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蜡笔.小新.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8
油库操作员
日本住友电工研发多孔铝 电动车电池容量增三倍? http://club.battery.com.cn/forum ... -fromuid-44219.html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5人已关注
未开封的浓硫酸出现黑色悬浮物还能用来配制硫酸-硫酸银溶液么? 如题。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异质结 I-V曲线? I-V曲线在第一象限内曲线一会上一会下是什么原因呢?能看出什么问题吗?这样能算出光电转化效率吗?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16人已关注
磁力轴承隔离器和迷宫式轴承隔离器? 磁力轴承 隔离器 :采用磁力补偿系统使端面贴合非常紧密,做到宏观零泄漏。可有效阻挡外部物质入侵,真正的轴承保护器。 迷宫轴承隔离器:API非接触型密封,对防止 润滑油 流失并无多大改善,仅仅起到一点阻止污染进入的作用,无法做到防止轴承腔呼吸的功能。 泄漏量相对大,需要做回收。易吸入外部湿气、灰粉等,影响腔内轴承、齿轮工作寿命。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19人已关注
做电化学交流阻抗,工作电极周围出现气泡,怎么回事啊? 小弟做电化学交流阻抗,工作电极是裸玻碳电极,设置电位是开路电位,刚开始时没有气泡,后来电极周围就出现气泡,怎么回事啊?下面是拍的照片:?还有就是做出来的EIS图和拟合曲线,效果还是蛮好的,见下图:?请各位大神帮忙分析分析,小弟在此感激不尽!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7人已关注
利用aspen模拟蒸馏曲线? 老板最近跟公司合作,让我画一条 混合物 蒸馏曲线,但是我本科物理的,完全是小白。蒸馏曲线就是横坐标volume vaporized,纵坐标温度。请问软件能否理论计算这个曲线。比如现在的混合物一个是decane 另一个tetradecane。求大神们指点一下,已经做了好几天了,做不出来。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9人已关注
阻抗图能不能画误差棒? 论文投稿后审稿人给了下面这个审稿意见,问了朋友,说应该是要画误差棒。但是我不太清楚阻抗图要怎么画误差棒,因为多次实验测得的多组阻抗图,它们每个点的X值和Y值都是不确定的。这种情况下误差棒怎么画?请大神指教!The authors should add the uncertainties of each data point for the plots of Figs. 7 and Figs. 8。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拉曼,红外求教? 有人说,拉曼和红外是互补的。“测了拉曼,红外就可以不测了,除非样品中含有对称中心对称元素就需要两者都测定”,这样认为对吗?我现在测了拉曼,发现在1600处出峰了,红外也测了,发现在1600附近也出峰了,这能说它们所对应的是同一种官能团吗?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6人已关注
葡萄糖分子量多少? 我在网上查了,是一百八十多。可是老师说分子量是162,有哪位大侠知道它的分子式和分子量?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6人已关注
介孔材料 ICP 表征? 请问一下大家,我做的 催化剂 是在介孔材料上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在骨架上交换了银离子,现在想以 ICP 测试一下交换量。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在 氢氧化 钠中生成了氢氧化银沉淀,而且在加硝酸还是无法溶解,硝酸和氢氟酸都对银离子溶解效果不好,请问一下大家有没有做过类似表征的,有没有办法使 分子筛 溶解同时银离子也可以溶解的办法,谢谢!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15人已关注
有没有谁知道哪里有卖恒阻放电柜的?急急急急急急急!!!!? 有没有谁知道哪里有卖恒阻放电柜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8人已关注
请问对应用于不锈钢中的氧化铬有什么要求? 我的意思是不能含哪些 杂质 ,或者某些物质的含量不能高于多少等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12人已关注
