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版块
热门版块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通用分类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化药
问题1w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材料科学
问题1w
日用化工
问题2k
精细化工
问题1k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细胞及分子
问题4k
微生物
问题2k
动植物
问题609
化药
问题1w
中药
问题244
生物医药
问题222
回答
问题
待回答
文章
视频
登录
加入盖德
前任
影响力
0.00
经验值
0.00
粉丝
14
设备工程师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他的提问 2317
他的回答 13809
关于分析频次问题,求指教。?
4小时一次是常规分析,对于比较重要的分析2小时一次。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粗甲醇预精馏塔和精馏塔如何确定板数和进料板?
我觉得用shortcut是可行的,定义需要分离的轻重关键组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请教空分施工建设期的问题?
好像主要取决于进口设备的采购时间,一般要22个月,包括制造,海运 陆运等。然后安装调试 时间总共也要8个月左右,所以好像最短也要30个月吧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氢气压缩机空运转?
氢气系统不允许负压,这一点相当重要,所以空运转压缩机内必须有氮气,防止出负压入口就必须有压力显示,可以加回流管道于阀门后,最好是在阀门后加一个压力传感器最为稳妥。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求教精馏塔进料温度问题?
进料温度不是特别重要,无非就是牵扯到气液负荷的大小,通过蒸汽加入量及时调整各温区的温度,不用改变加料口的位置。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消防水罐冬天如何防冻?
我们厂消防水罐没有特别处理,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内部水温相对比较高,不会结冰. 山东沿海环境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变脱效率?
变脱塔的填料高度可以少装一些,即能达到脱硫效果即可,填料过多就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溶液ph低,再生效果差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在CAD图中如何输入特殊字符?
特别注意特殊符号是cad形文件另外定义的输入时字型要匹配,不然就会显示成问号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工艺技术
,
循环水 浓缩倍数 测定方法?
手头有一份关于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论文,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指标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水处理药剂的效能,提高水质管理水平,增加 经济 效益,对本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数据进行了现场调查, 分析 了不同浓缩倍数检测 方法 的可行性、实用性,并对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合理的范围。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 浓缩倍数 检测方法 控制指标 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的倍率(以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它是衡量水质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可是浓缩倍数过高,水的结垢倾向会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会增加,水处理药剂会失效,不利于微生物的控制,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指标。 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由于各厂补充水水质及循环水运行情况的差异,不同方法测出的结果都不同,所以对不同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1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 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时,浓缩倍数的检测一般是根据循环水中某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与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之比来 计算 的。即: k=c循/c补(1) 式中 c循--循环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 c补--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 但对于用来检测浓缩倍数的某一组分,要求不受运行中其他条件如加热、投加水处理剂、沉积、结垢等情况的干扰。因此,一般选用的组分有cl-、ca2+、sio2、k+和电导率等。 1.1 cl-、ca2+法 虽然cl-的测定比较简单,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既不挥发也不沉淀,但我厂因常用cl2或naclo、洁尔灭等药剂来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及粘泥,这样会引入额外的cl-,用该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高;同时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结垢,尤其在高浓缩倍数时更为明显,故用ca2+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低。 1.2 电导率法 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从 理论 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l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事实上,我厂于1996年3-7月用电导率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作基准的补充水--长江水的电导率是波动不稳的,其波动范围为154~291 μs/cm;循环水的电导率也是波动不稳的,一循、三循波动范围分别为330~613 μs/cm、308~618 μs/cm。因此,当循环水的电导率较高、补充水的电导率也较高时,得出的k值还是不高;当循环水电导率不高而补充水电导率较低时,k值也会高。 1.3 sio2法 由于我厂循环水系统未投用硅酸盐系列水处理剂,因此原来一直沿用该法。用该法检测时,循环水浓缩倍数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且严重失真的现象:用以前沿用的室内新鲜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倍数普遍偏高,一循曾高达8.5;后改用装置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倍数又普遍偏低,有时甚至出现<1的情况。 1.4 k+法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水系统中k+来源较少,一般在某个阶段内k+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土壤、地面水等外界环境的 影响 而有一定的变化。k+的溶解度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从水中析出,故用k+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k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 为此,进行了如下考察。 ① 现场检测结果的考察,见表1。 表1 1995年4——7月k + 法规场数据 采样日期补充水k+含量(mg/l)一循k+含量(mg/l)浓缩倍数4月1日1.253.402.724月5日1.253.650.924月10日1.404.403.144月15日1.604.702.944月20日1.504.803.204月27日1.453.302.235月15日1.383.102.255月19日1.453.402.345月23日1.403.702.645月27日1.453.002.075月31日1.502.601.736月4日1.393.392.446月12日1.303.702.316月18日1.523.652.407月3日1.123.102.777月9日1.583.222.047月15日1.102.352.147月18日1.353.502.59 从表1可以看出,补充水k+的变化不大,其变化范围为1.10~1.60 mg/l;一循水k+的变化范围为2.35~4.80 mg/l。 同样以一循为例,将一循数据分成两段(4—5月/6—7月)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两段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用k+法测出的结果是可靠的。 ② 方法精密度的考察,其结果见表2。 