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救赎.
影响力0.00
经验值0.00
粉丝12
机修
阀门打压的单位需要什么资质,施工单位能自行打压吗? 阀门打压的单位需要什么资质,施工单位能自行打压吗?报告怎么出?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经典电影台词精选(ZZ)?   NO.1 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   NO.2 The Lion King 狮子王   NO.3 Gone with The Wind 飘   NO.4 TITANIC 泰坦尼克号   NO.5 Sleepless in Seattle 西雅图不眠夜   NO.6 功夫   NO.7 Ghost VS. Love Story   NO.8 大话西游   NO.9 喜剧之王   NO.10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   NO.11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赎   NO.12 Meet Joe Black 情约今生 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关于管道应力分析专区? 我早就看到咱们有个招聘管道应力分析专区的斑竹的帖子了,但是为什么应力分析专区还没有成立呢?什么时间会成立啊。还有就是我也想当一个技术讨论者之类的,和大家探讨管道应力分析的问题,不知道要怎么申请才好。查看更多 1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有用ASPEN做供应链管理的朋友没有? 有用ASPEN做供应链管理的朋友没有,我以前看到过,但是时间久了,在V7里面找不到在那里?请知道的朋友帮忙指导一下。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设备布置的安全间距?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3章中表3.1和这个是一样的,这个好像没有具体的规范。查看更多 6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RS485是否可以热插拔? 最近调试时遇到一个问题,设备运行,通讯不通,不能停设备,还要进行 测试 。原来记得RS485不能进行热插拔,现在听不少人说可以,是不是设计改进了,还是原来就可以热插拔,问问熟悉的,能否给个权威点的答案,不要是试试,没烧就可以呀。。哈哈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催化装置油浆、催化剂、烟气一般都有哪些地方使用特殊材 ...? 催化装置油浆、 催化剂 、烟气哪些地方要使用特殊材质阀门(比如高温耐磨或者带衬里的)?最好有材质的型号、厂家。阀门的工况和使用寿命等情况。谢谢! 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换热器Ω环密封结构在设计计算? 汽 柴油 加氢精制装置反应进出料 换热器 Ω环密封结构在设计计算时,密封比压y、垫片系数m能否取0?法兰密封面型式、垫片内外径如何选取或计算?查看更多 3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制冷系统中工作压力低于2MPa、温度在150~-20℃范围内、 输送介质为制冷剂和润滑油的管道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所采用的管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成质 量鉴定文件。 2.1.2 制冷系统的各类阀件必须采用专用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 2.1.3 无缝钢管内外表面应无显著腐蚀、无裂纹、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缺陷。 2.1.4 铜管内外壁均应光洁、无疵孔、裂缝、结疤、层裂或气池等缺陷。 2.1.5 施工机具:卷扬机、 空气压缩机 、真空泵、砂轮切割机、手砂轮、压 力工作台、倒链、台钻、电锤、坡口机、铜管板边器、手锯、套丝板、管钳子、套 筒扳手、梅花扳手、活板子、水平尺、铁锤、电气焊设备等。 2.1.6 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角尺、半导体测温计、 形压力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设计图纸、技术文件齐全,制冷工艺及施工程序清楚。 2.2.2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室内装修基本完成,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安 装找正完毕,管道穿过结构部位的孔洞已配合预留,尺寸正确。预埋件设置恰当, 符合制冷管道施工要求。 2.2.3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材料送至现场。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预检 → 施工准备 → 管道等安装 → 系统吹污 → 系统气密性试验 → 系统抽真空 → 管道防腐 → 系统充制冷剂 → 检验 3.2 施工准备 3.2.1 认真熟悉图纸、技术资料,搞清工艺流程、施工程序及技术质量要求。 3.2.2 按施工图所示管道位置、你高、测量放线、查找出支吊架预埋铁件。 3.2.3 制冷系统的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 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清洗和严密性试验。 3.2.4 制冷剂和润滑油系统的管子、管件应将内外壁铁锈及污物清除干净, 除完锈的管子应将管口封闭,并保持内外壁干燥。 3.2.5 按照设计规定,预制加工支吊管架、须保温的管道、支架与管子接触 处应用经防腐处理的土垫隔热。木垫厚度应与保温层厚度相同。支吊架型式间距见 表4-36。 