硕大的金属镓单晶体? 镓是一种稀散金属,熔点很低,只有29.76℃,固态 金属镓 在手心中放一会即可融化。当液态镓凝固时就有可能生长成晶体。以前只是零散的做点小的镓晶体玩玩,这次培养了一块大一点的。这块硕大的镓晶体是用99.999%(5N)的金属镓培养出来的,重135.38克,因为熔点太低,在我拍摄视频的时候它在我手中已经开始有熔化的迹象了,所以拍完视频赶紧放到冰箱中保存。 可以去我的个人贴吧交流哈http://tieba.baidu.com/f?kw=a%DA%A4%C1%E9&fr=index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wMjY4MTI4.html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制备硫酸,硝酸,盐酸,磷酸,? 硫酸 这种酸过去是从绿矾(铁的硫酸盐)蒸馏得到的。 现在一般是通过燃烧硫,在铅室(普通试验可用试管)中与一部硝石(硝酸钾??从硫的重量的1/8到1/20)混合,铅室底部覆盖着水,硫酸生成后便滴落到水中,当这种水含有足够的酸时,将它放出来,沙浴蒸发掉酸的较弱部分,硫酸就制备好了。 硝酸 把两份重量的硝石(硝酸钾)与一分重量的 浓硫酸 在气瓶里混合加热, 混合物 即变成液体,并很快沸腾,这时有黄色液体从气瓶里流出,此液体就是硝酸。 盐酸 将一些食盐加在气瓶中,再加上相等重量的浓硫酸,略微加热,即有气体出来,被水吸收后形成盐酸。 磷酸 把一小片磷放在有热硝酸的瓶中,立即强烈发生气泡,磷逐渐消失转换成磷酸,和剩下的硝酸混在一起,。然后再投入一片磷,直至硝酸几乎全部分解后,将剩下的液体慢慢增高温度把硝酸赶去,剩下的就是磷酸和水的混合物,赶去水就是液态磷酸,冷却后呈玻璃状。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原创] 小问题,大思考——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小问题,大思考——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幼时,初识字,家中有一本旧的《中学生手册》,胡乱拿来翻读,其中有化学部分,囫囵吞枣记住几句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也有此反应,但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转眼到初三,真正开始上化学课了,顿时被化学实验所吸引。一日,老师在课堂上讲道:“三瓶无色气体,其中一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这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本人当时年少轻狂,不懂尊重老师,在下面随口一句:“不对!二氧化硫也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老师一愣,不过反应很快,立即说道:“三瓶无色无味气体,听清楚没有!” 我当时就不说话了。 过了若干天,班主任对我家长说道:“化学老师告诉我,你家小孩竟然在课堂上说了个高中化学知识!” 老师竟然间接承认我说的是对的(当时的师生关系比现在纯净得多),我自认得意,于是“二氧化硫也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命题似乎已经定论正确。 不料到了高中,另一位化学老师(这位老师在当时公认相当有水平)在课堂上问大家:“二氧化硫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吗?” 同学们,包括我本人,几乎异口同声回答道:“可以!” 老师摇摇头,说道:“我们做过实验,不行,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硫不见变浑浊,滴加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也不见变浑浊。” 接着,老师又提醒道:“查一下亚硫酸钙的溶解度,变浑浊很难(意思是指亚硫酸钙溶解度比碳酸钙大)。” 但老师并未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到底二氧化硫能否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我脑海中留下一个印象很深的疑问。 大学毕业后,工作后,偶尔看到一些书籍和论文,有提到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大部分参考文献的结论是:不能(或者不容易)看到变浑浊,原因可能有亚硫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大,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二氧化碳,亚硫酸的酸性远强于碳酸导致沉淀迅速被过量二氧化硫溶解等。 后来又看到一些较新的参考文献,说明经实验证明,只要控制好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的量,控制通入速率,或者使用较大量(数百ml以上)的澄清石灰水,是能看到先变浑浊又澄清现象的。 究竟如何,还是通过实验来证实吧,于是笔者筹划了一个实验。 买回一瓶纯净水,倒出约50ml,向瓶中剩下的纯净水中投入2g—3g 试剂级氢氧化钙 (熟石灰),拧紧瓶盖,充分摇动,然后静置24h以上,待上层液体完全澄清,即为制备好的澄清石灰水。 取少量制备好的澄清石灰水,用二氧化碳检验,可见明显的变浑浊现象。在一只250ml的锥形瓶中注入约250ml制备好的澄清石灰水。 取φ25mm×200mm的大具支试管一支,装入 焦亚硫酸钠 (Na2S2O5)或者亚硫酸氢钠(NaHSO3)粉末4g—5g,具支试管上口用插有30ml分液漏斗的单孔塞塞紧,支管连接一根直角玻璃管,插入锥形瓶盛装的澄清石灰水中,将具支试管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分液漏斗中装入3mol/L硫酸氢钠(NaHSO4)溶液约30ml。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小心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硫酸氢钠溶液滴加到焦亚硫酸钠粉末上,反应立即开始,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Na2S2O5 + 2NaHSO4 = 2Na2SO4 + H2O + 2SO2↑ 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开始看不到溶液中有明显反应现象。