜效率是一个长期的 、 缓慢的下降过程,那我可以认为在一个时间段内它是一个定值。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事先较准确的估算出它的电流效率(这点不难办到而且可能各班估算的方式也不同)。我们先假 定碱浓 度是 32.20%,电流是一个定值。 依据公式:实际产量 =1.492innt η 可以计算出一个小时在某一电流负荷下产碱多少立方。反过来说,也就是只要我们控制好在某一电流负荷下一小时产碱的立方数,那么它的浓度就是 32.20%。而根据研究以及实际的操作,实际并没有这么简单,外界因素的影响,电流的波动等,电流效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多取数据,取其的平均值来估算出电流效率,取得数据越多,数据越准确。举个例子:平均电流是13.15ka / h;估算电效是98.5%;碱的比重是1.307;时间是1小时。根据上述公式可计算出每小时产碱:34.16 m³。也就是说理论上此电流负荷下只要每小时控制产碱是34.16 m³,那么碱浓度就是32.20%。若产量上升或下降,只要适当的调整fica0211的加水量就行了。而这个产量可以根据累积量求得。有人会说,这个累积量是波动的,不错,不过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d0270液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累积量是随着lica0270的波动而规律性波动的。因此取得数值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当然,电效也只是一个估算数值,而且数据的取样也不是十分精确。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我们事先假定的浓度是32.20%,它与不合格,或者是危险样还有一定的盈余,所以基本上可以消除上述的误差,与现有的控制相比:相对的,不合格率,危险样率将有所下降。 四、 展望 由于此方法是依据产量来控制碱浓度的,因此可以摈弃以前的依据dia0274的变化来调节加水量。根据观察分析,精盐水浓度的变化与产量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因此采取此法,只要严格控制好产量,也就不必考虑精盐水浓度上升多少,下降多少了(在指标范围内)。 分析工个体之间也相对的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本班的分析工与外班的分析工而言,本班分析工的误差对我们控制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认为本班的分析数值就是一个标准数值,而采取此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其它班分析数值对我们的影响。甚至是分析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我们也可通过此法得到验证(实际当中已有验证)。 随着对此法的进一步了解与熟悉,以及对本班分析工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了解,将碱浓度的误差控制到±0.05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通过对我工段3月份的数据得出:中班平均电效约是98.5%;白、夜班的平均电效约是98.7%。在初期,当我们对碱浓度的控制心中没底时,可通过此法做一个简单的验证,再结合现有的控制方式,相对而言我们的思想压力会大大降低。通过对我工段3月份至今所有危险样的分析,它的产量与通过此法所算出的产量相对偏高或偏低。 再者,我们还可以通过此法能够较客观的分析出分析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如在相同负荷下a分析工(产碱量34.10 m³ / h ) 分析为32.20%;b分析工(产碱量34.15 m³ / h ) 分析同样为32.20%。那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b分析工的样较a分析工的样偏高,而偏高多少则就是“0.05”的量,此数值越高,表明差异越大。 五、存在的问题 在升降电流过程中或刚调整负荷之后一段时间,由于电效波动较大、d0270液位波动较大(导致取数据不准)等原因,还不适用于此法。但我们现在的控制方式也不能有效的解决碱浓度的控制问题。不是么?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一些未考虑到的因素,以及一些未暴露出的因素,可能也对此法的运用有一定的影响等等。 六、目的 希望能降低一些dcs操作人员的思想压力、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新进员工上手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合格率,优等率(视标准样为优等品)。 在实际运用中,还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的建议,一起讨论,共同努力,来提高我们的操作技能。 即使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控制方式,只要能为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借鉴方式。对大家有用就行。 # + + 。 查看更多
这个谱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gcms我没做过,但gc谱图有时同一个物质出现两个峰是有可能的,最后的含量计算是将这两个峰相加,主要是因为同分异构的大兵团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有关萃取塔操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温度。ph值大小,溶剂纯度等都会影响萃取。 能具体点吗?比如温度,ph值的范围?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仪表工基本常识(4)——热电偶的补偿温度? 写的很复杂,看的很迷糊,尤其tn和tn,t0那里,介绍的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笨,热偶我用的不多,我目前的理解就是热电偶输出的毫伏信号反应的是测量端与冷端温度之差,所谓冷端温度就是接受信号的卡件那个地方的温度(一般认为和控制室温度差别不大),要么是电压输入卡件,要么是安全栅,要么是变送二次表,卡件里有相应的感温元件对冷端温度进行实测(要求精度不高的话可以根据室温设个定值),最终测量的温度就是热电偶和补偿导线输出的电势差根据分度表换算后的温度,加上冷端实测的那个温度。不知道这么理解正确与否,请指正,谢谢! 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上海燕达建设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安阳工学院 -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地区:重庆市
个人简介: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的时候,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