制冷管道支吊架间距表 表4- 36 管径 (mm) < 2.5 45 2.5 57 3.5 76 3.5 89 3.5 108 4 133 4 159 4.5 219 6 > 377 7 管道、吊架最大间距 (m) 1.0 1.5 2.0 2.5 3 4 5 6.5 3.3 制冷系统管道、阀门、仪表安装。 3.3.1 管道安装: 3.3.1.1 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如设计无明确规定应满足表4-37要求。 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波向 表4- 37 管 道 名 称 坡 度 方 向 坡 度 分油器至冷凝器相连接的排气管水平管段 坡向冷凝器 3~5/1000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出液管的水平管段 坡向贮液器 3~5/1000 液体分配站至蒸发器 [排管] 的供液管水平管段 坡向蒸发器 1~3/1000 蒸发器 [排管] 至气体分配站的回气管水平管段 坡向蒸发器 1~3/1000 氟利昂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坡向压缩机 坡向油分离器 4~5/10 00 1~2/1000 氨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坡向低压桶 坡向 氨油分离器 ≥3/1000 凝结水管的水平 坡向排水器 ≥8/1000 3.3.1.2 制冷系统的液体管安装不应有局部向上凸起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 气囊。气体管不应有局部向下凹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液囊。 3.3.1.3 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干管引出 支管,应从干管上部或侧面接出。 3.3.1.4 管道成三通连接时,应将支管按制冷剂流向弯成弧形再行焊接(图4 -37a),当支管与干管直径相同且管道内径小于50mm时,则需在干管的连接部位换 上大一号管径的管段,再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图4-37b)。 3.3.1.5 不同管径的管子直线焊接时,应采用同心异径管(图 4-37c)。 图4-37 3.3.1.6 紫铜管连接宜采用承插口焊接,或套管式焊接,承口的扩口深度不 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图4-38)。 3.3.1.7 紫铜管切口表面 应平齐,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3.3.1.8 紫铜管煨弯可用热弯或冷弯,椭圆率不应大于8%。 3.3.2 阀门安 装: 3.3.2.1 阀门安装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反装。 3. 3.2.2 安装带手柄的 手动截止阀 ,手柄不得向下。 图4-38 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 3.3.2.3 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应装于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应接触良好, 绑扎紧密,并用隔热材料密封包扎,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 3.3.2.4 安全阀安装前,应检查铅封情况和出厂合格证书,不得随意拆启。 3.3.2.5 安全阀与设备间若设关断阀门,在运转中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予 铅封。 3.3.3 仪表安装: 3.3.3.1 所有测量仪表按设计要求均采用专用产品,压力测量仪表须用标准 压力表进行校正,温度测量仪表须用标准温度计校正并做好记录。 3.3.3.2 所有仪表应安装在光线良好,便于观察,不妨碍操作检修的地方。 3.3.3.3 压力继电器和温度继电器应装在不受震动的地方。 3.4 系统吹污、气密性试验及抽真空。 3.4.1 系统吹污: 3.4.1.1 整个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面又清洁的系统,不得有任何杂物存在, 必须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对整个系统进行吹污,将残存在系统内部的铁屑、焊渣、 泥砂等杂物吹净。 3.4.1.2 吹污前应选择在系统的最低点设排污口。用压力0.5~0.6MPa的干燥 空气进行吹扫;如系统较长,可采用几个排污口进行分段排污。 此项工作按次序连续反复地进行多次,当用白布检查吹出的气体无污垢时为合 格。 3.4.2 系统气密性试验: 3.4.2.1 系统内污物吹净后,应对整个系统(包括设备、阀件)进行气密性 试验。 3.4.2.2 制冷剂为氨的系统,采用压缩空气进行试压。 制冷剂为氟利昂系统,采用瓶装压缩氮气进行试压。对于较大的制冷系统也可 采用压缩空气,但须经干燥处理后再充入系统。 3.4.2.3 检漏方法:用肥皂水对系统所有焊口、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件进行 仔细涂抹检漏。 3.4.2.4 在试验压力下,经稳压24h后观察压力值,不出现压力降为合格(温 度影响除外)。 3.4.2.5 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检修时必须在泄压后进行,不得带压修补。 3.4.2.6 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见表4-38。 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 MPa (kgf/cm2) 表4 -38 制 冷 剂 系统压力 活 塞 式 制 冷 机 离心式制冷机 R717 R22 R12 R11 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 1.176 (12) 1.764 (18) 0.98 (10) 1.56 (16) 0.196 (2) 0. 