相比之下,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几乎立即可以看到溶液中出现烟云状的碳酸钙沉淀。 继续缓慢滴加硫酸氢钠溶液,并略微摇晃锥形瓶,片刻后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少量颗粒状悬浮物。 随着二氧化硫的继续通入,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开始出现明显的变浑浊现象,随后浑浊程度迅速增大,浑浊程度不亚于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很显然,下列反应基本是可信的: Ca(OH)2 + SO2 = CaSO3↓ + H2O 很快还出现了明显的沉淀物下沉现象,白色沉淀物逐渐向锥形瓶底部聚集。 继续滴加硫酸氢钠溶液以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硫,如果硫酸氢钠溶液已经接近滴加完,可向分液漏斗中再补加少量硫酸氢钠溶液。过量的二氧化硫继续通入液体,并不时略微摇晃锥形瓶,浑浊的液体逐渐重新澄清,聚集在锥形瓶底部的白色沉淀物也逐渐溶解。 CaSO3 + H2O + SO2 = Ca(HSO3)2 待焦亚硫酸钠粉末完全溶解后,二氧化硫气体基本不再产生,此时锥形瓶中的液体已基本澄清,但锥形瓶底部仍然残留有少量白色沉淀物。 实验证实:澄清石灰水用量较大的情况下,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能看到溶液先变浑浊,又重新变澄清。 但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还是有明显不同,值得思考: 1、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相比,出现沉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亚硫酸钙(CaSO3)的溶解度确实比碳酸钙(CaCO3)大,这对于沉淀析出是不利的。 但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二氧化碳,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也远大于碳酸,二氧化硫向溶液中提供亚硫酸根离子的能力,比二氧化碳向溶液中提供碳酸根离子的能力要强得多,这对于生成沉淀又是有利的。 亚硫酸的酸性远强于碳酸,对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亚硫酸氢钙或者碳酸氢钙)重新溶解是有利的,这对于沉淀析出还是不利的。 2、相对碳酸钙,亚硫酸钙沉淀析出过程的动力学问题。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相当灵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几乎立即可以看到溶液中出现烟云状沉淀。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却不太灵敏,一开始看不到溶液中有明显反应现象,片刻后先出现少量颗粒状悬浮物,过一段时间后溶液才明显变浑浊。 这一现象对比可以说明,不仅亚硫酸钙溶解度比碳酸钙大,亚硫酸钙沉淀的析出要比碳酸钙慢得多,也就是从沉淀析出过程动力学的角度考虑,亚硫酸钙沉淀的析出速率较低。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亚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大有关,但也可能与沉淀结晶的晶形等因素有关,亚硫酸钙沉淀很快就会出现明显的沉淀物下沉现象,基本可以说明沉淀结晶粗大容易下沉。 从以上思考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如果像检验二氧化碳一样,将二氧化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一般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仅几ml),由于亚硫酸钙沉淀析出较慢,可能等不到亚硫酸钙沉淀析出,高溶解度的二氧化硫已经明显过量,生成的中强酸亚硫酸早已将亚硫酸钙转化为亚硫酸氢钙,因此就不容易看到溶液变浑浊了。 但如果将二氧化硫通入较大量的澄清石灰水,只要保证在亚硫酸钙沉淀明显析出前,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反应掉,或者二氧化硫没有明显过量,则亚硫酸钙沉淀一旦析出,现象反而比二氧化碳明显,除了可以看到不亚于二氧化碳的浑浊现象之外,还能看到沉淀物明显下沉,聚集到容器底部。 以上的思考和初步结论还是十分粗略的,要想较精确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从气体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热力学角度,以及气体溶解速率、电离速率、沉淀析出速率等动力学角度,甚至包括沉淀结晶晶形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计算,才能得出尽量接近实验实际现象的较精确解释。 小问题可能引出大思考,小的实验现象可能引出一个复杂的科研方向,这也许就是化学——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带给我们的深层乐趣吧。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20人已关注
