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把戏.花招.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5
给排水工程师
石英玻璃毛? 向诸位师傅请教一个名词:从什么叫 硅烷 化处理过的 石英玻璃 毛?硅烷化怎么理解?谢谢!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需制作6万根接地跨接线、用什么工具好? 如图:需制作6万根接地跨接线, 电线采用:BVR-10mm 如图 采用什么工具好。 谢谢谢谢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焦炉煤气事故分析? 焦炉煤气 事故分析 1.事故概况   事故案例1:   1981年7月29日某焦化厂炼焦车间1号炉回炉煤气总阀检修,因用于切断煤气的阀门不严,仍有部分煤气泄漏,当打开检修时,煤气冒出引起着火,烧坏焦炉配电线路,造成停产事故。   事故的主要原因,设备有缺陷,切断煤气措施不力。   事故案例2:   1985年10月3日某焦化厂以废旧不用的45m焦炉烟囱作煤气自动放散管之用,使煤气在烟囱内形成爆炸性混合体,设备科领导带领3人去烟囱5m处拆除废蒸气管道,气焊割切时引起煤气爆炸,45m烟囱半截炸断倒塌,造成4人死亡,5人重伤的重大事故。   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烟囱作放散管,给煤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形成条件,动火审批管理不严。   事故案例3:   1983年1月14日某焦化厂炼焦车间工程师秦某在指挥倒换1号焦炉与2号焦炉的加热煤气时,确信检修前最后一炉焦炭已推完,以为炉顶人员已脱离炉顶,当即下令打开机焦侧高炉煤气放散管进行放散,但当时仍有30多人在炉顶未得到撤离通知,当天风力不大,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造成15人先后中毒的事故。   事故的主要原因:违章指挥,天气不利。   2、煤气事故分析:   煤气设备缺陷,特别是阀门泄漏是造成煤气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又遇火源是造成爆炸事故的根本原因,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是引起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3、煤气事故防范措施   (1)焦炉机侧,焦侧 操作平台 ,应设灭火风管。   (2)集气管的放散管应高出走台5米以上,开闭应能在集气管走台进行。   (3)地下室,烟道走廊,交换机室,预热器室和室内煤气主管周围,严紧吸烟。   (4)地下室应加强通风,其两端应有安全出口。   (5)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8米。   (6)地下室煤气管道的冷凝液排放旋塞,不得采用铜质的。   (7)地下室煤气管道末端设有自动放散装置,放散管的根部设清水孔。   (8)地下室煤气管道末端设防爆装置。   (9)烟道走廊和地下室,应设换向前30秒和换向过程的音响报警装置。   (10)用一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气加热焦炉时,若需在地下室工作,应定期对煤气浓度进行监测。   (11)要定期组织煤气设备管道阀门的维修,消除设备缺陷,禁止在烟道走廊和地下室带煤气抽、堵盲板。   (12)交换机室或仪表室不应设在烟道上,用高炉或发生炉煤气加热焦炉、交换机应配备隔离式防毒面具。   (13)煤气 调节蝶阀 和烟道调节翻板,应设有防止其完全关死的装置。   (14)交换开闭器调节翻板应有安全孔,保证蓄热室封墙和交换开闭器内任何点的吸力均不低于5pa。   (15)高炉煤气因低压而停止使用后,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须把充压的焦炉煤气全部放散掉。   (16)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焦炉加热:煤气主要压力低于500pa,烟道吸力下降,无法保证蓄热、交换开闭器等处吸力不小于5pa,换向设备发生故障或煤气管道损坏,无法保证安全加热。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aspen 水力学计算? 各位高人,想问一下如何计算 radfac中的液相扩散速率,和气相扩散速率?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裂解工艺中分子筛中毒机理? 请教在裂解气净化过程, 杂质 硫化氢使脱水 分子筛 中毒的机理!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求助床层空隙率的求解? 某管式固定床 反应器 内径20mm,管内填充直径和高度均为5mm的 催化剂 颗粒,填充高度为1m,催化剂材料密度为2600kg/m3,颗粒密度为2100kg/m3,填充量为0.36kg,则反应管内床层空隙率 A 0.46 B 0.44 C 0.54 D0.56 答案是B没找到空隙率的公式,请教详细过程 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求助,哪里有减三或减四线油出售的? 搞了个 润滑油 生产装置 ,就是原料难买啊!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密闭采样器的问题? 我见到的密闭 采样器 有两种: 1、密闭置换样品的,从 调节阀 前接出,回到调节阀后,这其中也有两种: 1)用钢瓶(耐压的),属于采样设备外部置换的。 2)采样器内部形成流动后,留一个采样口,这样的采样器属于内部置换的,采样设备不需要耐压。 2、推入式的,就是目前用的很多带摇把子的那种,液体上用的比较多、怕凝的油品上用的比较多,这种采样器其实没有太大的污染与中毒风险。 问题: 就是密闭置换的那种,用钢瓶外部置换就存在钢瓶出入口接管内物料的排空问题,内部置换的也存在采样口与采样设备连接点分离时介质的泄放问题。查看更多 23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DTB结晶器? 讨论下DTB的实用范围,这个是目前比较先进的 结晶器 么? 