196 (2) 注: 1. 括号内为kgf/cm2。 2. 低压系统:指节流阀起经蒸发器到压缩机吸入口的试验压力;高压系统:指自 压缩机排出口起经冷凝器到节流阀止的试验压力。 3.4.3 系统抽真空试验 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2kPa(40mm汞 柱),保持24h。系统升压不应超过0.667kPa(5mm汞柱)。 3.5 系统充制冷剂: 3.5.1 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将装有质量合格的制冷剂钢瓶在磅秤上称 好重量,做好记录,用连接管与机组注液阀接通,利用系统内的真空度,使制冷剂 注入系统。 3.5.2 当系统内的压力升至0.196~0.2.94MPa(2~3kgf/cm2)时,应对系统 再次进行检漏。查明泄漏后应予以修复,再充灌制冷剂。 3.5.3 当系统压力与钢瓶压力相同时,即可起动压缩机,加快充入速度,直 至符合系统需要的制冷剂重量。 3.6 管道防腐 3.6.1 管道防腐: 3.6.1.1 制冷管道、型钢、托吊架等金属制品必须做好除锈防腐处理,安装 前可在现场集中进行。如采用手工除锈时,用钢针刷或砂布反复清刷,直至露出金 属本色,再用棉丝擦净锈尘; 3.6.1.2 刷漆时,必须保持金属面干燥、洁净,漆膜附着良好,油漆厚度均 匀、无遗漏。 3.6.1.3 制冷管道刷色调和漆,按设计规定。 3.6.2 制冷系统管道油漆的种类、遍数、颜色和标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如 设计无要求,制冷管道(有色金属管道除外)油漆可参照表4-39。 制冷剂管道油漆 表4- 39 管 道 类 别 油漆类别 油漆遍数 颜色标记 保温层以沥青为粘结剂 保温层不以沥青为粘结剂 沥 青 漆 防锈底漆 2 2 防锈底漆 色 漆 2 2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管子、管件、支架与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工作压力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4.1.2 管子、管件及阀门内壁必须清洁及干燥、阀门必须按施工规范规定进 行清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清洗记录或安装记录。 4.1.3 管道系统的工艺流向、管道坡度、标高、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1.4 接压缩机的吸、排汽管道必须单独设立支架。管道与设备连接时严禁 强制对口。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5 焊缝与热影响区严禁有裂纹,焊缝表面无夹渣、气孔等缺陷,氨系统 管道焊口检查还必须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5?2的规定。 检验方法:放大镜观察检查,氨系统检查射线探伤报告。 4.1.6 管道系统的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度试验必须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 检验方法:检查吹污试样或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管道穿过墙或楼板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设金属套管并固定牢靠,套管内无管道焊缝、法兰及螺纹接头;穿墙套管两端 与墙面齐平;穿楼板套管下边与楼板齐平,上边高出楼板20mm;套管与管道四周间 隙均匀,并用隔热不燃材料填塞紧密。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2 支、吊、托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型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与管道间的衬垫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与管道 接触紧密;吊杆垂直,埋设平整、牢固,固定处与墙面齐平,砂浆饱满,不突出墙 面。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3 阀门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安装位置、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操作灵活方便,排列整齐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和操作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 管道安装及焊缝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40的规定。 管道安装及焊缝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4- 40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加 空 地 沟 15 20 加 空 地 沟 5 10 加 空 地 沟 ±15 ±20 加 空 地 沟 ±5 ±10 3 水平管道 DN100以内 DN100以上 5 10 横向弯曲全长25m以上 20 4 立管垂直度 每1m 全长5m以上 2 8 5 成排管段及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 3 6 焊口平直度 洹 10mm /5 用尺和样板尺检查 +1 0 +1 0 8 咬 肉 深 度 连续长度 <0.5 25 用尺和焊接检验尺检查 总长度 (两侧) 小于焊缝总长 L/10 注:DN为公称直径,湮鼙诤瘢琇为焊缝总长。 5 成品保护 5.1 管道预制加工、防腐、安装、试压等工序应紧密衔接,如施工有间断, 应及时将敞开的管口封闭,以免进入杂物堵塞管子。 5.2 吊装重物不得采用已安装好的管道做为吊点,也不得在管道上施放脚手 板踩蹬。 