吸酸量具体怎么影响铅酸蓄电池性能的? 请教一个问题:吸酸量具体怎么影响铅酸 蓄电池 性能的?谢谢!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一氧化二氮的反应性? 1、一氧化二氮在 浓硫酸 (98%)中是否有溶解? 2、一氧化二氮在浓硫酸中在合适的温度下是否会与硝酸反应,反应体系中有二 氧化硫 ????各位大神,求解!!!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11人已关注
普通酸性镀铜电镀液? 本帖最后由 ne555 于 2014-2-23 22:13 编辑 想要用电热丝做个低电阻,电流比较大的电阻器。可是吧,电热丝的材料是一点锡都不挂,只能考虑镀铜,而且以后可以试试在铝合金上镀铜,方便用焊锡焊接。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先说配方(括号前的是标准配方,括号内的是镀液中所含物质允许的变化范围) CuSO4·5H2O??????????????200(180~220)g/L H2SO4???????????????????????????? 60(40~90)g/L Cl-??????????????????????????????70(40~120)mg/L 由于是普通酸性镀铜,就没有光亮剂了,而且相信绝大多数人不容易买到少量的 平时用量不大,这次只配了100mL 称量出20g 五水硫酸铜 加入6g硫酸,由于是86%(坑啊[s:11][s:15]),所以需要3.9mL 加入几十毫升水,,在加入几滴共含氯离子70mg的稀盐酸 加水至100mL(混合物总体积)(测了一下,烧杯的刻度线相当准) 放在电炉上加热,加快溶解(热胀冷缩的缘故,体积超过了100mL) 冷却后装瓶贴标签(药瓶的刻度线也挺准的) 使用时温度控制在常温就行(20~40℃) 阴极电流密度??????????3~5A/dm2 阳极电流密度???? 0.5~2.5A/dm2 相信大多数人没有磷铜电极,所以用普通电解铜就行了 每升镀液中的电流最大为0.5A(工作电流过大时,阳极易钝化,槽液电阻大,镀件光亮不均匀,光亮度差。) 阳、阴极面积比?? 1:1-3 电压??2V?? 范围(1-4V) 镀液中各成分作用 1、硫酸铜:在镀液中提供铜离子。铜离子含量低,容量在高电流密度区造成烧焦现象及出光慢,铜离子过高时,硫酸铜有可能结晶析出。 2、硫酸:在镀液中起到防止铜盐的水解,提高镀液导电能力和阴极极化作用。硫酸含量低时,槽电压会升高,易烧焦;硫酸含量太多时,阳极易钝化,槽电压会升高,槽下部镀不亮,上部易烧焦。 3、氯离子:在镀液中起催化作用。氯离子含量过低,镀层容易在高中电流区出现条纹,在低电流区有雾状沉积;氯离子含量过高时,光亮度及填平度减弱,在阳极上形成氯化铜,引起阳极钝化,槽电压会升高。 下面是反应原理 阴极反应: 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硫盐镀铜的阴极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即: Cu2+ + e ===Cu+???? ……(a)????????????Cu+ + e ===Cu?? ……(b) 其中式(b)进行得很快,式(a)进行较慢。但也不是绝对的,阴极极化较大时,式(a)进行较慢,控制了整个阴极的进行速度。当阴极极化较小时,式(a)加快,式(b)速度变得缓慢了,那么式(b)控制了整个阴极反应的进行。 阳极反应 在电解液中阳极处于正常溶解时,生成Cu2+,反应式如下: Cu — 2e === Cu2+ 当阳极不完全氧化时,可能产生一价铜离子,进而在阳极表面形成 氧化亚铜 ,反应式如下: Cu — e ===Cu+ 2Cu+ + 〔O〕===Cu2O ↓ 氧化亚铜是“铜粉”的一种,对镀层很不利,应尽量防止。同时,Cu+的积累会导致歧化反应,产生铜粉。反应式如下: 2Cu+ === Cu↓ + Cu2+ 使用磷铜作为阳极就是减少铜粉生成 个人感觉,家庭中使用时在镀液中加入极少量的 过氧化氢 可能会减少铜粉生成 下面是实际电镀 镀件是膨胀螺丝的套管 先是热碱溶液除油 稀硫酸除去氧化膜(不能用稀盐酸,那会引起镀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 一切准备就绪(无视下面打印的8050的参数) (稍微试验下,电极面积及形状就不管了) 电镀 完成后 电流密度有点大,有点毛糙,不过强度还不错。 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18人已关注
碳点的Zeta电位? 这个图是我测的碳点的Zeta电位,为什么那个比较大的峰有一个鼓包,还有就是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峰,希望大家能够指导指导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求帮忙分析下红外谱图? 求助大神,帮我瞧瞧这红外图大概有那些官能团QQ图片20131130102411.jpg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0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寰球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油库操作员
学校:滨州学院 - 自动化系
地区:云南省
个人简介:好无聊,其实好想写写暑假作业什么的,可我就是没有。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