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saffron),又名藏红花,是一种多年生花卉,属于鸢尾科番红花属。它的药用部位是干燥的柱头,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西红花主要分布在南欧、伊朗等地,我国也有少量栽培。
西红花苷是西红花的提取物之一,也被称为西红花素或藏红花素。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类胡萝卜素,由西红花酸与龙胆二糖结合而成,包括西红花苷 I 和西红花苷 II,都属于二萜类。
近年来,西红花苷的研究在国内外逐渐深入,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抗肿瘤方面的研究非常广泛。
西红花苷可能通过多个靶点和途径发挥抗肿瘤的药理作用,例如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恶性增殖、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控制多药耐药性等。它在未来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研究表明,西红花苷在治疗神经性疾病和促进智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如提高记忆力、增强神经元活性、抗氧化应激等。
西红花苷在治疗脑梗和脑缺血等引起的脑部损伤方面也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西红花苷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实验发现,它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并提高血小板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西红花苷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
除了上述药理作用外,西红花苷还具有抗关节炎、抗氧化应激、抗焦虑、缓解脊髓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抗水肿以及减轻胃部病变等作用。
西红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和民族药的名贵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
西红花苷是从西红花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尤其在抗癌、抗氧化、抗血管疾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西红花苷还具有抗炎、利肝、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
然而,现代研究发现,西红花苷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在高温、强光照射、强酸强碱环境中失去活性。
为了提高西红花苷的稳定性和活性,现代工艺制成了片剂,例如市场上销售的西红花总苷片等中成药。
西红花总苷片采用了三层包装,第一层抽真空,第二、三层充氮气保护,并在冷库中冷藏于5℃以下,有效地避免了贮存过程中西红花总苷的降解。
来源:西红花总苷片
1.陈哲, 赵庆生, 秦雯,等. 藏红花素I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039(024):63-70.
2.付小梅, 王峥涛. 西红花苷-1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2(05):71-73.
科学研究已证明西红花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于心血管疾病、抗病毒、免疫调节也有疗效。西红花苷在西红花中含量较高,可达10%以上,但我国西红花资源较少,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难以实现产业化。然而我国栀子资源丰富,江西、四川、广西等地均有符合GAP要求的栀子种植基地。栀子中西红花苷含量约0.5-1.2%,水栀子和大花栀子的西红花苷含量较高,虽然栀子中西红花苷含量低于西红花,但栀子产量丰富,价格低廉,可满足规模化生产对资源的需求。
将栀子干果实粉碎,过10-120目筛,用蒸馏水或20-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料液比为1∶5-1∶50,提取次数1-4次,提取温度常温,超声功率3-100W/cm2,提取时间10-90min,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清液真空浓缩;水提液浓缩后经60%-80%醇沉,取滤液浓缩。
将得到的西红花苷浓缩液经过滤或离心,清液调节A440nm为500-3000,加0.5-4M碱溶液调节pH至12-14,20-50℃碱化0.5-12h,加酸溶液调节pH至4-6,离心得沉淀;或将清液加1-4M酸溶液调节pH至1-3,20-50℃水解1-12h,离心得沉淀,沉淀加蒸馏水洗涤2-4次,过滤或离心取沉淀,即得西红花酸粗品。
西红花酸是西红花苷的前体,同样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改善血浆中的氧扩散及消耗,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症,另有文献报道,西红花苷在体内以西红花酸吸收,并代谢成西红花酸葡萄糖醛酸。
[1] 赵兵,陈文浩,王玉春,王晓东. 一种从栀子中提取制备西红花酸的方法. [P] CN10122504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