5.3 安装用的管洞修补工作,必须在面层粉饰之前全部完成。粉饰工作结束 后,墙、地面建筑成品不得碰坏。 5.4 粉饰工程期间,必要时应设专人监护已安装完的管道、阀部件、仪表等。 防止其它施工工序插入时碰坏成品。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表4-4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表4- 41 序号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 防 治 措 施 1 除锈不净,刷漆遗漏 操作人员按规程规范要求认真作业,加强自、互检, 保证质量 2 阀门不严密 阀门安装前按设计规定做好检查、清洗、试压工作,施工班组 要做好自、互检和验收记录 3 随意用汽焊切割型钢、螺栓孔及管子等 1. 直径 50mm以下的管子切断和 40 mm以下的管子同径三通开口,均不得用气焊割口,可用砂轮锯或手锯割口 2. 支、 吊架钢结构上的螺栓孔觥 13mm的不允许用气焊割孔。可用电钻打孔 3. 支、吊 架金属材料均用砂轮锯或手锯断口 4 法兰接口渗漏 1. 严格工艺安装时注意平眼 如 (水平管道最上面两眼须是 水平状,垂直管道靠近墙两眼须与墙平行) 2. 螺栓均匀用力拧紧 5 法兰焊口渗漏 焊缝外型尺寸符合要求,对口选择适中适中,正确选择电流 及焊条,严格焊接工艺 7 质量记录 7.1 阀门试验记录表。 7.2 制冷管道压力试验记录。 7.3 管道系统吹洗(脱脂)记录。 7.4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 7.5 冷冻机组试车记录。 7.6 设备安装工程单机试运转记录。 7.7 暖卫通风空调工程设备系统运转试验记录。 7.8 制冷管道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7.9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7.10 自检、互检记录。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MDEA脱酸装置操作要点? (1)溶液组成从化学反应平衡角度来看,增加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反应向反应生成物方向进行。对于脱硫过程,原料气中酸性组分的浓度是给定的,适当提高溶液的浓度有利于酸性组分的脱除。对于MDEA溶液,在相同的气液比下选择性随溶液浓度上升而改善,而随溶液浓度升高而相应提高气液比运行,则选择性的改善更为显著。液浓度也导致 吸收塔 底富液温度较高而影响其H2S负荷,MDEA溶液浓度一般控制在40%(质量分数)左右,本装置使用的是30%氨的水溶液 (2)溶液循环量 系统的溶液循环量与天然气处理量、酸性组分含量以及胺液本身溶液有很大关系。这四个量可以用溶液的酸气负荷联系在一起。所谓酸气负荷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所吸收酸气的量。也可以使用气液比来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气液比是指单位体积溶液处理气体体积的量。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在保证净化气质量的情况下,要求循环量尽可能的低,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系统压力和温度 从MDEA脱除酸性组分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其正反应是个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在吸收过程中要求是低温高压,压力主要有原料气条件、管束要求、用户要求等多因素决定的,是系统的设计参数,一般是不允许随意增减的。从选择性角度来讲,降低吸收压力有助于改善选择性,但随着系统压力下降,CO2、H2S分压也相应下降, 对酸 性组分的传质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溶液的酸气负荷下降,影响到装置的处理能力。所以在操作吸收时一般应尽量按设计的压力来进行操作。 对于溶液再生而言,压力也并不是越低越好胺盐分解时对温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而温度与压力是相关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再生的压力一般控制在几十个千帕。 对吸收塔的温度来讲,由于MDEA水溶液与CO2的反应随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对H2S的吸收反应则是受制于H2S的溶解速度,提高贫液温度则加快溶液吸收CO2的速率,但对H2S吸收速率影响不明显。 从选择性而言宜选用较低的吸收温度。在实际操作中也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还要考虑到溶液粘度,以及重烃的冷凝等,一般贫液入塔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且略高于原料气温度。对于再生而言,由于MDEA与H2S、CO2的反应热低,再生比较容易,一般塔顶的温度与再生压力联系在一起,控制在100℃左右。除了上述的操作工艺要求外,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保持溶液清洁、防止设备腐蚀、以及降低消耗指标。 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甲胺水溶液的密度与甲胺的质量含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 >本人所够市售的40%的 甲胺 水溶液用于合成某产品,结果发现,产率始终偏低.怀疑甲胺含量不够40%,但却没有合适的检验方法,现在唯一知道的是该甲胺水溶液的密度(采用 分析天平 称质量的办法).希望各位高人指点!</P>查看更多 0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怎么合成呢?? 很是感谢了!!!!最好有相关的文献!!!我尝试了,但是没成功!!!<BR>查看更多 2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关于氧泵电机电流和转速波动问题? 我们这里一台氧泵电机很长时间以来电流及转速会出现小幅波动,电流突然降低100A左右(250KW电机,ABB800 变频器 ),转速下降50转,每次1分钟左右很短时间就恢复了,一两天出现一次,其他几台氧泵正常。工艺设备电气仪表都说没问题,不知道各位盖德那出现过这种情况吗?谢谢。查看更多 4个回答 . 2人已关注