导流筒结晶机(DTB cryatallizer)是一种高效率的结晶设备,由PLC控制物料温度,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具有传热效率高、配置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操作环境好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的结晶作业。现生产制造设备处理量50~3000kg/h,共十种型号的系列产品,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辅助设备。二,工作原理及特点 原理:结晶过程中,溶液的过饱和度、物料温度的均匀一致性以及搅拌转速和冷却面积是影响产品晶粒大小和外观形态的决定性因素。本结晶机采用了专用的搅拌桨,且温度、搅拌桨转速可调易实现系统自控制,以适应各种物料结晶要求的。 特点:1、是一种典型的晶浆内循环式结晶器; 2 、具有良好的流体动力学效果; 3 、开发了专用螺旋浆,实现了高效内循环,而几乎不出现二次晶核; 4 、很少出现内壁结疤现象; 5 、用于药厂可满足GMP要求; 6 、晶浆过饱和度均匀,粒度分布良好,实现了高效率; 7 、能耗低; 8 、可安装淘洗腿实现连续生产操作; 9 、本身有高的换热面不需要另设 加热器 或 冷却器 ; 10 、可进行冷却结晶,也可用于真空蒸发冷却结晶。 11 、转速低,调控容易,适用性强,运行可靠,故障少。 应用范围:本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医药等行业。 查看更多 1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请介绍一下离子液脱硫技术? 美国有这么一个很新的专利(去年去年八月的), 是讲烟气中的CO2回收问题, 里面的SOx 跟NOx就是用离子液液转换为H2SO4跟HNO3. 我不能上传文件, 你到这里可以看到很详细的介绍: http://www.patentstorm.us/patents/7416716/description.html. 英文的.查看更多 2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烷基化退料吹扫注意事项?? 日前我们的烷基化在停工准备大修,进行了退料吹扫,但是并不怎么顺利,有的地方不是跑油了,就是有酸的地方不敢用蒸汽吹扫,害怕稀酸腐蚀,到最后还是弄的装置内到处都有酸的味道,现在有没有一个好的停工、退料、吹扫方案?向各位求助!!!!!!!!!我们使用的是 硫酸 法生产。 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鲁姆斯CDTech烷基化工艺废酸产量? 如题,请问各位盖德,鲁姆斯烷基化工艺会产生多少废酸,会比杜邦,兰州寰球的技术少吗?谢谢查看更多 11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硫酸铵项目设计方案咨询? 哈萨克客户准备上一套 农用硫酸铵 装置,原料是 液氨 和 硫酸 ,因为规模不大,希望大家能推荐一些规模合适的有业绩的设计和供货单位。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蒸汽调节阀阀芯选择? 在设计院出的仪表数据表中,在蒸汽 调节阀 一栏,阀芯和阀座材质一般会选304堆焊斯太尔。这个是必须选用堆焊斯太尔么?还是高温的介质都需要堆焊斯太尔?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LBTFM 粉尘、颗粒物污染实时监测系统? BTFM 粉尘、颗粒物污染实时监测系统是由粉尘 监测仪 LBTFM 粉尘、颗粒物污染实时监测系统是由粉尘监测仪(或PM2.5、颗粒物监测仪),温湿度、 噪音检测仪 、视频监控等,及数据采集装置、报警装置、分析软件、LED显示屏(可选配)等组成。可按照省、市安监及环保部门要求,完全满足企业对作业场所安全、职业危害在线检测报警的需求,并可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及进行历史数据查阅及分析等。为现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该环境监测系统可根据企业提供的现场详细信息(包括数据、图片、预算等资料)进行详细、切实的配置设计。 适用场所:矿山冶金、化工制造、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高校、景区、生态研究、安监局、市县林业系统、环境检测站、交通气象、农林气象、国防安全、移动检测、校园环境、食品粮油库等。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请问哪里能查小卧罐的重量? 请问哪里能查小卧罐的重量?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常减压装置开车过程记录或总结? 各位大侠,谁有常 减压装置 首次开车过程记录或总结,检修后开车总结,请积极发言啊。 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EXCEL在化工计算中的应用文章集锦? EXCEL在化工计算中的应用文章集锦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设计的粗心给项目带来的烦恼? 我们公司新建了一套装置,设计院选择两个人作工艺配管设计,项目建成后,发现装置护栏粗细不一致,检查后发现一个人采用的国标,而另外一个人使用的是院标。还有一根管线一个人设计有伴热,而另一个人则没有伴热。不知各位盖德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有关化学吸收? 最近在调一个带双重循环的化学吸收,调了很久,一直都没收敛。我现在的做法是,断开循环,然后让模拟结果达到设计规定。接着,闭上循环,因为流程比较复杂,所以我现在调节补充的吸收剂量,使塔底出料的组成和流量与闭合前的一致(其他进出 吸收塔 的物流给定为闭合前的,我认为只要吸收塔的塔底流量及组成能和闭合前的差不多,后面的流程应该不会有多大变化,包括循环物流的量及组成也不会有多大变化)。但现在是即使通过调节吸收剂量使吸收塔底流出液组成及流量基本接近时,流程也没法收敛。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化学吸收不同于物理吸收,太难调了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给排水工程师
学校: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 化学制药工艺
地区:黑龙江省
个人简介: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