表2 k+标液及样品的重复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八次重复检测结果k+(mg/l)平均结果x(mg/l)标准偏差s变异系数s/x(%)标液6mg/l5.88 5.825.94 6.125.94 5.885.82 6.125.940.122.02装置补充水*1.98 1.981.92 2.041.92 1.981.92 1.921.960.0452.30一循水样3.66 3.603.72 3.843.66 3.723.90 3.603.710.112.96三循水样5.64 5.705.58 5.465.58 5.405.34 5.705.550.142.52注 *该装置补充水中k+浓度数据为1999年11月8日所测。 从表2可见:该方法精密度高,其变异系数<3%。 ③ 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对照见表3。 表3 1996年3-5 月浓缩倍数的对照分析结果(k+法) 采样日期 研究 室测得k值供水室测得k值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平均值×100%一循三循一循三循一循三循一循三循3月18日2.252.332.212.260.040.071.83.03月12日2.162.202.162.100.00.100.04.53月25日1.972.571.922.550.050.022.60.84月1日1.852.851.852.650.00.200.07.34月8日2.263.262.193.170.070.093.22.84月16日2.123.041.932.790.190.259.48.64月22日2.043.142.063.160.020.021.00.64月29日2.622.212.752.230.130.024.80.95月6日2.422.122.402.080.020.040.81.95月13日2.31停工2.19停工0.12停工5.3停工5月27日2.48停工2.36停工0.12停工5.0停工注 该对照结果为不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同一天的不同样品用不同仪器进行分析的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现场 应用 情况也较好,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与平均值之比值≤9.4%。 由此可见,用k+法测出的k值误差较小,可作为循环水系统的实际k值。 2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 一般浓缩倍数低,耗水量就大,排污量也大;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但浓缩倍数过高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从而使结垢、腐蚀控制的难度变大,使水处理药剂(如聚磷酸盐)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循环冷却水的k值并不是愈高愈好。 我厂现有四套循环水系统,其中一循最大,故以一循为例加以说明。一循系统容量为1.2×104m3/h,循环水量r为1.1×104m3/h,根据: m补水量=[k·α/(k-1+α)]×r d排水量=[α/(k-1+α)]×r α=△t/600 式中 δt--我厂循环水进出口水温之差(≈8 ℃) k--循环水系统的k α--蒸发因子 据此可 计算 出α=0.013和k=1~10时系统所需补水量m、排污量d、(m/r)%、(d/r)%及节水率(δm/r)/δk,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一循在不同k下冷却水系统的参数计算值 项目浓缩倍数k1.02.03.04.05.06.07.08.09.010.0d(m3)11000141.271.047.535.628.523.820.417.815.9m(m3)11000282.3213.1189.8178.2171.2166.5163.1160.6158.7d/r(%)1001.280.650.430.320.260.220.190.160.14m/r(%)1002.571.941.731.621.561.511.481.461.44(△m/r)/△k(%)97.40.630.210.110.060.040.030.020.02 从表4可以看出: ① 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d都不断减少。因此,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可以节约水资源。 ② 每提高一个浓缩倍数单位所降低的补充水量的百分比[(δm/r)/δk]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在低浓缩倍数时,提高k值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但当k提高到4.0以上时再进一步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就不太明显了,如一循由4.0提高到5.0时,节水量仅占循环水量的0.11%,因此我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0~4.0为好。 3 结论 ① 我厂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采用cl-、ca2+、sio2和电导率等法误差较大。 ② 数理统计结果及现场 应用 情况表明用k+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 ③ 我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0~4.0为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锌精矿制酸净化(干法部分)的电收尘?
如果矿的粒度不是太细的话,三个电场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如果矿的粒度很细,要保证生产的顺利,工艺指标很要的话,四个电场好些,就是投资稍微大点,但对生产的稳定和工艺指标的合格很有好处,建议采用四个电场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如何看待国家对煤化工产业的限制?
不敢苟同楼上的意见,煤制油、烯烃、二甲醚、甲烷气这样的也是换汤不换药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在FCC装置上增加丙烯产量的助剂是不是必须用?
回复 1# lwd1104 很明显不是啊,如果你要的产品不是丙烯的话,那就没有必要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测LSV时靠近0电位的基线不平。?
在n2下扫cv,然后用lsv的图扣除cv的图,基线就归零了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设备
,
泵为什么要规定最大吸入口压力?
能否提供上下文背景拿来讨论,而且你的资料是英文的,感觉(maximum suction pressure)翻译成最大吸入口压力并不确切,你看得是api 610吗?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98%的硝酸管道用钢衬玻璃材质能行吗?
钢衬玻璃的效果肯定没衬四氟好的!衬氟的管道设备不仅使用性能好,使用的寿命也很长 基本上都在10年左右的!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化学学科
,
有机物如何脱盐?
同意超版,用适当的有机溶剂萃取或重结晶!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一个化工项目采用EPC总承包,在落实承包商后,技术附件 ...?
我感觉你的程序有点乱,应该先谈技术附件,组建项目组,对技术附件进行消化吸收,包含内容可以从论坛内查找,技术附件签订后,寻找epc总承包,可以招标形式选取!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每日翻译 英译中 12.1?
回复 5# chengle80 有点意思 不过还是看看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项目工期和质量?
的确是一个比较难办的事情,需要大家相互理解和沟通!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被氯气熏到,喝什么?!?
我们是喝白糖水,还有就是吃那种奶油雪糕效果也挺好
查看更多
0条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下一页
简介
职业: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 设备工程师
学校:广东工业大学 - 自动化学院
地区:广东省
个人简介: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拔拔萝卜。
查看更多
喜爱的版块
返回首页
工艺技术
问题13w
化药
问题1w
生物医学工程
问题7k
中药
问题244
其他
问题137
仪器设备
问题12w
安全环保
问题4w
化学学科
问题13w
个人简介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拔拔萝卜。
已连续签到
天,累积获取
个能量值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马上签到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黄姜粉末属于爆炸性粉尘吗?.请盖德化工网盖德问答的高手、专家们帮忙看下
确定
取消
登录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盖德问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
天,这
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天
我已了解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欢迎加入化工知识社区盖德问答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类别: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选择类别
选择分类
化学
生物学
药学
其它
选择二级分类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
,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