关于防暑降温? 夏天就要过去了,防暑降温工作也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大家所在的企业都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啊?都说说啊,相互学习学习,共同进步! 查看更多 12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曼透平空压机流程图? 在温度测点下方有duplex什么意思,谢谢 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煤炭利用必须走清洁高效转化之路  ? 本文由 盖德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未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煤炭利用必须走清洁高效转化之路,“四大转变”是其中的关键,分质转化则是最佳途径。在6月5日开幕的中国国际 煤化工 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卓,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尚建选提出了他们对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观点。   张玉卓详细解读了“四大转变”的具体内容。一是促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原料并重转变。目前煤转化已从焦炭、 电石 、煤制化肥产品为主的传统产业开始逐步向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预计未来40年,煤转化用煤量将达400亿~500亿吨。二是煤炭由能源主体向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转变。我国煤炭生产消费约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和全球煤炭的50%,但我国同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风电与在建核电站。目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煤炭多联产技术已在我国实现规模应用,其成本可控,技术成熟。三是煤炭由高碳粗放型开发利用向近零排放的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具体内容包括实现烟尘、SO2、NOx、汞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在工艺过程中捕捉高浓度CO2用于驱油驱气和埋藏处理,以及将伴生资源、废弃物或污染物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如煤炭中的铝、镓、锗、铀、硫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四是从能源生产消费向互联互动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尚建选认为,一味地进行煤炭生产、消费的总量控制并非根本解决之道,只有高效清洁低碳转化的利用方式才会使煤炭行业产生革命性变化,分质转化则是清洁高效利用的最佳途径。   尚建选表示,资源的埋藏特点决定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煤炭、煤层气、 煤矸石 、矿井水需要进行分质开发利用,煤炭的物理特性决定了煤炭内部有机质、水分、灰分以及煤炭外在水分和 矿物质 需要进行分质加工转化,煤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特征,也决定了需要分质才利于高效转化利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需追求全生命周期能耗最小、排放最少。煤炭经过开采、加工,以最小的能耗和物耗,通过以热解为核心的分质转化方式,同步获取所需化学品和清洁能源,最终实现煤炭资源高效转化及多联产利用。   据预测,2020年、2030年煤炭仍将占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的60%和50%左右。查看更多 1个回答 . 5人已关注
aspen设计规定操纵变量的设置问题? aspen 模拟设置设计规定时,如果把原料作为操作变量来控制产品量。那么在定义vary选项卡时,选择原料流股的体积、质量、摩尔、以及标准体积流量都可以吗?操纵变量的上下限必须要包住实际的原料进料量吗?查看更多 5个回答 . 4人已关注
谁给解释一下对焊、平焊? 谁给解释一下对焊、平焊等各是什么意思?查看更多 7个回答 . 3人已关注
往复式压缩机出口压力高处理? 化工生产中,由于后工序调节不当, 往复式压缩机 出口压力会出现迅速上升,直至超压的现象。 碰到这种现象,大家一般会怎么处理? 如果并联有几台机组,应该怎样调整?查看更多 15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如何将甘特图转化成网络图? 如何将甘特图转化成网络图,Project[wiki]软件[/wiki]可以编制甘特图,但是如何将其转化成网络图呢,Project软件好象没有这个功能,那位大侠指教一下哈!查看更多 9个回答 . 1人已关注
简介
职业:江西国化实业有限公司 - 机修
学校:衡阳师范学院 - 化学系
地区:江西省
个人简介:一件事实是一条没有性别的真理。查看更多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提醒
您好,您当前被封禁天,这天内您将不能登陆盖德问答,离解封时间还有
我已了解
提醒
提问需要5个能量值,您当前能量值为,请完成任务提升能量值
去查看任务