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Fary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2
工艺专业主任
求教LPG卸载工艺设计? 软管明令禁止不让用了 你好,能说一下是哪个条文说明lpg卸车不能用软管吗?之前的安全条文写的是“充装”,应该是指lpg生产装置对外销售lpg,向槽车充装lpg时不能用软管。对于小型的lpg灌装站,我真没见过上卸车臂的,请教一下都有哪些地区在lpg灌装站使用卸车臂的,我好劝说业主也上,谢谢。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非标设备价格(二期推荐)? 我们对碳素钢而言,一般是按照工料对半,对不锈钢一般乘1.5倍(以材料为准)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XPS分峰时的去卷积和用的函数是什么? 就是描述一下你解谱所用的参数,可以参考以下的描述:the spectrum decomposi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xps peak 41 program with gaussian functions after subtraction of a shirley background.,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请教几个问题? 各位大哥; 你们好!我是一个有机化学的初学者,有几个基础问题请教一下: 1.有机命名中的希腊字母的顺序到底是什么样的啊?a,b ,d ,e, g ,w. 这几个字母是按顺序的吗?为什么我在不同的书上看到的顺序不一样啊?我看到有书上的把处于1,3位的叫α,ω对吗? 2.为什么丙二酸乙酯与1,3二溴丙烷反应成环而乙酰乙酸乙酯不呢? 3.甲基叔丁基酮与hi的醚溶液和hi的水 溶液作用有什么不同,前者机理是什么呢? 谢谢大家的回复!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遇到难题了------多级泵故障? 我始终认为是泵出现了内泄漏,流量大但出现了内泄漏!所以电流变大了,流量却达不到要求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邻硝基苯胺如何合成2-氨基-4-硝基苯并噻唑? 这里有一篇文献。不知你是否查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锅法"合成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的工艺研究 one-pot synthegic technology of 2-amino-4-methyl benzothiazole 以邻甲苯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直接合成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避免了通过合成n-邻甲苯基硫脲后冉合成产品的两个环节,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放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平均收率达到了88%. 作 者:刘元声 liu yuan-sheng 刊 名:安徽化工 英文刊名:anhui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9 35(3)查看更多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工艺? 走中试就是开始往工业化上面走了,至于能走多远只能看了,毕竟中试-示范装置-商业化装置,每一步都是困难重重的。 不过我了解过煤等离子体裂解中试情况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其中一套百吨级别中试装置,最长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50小时。 现在存在问题还比较多:1.中试过程中电气元件很多出了问题,很多元件都由于高电压导致报废。2. 电弧结焦。3.反应段的产物收率不稳定。查看更多
SY 6503-2016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 ...? sy 6503-2016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关于压力表弯与一次门的标准? 标准只是个参考,现实压力表弯用得最多的是10*1或14*2的,根据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管子大小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aspen模拟反应器? 可以作为反应器设计的依据,但要精确的话还需自己算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汽轮机凝汽器空抽区? 液相上面的区域,尽量在上查看更多
做分析的朋友们想跳槽吗? 都好有深度啊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尿素的水解塔需要钝化吗? 回复 1# 1025199692 看你的尿素浓度了,分析一下ni含量。建议还是在解析塔加一点空气,有利于防腐,也有利于解析塔压力稳定。查看更多
临氢状态是啥状态? 楼上 说的对,这个临氢状态,是指氢气参与的状态,这个太笼统了!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8-溴辛醇的合成路线? 有没有报过价格,和需求数量?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合成研发的逻辑性? 帖子显示楼主明显是从事有机合成药物仿制 研发 报批 和gmp认证多年的老师,而且也充分显示您在工作中的深沉思索 感悟以及想给后来人以方便高尚品德。读了这些我想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虽实验水平不会又很大提高但实验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将有很大变化的,我想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了。 回帖显示这些思想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能产生很强的共鸣。但对于那些新手来说有些东西是要靠经历和经验来形成的。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有一次我接手另一个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多月没做好的项目,指导他继续做,他的反应收率一直做不好,我在看了些文献并看了他的反应状况后,告诉他,加大加热,提高搅拌转速,结果收率一下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其实道理很简单,文献所提供的温度是溶剂沸点温度约接近200度,反应是液固多相反应,所以此反应进行有一定困难,当时他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回流太小,再加上搅拌慢,反应状况不好是很自然的。其实我觉得对于他而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很复杂,如果他能够使用仪器跟踪反应的话,很快可以知道是反应速度问题,然后看哪些因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过因为当时这个化合物是一个比较新的化合物,文献介绍很少,分析方法需自己建立,而且这化合物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都不是很好,研究分析条件很麻烦,再加上他也不是很重视分析,所以吃苦头是必然的,我发现,很多时候研发遇到困难主要是源于思想和行动的惰性,试想想,依照文献坐着等结果比忙着研究检测方法要舒服多了。” 很明显他经验不足,对此反应我认为“我们选溶剂加热作为反应的环境一个重要原因是起对温度的控制即其沸点或熔点正好符合试验要求” 还有对于那些从事这个行业很多年的老师来说,他们的实验作风已基本定型。我猜他们看到这些也只有相见恨晚之意了。 其实真正有用的是这些刚刚入行有一定试验经历的正处于过渡阶段的人及那些学无止境的。中国的化学实验教育无论在思维上还是能力上都没有过系统的培训,中国学生的实验能力都是在自己摸索学习中的来得。有的友好师兄带着提高很快有的就没那么幸运了。所以我想说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从基本做起:一个是思想一个是技术。 由于本人属刚刚入行见识浅薄还没有自己的思想,这里不谈了。 在技术上如楼主和几位高人所说实验关键是过程。无论实验成败,懂的了控制实验过程就会成竹在胸。对gmp我不了解只知道gmp认证很严格要看药品的所有生产过程的原料,仪器 操作和废物处理。楼主想把这些引入药品研发是个很好的想法。本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只只处在见到一些现象可以有一些想法的阶段还不能达到楼主所说“ 如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去考虑等一些普遍存在的东西程序化,就象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加料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无论是什么实验,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程序化考虑就是可行的,而一旦研发过程中出现异常,也可以很快找到原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的研究,应该比现在几乎处于完全自发的状态要好些吧。”所以希望楼主应出些专著来介绍这方面同时贯穿您的实验思想。 查看更多
来自话题:
塔内进料分布管开孔问题? 要计算的,跟管径大小有关,其次还要考虑流速查看更多
变换气(1.8MPa)栲胶脱硫问题(问题基本解决,请各位专 ...? 回复 76# jjyyjsw 一般是取经验值 你们的喷嘴是多大的 系统的悬浮硫高吗查看更多
气相淬冷法三胺工艺分析? 有分析方法吗?能给我发一份吗?我的邮箱是 xjg_1106 查看更多
关于甩头末端8字盲板还是阀门? 预留甩头最好加阀门,可以不停车直接施工。查看更多
简介
职业: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 - 工艺专业主任
学校:潍坊职业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地区:江西省
个人简介:生活是无聊的,是需要季节的陪伴。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