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兔抗GSK3 BETA多克隆抗体? 兔抗GSK3 BETA多克隆抗体是通过合成人工修饰的人GSK-3β中的一段多肽作为抗原制备而成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用于常规的Western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本抗体可以识别总GSK-3β,并且可以检测内源性的GSK-3β。它与其他激酶没有交叉反应。 GSK-3是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GSK-3α和GSK-3β两个亚型。它最初被发现可以被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调节糖原合成酶的活性。 GSK-3β是PI3 kinase/Akt信号通路的下游蛋白,Akt可以通过磷酸化GSK-3α和GSK-3β来抑制它们的酶活性。这在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GSK-3β还参与调节Wnt信号通路、cyclin D1的蛋白降解和细胞内定位。它在能量代谢、体型发育和神经细胞发育中也起重要作用。 如何研究GSK3β和p38MAP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微管动力学、细胞运动和血管生成。研究发现,GSK3β在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p38MAPK是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家族的成员,对细胞运动和肿瘤侵袭转移具有调控功能。GSK3β的活性可以通过p38MAPK的磷酸化状态调节。 目前,关于GSK3β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较少,而p38MAPK可能通过磷酸化GSK3β来促进其失活。 参考文献 [1] Li R, Erdamar S, Dai H, et al. Cytoplasmic accumula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beta 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Anticancer Research. 2009. [2] Pan Qil, Chen Fuchun. The Expressions of GSK3P and COX-2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2007. [3] Lau KF, Miller CC, Anderton BH, et 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in human tissues.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1999. [4] Hughes K, Nikolakaki E, Plyte S, et al. Modulation of the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family by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EMBO Journal. 1993. [5] 安淑香. GSK3β和p38MAP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中国医科大学, 2010.查看更多
苄氧基碳酰氯的制备与应用? 苄氧基碳酰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可在实验室中通过苄醇与光气在甲苯中反应制备。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性,常用于水、CH2Cl2、THF、乙醚或者甲苯等有机溶剂中。 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苄氧基碳酰氯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建议在通风橱中操作和使用。 苄氧基碳酰氯是一种优秀的氨基和羟基保护基,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它可以与胺、醇、酚在碱性试剂存在下发生酰化反应,并可在多种条件下进行去保护基反应。 苄氧基碳酰氯与胺的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常用的缚酸剂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对于芳香族胺和脂肪族胺的反应,反应活性没有太大差异,一般可以得到满意的产率。但当反应底物为α-氨基酸时,需要注意避免烯醇化反应的发生。 苄氧基碳酰氯与醇或者酚的反应一般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常用的缚酸剂为三乙胺或者吡啶。对于位阻较大的醇,需要使用NaH作为碱性试剂。 在Pd/C加氢的条件下,苄氧基碳酰胺可以在室温下发生去保护作用。通过加入乙二胺来降低Pd/C催化剂的反应性,苄氧基碳酰胺可以在加氢条件下不受到影响。这一条件可以实现在苄氧碳酸酯存在下选择性地还原硝基和双键。 与功能类似的保护基DIBOC和Fmoc相比,苄氧碳酰胺化合物还可以在还原的条件下直接生成N-甲基化合物。选择适当的底物,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合成步骤和提高合成效率。 参考文献 1. Farthing, A. C. J. Chem. Soc., 1950, 3213. 2. 综述文献见:Krzysztof, J.; Philip, K.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2001, 2109. 3. Senter, P. D.; Pearce W. E.; Greenfield, R. S. J. Org. Chem., 1990, 55, 2975. 4. Boutin, R. H.; Rapoport, R. H. J. Org. Chem., 1986, 51, 5320. 5. Jones, G. B.; Moody, C. J. J. Chem. Soc., 1989, 2455. 6. Kruse, C. H.; Holden, K. G. J. Org. Chem., 1985, 50, 2792. 7. Bobek, M.; Bloch, A.; Kuhar, S. Tetrahedron Lett., 1973, 3493. 8. Sutherland, J. K.; Watkins, W. J. Chem. Commun., 1989, 1386. 9. Hattori, K.; Sajiki, H.; Hirota, K. Tetrahedron, 2000, 56, 8433. 10. Lida, H.; Yamazaki, N.; Kibayashi, C. J. Org. Chem., 1987, 52, 1956. 本文转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等编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